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全員拉存款:「卷」出了銀行最不希望看到的三大後果

財經文化評論 發佈 2023-12-18T10:21:59.770035+00:00

很多銀行以外的朋友經常問我,是不是銀行的所有員工都需要拉存款,一旦完成不了存款任務就會被淘汰?有一個段子說銀行員工拉存款的:一個銀行客戶經理,遭遇車禍後成了植物人。

很多銀行以外的朋友經常問我,是不是銀行的所有員工都需要拉存款,一旦完成不了存款任務就會被淘汰?面對這樣的問題我經常無語。

有一個段子說銀行員工拉存款的:一個銀行客戶經理,遭遇車禍後成了植物人。醫生告訴家屬他活下來的希望非常渺茫。但他的家人沒有放棄,每天在他身邊呼喊「又存錢了,又存錢了!」沒有想到奇蹟真的發生了,醒來後的第一句話就是:「真的嗎,存款了多少?」

同樣,曾經在銀行內部有一個特別流行的「拉存款歌」:

少壯不努力,老大拉存款;舉頭望明月,低頭拉存款;生當作人傑,死亦拉存款;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拉存款。夜夜思君不見君,原來君在拉存款;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要拉存款;人生自古誰無死,來生還要拉存款。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存款指標還沒夠!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存款。望長城內外,惟餘存款!

看起來很浪漫的銀行全員拉存款實際上起源於股份制商業銀行,當時股份制銀行從無到有、客戶和存款幾乎是從零開始,因此全員拉存款營銷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後來卻衍生成一些銀行完成存款考核指標的最重要手段和方式,從而偏離了銀行業務正常發展的軌道,到現在仍然有一些銀行特別是分行和支行把全員營銷和全員拉存款作為業務發展的手段,從而在銀行內部「卷」出了一些後果甚至惡果,不僅在社會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印象,同時在銀行內部也帶來一些惡劣的結果。主要有三大惡果:

銀行全員拉存款的第一大惡果,給社會造成所有的銀行員工都必須拉存款的惡劣印象

全員拉存款給社會造成一種印象,那就是銀行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有存款任務,都必須拉存款,從而弱化了銀行內部對各專業性的需求,似乎只要有存款就可以去銀行工作,只要有存款就能在銀行獲得提拔和重用,甚至真的會有一些人因為有存款資源短期內獲得了提拔和重用,從而導致銀行在社會的形象就是存款至上。

實際上,銀行內部負責存款任務的只是部分人員,特別是客戶經理和櫃檯人員,而絕大多數管理人員特別是分行以及以上人員都與存款沒有直接關係,而全員拉存款必然弱化了銀行對非存款業務、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規範。

銀行全員拉存款的第二大惡果,嚴重影響銀行內部的專業化管理和內部效率,畢竟存款考核對部門和個人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麒博士在任分行副行長時,對行長提出的全員拉存款基本持反對態度,在自己任分行行長時,也是堅持不同意進行全員營銷,畢竟銀行內部有明確的專業分工,只要各專業部門和管理部門做好自己的業務管理、業務支持和客戶服務支持,整個銀行的業務就能獲得較好的發展。

而有一些銀行特別喜歡全員拉存款,這就必然導致一些管理人員放鬆了管理和服務,甚至在業務管理和業務組織推動時,以自己要拉存款為由弱化了內部管理和支持職責,從而導致整個分行各業務條線形同虛設,沒有整體組織推動和營銷推動,甚至有的風險管理人員和部門放鬆了風險管理,這對銀行的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銀行全員拉存款的第三大惡果,容易形成銀行內部的權力濫用和腐敗,畢竟有權力的部門都比較容易完成存款任務

麒博士在分行時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在全員拉存款時,那些有權力的部門都能輕鬆的完成存款任務,而那些非權力部門基本是無法完成存款任務,這是為什麼呢?無他,無非是權力部門可以憑藉自身的權力從支行和營銷部門要存款,或者一些支行和營銷部門主動給這些部門送存款,以獲取這些權利部門在業務上能夠給予支持。

這就是全員拉存款的最大弊端:造成銀行內部一些部門濫用自身的權力,侵犯支行和營銷機構的存款利益,甚至會形成銀行內部的存款腐敗,即索要存款或者給權力部門送存款,從而形成銀行內部的利益輸送。

如果全員拉存款是銀行內部的存款轉移,這樣的全員拉存款有意義嗎?除了敗壞銀行的內部風氣幾乎沒有什麼積極意義。

銀行全員拉存款確實已經成為銀行內卷的陋習,而有一些銀行仍然奉為業務發展的至寶,這是非常令人無語的。銀行全員拉存款的三大惡果對銀行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你還會支持全員拉存款嗎?在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吧。(麒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