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茶馬古道川藏南線四川段 | 名山:茶祖故里和一葉千秋蒙頂山

茶有道道 發佈 2023-12-18T00:13:01.839221+00:00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點擊上方「關注」,我們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茶馬古道川藏線專題從成都出發,沿著川藏線尋訪古驛道沿線周圍的重要城鎮。我們希望通過這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和沿途周圍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點擊上方「關注」,我們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茶馬古道川藏線專題成都出發,沿著川藏線尋訪古驛道沿線周圍的重要城鎮。我們希望通過這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和沿途周圍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上一站我們在天府成都拉開尋訪茶馬古道川藏線之旅,沿著川藏線,我們進入雅安境內。雅安是茶馬古道沿途重鎮,又分「大路」和「小路」,各支線城鎮很多,後續我們會一一介紹。我們先分享川藏線第三站:名山與蒙頂山

名山位於成都平原西南邊緣,隸屬四川省雅安市。東鄰蒲江縣,南接丹稜縣、洪雅縣,西靠雨城區,北接邛崍市,區人民政府駐蒙陽街道茶都大道481號。名山,取義於境內久負盛名之蒙山。 西魏,置蒙山縣。隋,蒙山縣改為名山縣。自公元553年蒙山縣設置以來,迄今已有1462年的輝煌歷史。 2012年,撤銷名山縣,設立雅安市名山區。相較於鄰近城市成都和雅安城區的繁華喧囂,名山區保留著獨一份的寧靜簡樸。

川藏茶馬古道是陝康藏茶馬古道的一部分,始於唐代,東起雅州邊茶產地雅安,經打箭爐(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薩,最後通到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全長近四千餘公里,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歷史。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始於漢代,由陝西商人與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由於明清時政府對販茶實行政府管制,販茶分區域,其中最繁華的茶馬交易市場在康定,稱為蹚古道。本地茶葉不足時,湖南等南方茶葉也通過這條線線路到達康定,進入到藏區。

茶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係。通過這條古道,不僅使藏區人民獲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內地出產的物品,彌補了藏區所缺,滿足了藏區人民所需。

南方絲綢之路主要有兩條線路:一條為西道,即「旄牛道」。從成都出發,經臨邛(邛州)、青衣(名山)、嚴道(滎經)、旄牛(漢源)、闌縣(越西)、邛都(西昌)、葉榆(大理)到永昌(保山),再到密支納或八莫,進入緬甸和東南亞。這條路最遠可達「滇越」乘象國,可能到了印度和孟加拉地區。川藏茶馬古道以川西雅安茶產區為重要起點,從名山到雨城後分為「大路」、「小路」。大路又稱「官道」,從滎經翻大相嶺,經黎州(漢源)、泥頭翻飛越嶺,過滬定到康定;小路從天全翻二郎山,經嵐安(瀘定)到康定。從康定再往理塘、昌都、拉薩,以至南亞、西亞各國。

雅安出發途經滎經康定的茶馬古道山高路險,崎嶇難行;運至康定的「南路邊茶」(藏茶),少部分靠騾馬馱運,大部分靠人力背運,運茶的背夫稱為「背二哥」。「背二哥」行程按輕重而定,輕者日行40里,重者日行20里,途中暫息,背子不卸肩,用丁字形杵拐支撐背子歇氣。杵頭為鐵製,每杵必放在硬石塊上,天長日久,石上留下窩痕,至今猶清晰可見。

西南邊地,大山深處,一條人踩馬踏的崎嶇小道,竟是藏漢民族和衷共濟的堅硬脊樑。千年古道,一部茶史,把歷史和今天、內地與邊疆、自然奇觀與民族風情連成一線。這樣的神奇的古道,它們的起點在哪裡?的確,川藏茶馬古道的重要起點就在雅安。

雅安自古便是重要產茶區,在濕潤空氣滋潤下生長出的鮮美葉,向北進入宮廷成為皇家貢品,向西則大量供給藏區人民。雅安作為川藏茶馬古道的源頭和茶馬古道網絡中的重要節點,境內茶葉之路南北縱橫、東西通達。從早期的氂牛道開始,一條條古道上商旅往來、茶香聯繫著歷史和今天。

