姑蘇區實現軌交出入口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全覆蓋

看蘇州 發佈 2023-12-05T14:08:21.650599+00:00

近日,隨著軌交樂橋站5號口和6號口公共自行車新建站點通過驗收並正式投入運營,保護區、姑蘇區軌交出入口公共自行車站點應建盡建工作基本完成。這也標誌著古城慢行交通網初步建成,並與軌道交通實現無縫銜接。

近日,隨著軌交樂橋站5號口和6號口公共自行車新建站點通過驗收並正式投入運營,保護區、姑蘇區軌交出入口公共自行車站點應建盡建工作基本完成。這也標誌著古城慢行交通網初步建成,並與軌道交通實現無縫銜接。

如果說公共運輸系統是「主動脈」,那麼慢行交通系統就是「毛細血管」,暢通城市交通大循環,需要二者緊密配合、高效接駁。當前蘇州已運營的1號線、2號線、3號線、4號線、5號線等軌道交通線網途徑保護區、姑蘇區,共涉及軌交站點29個、出入口117個,原先已配套建設公共自行車站點53處,覆蓋率45.3%。為積極貫徹落實綠色交通戰略,並以軌道為核心構建多模式交通體系,保護區、姑蘇區自今年3月起集中力量開展攻堅,充分加密公共自行車與軌交站點換乘銜接,在具備條件的軌交出入口100米內實現公共自行車服務點全覆蓋。


據前期實地勘查,共53處地鐵出入口符合公共自行車站點新增要求,11處出入口不涉及站點新建。目前,除南門站、臨頓路站、石路站等5處出入口受軌交、市政施工等因素影響暫緩建設,其餘48處新增公共自行車站點均已完成建設。且經逐一現場調試、檢測驗收後,新建站點目前已陸續開通運營、正式投入使用,有效解決節點交通問題,實現慢行交通與公共運輸的無縫銜接。

為進一步滿足市民短距離出行和公共運輸系統換乘接駁需求,保護區、姑蘇區還在現有公共自行車數量的基礎上,測算並配置共享單車補足缺口,截至目前,已分批次在吳門橋、蘇錦、虎丘、白洋灣4個街道共投放單車5500輛,設置停放點位3279個,共享單車日均使用1.2萬次,每輛共享單車使用頻次近2.2次/天,積極探索共享單車與公共自行車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此外,保護區、姑蘇區還對軌交站點周邊的非機動車停車區域做到應劃盡劃,在保證整體市容環境規範、有序的前提下,為市民提供足夠的停車資源,方便市民出行。


保護區、姑蘇區將持續建設連續安全、便捷可達的慢行交通系統,在滿足市民多樣化出行需求,提高出行效率的同時,暢通城市交通內循環,提升城市生活品質。

【來源:蘇州姑蘇發布、編輯:蘇小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