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是一個投資驅動的增長故事

每日經濟新聞 發佈 2023-12-16T08:18:16.747659+00:00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12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期間,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就明年GDP增速預期、增長主要驅動力、房地產市場走勢等中國經濟相關的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解析。

每經記者:李玉雯 每經編輯:廖丹

12月6日,由每日經濟新聞主辦的第十四屆中國金融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

論壇期間,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專訪,就明年GDP增速預期、增長主要驅動力、房地產市場走勢等中國經濟相關的熱點話題進行深度解析。

「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是一個投資驅動的增長故事。」余向榮說道。在他看來,基礎設施投資以及「三大工程」應是明年財政和「准財政」政策發力的主要抓手。隨著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和後期政策持續發力,預計明年GDP能實現4.5%~5%的增長。

他同時指出,房地產市場築底對於中國經濟整體企穩回升是一個必要條件。中國經濟疫後「雙軌復甦」的特徵一定程度上是「去地產化」重大轉型的表現。如何平穩度過這一「新舊動能的轉換」是我們現在正面臨的重大考驗。

花旗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余向榮 圖片來源:主辦方供圖

基建投資是明年穩增長的主要抓手

NBD:我們注意到,近期多家外資投行都發表了關於明年經濟的預判,總體上預判偏樂觀。您對於今明兩年中國GDP增速有何預期?主要是基於哪些因素考量?

余向榮:我們判斷經濟仍然處於疫後持續復甦階段,預計今明兩年分別增長5.3%和4.6%。如果考慮到2022年的低基數效應,明年4.6%的增速相較於今年真實增長率將有所提高。

對於今年,我們認為三季度數據已經基本確認了經濟的周期性底部。目前,中國經濟呈現「雙軌復甦」特徵。一方面,房地產尚未走出困境,與其密切相關行業的生產和需求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擠壓。另一方面,房地產之外行業,包括服務業、工業以及出口相關部門,仍然表現穩健。今年「5%左右」的增速目標在前三季度增長以及去年四季度低基數的基礎上應該不難實現。

對於明年,最重要的變量或許是政府對於經濟增長的決心。具體而言,那就是政府設定什麼樣的增速目標以及採取什麼樣的配套措施來達成這一目標。這對於穩定信心、激發內生增長動力至關重要。我們目前的基準情形是維持「5%左右」的增速目標,同時採取更加擴張的財政政策和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基礎設施投資以及「三大工程」應是明年財政和「准財政」政策發力的主要抓手。隨著前期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和後期政策持續發力,我們預計明年GDP能實現4.5%~5%的增長。

NBD:您如何看待中國2024年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余向榮:我們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是一個投資驅動的增長故事。消費有望保持平穩復甦態勢,而出口則有可能在今年下跌之後實現小幅正增長。

投資方面最大變數是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而政策取向對於二者同樣重要。如果我們觀察土地市場以及住房新開工等先行指標,那麼對2024年地產投資內生增長難言樂觀。但同時,政策發力日益增強。最近政策文件中頻繁提及的「三大工程」可以直接對地產投資起到托底作用。這三大工程的規模和資金來源目前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如果有較強的政策決心,我們認為PSL(抵押補充貸款)重啟以及其他穩定的長期資金支持是通過「三大工程」助力地產投資企穩必不可少的條件。

事實上,基建投資是我們認為明年穩增長的主要抓手。在新舊動能轉換中,相配套的基礎設施升級是必不可少的。產業升級、應對氣候變化、綠色轉型等時代主題也對應著不斷增長和變化的基建需求。

我們預測明年基建投資在財政政策加持下實現高個位數增長。今年10月底的預算調整在我們看來可能意味著所謂3%的赤字率紅線不再是財政政策主要的約束性。我們預計2024年一般公共預算赤字率保持在3.8%,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保持在3.8萬億元之上。再加上結轉結餘資金,包括今年增發1萬億元國債中結轉明年使用的5000億元,我們測算2024年廣義政府赤字率相對今年擴張1.3個百分點。這一部分擴張性支出可能主要投向基建,對經濟增長帶來1個百分點左右的貢獻。

除此之外,製造業投資也有可能在2024年保持穩定。PPI通縮若緩解將帶來工業利潤提升,而出口形勢穩定對於製造業投資亦有正面影響。對於產業升級的政策支持將持續、不會鬆懈。

消費增長前景將取決於居民信心的改善

NBD:2023年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據國家統計局披露,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3.2%。我們觀察到,今年消費復甦呈現「K型」態勢,高端消費復甦更為強勁,普通消費復甦力度有限。您如何看待接下來消費的表現?是否還需要更多的政策刺激或支持?

余向榮:今年消費復甦走勢確實呈現出較為明顯的結構分化,並且整體上不及年初疫情後普遍比較高漲的預期。體現在數據上,今年服務消費相對於商品消費表現還算亮眼,基本符合疫後消費復甦特徵。然而,居民儲蓄行為正常化進程相對緩慢,超額儲蓄並未如同年初預期的有明顯釋放。

明年消費增長前景很大程度將取決於居民信心的改善,而後者又和宏觀經濟形勢、就業市場、工資增長預期以及房地產市場穩定等諸多因素相關。

政策方面,今年和消費最為密切的重要舉措是存量房貸利率下調和個人所得稅專項扣除額度提升。這兩項政策對提高部分家庭的現金流有一定作用。對於2024年,我們認為前期政策重心可能仍然在投資和房地產端。儘管優先級可能相對較低,現在也不宜排除更直接針對家庭部門的支持措施。到明年下半年,如果居民信心依然薄弱,那麼對居民直接的支持政策更有可能會擺上檯面。

平穩度過「新舊動能的轉換」正面臨考驗

NBD:近期關於房企融資利好政策頻出,監管層明確要求金融機構要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多家銀行也召開了房地產企業座談會。您如何看待接下來房地產市場走勢?

余向榮:我們認為房地產市場築底對於中國經濟整體企穩回升是一個必要條件。政策對於投資端的直接支持可能是必不可少的,「三大工程」是這方面的重要抓手。對開發商的支持對於穩定地產投資也至關重要。

NBD: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提到,中國必須擺脫依靠信貸驅動房地產行業的增長模式。您對此如何看待?

余向榮:中國經濟疫後「雙軌復甦」的特徵一定程度上是「去地產化」重大轉型的表現。如何平穩度過這一「新舊動能的轉換」是我們現在正面臨的重大考驗。

在舊動能方面,持續的、自我增強式的房地產下行不僅會直接拖累GDP增速,而且可能會通過信心和金融等渠道向其他行業蔓延,造成經濟整體持續失速。這種情況需要竭力避免。因此,穩地產以及相關風險管控措施明年是不可缺位的。

在新動能培育方面,這兩年出口「新三樣」(即電動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表現強勁,加起來已近出口總額5%。產業升級也在其他行業穩步推進,包括在我們先前相對比較薄弱的半導體領域也有一些突破。這些新興板塊的發展有助於對沖舊動能的轉弱,但從更長的時間視角來看,它們能支持多高的增長、能有多持續?這些尚待進一步觀察。

每日經濟新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