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溪口蔣氏故居 蔣中正先生前後幾輩的故居

歷史風景視覺 發佈 2023-12-17T14:55:15.633686+00:00

蔣氏故居,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境內。這是寧波市唯一的國家級5A景區,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靠雪竇山,山水環繞。

游溪口蔣氏故居

蔣氏故居,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溪口鎮境內。這是寧波市唯一的國家級5A景區,東靠武嶺,南瀕剡溪,北靠雪竇山,山水環繞。這裡不僅自然風光秀麗,更因這裡是蔣中正先生前後幾輩的故居,受到世人矚目。

1949年奉化地區解放時,毛主席發出指令:解放奉化地區,不要破壞蔣介石的居住建築及其附屬建築。今天我們才得以看到蔣氏故居的完整風貌。

2021年6月11日一早,我隨團又一次來到奉化溪口,這已經是第三次來蔣氏故居了。前兩次是公差,這次是自費,輕車熟路,心情舒暢,感受也比前兩次深一點。

  漫步在溪口街面上,一條三里老街濃縮了溪口清末民初的歷史遺存。老街乃是古鎮風貌的象徵景觀,青石鋪就,沿剡溪而築,周圍山巒起伏,樹木蔥綠。剡溪由西向東流淌不息。兩岸石砌,溪水清澈,平緩閃亮。大街寬闊整齊整潔,樹木繁茂,山明水秀,天地開闊,空氣清新。高大的香樟樹枝繁葉茂,青翠欲滴,茂密的枝葉在微風中沙沙作響,給悶熱的天氣平添了幾分清涼。

  向前不遠就是武嶺。武嶺是橫亘在古鎮東端的一座山嶺,是古鎮的一道屏障。古鎮的門戶叫武嶺門,是進出溪口古鎮的必經之路。武嶺門很早以前有兩間低矮小平房,房內塑著幾尊菩薩稱之為「武嶺庵」。善男信女們常到此燒香拜佛,庵旁邊還擺些茶水.免費供過往行人飲用,也有些遠道香客偶爾在庵里歇息寄宿。

蔣介石的母親王采玉是武嶺庵常客。有一年武嶺庵廟會,王采玉帶著才5歲的兒子蔣介石去點香。從此,蔣介石就喜歡上武嶺庵。武嶺庵離豐鎬房不遠,僅二百來米,是蔣介石常去玩耍的活動場所。尤其在夏天,烈日當空,天氣悶熱,少年蔣介石經常在剡溪戲水後躲進武嶺庵,逃避母親管束。有一次,王采玉發現兒子下河游泳,手拿小竹竿,氣呼呼地跑到武嶺庵,揪著兒子耳朵,從菩薩後面把蔣介石揪回家裡。1921年5月3日,已結婚的蔣介石跟妻子毛福梅發生口角。當晚,他不回妻房,偷偷在武嶺庵住了一夜。事後,他在日記里寫道:「外宿於武嶺庵,蚤甚擾,愁集,反側不交睫。」由此可見,蔣介石與武嶺庵早已結下了不解之緣。

  穿過雄偉壯觀的武嶺門,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在眼前的便是溪口大街,我們先後遊覽了蔣氏故居群體建築和蔣母陵園。蔣介石出生地的故居別墅、祖墓宗祠、家庵等遺蹟,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剡溪岸邊的古鎮大街上。蔣氏故居群體建築包括文昌閣、豐鎬房、小洋房、玉泰鹽鋪等。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其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在去古鎮的路旁,有一座「武山廟」,大門一側有石碑,書寫著「蔣氏故居」,鑲在牆面上。

  蔣氏故居豐鎬房是溪口最主要的遊覽景點,位於溪口古鎮下街。奉化溪口一帶有個習慣,各家住地都有房名或房號。蔣介石的大伯房名為「夏房」,蔣介石父親排行第三起房名「周房」。蔣介石十歲那年.他的哥哥蔣介卿提出兄弟分家,蔣介卿是過繼給大伯父做兒子的,沿用「夏房」。王采玉請族人給兒子蔣介石和蔣瑞青起房號,按輩份 「周」 字取名,分別為「豐房」和「鎬房」。不久,蔣瑞青病死。只留「豐房」蔣介石。蔣介石與毛福梅結婚生蔣經國,取乳名「建豐」,後來小兒子蔣緯國取乳名「建鎬」,都由房號起名。然後,將房號合二為一,統稱 「豐鎬房」 。 因蔣介石家信佛,經常燒香,吃素念經。故豐鎬房又名 「素居」。

