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假唱」,一場全面失敗的危機公關

華語娛樂聚焦 發佈 2023-12-16T04:13:35.323744+00:00

不少網友將該場演唱會直播和之前國內場的表現做了比較,結論是:巴黎場明顯費力很多,甚至有網友說,阿信把高音都給了粉絲唱。

五月天邀請全民見證的巴黎演唱會今日凌晨終於開唱了。不少網友將該場演唱會直播和之前國內場的表現做了比較,結論是:巴黎場明顯費力很多,甚至有網友說,阿信把高音都給了粉絲唱。

「五月天假唱」事件到現在,各有說法。有人說現在儼然成為了一場大型的網暴狂歡,因為公眾對五月天的攻擊,早已不僅僅是假唱本身。

即便如此,也有更多人覺得,假唱如詐騙,被罵是應該的。

事情發展到現在,無論最終官方如何定性,五月天都「脫粉」不少,而這個組合,或許也不可能再重回之前的狀態了。真相存在於每個觀眾的心中,而不僅僅取決於一份簡單的結論。這次事件的處理,幾乎是一次危機公關完整版的錯誤示範,讓五月天失去了大部分公眾的信任。

危機公關的5S原則是:速度第一,系統運行、權威證實、真誠溝通、承擔責任。

五月天方幾乎處處踩雷,不妨回顧一下他們對此次假唱質疑的處理:

11月30日(上周四),博主「麥田農夫」發布了一段視頻,稱其對網友提供的12首五月天11月16日上海體育場演唱會現場的演唱歌曲音頻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半數存在假唱情況。隨後,該博主又分析了五月天11月28日英國倫敦演唱會的歌曲,認為該場演唱會的部分歌曲存在假唱的情況。

12月3日早上,#五月天假唱鑑定#詞條登上微博熱搜。12月3日晚上,五月天經紀公司相信音樂這才發了微博,稱五月天巴黎演唱會將於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3點開始全程直播3小時。

到這裡就存在了3個很大的問題:

1、錯過了危機公關的最佳時機。假唱事件發酵了3天都沒出來回應,任粉絲自行解釋與路人對攻。粉絲的維護的確很重要的,但無組織的群體的理智是顯著低於個體的。面對假唱質疑,粉絲做的主要是三件事:與博主和路人對罵,放出演唱會現場破音的視頻以論證並未假唱,表達唱功不重要、假唱也願意買單的態度。

3天冷處理的後果是,網上出現了很多五月天演唱會現場視頻,除了破音的就是證實假唱的(僅就網友放出的視頻而言,不代表視頻一定真實),事情越鬧越大且公眾印象很差,給人一種五月天不僅假唱而且唱功差,粉絲還無底線縱容的感覺

2、官方延遲發聲卻沒有依然沒有正面回應,看不到真誠。很明顯,論證沒有假唱的邏輯是對以往的演唱會音視頻(尤其是備受質疑的上海場次)進行分析解釋,以前有沒有假唱與下一次是否真唱無關。這個回應從邏輯上都說不通,足以看出經紀公司根本沒有與公眾進行真誠溝通的態度,自說自話的做法顯得高高在上,說了等於沒說還激化了矛盾。

在網上已經有大量所謂「假唱實錘」視頻的情況下,宣布巴黎直播只會讓人覺得五月天在國內假唱在海外卻真唱,區別對待激發公眾逆反心理

3、沒有及時收集事實證據,對輿論形勢進行判斷和預估,缺乏系統公關手段。相信音樂用演唱會直播回應後,一起上熱搜的還有#相信音樂 雙休#,意思是工作人員周末不上班才沒有回應。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更證明經紀公司的公關不專業,輿論危機不等人,等到上班處理黃花菜的都涼了。

但事實上,12月2日(上周六)相信音樂帳號還在發劉若英的宣傳微博,顯然是上班的,且上了微博也應當清楚發生了假唱爭議。知道但不回應,在公眾眼裡就是心虛的表現。

在矛盾愈演愈烈的情況下,12月4日下午,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執法總隊表示五月天相關演唱會的原始音視頻材料已在鑑定中。同日晚6點半,相信音樂終於出了一份「沒有假唱」的聲明。

官方鑑定+明確否定,看起來是有正面回應,且有權威證實(即表達出真唱就不怕被鑑定的態度),但公眾依然不是很買帳。

五月天方看起來身正不怕影子斜,實則鑽了「假唱」定義模糊的空子。很明顯,公眾認為需要澄清的假唱和法律上定義的「假唱」是有偏差的,《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定義的假唱基本就等於現場放CD歌手直接不唱,而公眾更想知道的是是否存在墊音過度、或提前錄製音頻演唱會上半播半唱等情況,真正真誠的溝通理應對此作出解釋。

