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民在城隍廟為這位抗英英雄立像供奉 | 棟棟娜娜說福建歷史名人(85)

福建新聞廣播fm1036 發佈 2023-12-06T22:14:28.062014+00:00

閩山綿延,鑄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樑;閩水滔滔,賦予福建人寬廣的胸懷。這裡,英傑輩出,英豪無數,成就福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名。福建新聞廣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棟棟娜娜說福建歷史名人》,說人物、聽故事、講精神、樹傳承,讓我們一起回望歷史,且看先輩風流。

閩山綿延,鑄就福建人不屈的脊樑;閩水滔滔,賦予福建人寬廣的胸懷。這裡,英傑輩出,英豪無數,成就福建海濱鄒魯、文獻名邦的美名。福建新聞廣播推出百集融媒系列《棟棟娜娜說福建歷史名人》,說人物、聽故事、講精神、樹傳承,讓我們一起回望歷史,且看先輩風流。

福建水師提督

陳化成,1776年出生,福建同安縣(今屬廈門市)人,抗英名將、民族英雄。16歲時隨伯父移居台灣,後來參軍,一路升到金門總兵。道光十年(1830年)升為福建水師提督,駐守廈門。

清正廉明 嚴明軍紀

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鴉片戰爭爆發後,清政府為了加強江南的防務,特派陳化成為江南提督。赴任時,他沒有去官署,直接到吳淞口防地,和士兵一樣住在一頂不遮風雨的舊帳篷里。江蘇巡撫派人趕做了一頂新帳篷送給陳化成。陳化成婉言謝絕:「土兵都住著破帳,我不忍獨居新帳。」

兩江總督牛鑒想籠絡他,曾下令軍需局每十天送白銀250兩給陳化成,被他婉言謝絕。軍隊受陳化成的影響,嚴明紀律,地方百姓也都積極支持軍隊作戰。軍民讚譽陳化成對敵人是「陳老虎」,對士兵和百姓是「陳老佛」。

率軍奮戰 英勇犧牲

1842年,二十七艘英國軍艦瘋狂向吳淞口發動炮擊。陳化成率軍英勇還擊,激戰兩個多小時,發射炮彈一千多發,擊毀敵軍旗艦和巡洋艦各一艘,擊傷艦船多艘,英軍見勢不妙,倉皇而逃。兩江總督牛鑒得知前線告捷,坐著大轎,讓儀仗隊簇擁著出城觀戰,企圖分享勝利果實。英軍斷定轎內是清軍大官,發炮轟擊。牛鑒嚇得狼狽逃命,嚴重動搖了軍心,東炮台守將崔吉瑞、小沙背守將王志遠也相繼率部潰逃,致使陳化成駐守的西炮台腹背受敵。

陳化成目睹臨陣脫逃的可恥行徑,怒火中燒,但仍率軍奮戰,他命令旗手將繡有「」字的帥旗高高掛在炮台前沿,以激勵將士。

由於長時間轟擊,大炮炮身發紅,陳化成全然不顧,親自操炮點火。但清朝政府腐朽至極,大炮質量十分低劣,很多大炮炮身炸裂。炮彈中竟然摻進破磚碎瓦,以致炮火沒有威力。英軍趁機加緊攻擊。登陸英軍蜂擁而至,陳化成身上七處受傷,噴血而亡。在這次戰鬥中,陳化成指揮吳淞口守軍先後擊沉敵艦八艘,殲滅英軍五百多人,給英軍以沉重打擊。後來鄉民尋找到他的遺體,葬於上海嘉定,並在城隍廟為他塑像,舉行公祭。

監製:趙林 阮怡

策劃:李棟檸 阮娜

撰稿:孫世慶

播音:李棟檸 阮娜

音頻包裝:阮娜

圖文編輯:賴雅淳(實習)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