雅安蒙頂山是世界茶文化的發源地,「靈茗之種,植於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滅,迥異尋常」,這是我國人工種茶最早的文字記載。公元前53年,吳理真將七株茶樹植於蒙頂山五峰之間,由此開啟了人工植茶的先河,他將這片神奇的葉子從叢山峻岭中帶進了人類的生活中,從此這片生機盎然的葉子,經歲月的洗禮,其芬芳散發到了全世界!吳理真因此被稱為「茶祖」,世界茶文化也由此發源,而川藏茶馬古道也是以這裡為起點。從唐代開始蒙頂山邊茶便開始傳入藏地,至今1300餘年的歷史,宋代時,「茶馬互市」得以盛行,官府曾在雅安等地設立「茶馬司」作為茶馬交易之地,統治者通過對茶葉的壟斷,來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清代更將雅安指定為專為藏區生產茶葉的基地之一。


從成都市區向西經邛崍至雅安的名山區,G318和G108兩條國道合二為一貫穿全境。進入名山區,平原漸次隆起為丘。蒙頂山遙遙在望,那裡便是茶的原鄉。人有詩云:「茗香飄逸兩千年,舉頭煙雨蒙頂山。」 這裡天地相合,以降甘露。「西蜀漏天,中心蒙山,雨霧蒙沫」,是為天時;蒙頂山的海拔恰在世界公認的好茶必須海拔值的範圍內,是為地利。名山人民勤勞、善良和勇敢,是為人和。天時地利人和,造就了蒙頂山千年古茶園

自西漢時期,茶祖吳理真在蒙頂山種下七棵茶樹,名山就開始了人工種植茶葉的歷史。據歷史相關記載,名山歷朝歷代都有廣泛種植茶葉的傳統。「揚子江心水,蒙山頂上茶。」 蒙頂山茶區所產蒙頂甘露、蒙頂石花、蒙頂黃芽、蒙山毛峰、蒙山春露茶等茗茶,不僅傳承千年,更是享譽中外。1959年「蒙頂甘露」被列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


正如其名,名山區境內確實有座名山——蒙頂山。蒙頂山橫亘於名山區城西北側,山勢北高南低,呈東北——西南帶狀分布,延伸至雅安境內。古人說這裡「仰則天風高暢,萬象蕭瑟;俯則羌水環流,眾山羅繞,茶畦杉徑,異石奇花,足稱名勝」。從空中俯瞰,這座山的山形似山海經當中的麒麟神獸又似羅馬武士,與蒙頂山上的陰陽石麒麟相呼應,透露著一股神秘的氣息。幾分鐘車程,即可上到蒙頂山山頂。「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蒙頂山動靜相宜,進可入市,退可入禪,離塵不離城,兼具不可多得的經濟、文化與旅遊價值。

名山是茶文化發祥地,素有「仙茶故鄉」之美譽,其中:南路邊茶(雅安藏茶)製作技藝、蒙山茶傳統製作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蒙頂山甘露,蒙頂山黃芽、蒙頂山石花、蒙頂山藏茶、蒙頂山毛峰、蒙頂山黑茶 、蒙山茶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蒙頂山峨眉山青城山並稱蜀中三大歷史名山,卻與佛、道兩家無直接關係。蒙頂山之勝,在山在茶。蒙頂山是世界茶人尋根、朝宗之聖地,山中古雅清麗,奇異清幽,但它的幽,不是青城後山那種遮天蔽日不見陽光的昏暗,蒙頂山的每一棵茶樹都能得到陽光雨露的呵護。在蒙頂山,仰則天風高唱,俯則羌水(青衣江)環流。遠眺,四川六座名山——西嶺雪山、峨眉山、瓦屋山、周公山、四姑娘山、夾金山依稀可見,難怪古人感嘆:「此乃蒙山大概,非名山乎?」蒙頂山山頂有上清、菱角、毗羅、井泉、甘露五峰,五峰之間稱得上瓊田玉界,內有「皇茶園」。靈根出仙葉,「皇茶園」內僅有貢茶樹七株,均高不過一米,不長不滅,堪稱奇蹟。

