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斯坦,中亞最動盪的國家,卻是中國不可不交的朋友

王光之話史 發佈 2023-12-07T17:17:33.977769+00:00

西方世界一直有一個著名的「世界島」理論,這個理論將亞歐非三洲看作是一個大陸島,也就是世界的主體部分,而這個島的中心地帶正是中亞,也就是說中亞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西方世界一直有一個著名的「世界島」理論,這個理論將亞歐非三洲看作是一個大陸島,也就是世界的主體部分,而這個島的中心地帶正是中亞,也就是說中亞是世界中心的中心

中亞,顧名思義就是「亞洲中部地區」的意思,這裡共有5個國家,面積約為40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7800萬人。這裡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地區,它在歷史上同時受到中國、俄羅斯以及伊斯蘭文明的影響,也經歷過蘇聯解體、自由化改革、一帶一路等許多重大的歷史性時刻。國際上一直流傳著「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的說法,而中亞自然將會成為焦點地區。

對於中國而言,中亞是「走出去」戰略不可忽略的一個地區,甚至可以說,中亞的局勢直接關係到新疆地區的安危以及中國能否走出去的問題。對於俄羅斯而言,中亞是後花園,是不容他人酣睡的臥榻之地,中俄兩個大國在中亞有許多共同利益。

在如今的局勢下,中亞勢必成為一個新的熱點地區,而吉爾吉斯斯坦將首當其衝。

儘管中亞地區的存在感很低,比不上戰亂頻繁的西亞,也比不得富庶繁華的歐美,甚至還沒有時不時亂一下的東南亞和南美高,然而中亞卻是一個各大國誰也不能繞開的地區。中亞是資源重地,已探明石油儲量高達世界總量的25%天然氣則位居世界總量第7位;同時,中亞還是戰略重地,是中國走向歐亞大陸的必經之路,也是俄羅斯穩定局勢的大後方

在未來,我國的大西北要想發展,其實不能靠中國其他地區的支持,而必須要和中亞交融發展,特別是對中國新疆來說,中亞那裡有無限的機遇。

吉爾吉斯斯坦就是中國打開中亞的第一站,它同時也是中亞地區政治局勢最動盪、經濟情況最糟糕的國家,國土被重重包圍,是所謂的「陸鎖國」。面積約為20萬平方公里,人口僅為700萬,如果非要找點特色,那就是礦多而貧窮,吉爾吉斯斯坦有大量的石油、黃金、鈾礦,可是卻從未有效開發與利用,這個小國全境都是山地高原,自然條件非常惡劣。

在古代,吉爾吉斯斯坦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中國的領土,由西域都護府管轄,我國許多詩人在那裡留下了不少詩篇,比如岑參、王昌齡、李白、王翰等等,大漠落日,雪山銀裝,這就是吉爾吉斯斯坦在歷史上的樣子。

其實吉爾吉斯斯坦的官方稱謂應該是「吉爾吉斯共和國」,沒有「斯坦」二字,這是波斯語,意思是「土地」,作為地名常見於中亞、西亞、南亞地區,是約定俗成的稱謂。為了方便起見,本文仍稱其為「吉爾吉斯斯坦」

歷史上,吉爾吉斯斯坦從來都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個地區,「吉爾吉斯」的意思是「四十部落」,這裡曾經有40個遊牧部落,早在就宣布臣服於中原王朝統治。真正改變吉爾吉斯斯坦的是唐朝,640年唐太宗置安西都護府之後,吉爾吉斯斯坦被納入唐朝版圖。

今天歷史學界認為,唐朝大詩人李白可能生於西域碎葉城,後來因為戰亂才遷回四川祖籍,而這個碎葉城就在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這足以說明,吉爾吉斯斯坦過去和中國聯繫較為密切,然而對於這種中原王朝鞭長莫及的地區,大多只能實行羈縻統治,也就是自治。

因此,對吉爾吉斯斯坦國家化產生重要影響的國家其實只有3個,一個是蒙古帝國,一個是沙俄以及後來的蘇聯。13世紀,蒙古鐵騎席捲世界,建立起蒙古帝國,隨後分裂為元朝和四大汗國,而吉爾吉斯斯坦就在察合台汗國。

