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林彪開戰前,他準備好棺材隨時自殺,卻把林彪打出了「後遺症」

貓眼觀史 發佈 2023-12-07T04:23:05.496165+00:00

毛澤東同志曾在長征中點名道:「他是這批人中最堪大任的」,同樣,林彪也是毛澤東同志最得意的學生,沒有之一。

一、

說到林彪的軍事才華,他是能做到任何人都給不了差評的天才,美國著名作家哈里森·索爾茲伯評價他為:「在紅軍這道星河中,沒有比林彪更為燦爛的明星。」

毛澤東同志曾在長征中點名道:「他是這批人中最堪大任的」,同樣,林彪也是毛澤東同志最得意的學生,沒有之一。

左右世界命運的史達林,也對林彪愛之不及,恨不得拿15個蘇聯將領換1個林彪。

如果說以上人物不是戰友就是中立方,肯定在評價上有美顏濾鏡,那有沒有林彪對手評價呢?

當然有,蔣介石就因錯失林彪這樣的黃埔學生,當眾痛哭流涕,後來也釋懷稱林彪是「當代韓信」。

能把敵人整哭是本事,能把敵人整哭後還覥著臉夸,那就不是本事了,那是只有大神段位才能整的絕活。

而蔣介石之所以當眾「梨花帶雨」,也是因為林彪在內戰中,將國民黨上下一頓亂殺,直到把蔣介石心態徹底玩壞了。

林彪「一點兩面」、「三三制」、「三猛戰術」、「三種情況,三種打法」、「四快一慢」、「四組一隊」的六大戰術,在解放戰爭中盡顯瀟灑,為共和國續寫了傲世全球的戰績,放眼那個時代都是世界級軍事藝術。

因此,林彪一度成為老蔣下半夜的「噩夢」,使國民黨將領聞者傷心,見者流淚。

二、

可蔣介石怎麼說也曾獲得過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的勝利,國民黨中也不乏名將,教科書式的戰績比比皆是,怎麼遇到林彪就集體吃癟了呢?

國民黨陣營就沒有能拉出來耍耍的嗎?有,當然有,不是杜律明,也不是白崇禧。

他倆雖說早期打敗過林彪,但都靠著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就這樣後期還全給林彪收拾了。

杜律明結局是淮海戰役兵敗被俘,白崇禧則一路跟著蔣介石灰溜溜跑台灣釣魚了。

但是接下來這位真是重量級,先不說他打敗林彪是逆風局的情況下,且一戰把林彪打到自閉,林彪後來內戰中的種種表現,都有他造成的「後遺症」。

他的結局也比前兩個體面多了,不僅沒有被戰後清算,還被封為開國上將之一,甚至獲得了毛澤東同志親自表揚,毛澤東同志曾直接當林彪面對他說:「我看林彪打仗不如你呦。」

這人便是開國上將陳明仁,而他的軍事生涯堪稱是一路高光,至於那場打敗林彪的戰役,陳明仁原本是準備好自殺的……

三、

1947年春天結束後,國共兩黨在東北戰局愈發焦灼,雙方聚集大批精銳和力量,務必要在四平一決高下。

長達一年的厲兵秣馬,讓林彪掌握了東北局勢,同年5月13日,在萬事俱備下,林彪如林中之虎越身撲食一般,發動了夏季攻勢。

東北民主聯軍僅用二十天時間,便將長春、吉林、四平周圍23座中小城鎮悉數拿下,在攻克開原和昌圖後,國民黨鐵路樞紐被徹底切斷,國軍由於無法互相通訊,造成外圍地區大量放棄,只能在大城市之間被動防禦,甚至淪落到各自為戰。

林彪在戰略上,完成了毛澤東同志「農村包圍城市」的思想,使得國軍在形式上被東北民主聯軍團團包圍。

按照這樣一個順風局的劇本,東北民主聯軍完全能將國民黨交通樞紐全部打碎。因此林彪借戰勝之勢,向中央徵得批示後,便準備畢其功於一役,徹底占領四平城。

戰前,情報部門獲悉了守衛四平的部隊,他便是國民黨中將陳明仁部,且這支部隊之前遭遇巨大傷亡,光是重新整編軍隊就不少次,林彪猜測該部只剩下一萬五到一萬八,戰力也因頻繁換人下降嚴重。

