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尼拔帶過阿爾卑斯山攻打羅馬的戰象,到底是個什麼象?

獨立面壁人 發佈 2023-12-17T23:15:32.408604+00:00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經過4個余月的艱苦行軍,終於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來到義大利半島北部對羅馬共和國展開奇襲。

公元前218年,迦太基名將漢尼拔經過4個余月的艱苦行軍,終於成功翻越阿爾卑斯山,來到義大利半島北部對羅馬共和國展開奇襲。

在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過程中,漢尼拔的軍隊遭遇了不小的損失,但仍有3萬步兵,6000騎兵和1支象軍保存了下來,當然,這支成功翻越了阿爾卑斯山的象軍已經少得可憐,他們只剩下最後一頭戰象。

象軍是古代戰爭中一個特殊的兵種,它不是主流,但是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卻也時常出現,從義大利半島,到南亞次大陸,再到東亞南方地區,戰象出戰的歷史時有出現。

古希臘、古羅馬、古印度、波斯以及中國古代戰爭中,都不乏象軍的身影,三國時期諸葛亮平定南方叛亂就曾面對過象軍,清初吳三桂叛亂時也曾有以戰象大破清軍的戰例,象軍這一兵種在中國古代的戰爭史中經常冒頭,但它卻始終沒能成為一支主要兵種。

西方古典時代戰鬥力之巔的羅馬軍隊也經常面對戰象,羅馬軍團也曾一度組建過象軍,但象軍在羅馬軍團中存在的時間極為短暫,中國與羅馬應該算是古代世界上最強大的兩個帝國,理論上講,無論是中華帝國還是羅馬共和國或羅馬帝國,都擁有獲得足夠大象的能力,但為何二者都不約而同地選擇放棄象軍?

羅馬共和國稱霸地中海之路上最大的宿敵迦太基,其與羅馬作戰時時常使用象軍,而同樣有辦法獲得大象的羅馬卻從未使用自己的象軍對抗迦太基的象軍,面對迦太基,羅馬為何不選擇「以象制象」?

在世界戰爭史上扮演一種特殊角色的象軍,其主力到底是哪種大象?讓我們從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奇襲羅馬時軍中那唯一一頭大象說起。

大象之國

今天的大象主要分布於非洲和南亞次大陸,中國西南地區也有分布,但自人類誕生文明至今,氣候並非一成不變,中國的大象並非從一開始就只局限於東南一隅的。

河南簡稱「豫」,即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考古學研究也表明在商周時期,河南地區還生活著大量大象。秦統一後在西南地區設置象郡,可見秦國時,南方地區還有大量大象,但主要集中在西南部了。

讓大象的生存空間退至西南一角的因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人類活動的增加,其二是氣候的變化。

大象體型巨大,對於棲息地的要求高,所以其他動物可能可以在人類活動的「夾縫」中生存,但大象卻不行。

大象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如南亞次大陸與非洲地區,東南亞的海島上也有大象分布,但是在「海島侏儒症」的作用下,這些象的體型明顯偏小,地中海的西西里島上也曾生活著一種象,由於生活在島上,體型也很小。

人類會設法馴化自己能夠接觸到的動物為自己所用,大象也不例外。

象軍第一次大規模登上歷史舞台是亞歷山大東征,早在進入南亞次大陸之前,亞歷山大率領的馬其頓軍團就在波斯帝國的交戰中遭遇象軍。

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的軍團中,有一支規模不大的象軍,只由15頭大象組成,這支象軍並沒有給亞歷山大帶來太大壓力,但是隨著亞歷山大率領的馬其頓軍團來到更加盛產大象的南亞次大陸時,象軍的數量開始明顯增多。