據有文字記載的資料證明:它們正是世界茶葉的祖先茶聖陸羽在《茶經》中寫道:「唐朝四十三州郡產茶,雅安、蘆山郡上列貢茶。」僅此一句而已。明代詩人、政治家黎陽王對此頗為不平,怨嗔「若教陸羽持公論,應是人間第一茶」。他對陸羽所撰《茶經》竟然對歷史悠久的茶之聖山——蒙頂山著墨不多大為不解。蒙頂山茶令無數文人騷客入迷,白居易、鄭谷、文同分別留下「琴里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蒙頂茶畦千點露,浣花箋紙一溪春」、「蜀土茶稱聖,蒙山味獨珍」的妙句,他們大概真信服了前人「名山之美美於蒙,蒙又美之,上清風茶園七株又美之」的論斷。

蘇軾先後寫下《試院煎茶》、《寄蔡子華》兩首詩,對蒙頂山茶極為讚賞,尤其是他在品盡了天下名茶後,感嘆道:「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詩句,被傳為古今佳句。

西漢甘露三年(前53年),蒙山縣人吳理真在蒙頂山手植七株茶樹,開創了世界人工植茶的先河。陶谷的《清異錄》中記載的「吳理真住蒙頂,結庵種茶凡三年,味方全美,得絕佳者曰『聖揚花』、『吉祥蕊』」為這一歷史提供了證據。而如今,皇茶園中保留著的那七株茶樹,經山頂雨霧滋潤、茶人精心養育,仍在生芽發枝,持續訴說千年前種茶起源的故事,也讓此地成為了世界茶源地之一。五峰之心、七株茶樹、一座石虎,構成了皇茶園的景觀。

如果僅僅是蒙頂山上的茶祖故事,還不足以體現蒙頂山茶的獨特之處,必須回顧其貢茶歷史,方能感受歷史對其的厚待。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蒙頂山茶開始入貢皇室,從此名播神州,至清末完成貢茶使命,此間歷經1169年,是名副其實的五朝貢茶。其中,唐朝蒙頂山茶被當做國禮送往日本,宋朝神宗下詔「專以雅州名山茶為易馬用」,清朝蒙頂山茶更是成為了皇室祭祀太廟之物,其地位可見一斑。在參觀蒙頂山茶史博物館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蒙頂山茶在清朝時期作為祭祀之物的製作流程,制茶時各個寺院各司其職,「千佛寺專管種茶,淨居寺專管採茶,智矩寺專管制茶,天蓋寺專管評茶」,製成的茶葉被裝進銀瓶中進貢,極其講究,讓人們感受到了貢茶的精緻珍稀。

蒙頂茶能成為茶中至珍,「雨」之功也。雅安多雨,中心蒙山」,蒙頂山緣「雨霧蒙沫」而得名。這種多雲、多霧、多雨的氣候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獨特的光照條件,再加上是酸性土壤,為蒙頂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當地茶農說,蒙頂山是種茶的好地方,這裡產的茶,品質無可替代。千年沉澱,厚積薄發,名山區和蒙頂山茶互相成就,打造出一張「金字招牌」,在全國264個茶葉主產縣中,名山茶產業發展綜合實力,居全國第四,四川第一。

通過無人機俯瞰,蒙頂山茶林似海,一條條林間綠道如縈帶輕舞。山下地勢較為平坦的地方,茶畦橫平豎直,成行成排。散布的桂花樹如綠寶石鑲嵌在茶林中,與茶畦構成點線相諧的圖畫;淺丘上,弧形茶畦如大地的指紋,呈螺旋狀上升。那些丘陵,因茶畦裝點,又有了太極的意味,似乎在把天地陰陽的道學無聲訴說。除了在蒙頂山上感受到的茶祖茶源文化,在博物館中看到的貢茶文化,蒙頂山茶還有著獨特的製作技藝和茶技茶藝。

蒙頂山茶不是某一種茶,而是同時發展六大茶類的茶品牌,能做到這一點,境內四川最大的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起了重要作用。幾十公里的觀光線上有著連片整齊排列的茶園,帶領我們參觀的鐘老師介紹,這些茶有很多是從不同地方引進、種植、栽培而得。依託中國茶科所、省茶科所、四川農業大學等科研所的力量,名山區目前擁有260餘個品種的茶葉,成為了西南第一茶樹基因庫。

