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塑料,要麼鋁合金,如今手機中框沒得選了?

whylab 發佈 2023-12-06T02:56:24.141213+00:00

我猜,你手邊的智慧型手機機身大概率是現在常見的三明治結構;但如果你的手機機身是一體式背蓋,那要麼是陶瓷的,要麼是塑料的 —— 但一體式背蓋的設計在今天已經非常少見了,這裡我們不聊這類手機。


我猜,你手邊的智慧型手機機身大概率是現在常見的三明治結構;但如果你的手機機身是一體式背蓋,那要麼是陶瓷的,要麼是塑料的 —— 但一體式背蓋的設計在今天已經非常少見了,這裡我們不聊這類手機。


如果被我猜中了是三明治結構,不妨回想一下當初買手機時你花了多少錢,再觸摸一下你手機的側邊框,能感受到它是什麼材質嗎?可以確定的是:要麼是塑料,要麼是金屬,但不會是陶瓷。


所以現在的手機邊框,或者說手機的中框就只有塑料和金屬兩種材質了嗎?未來還會不會出現什麼新的材料?這裡容我跟大家盤一盤。




塑料,是現代工業品,包括手機等電子產品在內最經典的材料了,而由這類材料製成的邊框,或者說塑料中框在如今手機中仍非常常見,低端、中端,甚至是如今不少輕旗艦,甚至是部分旗艦機型的中杯款中框用的就是塑料材質。



其實說中框為塑料可能並不太準確,因為不少手機的中框框架除了有塑料以外,還可能會加入金屬等其它不同的材料做加固,或者實現部分功能;但我們所說的「塑料中框」,它們的機身外露的邊框就一定是塑料材質的。


今天手機塑料中框的材質不少是聚碳酸酯(PC),以前諾基亞 Lumia、iPhone 5C 的一體式塑料後蓋用的就是聚碳酸酯材料,幾乎把塑料玩出花來了。



然而對聚碳酸酯這類材料做不同的加工,可以得到不同的性能,像普通的「增韌聚碳酸酯塑」,它能做得很薄、柔軟性也比較高,以前常常被用作可更換電池的手機後蓋;而如今大多聚碳酸酯的手機中框用的是「玻纖增強型聚碳酸酯」,它的強度較高、可塑性強,重量輕而且成本低,非常適合大規模工業生產,但缺點是脆、不耐磨 … … 還有,作為手機邊框,即使是做了類金屬處理,它的觀感和觸感都顯得比較廉價,遠沒有真正的金屬中框高檔。




鋁合金是如今手機最為常用的金屬材料,iPhone 自 iPhone 5 開始就使用了鋁合金邊框,直至今日,非 Pro 的 iPhone 14 中框用的就是鋁合金材料;而市面上絕大多數用上金屬中框的 Android 手機,材料都是鋁合金。


質感好、工藝成熟、良率高、成本低是被廣泛採用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另外它的重量控制得不錯,導熱性好、耐腐蝕,還適合進行多種加工處理,在今天被視為主流旗艦手機的身份象徵。



其實鋁合金有多種,大類有 1 系 ~ 8 系(7 系理論性能最好、8 係為其它),依照成分、性能做了不同的分類;像 iPhone 5、iPhone 6 用的鋁合金為鋁鎂合金,屬於 5 系鋁合金 —— 硬度不夠,iPhone 5、iPhone 6 出現了「彎曲門」;如今從 iPhone 14 基本告別了「彎曲門」,除了內部和前後玻璃面板的加固外,中框用上了所謂的「航空級鋁合金」,推測用的是硬度更高的 7 系鋁合金(鋁鎂鋅銅合金),成本會相對更高些,這也是如今手機使用到強度最高的一種鋁合金類型了。



不過即使 7 系鋁合金的強度有了,但一些本質缺點被用作手機中框還是一直存在的,像不耐刮、不耐摔,平時有個磕磕碰碰啥的,就容易露出金屬本色,平時還是得再悠著點用。


這裡提到的鋁合金主要是作為手機中框材料,其實在一體式全金屬機身時代,還有一款值得一提的機子,是華為在 2017 年發布的 nova 2 Plus 魔鏡版,整個機身背蓋用鋼 + 鋁合金複合材料做成鏡面機身。