公元前326年的海達斯佩斯之戰中,印度王波魯斯便用一支200頭大象組成的象軍阻止亞歷山大的軍隊渡河。

大象巨大的體型一度嚇得馬其頓騎兵的戰馬不敢渡河,給亞歷山軍團造成一定的麻煩。

幸虧波魯斯國王的象軍沒能與騎兵和步兵形成有效配合,馬其頓軍團穩住陣腳後,逐漸以步兵與騎兵配合的方式壓制象軍。

亞歷山大撤軍前,帶走了約200頭大象,從此希臘地區的戰爭中開始出現象軍。

象之爭

如上文所說,大象主要存在於非洲與南亞次大陸,可根據生存地與生活習性分為亞洲象、非洲草原象和非洲森林象。

亞歷山大軍團在進攻南亞次大陸時遭遇的,以及離開離開南亞次大陸時帶走的都是亞洲象。

亞歷山大死後,繼任者戰爭爆發,戰象在這些亞歷山大的繼任者之間的作戰中都有表現。

其中統治埃及的托勒密由於前往印度購買大象困難,所以就地馴化非洲象作為戰象,約在公元前285年托勒密治下的埃及與迦太基之間的戰鬥中運用戰象。

拉菲亞戰役中出現了首次亞洲象與非洲象之間的較量,托勒密四世率領的非洲象象軍與安提古三世率領的亞洲象象軍遭遇,據記載,當時的戰況非常激烈,大象的象牙攪在一起,戰鬥天昏地暗,最終亞洲象組成的象軍取得了優勢。

從當時的戰況來看,安提古三世率領的亞洲象體型和力量都更大。

這從側面反映了一個事實:被用於作戰的非洲象是體型較小的非洲森林象,而不是體型比亞洲象還大的非洲草原象。

相比於非洲象,亞洲象因為更溫順更容易馴化,也是更適合運用於象軍作戰的象種。非洲森林象也相對溫順,可被馴化,但其缺點是容易受驚,一旦受到驚嚇就會四處奔逃,反而有可能踩踏己方士兵。至於體型最大的非洲草原象,由於性格過於暴躁,很少被用於組建象軍。

羅馬共和國的基本盤義大利半島不產象,但羅馬的兩個主要對手迦太基和馬其頓都曾組建象軍,所以羅馬人將不得不學會對付這種龐然大物。

羅馬與象

羅馬人第一次遭遇戰象是在公元前282年與伊庇魯斯國王皮洛士作戰期間,皮洛士軍團中只有20頭戰象,但即便只有這20頭戰象,卻也讓羅馬軍隊吃了不少苦頭。

皮洛士第一次派出象軍出戰時,羅馬騎兵的戰馬一度嚇得不敢前進,由於缺乏對抗大象的經驗,羅馬的騎兵和步兵方陣被大象衝散,受到了不小的損失。

有了失敗的教訓後,羅馬人開始嘗試以各種方式對抗戰象,先是擺出精心準備的反戰車牛陣,而後乾脆利用大象討厭豬的叫聲和怕火兩個特點,利用身上著火的豬衝擊象陣,大象因受到驚嚇而自相踩踏,反而衝散了皮洛士的軍陣。

與宿敵迦太基的戰爭中,羅馬人數次遭遇迦太基的象軍,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羅馬統帥雷古盧斯率領羅馬軍團渡海攻擊迦太基本土,感受到亡國危機的迦太基拿出重金,組建了一支由12000名步兵,4000騎兵和50頭戰象組成的部隊。

雷古盧斯沒料到迦太基軍隊中會有戰象,一時之間亂了陣腳,他匆忙調整布陣,讓部隊更緊湊的列陣想以此對抗迦太基象軍的衝擊,結果卻適得其反,讓迦太基象軍能夠更高效地殺傷羅馬步兵。

但象軍不是每次都能幫助迦太基力挽狂瀾,公元前250年迦太基統帥哈斯德魯巴以百餘頭大象為先鋒攻擊羅馬軍團的防禦工事,羅馬人以標槍、投石等遠程打擊手段密集攻擊象軍。

大象在這些遠程打擊武器的連番攻擊下很快失控,一些大象調頭狂奔,反而踩踏了迦太基軍團。

簡單說,第一次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利用戰象出其不意確實能夠打羅馬一個措手不及,但是只要羅馬人事先有所準備,迦太基的象軍作用就要大打折扣,甚至在某些特定時候還會起到反作用。

翻越阿爾卑斯的象

讓漢尼拔名揚天下的第二次布匿戰爭期間,象軍也有一定的戲碼,現在可以試著回答文章開頭那個問題了,漢尼拔象軍中的大象是非洲象還是亞洲象?