歷史只有在繼承與發揚中才能不斷更新延續。名山境內現有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百丈鎮月亮湖茶園等幾十處茶園,還有一條80多公里「中國至美茶園體驗線」,這些都是是名山區引以為傲的茶旅綜合遊覽觀光景區,也是在這些茶園區域和旅遊線路上我們感受到了名山人民對蒙頂山茶的熱愛與執著。


蒙頂山茶馬古城

蒙頂山茶馬古城(雅安茶馬古城)位於四川雅安市名山區蒙頂山腳下,占地150餘畝,總建築面積12萬平米。這裡是世界茶文化發源地,是中國蒙頂山茶區的中心,是中國川藏茶馬古道的起點,是中國大香格里拉環線的起點,是中國南絲綢之路的第一站,還是中國精品金絲楠木原產地和藝術作品集散中心。

茶馬古城由蒙頂山國際茶葉交易中心、中國西南自駕旅遊集散中心、中國精品金絲楠木藝術作品集散中心、茶馬古道民俗文化館街區、茶馬古道風情客棧街區、茶馬古道風情酒吧街和雅安美食街構成。

地址: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區黃茶大道

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

而說到茶園,就不得不提到名山區中峰鎮海棠村的萬畝觀光茶園。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是國家級茶樹良種繁育場、西南最大的茶樹基因庫,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全國首批「萬畝生態茶園示範基地」。也是名山區重點打造的茶園觀光區。這裡風景甚好——茶園在淺丘間連片蜿蜒,呈階梯狀分布,等高線狀的茶樹整齊地自山上鋪成而下,周邊群山疊嶂,溝壑縱橫。信步茶間游道,欣賞茶涌綠波、茶木掩映的茶園風光。滿眼綠意,視野遼闊,站在觀景台上,看者會頓感心胸開朗,煩擾漸散。

八百公里茶園觀光線的建設體現了雅安人民對蒙頂山茶發展的實際付出,名山區也是以蒙頂山茶為支點之一,大力發展茶產業,為這一擁有精彩歷史的茶創造新的輝煌創造機會。

牛碾坪萬畝觀光茶園不需要門票,可以走走看看,體驗一下採茶和制茶的樂趣。景區建有牛碾坪茶旅綜合體,有農家樂民宿、獨具特色的茶餐廳和小吃攤,匯聚了特色茶宴和特色小吃;雅致的茶園客房和360°玻璃觀景帳篷酒店,寬敞明亮、設施齊全、溫馨舒適;在竹林茶舍和別致的茶樓,三五知己,列坐其次,品一杯清茶,聽一曲流觴曲水,觀一出茶藝表演。

晚年的白居易在《琴茶》一詩中寫道:「琴里知聞惟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詩人舉此茶,以表明自己超然的思想。「淥水」是古代名曲,白居易將其與蒙頂茶相提並論,足見白居易對蒙頂茶的喜愛。希望有更多茶友能夠來名山走一走,看看蒙頂山,認識蒙頂山茶,品一品這歷經千年歷史的好茶。站上觀景台,眺望萬畝茶園,喝上一杯清雅可口的蒙頂山茶,會一會這一位「茶友」。

百丈湖風景旅遊區

被譽為「南方絲綢路上一翡翠」的名山百丈湖風景旅遊區,位名山境內,東距成都117公里,西距雅安35公里,國道川藏公路橫穿而過。 百丈湖方園較闊,常年蓄水二千萬立方米,沿湖登高,只見湖水茫茫,群峰環繞,翠影掩映,綠水碧波中,魚鳥共泳,男女同樂,春風和煦,百花爭艷;夏日蒼翠,林木裹綠;秋風乍起,北雁南飛;瑞雪初停,扮就樹樹銀裝。時而桃李紛呈,千帆競秀;時而名茶飄香,群芳爭妍,四季美景,令人留連。

