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

中國新聞網 發佈 2023-12-18T09:52:28.317991+00:00

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 郭軍 攝中新網廣州6月18日電 (記者 郭軍)「紀念陳樂素教授誕辰120周年暨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於6月16日至19日在暨南大學召開。

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暨南大學舉行 郭軍 攝

中新網廣州6月18日電 (記者 郭軍)「紀念陳樂素教授誕辰120周年暨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於6月16日至19日在暨南大學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蘭州大學、廣東省社科院等50餘所著名高校、研究機構的學者及暨南大學文學院、華文學院師生近200人與會。

會議由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全國高校古委會」)主辦,暨南大學文學院中國文化史籍研究所、中華文化港澳台及海外傳承傳播協同創新中心、暨南大學社會科學研究處、杭州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承辦。

暨南大學黨委書記林如鵬在研討會開幕致辭中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傳播,古籍工作是最基礎的一環。暨南大學文學院古籍所創立於1984年,首任所長為著名史家陳樂素先生。樂素先生家學淵源,上承勵耘學脈,治史由目錄學入手,以校勘學、避諱學、年代學為基礎,憑此絕業,縱論宋代人物史事,考據淹博而識斷精審,呈現出文獻研究與史學研究兼長並重的學術格局。樂素先生的學風為暨南大學古籍所開創了良好的學術傳統。目前,古籍所下設三個二級學科學位點——古典文獻學、歷史文獻學和中國古代史。近年來,暨南大學古籍所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展,獲批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廣東省社科聯專職副主席余鴻純表示,近代以來,廣東人文薈萃,得風氣之先。陳樂素先生為陳垣先生長公子,幼承庭訓,博極群書,青年時代東渡日本,治政治經濟學、中日關係史。七七事變之後,轉治宋代歷史與文獻之學,在該領域辛勤耕耘數十年,卓然成家,碩果纍纍。1984年,廣東省成立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樂素先生被聘為委員,為審閱方志辦系統人員的評審材料,到各縣市視察、指導地方志的編纂情況,付出了大量的心血。樂素先生的學行,對於今日廣東人文社科學界來說,具有重要的典範意義。

本次研討會包括紀念陳樂素先生誕辰120周年、全國高校古委會第四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兩大主題。據了解,陳樂素先生為宋史名家,對古典文獻造詣極深。與會學者對於樂素先生的家學淵源、考據成果、現實關懷、義理旨歸,或作宏觀的概述,或作微觀的考辨。對於樂素先生所精擅的宋代文獻、人物與史事研究諸領域,與會學者亦多精彩的研討。全國高校古委會成立之後,曾先後於1999年、2002年、2011年舉辦過三屆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促進古委會直接聯繫的教學科研機構的團結協作,為眾多投身於古籍整理研究事業的青年學者提供寶貴的交流平台。(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