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關於父親的催淚電影:《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

星期五文藝 發佈 2023-12-18T10:17:16.067053+00:00

文:野人五編輯:Mr.Friday圖片:網絡星期五言:西方電影界有很多「活化石」,比如說超過八十歲的馬丁·斯科塞斯,比如說超過八十五歲的伍迪·艾倫,比如說去年剛去世的九十多歲的戈達爾,再比如說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位英國導演肯·洛奇(87歲)。

文:野人五

編輯:Mr.Friday

圖片:網絡

星期五言:西方電影界有很多「活化石」,比如說超過八十歲的馬丁·斯科塞斯,比如說超過八十五歲的伍迪·艾倫,比如說去年剛去世的九十多歲的戈達爾,再比如說我們今天要提到的這位英國導演肯·洛奇(87歲)。

稱他們活化石不單是因為高齡,而是他們在高齡下持續不斷的電影創作欲望以及他們觀察社會的高敏銳度。這不,今年坎城,洛奇老爺子又帶著他的新片(《老橡樹》)來了…

提起肯·洛奇的電影,你很難在「現實主義」與「戲劇故事」間做出判定——他不像麥可·哈內克那般殘酷地接近與還原現實,他總能在平靜的現實生活里提取故事與人物社會間的矛盾,從而形成戲劇般的電影敘述線,哪怕是《我是布萊克》這種現實題材;

他的作品又明顯區別於那些「美式類型片」,「現實主義手法」是其風格化的根本——他擯棄了那些誇張的色調、剪輯、音效手法,其電影畫面樸素的如同紀錄片。哪怕是《風吹稻浪》這種歷史政治題材電影也不例外,他會著眼於那些具體的生活細節,比如一次游擊隊的戰術演練,比如一場議會爭論……(注意,我們這裡要將「現實主義」與「現實主義手法」區分開來)

▲《風吹稻浪》劇照,2006

再者,將現實因素嚴謹地融入故事敘述中,巧妙地進行邏輯規劃與節奏設置,從而闡述導演強烈的觀點與個性,又讓肯·洛奇的電影「英國味」十足。不乏觀賞的快感。

今天是父親節,「星期五」為大家推薦肯·洛奇這部2019年新作《對不起,我們錯過了你》。(註:文末附電影百度雲連結,有效期一周)

主人公是位送貨司機,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一個女人的丈夫……

如何在工作與家庭間遊走,怎樣面對情感與社會間的矛盾,又如何在身體與精神極限下活著且樂觀……所有這些現實問題構成了電影所要呈現的故事。

與此同時,導演在展開這一家人「生活故事」的同時,又構建出了當下英國社會的一副市井圖——從街頭到民居,從單位到學校,從老闆到警察……

拜「導演手法」,這幅實景圖如此生動真實。

很奇怪,儘管導演手法充滿殘酷的現實主義,這卻是一部感人至深甚至讓人落淚的電影,全片充滿了一股暖意。這「暖意」來自哪裡,我想百聞不如大家自己到片中尋找,帶上你的孩子、父親一起,度過一個不一樣的「父親節」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