月亮湖茶園

月亮湖景區位於名山區百丈鎮銀木村,2020年被正式確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茶園綠道月亮湖,是集生態休閒、茶園觀光、茶文化體驗、養生度假於一體的茶旅田園綜合體。

該景區依託大面積茶園,將茶產業發展與茶園觀光、健康騎行、品茗體驗、民俗風情、鄉村休閒、康養度假等有機結合,建設了騎游綠道、月亮湖、知青廣場、林下花海、婚紗攝影基地、垂釣平台等景觀節點,打造了遇見芳華、月上人家、高家大院、山舍等特色民宿。景區旅遊產品體系日益完善,形成了特色的茶旅融合項目,春可賞花採茶、夏可避暑休閒、秋可觀紅葉、冬可避霾放鬆,四季皆宜居宜游。

至美茶園綠道

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位於雅安市名山區境內,是名山依託全區35萬畝茶園而建,全長69公里,將名山區西北部7個茶鄉的生態茶園、多彩林盤、濕地湖泊、淺丘山地等自然景觀和清漪湖、櫻桃塘、月亮湖等重要旅遊景點串接起來,在全區形成了連點成線、連線成片的茶旅融合、全域旅遊發展格局,輻射帶動沿線12個鄉鎮近15萬名村民增收致富,是中國十佳茶旅線路,是雅安市百公里百萬畝鄉村振興茶產業帶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公路學會公布的「2019全國美麗鄉村路」評選結果中,名山區的中國至美茶園綠道榮獲「全國美麗鄉村路」稱號。

紅草新村

位於名山區萬古鄉紅草村以「花香茶海、騎游萬古」為發展定位,充分發揮1.2萬畝生態茶葉基地資源優勢,通過綠道騎游實現村莊、院落、林盤、濕地、茶園、果園、花園等景觀的自然串聯,形成一處集鄉村旅遊、農業觀光、騎游健身及垂釣攝影為一體的鄉村旅遊景點。

名山騎龍村

騎龍村位於名山區東南部,是生態農業村,是茶套梨、茶加桂的生態農業示範點和許多企業的原材料基地。在五十百千示範村創建中,騎龍村進行風貌塑造、峰山牆改造、院垻硬化、道路硬化、主幹道綠化、排污溝、垃圾池建設、農戶庭院硬化和文化牆、標識牌、宣傳欄製作。曾獲得名山區茶葉產業化發展先進村;2015年四川十大生態鄉村。


在名山不僅要喝蒙頂山甘露茶,更要嘗嘗名山美食佳肴。名山區美食有名山羊肉湯砂鍋雅魚、酸茶魚、陰醬雞、甜水麵、棒棒雞、牛肉粉、躂躂面、木桶魚、酥盒回鍋肉、春卷等。在名山還可以吃到傳承了上百年的點心皇茶酥餅,皮薄餡亮、口感細膩,是當地家喻戶曉的配茶小吃。

名山羊肉湯──這裡的羊肉湯在製作上選料考究、製作精細、調味豐富。名山羊肉湯汁乳白鮮美、肉質細嫩味鮮,熬出來的羊肉湯濃郁鮮香,餘味悠長,羊肉肥而不膩,溫而不火,吃在口中不膻不腥。在除去膻味的同時最大程度保留羊肉本身的鮮味,羊蹄、羊肝、羊血、羊肚等各個部位都成為了美味。盛上一碗湯汁鮮美,厚薄均勻的羊肉;加上一碟豆腐乳、香菜、小蔥、鹽調味料調和的酸辣味;一碗熱騰騰的米飯或一塊鍋盔,組成了名山人一年四季,從早到晚都吃不膩的好味道。隨著名氣逐漸打響,到名山吃羊肉,成為了不少遊客遊玩過程中的打卡「必選項」。

飲食最能代表一方特色。名山的飲食有著四川人典型的嗜辣口味,但當地清湯熬製、味道鮮美的羊肉湯也帶給我們完全不同的體驗。羊肉分量充足、湯中雖然沒放任何調料,卻也別有滋味,一點都不膻。大家圍坐在小方桌旁小口喝著熱乎的羊肉湯,忽然間就找到了一份秋意中的溫暖。本以為羊肉是別處引進的小吃,但細問才知道,羊肉湯在名山區竟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相傳北宋熙寧年間,為解決西北用兵的戰馬緊缺問題,宋廷在今名山區新店鎮設立管理茶馬貿易的茶馬司,常有人在此附近喝羊肉湯,由此羊肉湯在名山發展起來。