在羅馬與漢尼拔之間的戰爭中,漢尼拔軍中有三次關於象軍的記載,第一次是翻越阿爾卑斯山之前,第二次是在義大利北部與羅馬軍隊鏖戰時,第三次則是在迦太基本土與名將大西庇阿率領的羅馬軍隊作戰時。

三次作戰里,漢尼拔象軍的種類應該也並不相同,讓我們分開來看:

迦太基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戰敗後失去了西西里島,迦太基也基本失去了直接跨過地中海襲擊羅馬本土的信心和能力。

於是迦太基名將哈米爾卡·巴卡準備以迂迴戰術進攻羅馬,他的戰術是在伊比利亞半島建立定居點,然後整合當地力量,繞道義大利半島北部,逐漸瓦解羅馬的同盟者,最後完成對羅馬的致命一擊,他的這個戰略最終在其子漢尼拔手中貫徹執行。

公元前218年,漢尼拔基本完成了對伊比利亞半島新迦太基地區的整合,並大舉招募僱傭兵,他的軍團成份負責,有迦太基移民,有西班牙本地人,也有敘利亞等地的僱傭兵,這是一支成份複雜的部隊。

漢尼拔在出兵時,他的軍隊中有一支由40頭大象組成的象軍,漢尼拔的軍隊中,有兩支力量可能為漢尼拔帶來象軍,其一當然是迦太基本土士兵,其二則是敘利亞僱傭兵。

如果這些大象是從迦太基本土士兵帶來,那麼它們應該是非洲象,如果是由敘利亞僱傭兵帶來,它們就應該是亞洲象。

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這支象軍從何而來,但是可以從那隻倖存下來的大象的名字上一窺究竟,迦太基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後唯一倖存下來的那頭大象叫做「蘇魯斯」,意為「敘利亞人」,這基本可以確定,跟隨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的那支象軍是由敘利亞僱傭兵帶來,這些大象是亞洲象。

象軍再次出現在漢尼拔軍中要等到公元前211年的卡普亞之戰了,此時羅馬已經從坎尼戰役的慘敗中緩了過來,漢尼拔與羅馬已經在義大利半島上鏖戰了7年,漢尼拔軍隊在作戰之餘與周邊國家之間的貿易沒有停止過,所以這些大象應該也是輾轉多處從南亞次大陸購買的亞洲象。

漢尼拔最後一次馭象徵戰是發生在第二次布匿戰爭的決定性戰役扎馬戰役。

此役的背景是羅馬反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貴族們情急之下召回漢尼拔,羅馬名將大西庇阿與迦太基名將漢尼拔得以有機會一較高下:

漢尼拔想效仿祖先以象陣衝垮羅馬軍團的經典戰例,但是同為名將的大西庇阿又豈會給他這樣的機會,大西庇阿命令部隊方陣間留下間隙,外部加入輕步兵,以機動作戰對抗象軍,如果輕步兵無法擊敗象軍,就將這些大象引入方陣空隙,軍陣中的士兵再從兩翼攻擊象軍,不僅如此,大西庇阿還命令士兵們在戰鬥開始後不斷吹響號角製造噪聲。