後調查果然如此,陳明仁部為國民黨71軍,人數在核實後,確定為僅有一萬七千人,而其中的88師在多次潰散後,替補的軍隊都是新兵,作戰能力相當孱弱。也就是說這支部隊別說戰鬥力了,很多士兵都沒有實戰經歷,上來就是一場惡戰的情況下,能不能撐得住都很難說。

林彪在單兵素質和作戰士氣均有明顯勝算的情況下,為了不給陳明仁看到任何希望,林彪專門抽調精銳9萬多人,還拉來了5個炮兵營,而率領如此強悍軍隊的先鋒官,便是後來共和國開國上將李天佑。

這使得無論從哪方面看,東北民主聯軍都具備壓倒性優勢;因此,向來打仗謹小慎微的林彪,也難能可貴的甩開袖子幹了,他甚至表示,最多五天時間,陳明仁不是投降就是全軍覆沒,國民黨其他部隊別說支援了,等他們調撥軍隊開路時,東北民主聯軍就已將勝利大旗插在了四平。

如果把視角放入陳明仁那裡,那就是兩個字—絕望

陳明仁情報系統癱瘓了,他不僅不知道對方有多少人,國軍甚至連自己死的有多慘都估量不了。

放眼望去,外圍已經被東北民主聯軍團團包圍,內部也人心渙散、幾近奔潰,他們可能隨時自己打敗自己,因為不少部隊有了譁變苗頭。

再者軍中充斥大量新兵,這些人根本沒有作戰意識,面對剛出新手村就直接生死局的情況,他們除了不斷詢問老兵如何活命,就是在軍隊中傳播著逃兵氣氛。

因此,陳明仁為了能穩定軍心、重振士氣,也做了最壞打算,他給自己找了口棺材,並公開表示,他將與全體將士共存亡,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有人臨陣脫逃,他下令在每條戰線布置督戰隊,敢戰場後退當即槍斃。

除此以外,他還重組城防工事和作戰崗位,老兵和新兵混合搭配,這樣做目的是防止老兵合夥耍油,或者新兵串通一氣,互相監督互相約束,讓他們彼此陌生而無法勾結,但總體上是老兵看管新兵,一邊駐紮一邊教學如何打仗,算是快速「雲學習」了。

其次,任何部隊都只能有一個念頭,就是不要指望誰來幫忙,也不要想著其他活路,打贏還存活算你祖墳冒青煙,戰死了你就頂著烈士頭銜下陰間。

別說後退求活了,哪怕是陣地轉移以及撤退下一道放線,誰也別想心存僥倖,沒有陳明仁親自下達命令就繼續堵搶眼去。

最後是底線封鎖,所有四平城通往外部出口全部堵死,至少這場戰役打完之前,任何人都別想活著走出四平城,所有退路都已斬斷,包括了陳明仁自己。

想在這場浩劫中活下去那只有兩條途徑;一是在戰鬥中擊殺一個又一個對手,在疲弊和崩潰中看著敵人撤退,然後以勝利者姿態歡呼;二是你能在戰場上隱身,然後默默祈禱勝利並心想事成,很顯然,前者活下去的機率更大,也是唯一切實際活法。

就這樣,陳明仁憑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以及逼國民黨官兵背水一戰的手段,讓四平城全體士氣大振,求生欲超越了恐懼值,他們將在沒有退路的死角絕地反擊,究竟是殺出一條血路,還是在戰鬥中化為塵埃,全看接下來自己怎麼做。

另一方面,陳明仁深知戰鬥人員嚴重空缺,那好,所有四平城的工作人員都別閒著,警察、醫生、教師、政府機關人員、只要拿國民黨工資吃飯的都別想跑,全給我去填補兵力,陳明仁還進行了思想指導(有點我黨味道了):「你們現在是死是活全在這場戰爭了,但要敢臨陣怯戰,那肯定是死」!

隨後,他又將近期前線潰敗進城的還鄉團、保安隊也一併徵用,每個人都發放武器彈藥,隨時準備火力輸出以及戰死沙場。

因此,原本1.7萬人國民黨殘兵擴充近一倍,多達3.5萬人。

為了達到目的,無所不用其極,陳明仁還向老百姓伸了手,但凡是居民物資有助於打仗的,毫無保留全都拿走,哪怕房屋和店鋪都拆下來當防禦堡壘;美國人援助的米麵糧食,陳明仁力排眾議,頂著惡意浪費糧食的罪名,將其全部當做防守沙袋用。