酸菜魚──魚肉爽滑細嫩極其入味,酸菜的加入讓整道菜油而不膩。濃郁的香味,饞得人直流口水,一入口鮮香麻辣中帶著酸爽,濃郁的湯汁、爽口的酸菜、滑嫩的魚塊讓你一口愛上。

甜水麵──粗壯的麵條,勁道Q彈,吃到嘴裡,先是甜香,其後紅油辣椒、醬油、芝麻醬、蒜泥的混合滋味夾雜花生碎以及其他的輔料,各種調料的完美搭配,成就了這碗與眾不同的風味小吃。

棒棒雞──木棒敲擊刀背發出陣陣「伴奏」,整整齊齊羅列的雞肉,配上干筍、木耳等擺盤,淋上特製紅油,油辣香味撲面而來,色澤紅亮通透。夾一片雞肉放入嘴裡,滿口肉香,口感層次豐富,燥而不辣。

皇茶酥餅是名山區家喻戶曉的小吃。起源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末,歷經三代傳承至今,繼承傳統,融合現代工藝,選用上乘的蒙頂山高山綠茶和大涼山無公害苦蕎原料,精工細作、皮薄餡亮、口感細膩酥香、老少皆宜,是居家旅遊饋贈親朋好友的首選佳品。2017年CCTV-4《傳奇中國中秋節》欄目專程拍攝報導了「皇茶酥餅」的製作流程,因而得到大眾喜愛。

悠閒地漫步在街道上,感受著城鎮的生活氣息,喝一碗熱騰騰的羊肉湯,吃幾口辣得快活的川味小菜,嘗一口皇茶酥餅,再品一杯清新淡雅的蒙頂山清茗,在名山的生活就是這樣自由愜意,讓你都捨不得離開名山。


雅安名山,是茶馬互市的一個起點。提到茶馬古道,不得不提到名山;提到名山,不得不提到全世界唯一保存的茶馬「衙門」——茶馬司。茶馬司是宋代熙寧年間政府為籌辦茶馬政事,壟斷茶葉買賣,保證以茶易馬的順利進行而修建的,並「遣官以主之」,專司茶馬互市事宜,是宋以來專管茶政的機構所在地

茶馬司現存正廳一間,左右廂房各兩間,及前廳柱石。當時,在全國主要產茶區和鄰近產馬地區分別設置了幾十處買茶場和買馬場,僅在黎(漢源)、雅(雅安)兩州就設置了四處買馬場,又在雅州、名山縣、滎經縣、蘆山縣等設置了五處買茶場。歷經歲月風霜,時世變遷,而今僅存名山區新店鎮的茶馬司遺址,見證了一千餘年以茶易馬以茶制邊的歷史。

茶馬司始建於宋神宗熙寧七年(1072年),並「遣官以主之」,專司茶馬互市事宜,是宋以來專管茶政機構所在地。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整個建築柱子全是用整塊石頭鑿成,現僅存大殿和左右廂房。名山茶馬司屬成都府路統領,辦理籌集邊茶上繳成都府路,同時承擔了名山縣和百丈縣「名山茶」籌措和以茶換馬事務,鼎盛時期,達到「歲運名山茶二萬馱」(每馱50公斤)之多。占官方統籌總數的一半以上。當時的名山茶馬司接待各民族茶馬貿易通商隊伍人數,多時一日竟達2千餘人,盛況可見一斑。

位於名山區新店鎮長春村的茶馬司舊址,現存建築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9年)重修,坐北向南,整個建築以中軸線對稱布局,現僅存大殿及左右廂房,歇山頂穿逗式石木結構,面闊三間,前殿已撤除,穿過褐色木門,就是前廳柱石,主體建築保存基本完好。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據了解,清朝中期茶馬官營被廢止,名山茶馬司也被改造成一座寺廟,稱為「長馬寺」。2004年,當地政府將之恢復為「茶馬司」。經過修繕,茶馬司的門窗、房頂被翻修加固,昔日破舊的風貌有所改善。殿內還原了當時茶馬互市的各種場景,邊茶製作、古道背夫、馬幫馱隊、藏茶絲綢分布其間,仿佛訴說著千年前的茶馬古道故事。

