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關注丨威海:逐綠前行,新動能正澎湃

海報新聞 發佈 2023-12-15T23:17:27.480993+00:00

逐綠前行,新動能正澎湃。11月1日11時45分,隨著國網威海供電公司下達操作指令,國內在建單體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半島南U場址海上風電項目一期工程接入電網運行。

威海市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向能源大市邁進

逐綠前行,新動能正澎湃

□ 本報記者 彭輝 陶相銀

本報通訊員 王治國 任現輝 杜曉瑩

11月1日11時45分,隨著國網威海供電公司下達操作指令,國內在建單體容量最大海上風電項目——半島南U場址海上風電項目一期工程接入電網運行。至此,威海首個海上風電項目成功併網。到今年底,威海市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20萬千瓦,占比64.5%。到2025年,這組數字預計上漲為1170萬千瓦,占比80%,將形成投資過千億級的新能源產業集群。

威海長期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且擁有依山傍海的獨特資源稟賦,有條件也有責任在發展新能源產業、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上打頭陣、當先鋒,爭當山東新能源產業布局重地、先進技術高地、東電西送要地。

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

全國首個固定式長樁基海上光伏實證科研項目——山東文登HG32海上光伏實證科研項目成功離網發電;省內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全面發電;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投入商業運行……作為全省唯一集齊「核風光儲」新能源種類的市,威海新能源呈現出快速發展之勢。

威海把「積極融入全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新型能源體系建設作為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支撐,把新能源產業集群列為該市第八大產業集群,成立能源建設工作專班、新能源產業專班,出台《威海市新能源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依託規劃建設的榮成核電、乳山海上風電等基地,在新能源發電項目建設中,同步開展產業鏈招商和產業培育。「目前,新能源產業集群擁有規模以上企業37家,前三季度營業收入71.21億元,同比增長25.9%。」威海市能源事業發展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威海已有華能高溫氣冷堆、國電投「國和一號」、半島南U場址海上風電等11個納入省調度的新能源項目,總投資1471.49億元,累計完成投資863.29億元,2023年完成投資123.63億元。

越是資源富足,越要重視儲能建設。崑嵛山裡的山東文登抽水蓄能電站今年9月全面投運,這個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的「超級充電寶」設計年發電量27億千瓦時,相當於106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榮成市成山200兆瓦/400兆瓦時共享儲能項目在年底將具備併網條件。項目相關負責人王琪介紹:「項目單體裝機規模目前為膠東地區最大,最快兩小時就可以存儲40萬度電。」到2025年,威海儲能規模預計達到330萬千瓦,支撐「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2200萬千瓦的增量。

技術領跑激發「產業裂變」

12月6日,全球首座第四代核電技術商業化的示範項目——華能石島灣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在榮成正式投入商業運行。榮成石島灣高溫氣冷堆示範工程由中國華能牽頭,聯合清華大學、中核集團共同建設。華能石島灣核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愛軍說,「它的成功運行,為世界開闢了一條核能技術新路徑,核電站建在缺少水源的地區成為可能。」

「首堆效應」引來了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校外唯一的科研基地——清華大學(榮成)先進核能技術科研基地。清華大學核研院榮成建設辦主任賀雲生認為,威海已成為我國先進核電技術和裝備的驗證和示範高地。

距離華能石島灣核電廠不遠處,「國和一號」示範工程也在加速推進,「國和一號」數字孿生核電站一期工程第一階段已於日前正式投用。而國電投與威海共同打造的山東先進核能技術研究中心,將實施總投資7.2億元的「核動未來」科技示範工程。目前,首批數位化核電關鍵技術研究院、核能供熱及海水淡化關鍵技術研究等12個課題已簽約。

先進科技為引領,科學規劃作支撐,配套政策作激勵,眾多企業看好新能源發展前景,紛紛試水,一場「產業裂變」悄然發生。通過舉辦核能產業發展聯盟大會,柯萊特風機、中硼科技等威海本地企業已經取得核級資質,拿到了核電裝備製造的「入場券」。威海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依託全球唯一集三代、四代核電站於一體的核電基地優勢,威海將加快打造產業集聚、技術集聚、人才集聚的『中國核谷』。」

隨著新能源產業鏈條不斷完善,產業集群效應不斷顯現。乳山市海上風電裝備製造產業園引來了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中天科技等多個裝備製造項目,涵蓋海纜、塔筒及單樁、軸承、整機等全部大部件以及變壓器、冷卻器、海纜限制器等核心零部件。今年,產業園的年產值將實現100億元。

向新向綠謀劃「東電西送」

「十四五」期間,威海規劃建設的核電、抽水蓄能、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的裝機容量分別達到330萬千瓦、180萬千瓦、650萬千瓦、300萬千瓦。

「威海區域將成為全省重要的綠色能源輸出基地,電網整體格局演變為『東電西送』。」國網威海供電公司總經理陳志勇介紹,「在較為完善的電網架構基礎上,我們將提升源網荷儲協同互動、清潔能源服務能力和能源綜合利用效率,積極探索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安全高效地把『綠電』送往全省各地。」目前,威海正籌備實施乳山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及220千伏送出工程,項目計劃明年開工,2026年投產。屆時,威海海上風電、光伏、核電的重要電力輸出通道全線貫通。

威海不僅實現新能源發展量的突破,更注重有效利用質的提升。將餘熱利用作為節能降碳的有效手段,威海按照「合併電廠、引入餘熱、利用核能」的思路,整合熱電資源,對城區兩大熱電集團進行合併重組,實施6000萬平方米集中供熱改造工程,每年可節約標煤30餘萬噸、水200萬噸。到2030年,威海市域計劃實現「近零碳」供熱。

一邊加速推進能源結構轉型「向新而變」,一邊推進產業升級、生活方式「向綠而行」。威海不斷深化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獲評省級綠色製造示範單位35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75.5%,培育了印表機、碳纖維、醫藥醫療器械等高端產業。今年年初,威海還入選全國綠色出行創建考核評價達標城市名單。目前,威海綠色出行比例達71.98%,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輛占比達到90.9%;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15269個,城區10分鐘充電圈基本建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