蒙古人在學習了中原王朝的統治經驗之後,明白光靠遊牧民族武裝打天下可以,坐天下不行,於是向中亞派遣官僚,建立政府和驛站,使得中亞地區開始國家化,在這一點上看,雖然蒙古人的入侵給中亞地區也帶來了許多災難,但客觀上也對中亞的文明化有促進作用。

儘管後來蒙古帝國垮掉了,但是中亞地區事實上出現了一個非常複雜的以突厥人血統為主、信仰伊斯蘭教和波斯文化的蒙古軍隊貴族集團,他們和中國境內的蒙古部落也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清朝建立之後,和漠西蒙古的關係一直十分緊張,準噶爾部建立準噶爾汗國之後,清軍隨即發起進攻,並很快將天山南北都吞併了,吉爾吉斯斯坦成了新疆的一部分。

於是,中國境內也有了吉爾吉斯人,也就是今天的柯爾克孜族

然而清朝在乾隆之後,國力大減,對中亞地區無力治理,使得沙俄鑽了空子,自此成為了沙俄的勢力範圍。18世紀之後,英國殖民者成功殖民南亞,隨即舉旗北上,這使得沙俄非常擔憂,對於沙俄而言,中亞是其傳統勢力範圍,不是容許他人染指的後花園,於是一系列明爭暗鬥就開始了,史稱「英俄百年大博弈」

近代以來,由於清政府腐敗無能,中國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西方列強紛紛入侵,其中沙皇俄國無疑對我國領土威脅最大。1864年之後,沙俄通過《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將我國的西北地區多達4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割占,使得新疆伊犁直接從中心城市變成了邊城。

和清朝一樣,沙俄占領中亞之後也沒有花過多的精力和財富去建設,而是當作和英國殖民地的緩衝區,為了保護自己的歐洲核心地帶罷了。但此時的中亞仍然是部落制社會,只有很模糊的部落概念,沒有民族也沒有現代國家的概念,因此並不能有效反抗沙俄的統治,此時就算再驍勇善戰的遊牧民族,面對大炮長槍也無可奈何。

1917年,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新生的蘇維埃政權推翻了沙皇俄國的腐朽統治,但仍然面臨著和資產階級力量的鬥爭,也就是所謂的白俄。為了爭取最大限度的支持,列寧宣布所有支持蘇維埃政權的俄羅斯少數民族都可以獲得「民族自決權」,而吉爾吉斯斯坦南部的礦工最先響應了列寧的號召,投身革命運動。

1918年,突厥斯坦蘇維埃自治共和國成立,中亞地區第一次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而吉爾吉斯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都是這個國家不同的地區。列寧死後,史達林接任了蘇聯最高領導人的職務,有意思的是,史達林作為一個正兒八經的喬治亞人,骨子裡卻是一個大俄羅斯主義者,以「鐵腕作風」著稱。

在史達林的指示下,中亞地區被劃分為多個國家,1926年吉爾吉斯蘇維埃自治共和國成立,「吉爾吉斯」這個名字第一次出現在了歷史上,這個地區不再是一個部落聚居區,而成了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國家,有了法律制度和行政區劃,有了明確的文字和邊疆,最關鍵的是戶籍制度,過去的遊牧習俗被行政命令粗暴地廢除,大量牧民被強制定居了下來。

蘇聯對吉爾吉斯斯坦進行了一系列社會和文化改革,比如大力推行俄羅斯化教育、推行無神論,打擊許多社會陋習,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所謂的「搶新娘」:在中亞許多地區,當有錢有勢的男方看上了某個女性,只要搶走,在一定時間內女方家族無法奪回,這個女性就會成為這個男人的妻子,這是典型的遊牧民族陋習,很快就被蘇聯廢除。

1929年,蘇聯在中亞地區開展五年計劃,開始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和集體化進程,這對於世代遊牧、逐水草而居的中亞各民族而言一時無所適從。然而,中亞地區的人口過於稀少,組建工廠需要大量熟練的技術工人,於是蘇聯就開始了俄羅斯族的大規模遷徙運動。