茶馬司舊址反映了清建築藝術成就,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難得的實物資料,特別對宋以來茶馬互市、名山茶和我國「榷茶」制度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於201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國家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為長春村如何進一步發展指明了方向。長春村準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利用茶馬司遺址所在地等優質旅遊資源,將長春村沿臨溪河一帶的土地資源利用起來,打造以茶文化為主的旅遊體驗區,大力發展採茶體驗、餐飲娛樂、河邊垂釣等,讓資源變現、農民變旅遊服務人員,實現村集體經濟增收。


來到名山,不妨多留些日子,給自己一段難得的閒暇時光,換種方式,好好地放空一下自己吧!蒙頂山下古老的村落,新建一些環境優美又別具一格的民宿。在茶鄉里,人們從茶的禪意、鄉野的質樸中,感受到天然安逸與遠離喧囂的舒適之感。體會一下「夢裡不知身是客,直把他鄉作故鄉」的意境。因篇幅原因,我在下面只分享幾處民居,供大家參考。

茶山吾舍──萬畝茶山梯田上的院子

推開古樸的木門走進院子,你會沉淪在美麗的景致之中。從小院步行五分鐘便可到達萬畝茶山,這裡可以看見大地獨特的「指紋」地貌,感受天地之間僅此一人的遼闊。

地址:雅安市名山區雙河鄉紅星鎮

寬舍禪意民宿── 一間禪意十足的酒店

酒店木質結構較多,融入了茶文化元素,整體為日式枯山水風格,總體來看古樸禪意。酒店內一步一景,設計精美,適合看星賞月。

遇見芳華驛站

星空屋、樹屋、時光小院,以及親子房的小閣樓,每一處地方都有不同的風景。時而浪漫景致,時而溫馨可愛,時而時尚靚麗,這些場景共同塑造出「桐去芳華」的空間質感。

地址:雅安市名山區百丈鎮銀木村

小茶院和梔子院

川西院子的外觀,簡潔的室內,讓這個誕生在廢墟之上,只有三間房的小院顯得與眾不同。這裡出門見山,回頭望村,靜謐、舒適是這家民宿的代名詞。

梔子院是小茶院的姊妹篇,在這裡可觀景霧繚繞萬畝茶園,遇落日掩映歸家茶農。學世家傳承手工茶技,憶清新古樸原鄉情懷,為您留一段自然時光。

地址:雅安市名山區紅星鎮騎龍村

名山特色伴手禮

蒙頂甘露(綠茶):高山茶園,雨水陽光眷顧的每一顆茶芽,經老茶人參照三三古法,三炒三揉,重現千年貢茶經典風味,成就蒙頂山甘露珍稀之作。在茶區,如果是購買來自己喝,可以選擇簡約包裝的蒙頂甘露綠茶。要贈送朋友,方可選擇一些精緻禮盒包裝。

蒙頂甘露特點:緊湊多銀毫、嫩綠色潤,香氣馥郁芬芳鮮嫩,外形美觀,淺綠油潤,香氣高爽,味醇甘鮮,茶形狀纖細,葉整芽泉,葉嫩芽壯;色澤嫩綠油潤。

蒙頂甘露湯色:茶湯似甘露,碧清微黃,滋味鮮爽,濃郁回甜。 嫩綠色潤,內質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湯色黃中透綠,透明清亮,葉底勻整,嫩綠鮮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鮮,沏二遍時,越發鮮醇,使人齒頰留香。

《尋訪茶馬古道川藏線系列》四川境內相關導讀:
第1站:天府之國 成都;第2站:邛崍 絲路首城,文君故里
第3站:名山與蒙頂山;第4站:雨城雅安

#茶有道道# 為你傳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尋訪茶馬古道川藏線系列#
申明: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糾錯改正
本文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分享給大家閱讀參考,如引用等有錯誤請評論區點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