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價」的動圈音質天花板,簡評山靈MG800旗艦單動圈耳機

火星魚 發佈 2023-12-17T05:22:25.486406+00:00

在近年的隨身發燒大潮下,34年廠齡的HIFI老廠山靈已基本順利跨界並完成隨身領域的品牌構建,也在近期推出了M9Plus、ME900、MG800等一眾上探高端市場的旗艦產品。

在近年的隨身發燒大潮下,34年廠齡的HIFI老廠山靈已基本順利跨界並完成隨身領域的品牌構建,也在近期推出了M9Plus、ME900、MG800等一眾上探高端市場的旗艦產品。熟悉山靈的燒友估計也不用多介紹了,除了旗艦產品外,能想到的不同類型不同價位的播放器、解碼耳放、小尾巴、耳機等,山靈都有相應產品布局,逐漸形成了自身獨有的設計感。而我今天開箱的山靈MG800就正是設計感極為突出的產品,也是山靈單動圈隨身耳機系列的旗艦款。

說MG800是傳統耳機吧,也確實是!單動圈是最常見於各個價位段的產品,良莠不齊,頂級和入門產品並存,一些耳機限於單元性能或者調音不討好成為了曇花一現,但也有好產品會經久不衰。相對來說,MG800作為山靈最高階入耳單動圈,四千多元的價格不算便宜,有衝擊高端的野心但和友商旗艦相比只不過是「中價位」。另一方面,MG800也可以看作單動圈旗艦耳機的一個新形態和新嘗試,是完善供應鏈和技術積澱後的一個相對完美的產品參考,或許在今後會有更強大的產品。

為什麼這麼說呢?在我看來,山靈的多產品策略並非所謂「母豬下蛋」,反倒是精品策略下一個HIFI品牌生態構建的成功案例。例如我此前開箱的八單元圈鐵旗艦ME900,全鈦合金「峰巒」設計獨當一面,聲音在同價位中也非常能打,在發燒產品多如牛毛逐漸同質化的今天,「性價比」「顏值」「品牌聯想」等都是它的加分項,剩下的就是燒友與之相契合的聽音觀了。

和ME900一樣,同具旗艦屬性的MG800是不缺加分項的,如果說此前MG600是山靈單動圈產品的「探索者」或者「攪局者」,那麼MG800就是山靈如今就單動圈耳機的版本答案了,有同樣的「性價比」「顏值」「品牌聯想」,有更強的「設計感」「玩法」和單元性能,單論聲音和顏值都符合我對山靈預期,是超出了該價位表現的產品。

單看MG800包裝,不算太豪華但一如既往地有下本的「配料」,該給的東西都給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金幣」形狀的34周年專屬紀念銘牌和可更換的出音口導管,提高了開箱儀式感。值得一提的,可更換的出音口導管並非MG800專屬,在MG600中以及偶爾友商產品中出現,起到了回放時音頻濾波器的作用,不同導管實現不同的音色,是發燒耳機中一個頗具差異化的玩法。對應ME系列調音拔杆「4×4」調音玩法,MG800三種導管對應「均衡」「氛圍」「靚麗」的音色。在和不同耳套配搭下也可以有「3×4」的音色選擇。

除了差異化的配件外,MG800的收納盒、原配線、接插件也是分量十足。其中收納盒是山靈家單價198元的C1金屬收納盒,金屬與碳纖維結合的質感非常好,開合迅速,和皮質收納盒相比更有份量一些。原配線則是6股單晶銅+2股單晶銅鍍銀混編,內部使用同軸結構雙層導體+獨立絕緣屏蔽塗層,絞合之下兼顧了柔軟度、韌性和顏值,給予MG800無瓶頸的信號傳輸問題不大。

至於耳機套,熟悉山靈耳機產品的估計也無需多說了,有「低頻套」「均衡套」「聲場套」「人聲套」以及SpinFit家的CP100套,在發揮MG800聲音素質和框架基礎上給你更多的後期調音空間和貼合耳道的選擇。三種可更換2.5/3.5/4.4插頭也為前端配搭提供了更多可能。

說回耳機本身!這次MG800單元用料更高級,用上了DLC+碳納米管複合膜片和大黑音圈+N48雙磁路高效系統,頻響範圍、瞬態和易驅性都具有理論上更強參數,是旗艦耳機高素質的保證。當然了,素質高參數好的動圈入耳也並不少,好聽才是實在,畢竟近年來我也聽過不少自稱「內卷」的高指標塞子,實際聽感卻是不敢恭維。MG800初聽之下倒是很好繼承了山靈不追求刺激不過分張揚的特性,就如上面說的,我甚至覺得單元配置如此強的MG800,聲場瞬態俱佳,但整體聽來居然有點內斂了,讓我不得不搞「靚麗」導管與之配搭,但聲音架構仍然是流暢均衡的。(至於具體聲音,下面再細說)