  報本堂是用來祭祖、拜天地、供放蔣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神牌的地方。「報本堂」三字由國民黨元老 、著名書法家吳敬恆1948年手書。兩邊柱上楹聯「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是沙孟海所撰,蔣介石親手題寫。報本堂上方紅底金字「寓里帥氣」和跋文,是蔣介石為他兒子蔣經國40歲生日手書。跋文內容為:「每日晚課,默誦孟子養氣章。十三年來曾或間,自覺於此略有領悟,嘗以 『寓里帥氣』 自銘,尤以 『寓里』 之 『寓』 字認深切,引以為快,但不敢示人。今以經兒四十生辰,特書此以代私祝,並期其能切記己體察,卓然自強,而不負所里耳。」 蔣介石第三次下野,認為自己統治中國的局面即將結束,把全部的希望放在兒子身上,希望他能以理服人,統帥眾人,繼承父業,完成自己沒有完成的事業。

  蔣母墓道,這就是蔣介石母親王采玉的墓地。蔣母墓道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墓廬、八角亭、墳墓等建築。石牌坊有三個門,中門上首刻「蔣母墓道」四字,因而從入口到終點統稱「蔣母墓道」。蔣介石母親王采玉出生於1864年11月9日,死於1921年6月14日,享年58歲,是奉化葛竹村人,是溪口肅庵的第二房繼室。

  大江東去, 浪淘盡, 千古風流人物。蔣介石已成為一個歷史人物,無論成敗,蔣介石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作為中國歷史上的重要人物,蔣氏父子從這裡走出,大權在握後再次歸來,蔣介石無論是衣錦還鄉,還是帶著失落返回故里,都給溪口帶來了濃重的政治色彩。

有很多遊客會在一天時間裡,玩遍溪口的蔣氏故里和雪竇山。這樣玩法,我本人不大認同。僅蔣氏故里就需要一整天時間,從文昌閣開始,一路經武嶺門、武嶺學校、小洋房,再到蔣家祠堂、豐鎬房、玉泰鹽鋪,最後再坐車到蔣母墓道,多看看那些詳實的圖文介紹,系統了解一下蔣介石和他的家人們,才有可能走近那段遠逝的民國歷史。

武嶺門

入溪口鎮必先經過武嶺門。這裡1929年之前還是個小庵堂。蔣介石的母親篤信佛教,常到這裡念經拜佛。1930年被蔣介石改建為三間兩層的武關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鐫武嶺題字,正面為國民黨元老、著名書法家于右任所寫。

武嶺幽勝

在武嶺門城門之上,山壁摩崖石刻有"武嶺幽勝"四大字,四字由蔣介石於1931年題寫,四周古樹名木眾多,有三角楓、海桐等,城門亭台之上有可休息的石凳石桌。

三里長街與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桃源,仿佛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寫的「武陵」景象。

6月11日上午八點多鐘,我們乘坐大巴車到溪口,沿著長街緩緩而行,映入眼帘的就是古宅遺蹟和以千層餅和芋艿頭為代表的地方特產店。

街道上有幾輛改裝過的人力車,小商販起勁地售賣物品。

之前來溪口,兩次都看到一個長得很像蔣公的老頭子穿著長衫,坐在民國印象門口,面容和善。不仔細辨認,還會讓你覺得蔣介石老先生就在你面前……如果你和他合影,那是要收費的。合影10元,換換服裝加30元。

武嶺門一側的亭子叫樂亭,前有石碑「樂亭春曉」,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亭子為一座二層磚木結構建築,四周樹木枝葉繁茂,環境優美。