上述公關手段還只是不符合危機公關的5S原則,接下來的兩個做法則稱得上是迷惑行為。

一是找藝人好友聲援,劉若英、丁當、陳綺貞等發聲力挺五月天。然而其他藝人是無從獲悉或證明五月天是否假唱的,此轉發行為莫名其妙、毫無意義,除了給事件加熱度以外沒有任何作用。

真要想利用名人聲援,不如找一些有一定影響力的技術流音樂博主對最初的那兩個假唱分析視頻進行技術鑑定分析,從源頭打擊或許能把假唱事件,往有預謀的惡意陷害方向帶;或者找到網上傳播的所謂假唱實錘的現場視頻,判斷其是否存在惡意替換音軌的情況,如果能夠證明網上的實錘視頻真假皆有,也能很大程度上降低這些視頻的可信度。

二是主唱發小作文。12月6日,阿信髮長文回應近期的假唱風波,長篇大論走情感路線,卻缺少關鍵內容,是否存在公眾認為的那種假唱行為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其他。

這篇文章發出來後沒起到澄清作用,反而被公眾攻擊其他細節,「10拍E6」估計會成為類似「208萬」的一個網絡梗。

回顧五月天方對假唱危機的公關細節,除了真誠溝通缺位以外,會發現還有一個很關鍵的點始終缺席——承擔責任。假唱事件本來只是公眾的質疑,在「假唱」界定本身就困難的情況下,在真假現場視頻廣泛傳播的情況下,真相本身其實已經沒那麼重要了,因為不管最終結論是什麼都會有人信有人不信

那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展現態度+責任承擔。從頭到尾五月天方沒有提過任何關於補償、賠償等事宜,而假唱事件爭議這麼大的原因,就在於這不僅僅是職業操守問題,而是涉嫌違法,且可能存在欺詐消費者的情況。五月天方或許認為,執法機構的權威鑑定最後不會下假唱結論,因為法律上認定假唱確實是很嚴格的,所以他們才始終不肯服軟。

輿論最盛之時,嘴硬不會有好下場,越嘴硬公眾越逆反。表現服軟的態度+主動承擔責任不代表假唱實錘,而是一種尊重公眾的表現,也能最大程度地安撫公眾情緒。如果五月天一開始就直接說明不存在假唱,但是為了演出更完美用了一些技術手段(例如墊音過度)導致引發爭議,不管怎樣還是影響了觀眾體驗,為了彌補大家,可以為相關場次的觀眾辦理退票。態度誠懇地承認一點小錯誤,又願意主動承擔責任,或許這件事就不會鬧得這麼難看。

劉德華和薛之謙都曾因身體不適取消演唱會,都是誠懇致歉+安排退票,反而還拉了一波好感。

而從粉絲對五月天的維護程度,以及粉絲人數在演唱會觀眾總人數的占比來看,可能退票的人還真沒那麼多。劉德華演唱會中止表示可以為大家安排退票,粉絲卻紛紛表示不想退,並認為劉德華敬業尊重舞台。看了半場的觀眾都有很多不想退的,看完全場又去退票的人想必會更少。

如果假唱事件的直接利益相關方:演唱會的消費者都覺得這事沒問題,那其他沒買票的網友吃個瓜也就散了。

且五月天方是完全有這個經濟實力的。五月天2023年安排了77場演唱會,體力和嗓子狀態能否支撐高頻演唱會是公眾質疑假唱的重要原因之一。

同時據媒體統計,2023年五月天演唱會收入已經超30億,其中上海8場演唱會的周邊收入都高達1.78億,說是賺得盆滿缽滿完全不誇張。


吸金無數卻不願給予公眾一點點精神和經濟補償,妄想分文不花不痛不癢地度過一次危機,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呢?

最搞笑的是,五月天方目前所採取的公關手段竟然被網友完美預測:冷處理+live+打感情牌。這一方面說明台灣的音樂公司根本沒有搞清楚內地危機公關的關鍵點,還是拿以前那一套處理,但網友顯然沒那麼好糊弄了;另一方面,他們顯然是低估了輿論的威力。

根據南方周末的報導,相信音樂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的實控人曾是五月天經紀人,創建這個公司的意圖就是打開新的粉絲經濟模式,事實證明很成功。

(截圖來源於南方周末文章)

阿信在2023年的成都演唱會上曾說:「有人說相信音樂把五月天當搖錢樹,如果五月天不想唱,沒有人能夠逼我們,如果怪獸、瑪莎、石頭、冠佑、阿信想唱,也沒有人能擋住我們」。可現在擋住五月天的,似乎是他們自己。

最後,想說的是,五月天的創作才華是真的,那些歌曲曾帶來的感動也是真的,如果之前的每場演唱會都是巴黎這場的水準,或許就不會有這些質疑。但目前,失望也是真的,誰不希望自己的青春偶像能有一個完美結局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