在陳明仁面面俱到下,四平城從搖搖欲墜變得固若金湯,整個四平還未開戰,眾將就做好了殺生成仁的準備;而共軍則踏著鏗鏘有力的步伐,奏著威風八面的戰歌,漫山遍野的軍隊和重武器,讓整個大地都為之震顫,他們一步步向四平外圍靠近了……

四、

戰爭時間隨著太陽升起而緩緩來臨,陳明仁看到城外是黑壓壓一片,而聯軍所有大炮和槍管都對準了四平,這種氣勢好似隨時可以將他們化為齏粉。

然而,戰場卻變得格外寧靜,所有人都屏住呼吸蓄勢待發,無論城內還是城外,兩軍都在小心翼翼的對峙,這種違和的默契卻讓氣氛更加壓抑了。

林彪在等,他在等最合適的時機發動最兇狠的進攻,陳明仁也在等,他在等林彪發動凌厲攻勢後,自己竭盡全力拼死一搏。

很快,一顆聯軍信號彈劃破長空,同時也打破了氣氛的凝重。

戰爭打響了!

東北民主聯軍第一梯隊飛速殺向城門,當所有國軍準備阻擊時,陳明仁卻反常的讓部隊別管這支衝鋒軍,而是猛攻第二梯隊,並對著第一梯隊後面的增援力量瘋狂開火。

就這樣,共軍的第一梯隊迅速貼近了城門,但回首望去,卻是大批聯軍戰士英勇犧牲,他們失去了友軍的配合,自己也被國民黨防禦力量包圍,隨後才發現已經是孤軍奮戰。

在陳明仁的計策下,聯軍付出巨大代價才攻破城池。

可好不容易攻進城池後,才發現僅僅是從上一層地獄又下了一層,原以為失去外圍城防後,本就人數不多的陳明仁必定傷亡殆盡,可這才發現,城池內部是源源不斷的火力輸出,以及大片大片國軍士兵,聯軍為此傻了眼,只好不斷請求增援,並懷疑是情報出了問題,但沒等他們多想,己方中彈的勇士就紛紛倒下了。

這就是為什麼陳明仁要大量徵兆國家機關人員、還鄉團和保安隊了,可能很多人覺得這種人沒有接受過訓練,上戰場也沒有用,徒增傷亡還影響士氣,事實上這得看怎麼用了。

好辦法自然能達到好效果,陳明仁可謂是把這種思維玩的通透,首先這些人雖然不具備軍事作戰能力,但不代表他們不會開槍、不會殺人,換句話說陳明仁就沒指望他們打仗,這些人只需要站在一個地方,固定位置後對共軍開火就行了,只要東北聯軍到達某區域了,該分管的防禦部隊只需開槍、扔手榴彈、或者點火燒毀通道,這是正常人都會的行為,打仗你不會,搞破壞你還能不會嗎?

所以,這些「業餘選手」便被安排在城內任何地方,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站在那不動,要麼被打死,要麼就繼續對著聯軍開火,打中目標就能造成傷害,打不中密集火力也能拖住聯軍速度。

更何況固定防禦作戰,本就不用他們完成職業軍人才會的戰法。

聯軍戰士們在國軍強大火力面前死傷慘重,雖然他們懷著為國為民的信念,前呼後繼的衝鋒著,奈何這種戰術的確高明,讓很多戰士無處躲藏,只能拿生命去換取推進的空間。

而我軍好不容易拿下一個樓棟或者建築,陳明仁就派飛機定點轟炸,甚至在國民黨撤退之前,就進行爆破或焚燒,實行焦土政策,我軍耗費巨大代價打下的地方,卻因此不能利用絲毫價值,在種種手段疊加下,聯軍力量不斷減少,進攻銳氣也遭遇損耗。

隨著戰況推進,聯軍在大量士兵犧牲後拿下了主城區;最為血腥的短兵相接也開始了,兩方軍隊在街頭巷尾中門對狙,喊殺聲和炮彈聲覆蓋了整個巷戰。

隨著聯軍戰士頑強拼搏,國軍部隊開始步步後退,但接下來陳明仁不按套路出牌了,面對將要失控的戰局,陳明仁下令,將大量黃豆撒在戰場上,聯軍戰士們在衝鋒中踩到黃豆紛紛栽倒,可對面國軍士兵也順勢開火,那些英勇的戰士在摔倒後,便再也沒有爬起來。

再後來,由於我軍炮火猛烈轟炸,國軍的沙袋全部炸光了,東北聯軍見狀想擴大戰果,但陳明仁迅速將倉庫糧食全部搬出來,還把老百姓房子拆掉當防禦建築用,很快就讓聯軍的努力化為烏有。

另外一提,黃豆是林彪平生最愛吃的零食,每逢戰陣都要抓一碗嚼著吃,這次陳明仁拿林彪最愛的美食,通過浪費打敗了林彪苦心栽培的軍隊,林總那心態能不壞嗎?