文昌閣

文昌閣始建於1731年,其內供奉有首奎星,有「奎閣凌霄」之稱,是清代溪口十景之一。1924年清明,蔣介石回鄉掃墓,見其破敗不堪,出資請他的哥哥蔣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完工後建成了一座飛檐翹角的兩層樓閣式建築,面積500平方米。蔣介石把它取名為「樂亭」並作《武嶺樂亭記》來描述其美景。整座建築隱匿於枝葉之中,前可觀剡溪,後靠武山,飛檐翹角,青磚砌牆,雕樑畫棟,風水極佳。

1927年12月,蔣介石和宋美齡結婚後每到溪口,常在此小住,成了他們的私人別墅。1939年遭日機轟炸,後來政府出資按照原樣復建。我們參觀了其起居室,可以看到房屋內的陳列,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宋美齡也不例外,可以在房間內看到許多面鏡子。至於床沿後座較高,據說是因為蔣介石生性多疑,為防範遭人暗殺,於是提高床沿。文昌閣一樓為會客室,二樓是蔣介石、宋美齡的臥室和起居室。

小洋房

出文昌閣不遠處便是小洋房。這座三間兩層的小洋房建於1930年。1937年4月,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國,蔣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一邊補習中文,研讀曾國藩家書、王陽明全集和「國文遺教」等著述 ; 一邊讓他撰寫《旅俄報告》,反省在蘇聯留學時打下的紅色烙印,給兒子「洗腦」。蔣經國在日記里記敘為「涵齋」,略帶調侃地把它比喻為「修練身心、增加涵養的書齋」。蔣經國住讀時,樓上東面是臥室,西面是書房,中間是會客廳。小洋房還住過蔣介石的外籍軍事顧問端納,侍從室主任陳布雷等。

小洋房依山傍水,設計考究,據說也是蔣介石為娶到宋美齡而答應的三個條件之一。


蔣介石原配遇難處

這裡有蔣經國書寫的「以血洗血」碑。毛福梅生於1882年,長蔣公5歲,19歲嫁入蔣家,蔣經國1910年出生於此。為了成全蔣公與宋美齡政治聯煙,1927年45歲的她被迫與蔣協議離婚,但離婚不離家。1939年12月12日,日軍轟炸蔣公故里 奉化溪口 鎮,蔣介石原配夫人、蔣經國母親毛福梅在故居廚房躲避,結果不幸被炸塌的牆壁壓倒身亡。蔣經國聞訊後,急忙從江西趕來奔喪,悲憤中揮淚寫下了「以血洗血」四個大字,表達誓報殺母之仇的堅定決心。

蔣經國手書石碑,原立罹難處,現移存蔣氏故里的小洋房樓下。

小洋房為三間二層樓房,西式,前臨剡溪,後依武山, 占地240平方米,建築面積共310平方米。

蔣氏宗祠

蔣氏宗祠,是溪口蔣姓進行宗室活動的傳統埸所。祭祖、慶典、婚喪等重大活動都在此舉行。正面門樓的橫匾上「忠孝傳家」四個大字為蔣公親筆所書。

整個宗祠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前院落為新祠堂,由蔣介石出資而建;後院落為老祠堂,歷史悠久,在清康熙55年重修,老院落內有戲台,每逢祭祀祖先時便會宴請族人在此看戲。


豐鎬房

豐鎬房由蔣祖上所傳,臨街座北朝南,大門為黑漆的普通木質結構,門樓上青色瓦片,正對著筆架山。豐鎬房原本規模不大。1929年,發跡後的蔣介石對豐鎬房進行改擴建,擴建後的豐鎬房達到4800平方米。頗信風水的蔣介石未曾改動大門,因為當地有「對著筆架山,代代兒孫會做官"的說法。

整個建築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廊的格局,樓軒相依、廊廡迴環,富麗堂皇。豐稿房東廂房為實美齡居住、西廂房為蔣的元配住所。豐鎬房有三個花園,月洞門相通,中間小天井,兩邊有金銀桂花各一棵,據說是宋美齡親手所栽。中堂為報本堂,是豐鎬房的建築中心。報本堂是蔣家敬天祭祖之地,神龕內供奉著蔣介石曾祖以下四代神位牌。

