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被三個省份拒絕的大學,如今讓他們高攀不起!

精神和時間的房 發佈 2023-12-16T20:32:01.105591+00:00

長輩們又問,當科學家可是要好好學習的,那準備靠什麼大學,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清華北大。漸漸長大了,對大學有了一些理解,心中又開始嚮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小時候,長輩們問我,長大了要幹什麼,我往往都是說要當個科學家。

長輩們又問,當科學家可是要好好學習的,那準備靠什麼大學,我的回答一般都是清華北大。

漸漸長大了,對大學有了一些理解,心中又開始嚮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但是很無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對於我來說還是太過遙遠。

我國總共39所985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名列其中,並且又是華東5校,也是C9聯盟。這些都是很牛叉的頭銜。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我國高校排名中絕對是前10的存在,這麼好的一所學校,曾經也有一個不為人知的歷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於1958年9月在北京創建,郭沫若任首任校長。這是我黨親手創辦的紅色大學,是為「兩彈一星」事業而建立的大學,她的創辦被稱為「我國教育史和科學史上的一項重大事件」。建校後,中國科學院實施「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高起點、寬口徑培養新興、邊緣、交叉學科的尖端科技人才,匯集了嚴濟慈、華羅庚、錢學森、趙忠堯、郭永懷、趙九章、貝時璋等一批著名科學家,建校第二年即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中科大的發展極為迅速,像清華北大復旦南開等學校都是清朝時期建立的,擁有幾十年的歷史,才能夠有這麼好的學風和排名,中科大第二年就成了重點高校。

但是生不逢時,1969年中國和蘇聯在珍寶島爆發衝突,蘇聯和中國關係達到冰點,甚至一度劍拔弩張的想要爆發更大的衝突。當時的中央政府還是很重視,因為蘇聯作為世界唯二的超級大國,不能不重視。

此時的北方邊境戰雲密布,許多駐京高校和科研院所,為了戰備需要,必須及早離京,南下疏散。我國中央政府不怕戰爭,但是也要做好準備,所以在北京的學校分批次遷往外地,1969年的時候有13所北京市的學校向外地遷移。

當年中科大考察後,確定的稿子是這樣說的:

河南省南陽專區,地處三線,水電交通方便,具備發展工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另該地學校及科研單位均少,在此建點,有利於實現教學、科研、生產、使用四結合。

江西是老革命根據地,地廣人稀,森林礦產資源豐富,但已有清華、北大、人大等建點。

考慮到我國大學和新技術科研的布局以及備戰需要,我們考慮基地最好能設在河南南陽專區。其次也可考慮設在江西。

.......

在二、三年中完成整個基地籌建工作,並把學校逐步遷到基地。

但是後來去考察的時候,還是考察了河南的南陽和湖北的沙市,雖然也看了湖北的沙市,但是河南還是首選,南陽市地處南陽盆地。

但是令人意外的是,南陽市政府卻覺得自己沒有實力迎接這麼一所大學。

其實我們也不要怪南陽,因為當時的情況,我國文化大革命66年開始,69年的時候,社會上紅衛兵很是牛叉,把國內搞得是烏煙瘴氣,百姓們的第一大要事不是去掙錢,而是如何種地填飽肚子。

在肚子還沒有填飽的年代,你還考慮其他事?

就像曹正淳說的,當我們沒吃飽的時候只有一個煩惱,沒錯,就是吃飯的煩惱,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如何吃飽飯。

南陽發展並不太好,所以要憑空空降幾千人的大學,這麼多張口吃飯,還真是難為了南陽,並且那個年代,高考都停了,要大學何用。

不想今天一個大學可以帶動很多的經濟,輸入很多人才,當時可並不是這樣,在考慮利弊後,還是拒絕了。

考慮當時的對外經貿大學已經搬遷到了河南,增添了不少麻煩,就沒有再堅持搬到河南。

湖北同樣拒絕了。

最後考慮的江西省,也很無奈,無情的拒絕了,江西和河南的情況差不多,已經有了不少大學的五七幹校,省里明確答覆,不方便接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在考察江西的同時,也考察了安徽省,但是考察了安徽省宣城市後覺得不太合適,但是安徽省領導有眼光有遠見,就爭取中科大搬到安徽,首先安慶市深處橄欖枝,但是很無奈,一個安慶市還真沒有提供什麼像樣的地方,結果在安徽省臨高的調整下,入住合肥。

但是當時中科大師生6000餘人,很不好安置,安徽師範學院直接拆分,師生去往安徽各地,把學校給了中科大,後來安徽師範學院重新在蕪湖建校,也就是今天的安徽師範大學。

據說當今的中科大為了感謝當時的安徽師範學院,每年在安徽師範大學的招生研究生都高於其他學校。

此後安徽省為了不讓中科大委屈,什麼好的第一想到中科大,供電,供暖等等,甚至還和鐵道部一塊合力在合肥和北京修了一條鐵路,方便師生回北京探親。

終於在70年代末,蘇聯和中國的緊張局勢開始有轉機,不在有戰爭的陰霾,外遷的學校紛紛回京,中科大也有打算,但是被安徽政府挽留下來了。

當然,額外的原因還有,中科大當年外迀時,搬得實在太過徹底,基本上是連根拔起,連化學實驗室的水泥台子都通過火車運了出去,校區原址南邊被海軍占用,北邊被高能物理研究所占用,客觀上來說,回北京也是無家可歸了。

所以中科大一直就留在了合肥,當然中科大留在合肥,給合肥回饋可謂不大。帶動了合肥的經濟發展,讓合肥成為中國科研教學基地之一。

現在想想,當時的河南,江西不知道會不會後悔。湖北的話,已經有了華科和武大,可能並不是太當回事,但是河南和江西每個省只有一所211大學,都沒有985,真是哭暈在廁所里。現在的中科大,早已讓他們已經高攀不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