屬實是陳明仁給林彪開了地獄笑話。

前線戰報傳到林彪那裡了,林彪向來冷靜沉著,但這次他卻破大防了,也算是有史以來罕見的一次。

只見林彪抓著電話就是咆哮,為了能夠拯救黃豆……不是,是拯救這場瀕臨破產的戰爭,林彪決定臨陣換將,戰時換人是兵家大忌,林彪不聽他人勸阻卻一意孤行。可以看出來,林彪這回真氣上頭了,開始有些自亂陣腳,如果不是對陳明仁無計可施,他怎麼可能想不到換將的風險呢?

而林彪接下來的舉動,堪稱是陳明仁一己之力,直接把林彪整個戰略都摧毀了,林彪下令,讓洪學智帶著六縱部隊加入戰鬥,這支部隊原本是城外圍點打援的,如果他加入了,林彪不僅無法保證全局平衡,接下來外部國軍一旦加入,聯軍就可能被反包圍。

能把林彪逼的使用渾身解數,甚至一向謹慎的他都要放手一搏,陳明仁之水平不可謂不精湛。

如果說這個時候陳明仁敗了的話,也算是在逆風局雖敗猶榮了,可他的水平遠遠不止於此,面對林彪的全面攻擊,陳明仁依然遊刃有餘,他不僅完全接住了攻勢,還和東北民主聯軍打的有來有回;林彪的戰術改變除了傷亡不斷增大,以及再也沒有部隊能夠供其操作,就只能把黃豆當成陳明仁,放在嘴裡大咬大嚼了……

但陳明仁也快撐不住了,首先是聯軍已經攻占了四平的五分之三,己方也傷亡過半,大量資源浪費卻只能放緩聯軍攻勢,自己移動範圍正在越發縮小,能調動部隊也在越發減少,他的弟弟陳明信也被聯軍生擒,看樣子自己就是下一個了。

陳明仁不斷向友軍求救,可卻一直沒有動靜,眼下這麼多天殊死一搏,除了延長自己死期,並沒有帶來一線生機。

從6月14日到6月20日這四天來,陳明仁堪稱是在生死線掙扎,他的千思萬緒都在應對戰場的瞬息萬變,可如今那口棺材才是自己的結局了嗎?

五、

他料想杜律明也許會達到,但杜律明從瀋陽到四平起碼十幾天,更何況林彪也在其必經之處設下伏兵,說白了,真指望杜律明到達的話,人家最多就是來索要自己屍體,這還得看林彪會不會把自己骨灰都揚了。

陳明仁望向早已準備好的棺材,漸漸陷入了沉思,可周圍炮火的轟鳴聲,卻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早做了斷。

21日晚,在其他地區都被聯軍攻占後,林彪正式下達了對東區的總共,四平剩下的國軍進行了負隅頑抗,他們抓起所有可以反擊的工具,妄圖與聯軍決一死戰。

就這樣,兩支都快達到極限的部隊,在戰場上展開了最後的殊死拼殺,甚至各地都彈盡糧絕而展開白刃戰,這是熱兵器時代戰場進入崩潰的標誌;雙方將領辦公桌上默契的堆滿了死亡報告,屍體一天比一天壘的多,戰場炮火聲一天比一天激烈,空氣血腥味也一天比一天噁心。

隨著聯軍步伐朝指揮所靠近,他讓自己貼身衛隊也上戰場了,隨後他便披堅執銳,頭戴鋼盔手拿衝鋒鎗向共軍開火,期間還時不時躲避飛來的炮彈。

陳明仁在口袋裡藏好了手槍,他知道,之前那口棺材是鼓舞自己和士氣,現在則是派上用場了……

陳明仁看著衛隊陸續倒下,自己將是第幾個呢?望著城牆上殘破不堪的青天白日旗,那將是他躺在四平的裹屍布嗎?

