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際網路實習搞得焦慮,gap一年之後,我拿到了7個Offer

思成實習校招 發佈 2023-12-17T04:57:47.853409+00:00

大家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當你在刷社交媒體的時候,其實它會給你帶來一種無形的焦慮感。比如說——當你看見「我在大廠做算法崗,年薪40w+」的帖子時,你可能就會想,原來還有這麼掙錢的崗位,我怎麼就做不來呢?

大家可能都沒有注意到,當你在刷社交媒體的時候,其實它會給你帶來一種無形的焦慮感。比如說——


當你看見「我在大廠做算法崗,年薪40w+」的帖子時,你可能就會想,原來還有這麼掙錢的崗位,我怎麼就做不來呢?

當大家都在說要去國企,國企穩定的時候,你可能會糾結,要不要放棄去大城市拼搏的機會,找份安安穩穩的工作呢?

當你試圖用xx崗位來兜底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自己連所謂的「退而求其次」的崗位要求都不清楚,也不知道該怎麼準備…


以上種種,概括起來無非就是一句話,當你看到其他人都在追逐某樣東西,而你卻發現這個東西並不是你想要或者你能得到的時候,便會陷入自我懷疑。


那這個時候應該怎麼辦?或許今天這位從大二開始準備求職,拿到了DELL可轉正實習Offer、全職Offer、交通銀行可轉正實習Offer、安永SLP Offer、美世全職Offer等7個Offer的同學,能給你答案。


PART.1

早早準備,成為求職釘子戶



我其實是個目的性挺強的人,因為知道自己未來早晚都是要工作的,所以上大學之後,便選擇加入了職業發展協會這個社團;因為要幫著布置場地維持秩序什麼的,所以每一次關於求職的講座我都有去聽;因為聽了思成的講座,我知道了一份好的簡歷上要有商賽經歷、有實習經歷、有獎學金…然後GPA也不能太低,所以我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參加商賽了。


當時的想法是,反正才大一,輸了也無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心態再加上那個時候還沒有現在這麼卷,很快,我就積攢了幾段還算比較拿得出手的比賽經歷。但等到開始著手找實習的時候我發現,有些關於求職的東西,可能是我自己補不到的,或者在網絡上找到相關的信息需要耗費很多時間。


比如說簡歷,英文簡歷中譯英的時候,專有名字不知道如何翻譯。比如說面試,自己上網找面經費時間會耗時,而且可能不是近期最新的經驗分享……


所以在接連聽了3次思成的求職講座,見證了學姐在思成順利找到心儀工作之後,我也報名了,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越早報名,輔導的時間越長,於我而言越合適。


事實也確實如此,思成對我的輔導一直從大二持續到了我研究生畢業那年的秋招,陪著我體驗了網際網路、外企、四大、國企…的工作氛圍,幫助我最後拿到了很多不錯的Offer,這個「求職釘子戶」當得屬實是不虧。


說到這也給大家一個小小的建議吧,是否要報名求職機構,什麼時候報名求職機構,可能會涉及很多考慮因素,但關於「實習」這件事,無論你未來是打算考研還是求職,都一定要儘早去做。


可能大家會疑問,實習對考研能有什麼幫助?其實是有的,對於考研來說,實習的作用就是幫你更好的選擇專業。


高考填志願的時候,大家都是比照著自己考的分數,能夠上哪個學校就去哪個學校,低了捨不得浪費分數,太高了又怕輪空,所以就卡在分數線10分左右選擇一個專業。當然,和專業相比,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可投遞的範圍內選一個名氣更大一點的學校。


這樣去做選擇,看起來好像不錯,但實際上,很多同學上了大學以後才發現,自己好像並不喜歡這個專業,想著考研的時候換個專業,卻發現「兜兜轉轉又回到了高考報志願的時候」,因為自己依舊不知道應該選什麼專業。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你可以在讀大學的時候,先找個本專業相關的實習去試試看,看自己能不能堅持下來。能,就繼續讀本專業,不能就去換不同的工作嘗試,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方向,然後在做的過程中,逐漸明確這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從而確定未來跨考的專業。


我自己就是這樣做的,從商科到AI相關的專業,我是在一次次商賽和實習的過程中,逐漸明確了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


另外,關於實習我還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就是一定要去大企業實習,因為大企業的工作環境是真的很好,還有茶水間,工作完成之後「蹭」著公司的福利自習,真的比占不到座位的圖書館香多了!


