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中藥:清熱解毒藥:白頭翁

言身中醫 發佈 2023-12-06T18:33:36.326065+00:00

白頭翁有30多個品種,花鐘形,具有白、紫、藍三種顏色,白頭翁全株被毛,十分奇特,從花朵開放到蒴果成熟的一個半月中,先賞花後觀果。夏秋季節,葉叢碧綠,經嚴霜後休眠,作為一種野生宿根植物,可一年栽種多年觀賞。

白頭翁有30多個品種,花鐘形,具有白、紫、藍三種顏色,白頭翁全株被毛,十分奇特,從花朵開放到蒴果成熟的一個半月中,先賞花後觀果。夏秋季節,葉叢碧綠,經嚴霜後休眠,作為一種野生宿根植物,可一年栽種多年觀賞。此外,由於白頭翁對酸雨十分敏感,酸雨降臨時,白頭翁很快死亡,白頭翁的這一特性,不僅使它常被用作檢測環境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而且也增加了它作為觀賞花卉的價值。

藥膳

白頭翁解毒湯:白頭翁50g,銀花、木槿花各30g,白糖30g。將白頭翁、銀花、木槿花煎取濃汁200g,加白糖,溫服。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用於濕熱型菌痢。

白頭翁止鼻血湯:白頭翁、骨碎補各15g,豬鼻肉100~200g。煎湯服,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可輔治鼻出血。

中醫

中藥白頭翁為毛茛科植物白頭翁的乾燥根。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春、秋二季採挖,除去泥沙,乾燥,切薄片。本品氣微,味微苦澀。以切面色淡黃、根頭部有白色茸毛者為佳。生用。

中藥白頭翁性味苦,寒。歸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

注意:1)本品苦寒,瀉痢屬虛寒者忌用。2)本品鮮品中含原白頭翁素,全草搗爛時逸出,對眼結膜、鼻黏膜、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內服可引起流涎、胃腸炎症、腎炎、血尿及心力衰竭,甚至合併呼吸衰竭而死亡。乾燥久貯者,白頭翁的毒副作用降低。故一般應用乾燥品,或入煎劑。需用生品時,要掌握合理劑量,外用避免傷及正常皮膚。

白頭翁得名緣於藥材特徵,因其「近根處有白茸,狀似白頭老翁,故名。」本品還有丈人、胡使、奈何等別名,都是描述藥材狀似老翁之意。

《本草乘雅半偈》

白頭翁。氣味苦溫,無毒。主溫瘧,狂,寒熱,瘕,積聚,癭氣,逐血,止腹痛,療金瘡。

【核曰】白頭翁,一名白頭老人,一名王主者,端居北位,今生吳越矣,他處雖時見,總不及兩地者為貴。春生作叢主,株分挺出於眾葉,發莖端如杏,葉上有縞白茸毛,若頭髮強短之如翁也。近根亦有白茸,根似蔓菁,色深紫。其莖有風則靜,無風自搖,赤箭、獨活、鬼同性。河南洛陽界新安山中,多服此,雲令人壽考。修治:得酒良,花、子、莖、葉,功無差等。

【參曰】命名白頭翁,形色之相肖。亦白秉金用,頭為陽首。翁者,歷年久,事盡知,故有風自靜,無風自搖。驗體之能立,用之能行,是以首出庶物,不為八風所奪也。宜哉盪中藏之垢穢,胡頸之癭瘤,溫瘧之狂,積聚之傳會,寒熱之癥瘕,金瘡之屠毒,百體治平,腹心患滅。

《本經疏證》

白頭翁正月生苗作叢,狀似白薇而柔細稍長,葉生莖端如杏葉,上有細白毛而不滑澤,近根處有白茸,根紫色,深如蔓菁,其苗有風則靜,無風則搖。(《圖經》)

溫瘧為病,緣《素問》論證與《金匱要略》不同,其旨遂歧,而以為罕有之候。殊不知《素問》與《金匱要略》本無所異。《素問》是述其所以然,《金匱要略》遂補其所當見,正可謂若合符節者矣。《瘧論》曰:溫瘧者得之冬中於風,藏於骨髓之中,至春則陽氣大發,邪氣不能自出,因遇大暑,腦髓爍,骨肉消,腠理髮泄,或有所用力,邪氣與汗皆出故熱,熱已則氣反入而寒。《金匱要略》曰: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夫冬中於風,必隨陽氣之伏而入也。陽氣發矣,何以尚不能自出,蓋惟應時而動,故曰陽氣。惟不肯應時而動,故曰邪氣。曰腦髓爍,肌肉消,腠理髮泄,明明所依者漸不足恃,方浩然有去志,然尚不去也,遇大汗出乃始出焉,始終只與陰糾連,故汗出熱作,汗收熱止。其所謂寒者,必不如寒瘧之寒憟鼓頷,故曰身無寒但熱,而邪依於陰既久,遂相浹洽,故脈如平。若使脈不平,原為汗出輒復熱脈躁疾之陰陽交,非溫瘧矣。骨節疼煩,正以見邪之藏於骨髓。嘔正與汗同,亦陽隨陰出也,故主以白虎加桂枝湯。白虎湯固治汗後身大熱者也。如此猶不可明溫瘧者病以時發,汗出而熱,乃作夏間常有之病也。然則不與癉瘧無別乎?夫癉瘧熱止則無寒,令必稍有寒也。癉瘧者無端而熱作,此必汗出而始熱,此其所以別矣。白頭翁根色紫,紫為赤黑相兼,正與熱依於骨髓合。而近根處有白毛,毛為肺所主,白又其色,是使水中之火達於金,從皮毛而解也。

現代藥理

中藥白頭翁本品主要含有三萜皂苷、白頭翁素、原白頭翁素、胡蘿蔔苷、三萜酸、木脂素及糖蛋白等成分。

白頭翁煎劑及其皂苷有明顯的抗阿米巴原蟲作用,能顯著抑制大鼠體內阿米巴原蟲的生長,體外減少阿米巴原蟲的繁殖,高濃度的煎劑或皂苷能完全抑制阿米巴原蟲的生長。白頭翁鮮汁、煎劑、乙醇提取物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痢疾桿菌、枯草桿菌、傷寒桿菌、沙門菌等有明顯的體外抑制作用,並和鏈球菌有協同作用。原白頭翁素和白頭翁素能抑制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結核桿菌、白喉桿菌、鏈球菌等。白頭翁及白頭翁湯對一些皮膚真菌、酵母菌、錐蟲、白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白頭翁水提液對陰道滴蟲具有顯著的體外作用。此外,白頭翁還有抗腫瘤和調節免疫等作用。


版本:v3

時間:20230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