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列中國永久舉辦地,千年古鎮黃橋正式獲授「6·21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主會場

上觀新聞 發佈 2023-12-07T13:28:12.805102+00:00

交匯點訊 6月21日是「國際樂器演奏日」。當天上午,中國主會場活動在泰興市黃橋鎮「琴韻小鎮」城市客廳廣場拉開帷幕。「『國際樂器演奏日』活動起源於法國,從1982年至今已經開展了四十年,目前已遍及世界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個國際化、公益化、大眾化的音樂文化盛事。

交匯點訊 6月21日是「國際樂器演奏日」。當天上午,中國主會場活動在泰興市黃橋鎮「琴韻小鎮」城市客廳廣場拉開帷幕。

「『國際樂器演奏日』活動起源於法國,從1982年至今已經開展了四十年,目前已遍及世界近130個國家和地區,是一個國際化、公益化、大眾化的音樂文化盛事。」據中國樂器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孫瑞勇介紹,在國家全面推動和實施美育教育的政策驅動下,中國樂器協會前幾年已向全社會發出了「讓樂器成為家庭的標配、讓音樂成為生活的剛需」倡議,並通過每年一度的「6·21國際樂器演奏日」「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和各種音樂藝術類論壇、講座等活動,在全社會掀起了學習音樂、樂玩樂器的熱潮,為擴大全社會音樂人口發揮了積極作用。他堅信,「讓每一個國民一生學會一件樂器,讓每一個家庭一年聽一次音樂會」的願景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據了解,自2017年起,「6·21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主會場已連續7年選在享有「東方克雷蒙納」美譽的泰興市黃橋鎮,是該項活動承辦時間最久、演奏陣容最大、國際上推介宣傳最多的地區。本屆開幕式上,該鎮被正式授予「6·21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主會場,成為「國際樂器演奏日」中國永久舉辦地。

琴游天下,樂滿黃橋。作為一個幾乎人人會樂器、人人懂演奏的音樂小鎮,男女老少紛紛上陣迎接盛會。本屆活動參與演奏、演出的人員近5000人,演出隊伍50多支。活動現場,威風凜凜的鑼鼓敲出黃橋發展的精氣神,手風琴、小提琴、鋼琴演奏出琴韻小鎮的「國際范」。行走在黃橋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居民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演奏,古箏琵琶古色生香、吉他架子鼓火力全開,二胡、薩克斯等樂器中西合璧配合得天衣無縫,管弦絲竹和著戲腔,營造出一片歡樂的音樂海洋。

作為「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經過多年發展,黃橋樂器企業達220多家,生產提琴占全國市場份額的70%以上、世界市場份額的40%左右。全鎮100%的學生接受過音樂藝術教育,85%以上的學生接受過樂器普及教育。目前,該鎮正在實施「六大行動」,推進產、城、旅融合發展,打造富有特色的「樂器藝術之旅」,推進全域旅遊提檔升級,與長三角地區達成旅遊戰略合作。

以樂為媒,賦能發展。泰興市委副書記、市長劉文榮表示,黃橋是老百姓的「愛樂之城」、創業者的「搖籃福地」、音樂家的「詩和遠方」,將搶抓獲授中國主會場、躋身長三角紅色文化城市聯盟、樂器文化產業項目落戶契機,加大產教文旅融合力度,持續推動樂器產業高質量、特色化發展,助力黃橋革命老區振興、人民富裕。同時,希望黃橋樂器走出小鎮、走出國門、走向全球,通過「6·21國際樂器演奏日」、樂器「三進工程」等高規格的音樂活動,讓更多的人在學習樂器、樂玩樂器之中,感受高山流水的韻律之美,激發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周建平 趙曉勇

通訊員 成建華 徐路 沈凱 攝影 顧繼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