當時,有超過120萬俄羅斯族和40萬被遷入中亞地區支援建設,這些人的後代大多留在了中亞。其中,超過10萬俄羅斯族和5萬烏克蘭族被遷入吉爾吉斯斯坦,這些人在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一塊小平原建設了一座名為「比什凱克」的城市,也就是後來的吉爾吉斯斯坦首都。城市之外的吉爾吉斯人,則繼續以部落的形式成為集體農莊。

二戰時期,大量中亞人口參加蘇軍同德國入侵者作戰,一定程度上凝聚了不同民族的人民,再加上蘇聯經濟建設很有成效,當時的中亞各國對蘇聯的忠誠度很高。

蘇聯對吉爾吉斯斯坦的定位是邊區,工廠的規模不大,只局限在比什凱克幾座大城市,唯一的需求就是保證邊境的穩定。比什凱克60%的人口是來自蘇聯歐洲部分的白人,整個吉爾吉斯斯坦分為了本土人口和外來民族的兩個聚居區,就算是同一部族之間都有不少意見不同的部落,整個國家根本就無法形成有效的民族共同體。

在蘇聯時期還好說,畢竟上面有個最高蘇維埃莫斯科在指揮,一旦蘇聯解體,吉爾吉斯斯坦的部落、南北政治問題就會爆發,國家還是要讓步於部落。1991年,蘇聯解體,中亞地區立刻就回到了部落政治時代,南北不合,陷入很嚴重的騷亂之中。

蘇聯解體後,加盟國之前的一把手搖身一變就成了總統,在蘇聯時代,各個部落都無所謂,畢竟上面有一個中央,但如今國家紛紛獨立之後,當初的一把手就必須給自己的部落謀取利益,這就導致了民族問題的出現,吉爾吉斯斯坦格外嚴重。

吉爾吉斯斯坦之前的一把手和二把手分別是出身南北的政客,水火不容,最後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三把手阿卡耶夫成為了吉爾吉斯斯坦獨立之後的首任總統。客觀來說,蘇聯雖然給中亞各國奠定了一定的工業基礎和國家建構,但是也埋下了嚴重的民族問題。因為這些地區素來都是民族雜居,沒有什麼國界概念,如今以往的兄弟可能成了外國人,而以往敵對的部落卻成了「同胞」,這就很複雜了。

最典型的問題就是費爾干納盆地問題,這是中亞有名的糧食產區,本來是各大民族共有的,而如今卻被劃分到了三國交界,矛盾日益激化。

蘇聯中央對中亞各大民族的劃分簡單而粗暴,比如烏茲別克人是農業民族,而吉爾吉斯人是遊牧民族,於是適合種地的費爾干納的大部分就劃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然而許多烏茲別克人的聚居區也被劃到了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比如吉爾吉斯斯坦有一個名叫奧什的城市,主要人口是烏茲別克人,但是高層卻是吉爾吉斯人,產生了嚴重的矛盾。

這三國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典範,但這可不是什麼好話,而是因為當初沒劃好邊界,留下了大量飛地,這是因為蘇聯從未想過自己會解體,最典型的例子不止如此,還有克里米亞,俄羅斯族人口超過70%,但是卻被大筆一揮,歸了烏克蘭,此後才爆發了克里米亞危機,真是後患無窮。

比起其他4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是最糟糕的一個,首先是政治十分動盪,由於南北權力鬥爭,使得一個不強勢的阿卡耶夫鑽了空子,凝聚不起來全國人民;其次是經濟十分羸弱,吉爾吉斯斯坦早在蘇聯時期就只能靠著蘇聯中央撥款過日子,每年10億盧布,而蘇聯解體,昨天還吃牛排,今天就啃饅頭,一切都陷入停滯。

吉爾吉斯斯坦政治上一味搞西式民主,經濟上搞完全自由的休克療法,最終弄成了四不像,問題一個接一個地爆發,部落政治大行其道。阿卡耶夫任人唯親,讓自己的部落的人把持各個重要部門,最終北方人在吉爾吉斯中央政府占72%,而南方官員只有17%,不止如此,阿卡耶夫的利益集團還公開腐敗,把國庫變成自己的金庫,70%左右的政府財政收入都進了他一個人的腰包。