大西庇阿的戰術行之有效,部分大象被引入軍陣而後被羅馬人的長矛和標槍殺死,另一些大象受驚後四處亂跑反而衝散了迦太基軍陣。

扎馬戰役中漢尼拔率領的是迦太基本土軍隊,戰象自然也是非洲森林象了。

非洲象與亞洲象

現存的大象主要分為亞洲象和非洲象,非洲象又分為非洲草原象與非洲森林象。

非洲草原象體型最大,其次是亞洲象,非洲森林象體型最小。

這三種象中,體型最大的非洲草原象性格過於暴躁,難以訓化,非洲森林象性格過于謹慎,雖然能馴化,但是在戰鬥時容易受到驚嚇。

以上三種象中最適合被馴化為戰象的還是性格最為溫順的亞洲象。

運用戰象作戰的國家如果有選擇的情況下,他們也會優先選擇運用亞洲象作戰。

希臘地區在購買戰象時,既可以輾轉南亞次大陸購買亞洲象,也可以渡過地中海購買非洲象,但是他們大多選擇亞洲象。

有記載的大規模利用非洲象作戰的似乎只有本身就處在非洲的迦太基人,就算是迦太基人漢尼拔在將戰場轉移至歐洲大陸後也開始大規模使用亞洲象而不是非洲象進行作戰。

但即便是亞洲象,訓練的難度和成本也是很高的,想要將一頭大象馴化成戰象,從得小就開始訓練,從開始小象開始被訓練,從能夠上戰場成為一頭戰象,沒有個十幾年的周期是不行的。

另外,大象一天的進食量是戰馬的數十倍,如果一隻軍隊中有戰象存在,其後勤的消耗將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字,如果遇上持久戰,單單這份後勤壓力就能讓很多軍隊崩潰。

一個國家要想長期維持一支象軍,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持是不行的。

大國無「象」

羅馬人與戰象接觸不算晚,羅馬人在戰爭中多次俘獲大象,羅馬的國力也足夠維繫一支象軍,按理說,羅馬人有足夠的理由應該維持一支象軍,但是羅馬人似乎對組建象軍並不太上心,甚至還有將俘獲的大象盡數殺死的情況。

公元前250年的哈斯德魯巴戰役後,羅馬人俘獲了近100頭大象,但是羅馬選擇將這100頭大象盡數殺死,而不是利用他們組建一支屬於自己的象軍。

羅馬作為軍事強國為何不維持一支對地方有巨大震懾力的象軍呢?

其實認真分析一下歷史就會發現一個規模:大國無「象」。

不僅羅馬不維持一支象軍,中國古代王朝也很少維持一支象軍,即便是割據政權,而且正好割據在西南地區的政權要麼乾脆沒有象軍,要麼象軍也不會作為主力。

為何作為東西方最強帝國的中國與羅馬都不願意去維持一支強大的象軍呢?或許從象軍這一兵種最後活躍在中國戰場上的那些表現可以一窺究竟:

象軍在中國古代戰爭中最後的活躍時期是明末清初,南明永曆政權李定國在清軍攻入雲南後曾組織象軍與清軍作戰;吳三國反清被清軍攻入雲南後也曾使用象軍攻擊清軍。

明末清初的象軍初登舞台時還一度取得了不錯的戰績,清軍因為沒想到對方會出象軍一度被大象踩踏死傷不少,但是當清軍為此事先做好準備後,象軍的作用立刻就會被壓制到近乎於零。

從中國到印度,再到希臘羅馬,戰象都只在對方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良好的作戰效果。

戰象雖然有體型巨大,進攻與防禦力都很高的優點,但是也同樣有著明顯的缺點:

首先,戰象的機動性明顯不如戰馬,甚至不如步兵,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之上,機動性差是一個很明顯的劣勢。

更要命的是,象軍不但機動性差,連穩定性也差,相比於戰馬,大象更易受驚,一旦受驚大象很容易不管不顧在己方陣營中瘋狂踩踏,這樣一來,大象不但不是戰爭的助力,反而是一個隨時可能爆發的定時炸彈,這在以上文章中也做了詳細的介紹。

作為單個個體,大象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戰爭是一種高度精密化的人類活動,它需要人們之間進行高效而緊密的合作,而大象顯然不能適應這種合作,越是大國,能夠組織的軍隊規模越大,軍隊成員之間的高效配合就越比單個戰鬥單元的作戰能力更重要,所以越是在大規模軍隊中,象軍的作用越小,威脅卻很大。

如果單論個體戰鬥力,人類至多只能存在於食物鏈的中端,但懂得協作的人類,其所爆發出的戰鬥力卻是相當恐怖的,在軍隊這種高效運轉的人類戰爭機器面前,即便是陸地之王的大象也不值一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