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報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3-12-16T14:27:53.133175+00:00

由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主辦、南方都市報承辦的「兔年說兔」非虛構徵文活動累計收到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生近7000篇投稿。最終評選出結果:一等獎60名,二等獎180名,三等獎320名。

由廣州市教育研究院主辦、南方都市報承辦的「兔年說兔」非虛構徵文活動累計收到粵港澳大灣區中小學校(含中職)學生近7000篇投稿。最終評選出結果:一等獎60名,二等獎180名,三等獎320名。本次「兔年說兔」非虛構徵文活動旨在以寫促讀,達到高效輸出,由高質量的閱讀走向高質量的寫作,鼓勵學生探索、思考並且學會負責任地表達,學生用細膩的筆觸、多元的視角,重現生活原生態。既有同學間的友好相處、也有家庭中的溫馨小故事;既有美好的回憶、也有對未來的思索……今天刊登的是一等獎作品。

◎廣州市白雲區賢豐第二實驗小學五(4)班 郭貝隆

◎指導老師:梁曉慧

饃是一種特色傳統麵食,是把麵粉加水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饃的形狀各式各樣,有立體的、扁平的、圓的、方的,各個地方根據當地民俗喜好,饃沒有統一的特徵形狀。

在我們家,饃蒸得最好的,還要數我的太姥姥。上個世紀30年代,中國人民進入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時期,太姥姥就出生在那個硝煙瀰漫的年代。今年已經92歲高齡的太姥姥,瘦小身材、精神矍鑠。在太姥姥的日常講述中,我時常還能聽到關於八路軍的故事。在那個水深火熱的年月,老百姓平時吃的大多是黑豆糊糊、醃菜,重要節日才能吃頓撈飯或者高粱餃子,作為家中長女的太姥姥曾幾次將自己織的布裹在身上,趁著深夜和同伴悄悄跑到幾十里地以外的地方賣了布,買回一點點小米或者雜糧。那些冒著生命危險換回來的雜糧,到了年下,會磨成麵粉,過年的時候蒸幾個兔饃。那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出家中的食物或者納好的棉鞋等交給村子裡的民兵組織,讓他們帶給隱藏在村子裡的八路軍戰士們,太姥姥的兔饃也在其中。太姥姥說一定要記得那些打鬼子的八路軍親人,沒有他們的保護,老百姓連安身立命的地方都沒有。

時間進入到上世紀50年代,三年嚴重困難時期正是外婆的童年。小小年紀的外婆每天出去尋找食物,在結了冰的農田裡,偶爾看到一隻野豬翻拱,把野豬趕跑,能在翻拱過的地方發現半塊被野豬吃剩下的紅薯。拿回家曬乾,和其他平時積攢下的棉花殼,玉米芯等摻和在一起磨成粉。即便是如此粗糙的「麵粉」,也會留到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麵粉」和好,捏成小兔子的模樣,讓弟弟妹妹們感受新年的歡喜。糧食缺少,更不會有多餘的酵母,可是外婆說那幾個又黑又硬的兔饃,孩子們還是吃得小心翼翼又非常開心。

上世紀80年代初期,媽媽出生了,她說小時候的食物,既綠色健康又營養美味。放學後,住得近的同學從自己家拿出熱乎乎的饅頭,就著醃好的小塊豬肉或者鹹鴨蛋,別提多開心了。媽媽小時候的年,燉肘子、炸帶魚、肉丸子、紅燒魚可以擺上滿滿的一大桌了,而又白又胖的兔饃依然在年夜飯桌上占有一席之地。

現在每年過年的時候,太姥姥會蒸兔饃,那些兔饃又精緻又靈活,外婆會蒸兔饃,那些兔饃白白胖胖又可愛,媽媽會蒸兔饃,不過那可全憑運氣啦,因為有時候,那些小兔子一出鍋,可能會模糊了形狀。時光荏苒,帶不走的是淳樸的回憶,三代人蒸的兔饃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和生活的進步,從艱苦奮鬥到盛世華年,我們的祖國和人民從未停止前進的腳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