中央政府的各大部長職位基本都被阿卡耶夫家族的人包圓了,甚至開出了一個職位200萬美元的明碼標價,讓人大跌眼鏡,這個人口不過幾百萬的小國成為了中亞的一顆地雷。而且,阿卡耶夫還公開和大哥俄羅斯以及鄰國中國對著幹,偏要和美國眉來眼去。

所有人都知道吉爾吉斯斯坦會成為蘇聯解體後,中亞第一個爆發內亂的國家。2005年,吉爾吉斯斯坦南方在美國的支持下,爆發反抗阿卡耶夫的遊行示威,出身南方的總理公開要求總統下台。整個吉爾吉斯斯坦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大量來自南方的牧民甚至直接騎著馬闖入城市,將大量商店洗劫一空,警察和軍隊都各自站隊,南北方眼看就要打內戰。

但最終內戰沒打起來,因為大家還是給俄羅斯面子的,畢竟美國遠在天邊,而俄羅斯近在眼前,因此吉爾吉斯斯坦最終也沒有被親美派把持,而是將南方總理巴基耶夫推上了台。

結果大家忙死忙活,不過是換了個人繼續貪,巴基耶夫和阿卡耶夫如出一轍,上台後也是讓自己人把持高位,連他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都在中央政府謀到了高位,2007年吉爾吉斯斯坦的通脹率高達120%,經濟在中亞墊底,貧困率和失業率卻爬到了最高,經濟水平在所有獨立國協國家中倒數第一,要麼去俄羅斯打工,要麼到中國打工,當時每年都有大量吉爾吉斯人想要偷渡中國的新聞。

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又亂了,幾乎沒有人對現狀滿意。這個國家,可以說根本就不像一個國家,蘇聯時期中亞的資源都由莫斯科統一調配,最重要的就是水源,而如今大家獨立之後,誰都不願意吃虧,於是連年邊境衝突,經濟合作也搞不起來了。

吉爾吉斯斯坦的問題就是所有中亞的縮影,民族、部落、資源、土地、政治等等的危機都有,現任總統扎帕羅夫通過底層支持上台,但卻無法有效地消除貧富差距。

吉爾吉斯斯坦的問題是如此複雜,使得中國規劃了數年的中吉烏鐵路一直無法開始修建,過去吉爾吉斯斯坦的交通其實基本靠馬拉,所有鐵路和公路還都是蘇聯時期的遺留,老舊不堪。按道理說中吉烏鐵路80%的資金由中國提供,對于吉爾吉斯斯坦而言是天大的便宜,然而吉爾吉斯人卻不開心了,理由就是不願意和烏茲別克斯坦共享。

而且,俄羅斯也對此表示了不滿,吉爾吉斯斯坦雖然和中國接壤,但是政治經濟文化都高度受到俄羅斯影響,每年70%的收入來自和俄羅斯的貿易,在俄羅斯打工的吉爾吉斯人的僑匯約占全國GDP的30%。直到最近幾年,俄羅斯還表示願意協商,使得這條1997年就規劃好了的鐵路終於有了眉目,可以預見的是,吉爾吉斯斯坦將會和中國進行更多有深度的合作。

吉爾吉斯斯坦最大的問題就是它最大的特徵,那就是散裝,這個小國似乎從未意識到自己是一個國家,而不是各個部落的聯盟,而且在蘇聯解體之後,吉爾吉斯斯坦是唯一一個沒有強人上台主持大局的國家,在經濟上又高度依附於俄羅斯,問題非常讓人頭疼。

吉爾吉斯斯坦曾經是中國的領土,後來被俄羅斯割占,再到後來成了中亞五國唯一的動盪國家,歷史從未善待這個弱小的民族,但是未來會帶來不同的希望。祝願中吉關係一帆風順,正如吉爾吉斯斯坦民間流傳的一句諺語:「蒼鷹翱翔的地方,一切都生生不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