PART.2

實習結束,做了個大膽的決定



好了,接下來就來說說我的實習情況。


我的第一份實習是在百度做遠程運營工作,當時是在思成的群里看見消息後投遞的,是思成的老學員招實習生。


這份實習我做了有差不多3個月,每天早上9點準時上線,一直到晚上9點和leader匯報當天的工作情況+第二天的工作計劃+覺得可以優化的點之後才能下線,有時候可能會聊到晚上9.30左右。


過程中如果學校有課,可以提前和leader溝通請假,但實際上我在上課的時候都是在拿著電腦工作,因為工作量是真的很大,除了本職工作,還有為了實現我自己提到的可以優化或創新部分的工作。


這份實習讓我養成了很多很好的工作習慣,老闆也很樂於讓我嘗試,如果我有好的想法,老闆就會給我機會讓我去做。


所以,雖然大平台的工作內容讓我的簡歷變得很好看:負責的專欄文章數量多,瀏覽量高,效果也不錯,但我還是在思成拿到雀巢的實習機會之後,就選擇離開百度,一是因為我對下一個專欄運營的內容不是很感興趣,二是想嘗試一下快消的工作。


大二下的暑假在雀巢實習結束之後,大三的我,有了「逃避」的想法。因為大三的我看到身邊的同學很多在準備留學/考研,我感覺我沒有好好體驗過大學時光,一直在比賽,實習,沒有體驗過天天泡圖書館的時光。


所以我決定申請留學。一方面,我可以再享受一下學生生活;另一方面,讀書是一個很好的「藉口」,來「暫避」996的生活。


但…這個決定到這裡,才做了一半。


我是5月份拿到的研究生Offer,當時因為疫情的原因,香港施行全面網課政策,而我想體驗學習生活,於是就試著申請了延期入學一年。如果順利延期入學,我正好就有了合理的理由gap year,可以休息一下。


很快,學校就同意了,我又想著不能一直在家躺平,浪費一年時間,可以再找個實習,反正之後一定會秋招,可以找個HR實習生,藉機了解企業的招聘流程。


最終,我收到了龍湖、猿輔導和晨星基金的Offer。因為想體驗一下外企的工作氛圍,所以選擇了晨星。


這份實習讓我對工作有了新的理解,也改變了我之後的求職方向。


晨星的公司的工作氛圍很好,你可以只做好本職工作,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東西,其他業務部門的同事也很樂意和你進行交流;


規章制度很人性化,大家都是用專門的辦公軟體交流,休假的時候可以設置成休假狀態,避免打擾,真正做到了工作和生活分開;


我是做HR的,工作中經常需要和業務部門的同事對接,我發現公司很多工作內容都是成體系的,學成之後業內認可度很高,對於日後的職業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總的來說就是,如果你是那種創業者心態,對成就感有很高的需求,一直有新的想法,想儘快落地,那麼可以去網際網路闖一闖,網際網路會給你很大的發揮空間。如果你想初入職場,先學習公司的知識,穩步前進,追求確定性,那麼可以考慮來外企學習。


PART.3

讀研以後開始撞南牆



結束了在晨星的實習之後,我就踏上了赴港學習的道路。


因為研究生的專業課真的很實用,所以我學得還挺認真的,基本上是早上9點起床,10點去學校,晚上11點回來,再複習一下白天學的內容,差不多凌晨2點左右睡覺。


這樣的學習狀態持續了有差不多五六個月吧,第二年4月份結課之後,我就回內地重啟求職了,因為我本科是學商科的,研究生是學AI的,我覺得「商科的背景+懂代碼」會是我的優勢,所以主要投遞IT諮詢和數據分析相關的崗位。


4月份到9月份之間,我陸續拿到了Dell可轉正實習Offer,交銀金科可轉正實習Offer,福特實習Offer,阿特拉斯實習Offer和德勤實習Offer。


最終,我在福特和阿特拉斯分別實習了3個月,在交銀金科實習2周,然後以在德勤實習4個月結束了自己的實習生活。


在福特,我負責項目流程推進,還有配合埃森哲的同事,做系統測試和市場調研,時間節點提醒這種;


阿特拉斯因為上海疫情,所以遠程工作,並且主要5個同事都是國外的,所以遠程對工作本身沒有影響。最終老闆也是給了一個Offer,考慮到工作地點離市區比較遠,以及未來的成長。還是想卷一下,所以選了安永。


去交銀金科實習,去交銀金科實習,是因為父母會覺得銀行比較穩定,但實習兩周之後,覺得我還是更喜歡外企的工作氛圍,就選擇離職了。


德勤是我的最後一段實習,真的收穫頗多,我們team的老闆能力非常強,我接觸到了三四個不同行業的項目,學習了很多。後期轉到了另外一個事業線,我不習慣新團隊的工作風格,就選擇離職了。


安永是通過SLP拿到的,簡歷篩選之後,總共有100位同學參加SLP,一輪群面+一輪單面。


競爭壓力還是挺大的,我覺得我能拿到Offer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單面的時候面試官覺得我對崗位的理解很到位,另一個是因為群面發揮的比較好。