簡單來說,nova 2 Plus 魔鏡版的一體性外殼內層用鋁合金做材料,外層用了,之間用納米注塑的工藝組在了一起,然後再經過拋光、PVD 電鍍等工序,實現平整的鏡面效果。




關於手機的「不鏽鋼邊框」,盛傳著兩段佳話,一段是 iPhone,從 iPhone 4 的 CNC 不鏽鋼中框開啟手機三明治結構時代,再到 iPhone X、iPhone Xs 重回不鏽鋼,時至如今 Pro 系 iPhone 仍用手術級不鏽鋼中框;另一個是「一塊鋼板的藝術之旅」,小米 4 成為小米第一款使用不鏽鋼中框的手機。



市面上採用不鏽鋼中框的機子其實並不多,除 iPhone 以外,前面提到的小米是當中 Android 的代表,像小米 4,整個三明治結構機身的中框第一次使用一整塊奧體 304 不鏽鋼材料切割成,後面的也使用了不鏽鋼中框的小米 6 甚至還成為小米著名的「釘子戶」機型。


不過如今小米的手機已經不再堅持使用不鏽鋼中框,這一代小米 13 的機身邊框也只是做了仿不鏽鋼的亮面處理。而整個 Android 陣營這邊你能買到的最新一款不鏽鋼中框機型,就是魅族 20 無界版,不過價格也來到 6299 元。



除了不易生鏽,不鏽鋼對比鋁合金最大的特點,莫過於更高的強度和硬度了,不鏽鋼中框的機型基本不會有像 iPhone 6、iPad Pro 容易被掰彎的風險,甚至是表面電鍍的穩定性也要比普通鋁合金材料要穩定些。而阻止不鏽鋼中框大規模普及的原因也很明顯,良率低、成本高 —— 這也是 Android 陣營如今很少用不鏽鋼中框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不鏽鋼的分類也有很多,主要有 200、300、400、500、600 系,不同的類型摻的元素材料可能有不同,各項性能也會有不同,像小米 4 就是(奧氏體)304不鏽鋼,是鉻-鎳 300 系不鏽鋼的一種,常用於食品、醫療用具製品;而如今 iPhone 的所謂「手術級不鏽鋼」,應該是 316 不鏽鋼,它相比起 304 不鏽鋼,據說調整了配方比,還添加了鉬元素,耐腐蝕性會更強些。




前段時間有傳言即將發布的 iPhone 15 系列的最大杯,也就是可能會被命名為 iPhone 15 Ultra 的機型,將會使用鈦合金中框。


然而放眼整個主流智慧型手機市場,迄今還沒有採用鈦合金中框的手機出現,只有小範圍,像 8848 這類搞噱頭的手機品牌,為提高產品溢價而使用過。


不過鈦合金材料對蘋果來說其實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先來是蘋果技術、材料試驗田的 Apple Watch 就出現過鈦合金材料的身影 —— 售價 6299 元起的 Apple Watch Ultra,它表體中框就是鈦合金材料。



Apple Watch Ultra 的定位,能支撐它進行越野、登山、潛水等戶外活動,需要它能覆蓋比普通 Apple Watch 更極致、嚴酷的環境,和更進一步的防護性能 —— 而這正好也是鈦合金材料的強項。


強度、剛性、韌性、抗疲勞度、抗腐蝕性、耐高低溫,甚至是環保程度都要明顯優於前面提到的材料,而且比不鏽鋼要更輕;當然缺點也很明顯:良率低(加工難度大、配套工藝還不夠成熟),成本高 —— 不過這也是可以被解決,隨著上遊行業發展、工藝的提升,良率也會跟著提升,像 Apple Watch Ultra,甚至是鈦合金中框的 iPhone 的大量鋪貨,有助於形成規模效應進而降低成本 —— 不過鈦合金材料短期內想取代其它材料,成為手機中框材料主流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畢竟鈦合金的成本再低也拼不過早已成熟的鋁合金材料,估計未來一段時間內也只會活躍在部分高端機型中。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地推測,即使今年的頂杯 iPhone 15 不會有鈦合金中框,未來兩三年出現鈦合金中框的 iPhone 可能性還是非常高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