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水鹽,人文與自然的結晶,茶馬古道風景線

穎之星語 發佈 2023-12-18T10:07:27.481854+00:00

青藏高原,川、藏、滇交界地帶的納西鹽井鹽田,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水傳統製鹽方式,人文與自然相融的藝術結晶,茶馬古道的風景線。

青藏高原,川、藏、滇交界地帶的納西鹽井鹽田,世界獨一無二的地下水傳統製鹽方式,人文與自然相融的藝術結晶,茶馬古道的風景線。

曾經的茶馬古道,已被西景線214國道部分取代,通常也稱為滇藏線,從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進入德欽縣境內,沿金沙江逆流而上,穿越白馬雪山、德欽縣城、南九貢山,再沿瀾滄江逆流而上,經過德欽縣佛山鄉,就進入了西藏自治區昌都市芒康縣境內。

經過芒康縣木許鄉,到達芒康縣納西鄉,眼前規模龐大層層疊疊的鹽井鹽田,令人嘆為觀止。

納西人已有1300多年的曬鹽歷史,至今還保存著世界上唯一的、最古老和最原始的手工曬鹽技藝。

人們世代以曬鹽、賣鹽為生,因此這裡曾名鹽井鄉,還曾設置鹽井縣,1999年,鹽井縣併入芒康縣。

納西人曬鹽,鹽的來源,既不同於海水鹽、也不同於鹹水湖鹽,更不同於礦物鹽,而是來自於地下鹹水。

地下水為什麼是鹹的呢?

地理學家解釋說,由於歐亞板塊被印度板塊擠壓,青藏高原不斷隆起,高原上的湖泊蒸發後,成了一層鹽殼,又經地質運動,鹽殼被深埋於地下,地下水與鹽殼相遇,就形成了地下鹹水。

人們在瀾滄江邊掘井,開採地下鹹水,就形成了鹽井。

瀾滄江兩邊,兩山夾峙,平坦地方少,何處可曬鹽?

人們在瀾滄江兩岸的斜坡上,用木樁支撐,建成了土木結構的平台,由崖壁、木質鹽台和支撐木構成,平台上專用於曬鹽,因此形成了鹽田。

用地下鹹水曬鹽的地方,主要包括瀾滄江邊的芒康縣納西鄉和曲孜卡鄉,特別是納西鄉的納西村、上鹽井村和加達村,鹽井鹽田規模最大最集中,層層疊疊,蔚為壯觀。

納西人稱鹽井為「察卡」,「察」是食鹽,「卡」是洞眼。

納西鄉有3000多塊鹽田,大小鹽井60多口。

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大小鹽田,如同一塊塊巨大的調色盤,顏色相異,宛如人類與自然完美融合的藝術結晶。

人們先從水井中取水至鹵池中,沉澱蒸發濃縮,再抽水至鹽田進行風乾,結晶成鹽。

鹹水向上可以蒸發,向下可以滲透。

鹹水經過日光照射,水份逐漸蒸發,就形成了鹽。

水在鹽井、鹵池、鹽田之間走了一趟,變成了鹽。

鹽井的位置低,鹽田的位置高,以前的人們曬鹽,需要用木桶把鹽井中的鹹水背到鹽田,每天來回數百趟,非常辛苦,有了抽水機後,終於省卻了很多體力。

鹽田依著江畔山勢,呈方格棋盤般整齊排列,層層疊疊,呈現出五彩斑斕的炫目色塊,與瀾滄江水相映成景,令人震撼的原始與自然美。

鹽田裡,曬鹽女勞作中的身影,也成了一道獨具風情的人文風景線。

曬乾後的鹽田裡,凝結了一層厚厚的結晶鹽,然後用木刮刀輕輕刮攏這層晶體,再裝到竹背簍里瀝乾水分,她們就得到了大自然的慷慨饋贈。

在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原始製鹽的全過程,還可以深入鹽民的生活,感受她們的樸素、勤勞、純樸、善良,與世無爭。

支撐鹽棚的木料被經年累月地使用,鹽水滲透木料在其表面凝結成一層厚厚的晶體,鹽田滲漏的鹹水,結晶為鍾乳晶鹽,仿佛水晶宮,千姿百態,撲朔迷離。

瀾滄江西岸,地勢低緩,鹽田較寬,所產的鹽為淡紅色,採鹽高峰期多在3-5月,恰逢桃花盛開時,因而俗稱桃花鹽,又名紅鹽。

紅鹽產量高價格略低,牧民一般是用紅色的鹽餵牲口,牛羊吃了此鹽,肉多而實,牧民也用紅鹽泡澡、泡腳,去風濕的效果非常明顯。

江東地勢較窄,鹽田不成片,零星散落,產的鹽卻是純白色,稱為白鹽,量少價格貴,人們通常用白鹽作為食用鹽。

地下鹹水製作的鹽,比海水鹽和湖水鹽更純淨,舉世稀缺,因此價格比超市裡的普通鹽要貴很多。

到納西鹽井,可以買一些鹽鐘乳石,作為紀念。

鹽,在人類的生存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資。

地下水鹽,深受牧區人民喜愛,直接銷往西藏昌都、林芝、四川甘孜、雲南迪慶等地,人們以鹽換取糧食等生活物資。

納西人的鹽井鹽田,歷代遭受巧取強奪,納西人的曬鹽歷史,也是飽含血汗的生存史。

相傳瀾滄江東岸的鹽井百姓要向巴塘有個貴族交稅,每年桃花盛開時就來收稅,因此人稱巴桃花王。

生活艱難的人們無力承擔沉重的稅負,於是下定決心消滅巴桃花王。

鹽井的百姓趁巴桃花王來收稅之機,殺死了巴桃花王,經巴貢寺的寺主土瓦喇嘛到巴塘調解,終於擺脫了繳納沉重稅賦的厄運。

相傳吐蕃王朝時期,納西鹽井鹽田曾被格薩爾王看中,因此發兵爭奪,與納西王羌巴,發生了「羌嶺之戰」,「羌」指的就是納西族

格薩爾王力量強大,戰勝了羌巴,占領了鹽井,活捉了納西王的兒子友拉。

友拉歸順格薩爾王,又被派遣到納西管理鹽井鹽田。

納西鄉地處滇、藏、川交界地帶,崇山峻岭之間,賣鹽更比曬鹽苦。

距離最近的芒康縣城就有一百多公里,翻山越嶺去賣鹽,山高路遠,負重前行,數日才可往返一趟。

因此納西人形成了傳統,女人在家曬鹽,男人負責翻山越嶺去賣鹽。

鹽,也是茶馬古道運送的重要物資。

運貨途中常會遇到強盜搶劫,因此在「茶馬古道」,通常都是馬幫群一起上路,團結協作,同甘共苦,穿越茶馬古道,為藏漢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1962年3月,國道214線雲南省德欽縣奔子欄鎮至西藏芒康縣鹽井鄉段,終於修通。

1970年後,國道214線鹽井鄉至芒康縣城段也修通。

交通方式改變,納西人賣鹽的艱辛歷程,終於得以改善。

鹽井鹽田,是世界上獨有的一座人文景觀,也是一項古老的文化傳統。

獨一無二的原始曬鹽方式和當地特殊的自然環境,形成了一處自然和人文相融的世界奇觀。

2008年,納西鹽井鹽田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3年5月,芒康縣鹽井古鹽田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人類前行的步伐,每一步都那麼艱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