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珠GT的前世今生以及鳥山明將龍珠GT變成悟空個人秀的理由

飲冰者 發佈 2023-12-17T14:33:15.905748+00:00

龍珠GT為什麼這麼多年飽受爭議?這還得從龍珠GT誕生的背景說起。龍珠第一部和龍珠Z是由漫畫改的動畫作品,雖然它們分為兩部但卻是一脈相承的,故我們稱之為龍珠原作動畫,而龍珠gt沒有漫畫作為底子,是純粹的動畫原創。

龍珠gt為什麼這麼多年飽受爭議?

這還得從龍珠GT誕生的背景說起。


龍珠第一部和龍珠Z是由漫畫改的動畫作品,雖然它們分為兩部但卻是一脈相承的,故我們稱之為龍珠原作動畫,而龍珠gt沒有漫畫作為底子,是純粹的動畫原創。


龍珠原作動畫的劇情是在漫畫的基礎上進行打磨,對每個角色包括一些小人物都加入了更多的細節和劇情來補充完善性格和特點的描寫。

比如龍珠第一部裡面添加了武天老師年輕時代的經歷、悟空新婚後學車的經歷,龍珠Z也新加了樂平和天津飯在界王星的具體修行過程、悟空在沙魯自爆死後參加冥界武道會等漫畫中有意忽略甚至不存在的劇情。


動畫組這麼做雖然豐富了龍珠的人物形象,但是卻導致了劇情的拖沓甚至前後設定矛盾,當然這鍋也不能全讓製作成員去背,根本原因是龍珠太火了,動畫更新比漫畫連載進度快得多,從而使動畫組不得不原創新的劇情來滿足電視台和觀眾的需求。


跟龍珠原作動畫不同,龍珠GT擺脫了漫畫的束縛,它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開篇到結束的製作流程。為什麼時間會這麼倉促?

一方面是因為龍珠GT不受漫畫限制,鳥山明也放權讓動畫組的人去干。另一方面是1995年日本經濟崩潰以及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從而導致東映動畫廣告和播放收入大幅縮水,沒有足夠的錢來完善龍珠GT的製作方案。


跟製作周期長達10年的龍珠原作動畫相比,龍珠GT猶如新鮮出爐的快餐,就是為了趁龍珠原作完結熱度還在趕緊撈一波,故它的劇情和人設的創意遠不如龍珠原作,有點照貓畫虎的樣子。


雖說如此,龍珠GT製作成員(原畫:中鶴勝祥、導演:葛西治、編劇:松井亞彌等)也設計出了一些有意思的人設和橋段,諸如用龍珠把悟空變小、以龍珠開篇以龍珠收尾、超級賽亞人四的變身形象、貝比和邪惡龍的boss形象等都是可圈可點的。


值得一提的是,龍珠GT這個簡稱是在動畫組盛邀下由鳥山明親自命名的。「GT」兩個字母是「Grand Touring」的縮寫,便是指悟空穿越星系的大冒險。

鳥叔曾誇獎過中鶴勝祥設計的超四原案,鳥叔也參與畫過部分角色如小芳、特蘭克斯、邪惡龍的形象概念圖,但是鳥山明對於龍珠GT劇情大綱的影響卻可以說是忽略不計,充分說明了鳥山明在龍珠原作完結後的擺爛態度,這點從後來鳥山明對龍珠超製作的敷衍程度就可見一斑,大家心中有數就行。


那麼重點來了,為什麼去外太空旅行的三人組是悟空、特蘭克斯和小芳?以及為什麼龍珠GT會淪落為悟空個人秀?

悟空的話自不必說,動畫組慮到悟空的人氣和受眾人群,也吸取了鳥山明在漫畫連載期間幾次意圖更換主角而中途夭折的教訓,所以龍珠續作必須以悟空為主角這是毫無疑問的。


其次是特蘭克斯。特蘭克斯在龍珠Z人造人篇登場後人氣長期位居前三,到了布歐篇也能位列第四。從人氣上來說特蘭克斯是有資格當悟空「副手」的,但是問題在於觀眾只對未來特蘭克斯有感情,對小特蘭克斯幾乎無感。


這點是動畫組沒算對的,選擇小特蘭克斯跟悟空一同冒險很大程度影響了龍珠GT的收視率,算是一大敗筆,於是到了龍珠超時東映馬上進行了糾錯增加了未來特蘭克斯的戲份。


最後談下小芳。選擇小芳有可能是因為動畫組考慮到面向的受眾多是未成年,而小芳是三個冒險者中實際年齡最小的。不考慮戰力只看眼緣的話,一個冒險隊伍由三個男孩組成顯然不如二男一女合適,況且龍珠也有不少女性粉絲。


至於冒險團沒選別人,原因很簡單,主要還是考慮到角色年紀偏大有可能會影響受眾。龍珠GT時,人氣萬年老二的貝吉塔都50歲左右了,短笛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心理年齡和貝吉塔差不多,曾經的少年英雄悟飯也是而立之年,而悟天則是跟悟空形象太過於雷同。


至於為什麼龍珠GT成了悟空的獨角戲,理由就更簡單了,那就是小芳和小特蘭克斯跟悟空的實力差距太大,出現大危機只能靠悟空一個人頂著。

換言之,龍珠GT成為悟空個人秀,不是鳥山明的意圖,鍋得東映動畫組背著,全賴動畫組在選擇悟空搭檔的時候選錯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龍珠GT前期沒啥戲份的貝吉塔,到了後期臨危受命與悟空一同拯救世界,因為動畫組直到最後才意識到貝吉塔才是悟空的最佳拍檔,卻為時已晚。

無論如何,受限於時代的龍珠GT雖不完美也不夠靚麗,但它依舊在不少80後和90後的青春記憶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