寓理帥氣匾額

堂前懸紅底金字匾額一方,上書「寓理帥氣」,系1949年蔣介石為長子經國40歲生日所書。 1949年5月後,豐鎬房由人民政府妥善保護,1980年撥款維修。50年代前幢老屋倒塌,其址現闢為花壇。

在豐鎬房的蔣氏故里圖文介紹中,還有著「寓理帥氣」的簡介。這是1949年4月12日蔣介石為經國40歲生日題詞,「寓理帥氣」源出《孟子》,「寓"是包藏的意思,「理」指道理,「帥」是統帥、支配的意思!「氣」是氣質感情的意思。這四個字的大意是:要以內心的「理」,來支配思想感情。

「報本堂」匾額由吳敬恆所書,兩邊柱上楹聯「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賢孫」,系蔣公手跡。很多遊客都會端坐在這裡拍照留念,導遊會提醒大家,別弄混了男左女右。

豐鎬房的廚房,具有舊時浙東農村小康人家的特徵,三眼灶、羹櫥、灶前桌、八仙桌等一應俱全。蔣介石與毛福梅協議離婚後,毛仍是豐鎬房的「大師母」,蔣宋回溪口,毛總是以禮相待,在此悉心烹製蔣愛吃的雞汁芋艿、梅乾菜烤肉、鹹菜黃魚湯等溪口土菜和點心。

這兒就是蔣介石母親王彩玉的舊居,同樣是中國式的建築,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是蔣介石於1929年設計建造的。這幢二層三間的小樓,就是蔣介石分家時原來的六間平房。

小樓上過道與西廂房相連。院內房屋,雕樑畫棟,屋頂正中彩塑「三星高照」及「雙龍搶珠」等。廊壁、柱浮雕「文王求賢」、「龍鳳呈祥」、「精忠報國」等圖。

此屋樓梯特殊,蔣介石考慮到母親年邁,況且是舊式中國女人,三寸金蓮,上下樓梯不便,因此特設此窄梯,僅有一人之寬,這樣其母藉助兩邊欄杆,可上下自如,由此可見蔣公對母之孝心。

中間是蔣母王彩玉舊居。蔣介石在玉泰鹽鋪出生後的第二年,因鄰居失火,玉泰鹽鋪燒毀,蔣隨父母遷回這棟祖宅居住。不久,鹽鋪重建復業,家眷不再遷往。在此,蔣母又生了一子二女,蔣後來擴建時,特意保留了祖宅。身旁正好過來一隊旅行團,導遊還介紹了圖中的雕花大床,據說當時本地姑娘出嫁時,娘家都會陪嫁一個精美的雕花床,這個雕花床需要能工巧匠花費1000天的時間精雕細刻,非常珍貴。導遊隨後遺憾地說,當年的原件因故損毀,這是在民間收集到的一個雕花床擺放在這裡。

玉泰鹽鋪

玉泰鹽鋪為蔣介石祖父蔣斯千1871年開設,後由蔣介石父親蔣肇聰繼承。蔣肇聰去世後兄弟分家,鹽鋪歸蔣介石的胞兄蔣介卿經營。蔣介石出生後,鹽鋪曾兩次失火,一次遭受白蟻腐蝕。現存建築為蔣介石在1948年改建。大門為石砌框架,門額上書「清廬」二字,大門西側界牆刻著蔣介石題寫的「玉泰鹽鋪原址」六個大字。

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據《蔣氏宗譜》記載,蔣介石出生於玉泰鹽鋪樓上。

武嶺學校

武嶺中學處於武嶺門內右側,由蔣介石創辦併兼任校長。現在裡面還可以看到校長辦公室。整體建築包括大禮堂、宿舍樓、教學樓、辦公室、健身房等。外圍環境清幽,綠化成陰蔭,古樹眾多。武嶺中學自創辦以來歷時90多年風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校內的大禮堂最具特色。中西兼具民國建築風格,室內空間高大軒敞。正中間懸掛有孫中山畫像及「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字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