除了單元外,MG800面板有MG600的影子,鈦合金腔體讓它更結實、更理工、更輕巧,也更「旗艦」一些。面板上的網格點綴並非完全為了騷氣,官方稱之為「星輝半開放式環形濾網」,就是說這是獨特的出氣口,用於加強控制力實現最終調音目的,給予更好的通透感和高頻質感。

我用MG800分別配搭了山靈M9Plus和山靈H5,也嘗試了在天鷹座3代、拓品A90D等大推力台機下的驅動表現,導管和耳套主要「靚麗」+均衡套和「靚麗」+CP100套。這裡重點說一下,剛開始用MG800時我基於發燒本能用上了MG800的「均衡」導管+「均衡套」。均衡+均衡的配置帶來的是相對中正的聲底和流暢的三頻呈現,人聲部分和ME900相比確稍缺乏激情,後來導管換成「靚麗」後,MG800似乎稍有「解鎖」了,小編制、流行都聽得更爽一些,而且平衡度影響不大。在經過幾個嘗試後我配搭中用得最多的就是「靚麗」導管+CP100套,是一個相對開揚且兼顧樂器泛音和平衡度的配搭。

細細鑑賞後,我認為MG800也是一款「潤Fi」調音並且屬於能探索單動圈天花板的產品,但「潤Fi」的方向和山靈其他型號耳機不盡相同。例如我此前開箱ME900時,我將它評價為「潤Fi Plus」,因為ME900的聲音是頗具樂器展現力、全頻密度感和解析力,但在如此高素質和侵略感的聲音下,保持了相對理性和潤澤的特性,也有不那麼均衡的一面,需要自家播放器與之配搭,而ME800也有類似一面,不過綜合素質比起旗艦弱化了一些。

而MG800的調音則和ME900、ME800這些多單元耳機有不同理解,基於單元特性,MG800本身就是一個樂感先行、素質兼之的耳機。首先它一耳朵絕對是寬鬆的、通透的,聲底本身就有檔次上的超越感,但除此之外,MG800也有眾多更大的優勢。

本來對於隨身耳機來說,低頻是弱項並無不妥,除非想參考一些大耳機在低頻上模擬一種權威感和深邃感,但下潛深度其實是仍然不太夠的。相反,MG800低頻下潛深度之深,瞬態之強確實出乎了我的意料,在M9Plus平衡驅動之下,它的能量感、力量感以一種既高速也優雅的交融,呈現了動圈低頻的強大素質,是單動圈耳機中少見。不過和出色的低頻相比,MG800的中頻密度感並不那麼極致,也就是說,聽習慣了重口味人聲和樂器的燒友,MG800更像是中型樂廳的感覺,不冷、略暖也不厚,始終仍以樂感流暢度作為聽音前提,且由於MG800本身低頻帶來的跳脫感,MG800的聽感就如上面說的,很強也很寬鬆,聽習慣了動鐵的燒友再聽MG800,你會感覺MG800素質之足夠的但也有一種交融感。

另一方面,MG800聲場也較為寬廣,初聽之下,你會感覺MG800具有全頻段的細膩,高頻部分和動鐵耳機相比內斂一些,泛音豐富但大場面下毫不雜亂,在耐聽和爆發力中取得兼顧,是兼具「中性美」、寬鬆度和必要的樂器瞬態素質。聽過眾多單動圈耳機的燒友可能清楚,通透度對於一款耳機尤其是動圈耳機尤為重要,尤其是部分耳機密度和解析力上去,反倒通透度有無以言喻的悶騷感。此前聽通透度略弱的帶HUFI味MG600時,我相當希望山靈能推出潤Fi+通透感十足的耳機。MG800和MG600相比,「短板」幾乎是完全解決了,不誇張地說至少2~3個檔次提升不成問題,不會再認為MG800因單動圈而成為「HUFI」塞,也有多單元耳機不具備和甚至不可能具備的流暢度。

也就是說,MG800調音上是有感官上的爆發力的,例如低頻下潛、瞬態和樂器還原度,都有獨到理解但並非追求感官刺激,反倒是將一些以往需要高密度高解析力並且犧牲聲場的耳機才能回放的流行、小編制,改變為一種寬鬆流暢的流派,以高素質和流暢度給予全面的呈現,有一種場景搬家的感覺。何況,MG800確實是不難推的,H5可以推到90分,M9Plus可以推到97分,反倒上台機後因為靈敏度太高出現可聞低噪,所以就放棄了。

作為另一條賽道的現役旗艦,MG800屬於山靈隨身耳機領域終於開悟的產品,有素質有聽感且並非徒有素質,在風格上帶來了自身對於隨身耳機的理解,通過頂級單元帶來兼具動圈寬鬆感、流暢度和一流瞬態水平的聽感。MG800這款頗具競爭力的產品雖然已推出一段時間,但對於極致素質、個性化音色和優秀工藝的隨身耳機燒友來說,MG800或許是值得一試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