群面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像發言人一樣,「我代表正方,我們要做什麼,我們的訴求是什麼」,然後講完之後就有點冷場了,這個時候我就說,其實我們可以先看一下我們要解決哪些問題,先把問題都列出來,然後針對每一個問題看各方能提供什麼樣的支持,最後再討論。


因為群面比較激烈,馬上還有其他人拋出觀點,所以之後的討論就沒有按照我的建議進行,但我覺得面試官是會喜歡那種腦子裡有整體框架的候選人的,再加上我也確實不是那種喜歡carry全場的,所以後面我就沒有強行要求大家按照我的想法來。


等到單面的時候,面試官就提到了這一點,他覺得我的想法很不錯,但是大家並沒有按照這個想法走,問我怎麼看,我當時的回答是,只要大方向不出問題,讓討論能進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我表達了我的觀點,我也要允許反對的聲音出現,大致就是這樣。


後面我還拿到了美世的全職Offer。


當時在晨星做完HR實習之後,我一直對HR崗很感興趣,考慮到在甲方做HR的局限性,要從基礎的工作內容做起,屬於公司職能型部門,升職空間小,還有收入等原因,所以雖然感興趣,秋招也沒有投遞。


HR諮詢是可以打破這些局限性的,所以我在美世網申開始就投遞了,但是遲遲沒有收到回復,考慮到目前市場不好,各家都在縮減hc,所以也沒有抱什麼期待。


沒想到的是,它有一個社招的崗位在招聘,HR把我從池子裡撈起來了,最終收穫了Offer!所以建議大家只要準備好了,有心儀的企業還是要衝的,說不定就拿到Offer了呢!


PART.4

一路走來真的很感謝



一路走來,思成真的幫助了我很多——


它幫我節省了非常多的時間。整個求職下來,我除了群里的秋招信息,從來沒有自己找過其他什麼企業的招聘信息。因為群里的消息真的已經很全了,而且如果有內推機會的話,每一個投遞連結下面都會直接附上內推方式,我覺得如果群里的公司都投遞了還是找不到工作,那應該就是找不到了…


除了秋招信息,在備戰期,它也幫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商賽機會。有些同學可能不太了解,商賽不像秋招,一個公司的招聘信息它肯定是要大力宣傳的,但商賽信息往往宣傳力度就沒有那麼強,所以如果不是思成的群里每個月都在更新商賽信息的話,很多高含金量的商賽我可能就錯過了。


在求職技巧上它也幫了我很多。思成的求職課程,除了英語,其他的課程我都有上,什麼簡歷課、單面課、筆試課、群面課…


筆試課我上了兩輪,因為我覺得筆試考的就是一個反應能力,而思成的筆試課設計得非常合理,無論是公務員考試的語言文字分析,還是四大偏愛的圖形邏輯,幾乎所有筆試題型它都有涉及到,而且還有詳細的講解,真的蠻實用的。


群面課我上了好多輪,記得剛開始上群面課的時候,大家還沒有現在這麼激烈,你一言我一語,整體局面還是比較和諧的。現在的群面課就已經卷得不行了,可能是因為大家實習經歷都比較充足,所以在面對案例的時候,總能很快的拋出觀點,很快的得出結論,總的來說就是,真的有被卷到…


VIP導師的點評也是我喜歡上群面課的原因之一。在正式的面試中,沒有面試官會給你反饋,有時候可能群面討論到最後並沒有得出結論,有時候可能整體關於case的討論都是跑偏的,有時候甚至可能整組都被淘汰了,但大家並不知道問題出在了哪裡…


但是在思成的群面課上,VIP導師會給每一個同學反饋,告訴他們哪裡做得好,哪裡做的不好,下一次應該怎麼調整。


像我最開始在群面里其實是比較強勢的那種,但VIP導師說,有時候過於強勢反倒會被認為是不擅長於團隊合作的人,從而被pass掉,後來我在群面的時候就會儘量避免這種情況,需要配合團隊改變自己觀點的時候就儘早改變,這也是我能在安永SLP群面里脫穎而出的原因。


過往的經歷,讓我的求職心態發生了轉變,我開始覺得工作應該是「雙向選擇」、「互相成就」。可能我在找第一個、第二個實習的時候我會很在意自己的表現,很希望能拿到Offer,但是等到後期經歷積攢得足夠到了,我就開始把它當成是一個平等的選擇,你在通過面試考察我適不適合這個崗位,而我也在通過面試考察貴公司適不適合我。


所以真的很感謝思成,陪我一路成長,給我前進的勇氣,讓我有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如果你也想有人陪伴你一起求職,克服找實習/工作的困難,那麼不妨加入思成試試,相信它一定能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各位,秋招,加油啦!




關注思成實習校招,更多校招求職乾貨、求職故事分享給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