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中國高質量研究首次位居全球榜首!上海一高校躋身「全球百強」

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 發佈 2023-12-18T12:19:32.276341+00:00

近日,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3 Annual Tables)發布,此次的自然指數榜單是基於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科研產出的情況。

近日,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Nature Index 2023 Annual Tables)發布,此次的自然指數榜單是基於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展示了不同國家和科研機構在自然科學領域高水平科研產出的情況。中國內地共有123所高校入選2023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全球學術機構TOP500。華東理工大學位列全球第93位,中國內地第31位。

自然指數是一個體現機構科研表現的指標,主要採用論文數和份額兩種科研產出計算標準。它通過包括了作者單位信息和機構關係的資料庫,追蹤發表在146種高質量自然科學和衛生科學期刊上的科研論文。自然指數提供機構和國家層面上所發表論文的絕對計數和分數式計數,可顯示全球高質量科研產出及合作的情況。

作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華東理工大學在創業中起步、在勤勉中發展、在創新中跨越,走出了一條「頂天立地」的一流大學發展之路,繪就了熠熠生輝的歷史畫卷。

如今,學校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根據最新ESI數據顯示,華理已有9個學科位列全球前1%化學、工程學學科躋身全球前1‰,學科實力在國內外有較大的影響力。

學科實力不斷精進,學校同樣踔厲奮發,勇毅前行,服務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70年的辦學歷程中,勤奮求實的華理人,始終堅定勇攀高峰、矢志一流的科研夢想——

從朱正華臨危受命研製國家高空飛行器專用材料,到蘇元復提取稀有元素支援國家核工業建設

從劉馥英開發分子篩脫蠟技術填補能源化工行業空白,到李世瑨為國家高速飛行器研發專用薄膜;

從焦揚聲團隊承擔環氧樹脂研製任務,為航天工業大國重器穿上「防護衣」,到於遵宏團隊領銜開發出多噴嘴對置式水煤漿氣化技術,改寫中國煤氣化技術依賴進口的歷史

……

「國家所需,華理所向」的信念熔鑄在一代代華理人的血液里,書寫了科研報國的生動實踐。新時代新征程,華東理工大學矢志鑄造「國之利器」,堅持「四個面向」,強化有組織科研,助力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依託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華理圍繞國家新興產業和關鍵技術,加快在低碳能源、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布局,先後獲批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在全國率先成立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上海電子化學品創新研究院等新型平台。


近年來,依託強勁的學科實力和優良的科研平台,華東理工大學科研團隊砥礪前行,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創新成果,為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做出了重要貢獻。學校擁有各類國內外有效專利近3000項,2022年、2023年分別在國際頂刊Nature、Science發布科研成果,實現學術突破!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未來,華東理工大學將不斷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為建設社會主義一流大學而不懈奮鬥,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征程上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關注「華東理工大學本科招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本文素材來源:華東理工大學官微/官網、青塔pro官微、學在華理官微、中國科學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