然而,命運在這一刻垂青了他,廖耀湘軍團殺過來了,他們成功打敗了阻攔軍隊,以飛快的速度沖向四平,這也大大超出林彪的預料。

林彪向來不打無把握之仗,廖耀湘的亂入戰場,無疑讓這場戰爭對己方不利,同時他也不得不面對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己在東北未逢對手的神話,在一場原本看起來穩操勝券的戰局中翻車了。

為了防止損失慘重的東北聯軍再被反包圍,林彪讓部隊有序撤退了,在眾人的遺憾和嘆息中,他面色沉重的望了望支離破碎的四平,只能回首遠遁,留下了一地的破敗和狼藉。

陳明仁在經歷了這場大喜大悲後,他穿過了眾人的歡呼雀躍,也應付完友軍的鼓掌慶賀,緩緩的從人群中走向了城牆,他看著東北聯軍撤退的背影,心中有著難以言說的複雜。

六、

陳明仁打敗了叱吒東北的林彪,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靠著的軍事才華扭轉了戰局,改變了命運。

他是唯一一個在劣勢明顯的情況下,打敗了林彪的男人,等待他的必然是無上的榮耀和賞賜。

起先陳明仁收到了青天白日勳章,各地也都在為其勝利傳播流量。

蔣介石更是給予好評:「此次四平街戰役,七十一軍軍長陳明仁,以六團殘破之師,抗禦匪軍十萬之眾,血戰十八日,傷亡三分之二,猶能堅苦卓絕,確保四平,轉折大局。擬請頒給青天白日勳章。」

陳明仁以一個明星將領的身份,請了假衣錦還鄉。

但很快他就引來了悲劇,命運也許憐惜了他的才華,而國民黨的腐敗昏庸卻傷透了他的心。

向來魚肉百姓的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這次居然以為人民討公道的名義,給陳明仁定了個罪大惡極。

是的,先是頒發民國最高榮譽勳章,稱頌他為黨國英雄,後又來了個軍法處置,說其犯了戰時大罪,相隔距離僅僅五天。

蔣介石的川劇變臉讓陳明仁驚愕不已,他實在沒想到,自己拯救了黨國,黨國慶功宴沒辦,還準備請他吃牢飯。

不僅是他自己成了罪犯,為國民黨留盡最後一滴血的71軍,全部被打成了流氓部隊,當場就地解散。

表面上說是陳明仁的防禦行為(用糧食當防禦沙袋),給四平的民生造成破壞,事實上用腳趾頭都想得到,你蔣介石和手下爪牙就是背叛革命和人民出道的,你能為老百姓辦事?

說白了,因為戰爭勝利後,蔣介石手下陳誠藉機駐防東北,所以就要排除異己、黨同伐異,這就好讓蔣介石的手徹底伸向東北,也為後來蔣介石親自微操,在遼瀋戰役中全面潰敗埋下伏筆。

陳明仁雖極力辯駁卻蒼白無力,除了更嚴厲的斥責,便是命運不公的無奈,他的軍務被解除了,部隊被其他軍隊肢解吞併,國民黨內部只有陳明仁受傷的世界線達成了,面對「小丑竟是我自己」的陳明仁萬念俱灰。

事實上這種官場霸凌不是第一次了,從北伐戰爭、中原大戰、抗日戰爭再到國共內戰,陳明仁是力出的不少,被蔣介石和國民黨反動派欺壓也不少。

陳明仁想起了1938年抗日戰爭時期,他是九江保衛戰中唯一的戰勝者,結果沒獲得褒獎部隊番號還被取消了。

想起了1941年昆明訓軍,明明是蔣介石拿軍人不當人,發放的裝備低劣差勁,結果卻當著眾人面反咬自己虐待軍隊,玩這種甩鍋栽贓的下三濫套路。

他終於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多年來保家衛國,不過是國民黨反動派政治陰謀的犧牲品,在蔣介石和他的爪牙面前,所謂的一腔熱血、盡忠職守僅僅是笑話和棋子。

自己所謂的軍事勝利,倒也確實是助紂為虐了。

他漸漸理解了共產黨,也明白了為什麼人民群眾擁護那一片赤旗。

1949年8月4日,陳明仁從共產黨的救國事業中看到了希望,看到了自己和中華民族的未來,他與程潛同時在長沙宣布起義,加入了共產黨的大家庭,後被封為開國上將。

同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從這段歷史中我們看到,陳明仁雖然可以打敗林彪,但他並不能戰勝被人民和歷史選中的共產黨,縱使他有天縱之才,如果在黑暗的角落裡迷茫徘徊,最終也只能逐漸暗淡,唯有棄暗投明,在正義和偉大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大步向前,才能修得正果。

陳明仁將軍也正因如此,才在黑暗的挫折中找到了光明的道路,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正如毛澤東同志詩中所言:「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