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把年輕女兒許配給年老大臣,不料兩人子孫卻成家喻戶曉名人

歷史人物品評 發佈 2023-12-18T17:05:10.321321+00:00

李鴻章選女婿的故事,被寫進了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書中的威毅伯、莊侖樵,人人皆知是影射的是李鴻章和他的女婿張佩綸。趙小蓮身世顯赫,她的父親趙畇,是李鴻章在翰林院的同僚,而且兩人是老鄉,都是安徽人,交情非常好。


李鴻章選女婿的故事,被寫進了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的《孽海花》,書中的威毅伯、莊侖樵,人人皆知是影射的是李鴻章和他的女婿張佩綸。

那麼在李鴻章選女婿的過程中,發生哪些趣事?在李鴻章的後代中,又出現了哪位家喻戶曉的名人?

李鴻章,他是晚清最叱吒風雲的人物之一,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並稱「中興四大名臣」。他手握淮軍,創辦北洋海軍,是洋務運動領袖,國家軍政要務和外交事宜也都由他出面斡旋經辦,被外國人稱為「大清帝國唯一有能耐可與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

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體貼的女人,李鴻章背後也有這樣一個女人,那麼這個不簡單的女子是誰呢?

她便是李鴻章的第二任夫人趙小蓮!在李鴻章的首任夫人周氏病故後,娶了趙小蓮。趙小蓮身世顯赫,她的父親趙畇(yún),是李鴻章在翰林院的同僚,而且兩人是老鄉,都是安徽人,交情非常好。而趙小蓮的曾祖父趙文楷是嘉慶元年(1796年)的狀元,第一名!所以論社會地位,趙小蓮一家不在李家之下。

這一年趙小蓮24歲,李鴻章39歲,年齡不是問題,只要能一見鍾情,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婚後趙小蓮生下了一個兒子李經述,兩個女兒李菊耦、李經溥。

今天咱們單說這個李菊耦,她是李鴻章的長女,長得端莊秀麗、亭亭玉立,且才情了得,琴棋書畫樣樣皆通,可以說是當時有名的美女+才女。按《孽海花》誇張的記述:「貌比威、施,才同班、左,賢如鮑、孟,巧奪靈、芸,威毅伯愛之如明珠,左右不離。」作為李鴻章的愛女,想來嫁的的夫君也不會差。

可是等到李菊耦長大後,到了該談婚論嫁的年紀,父親李鴻章給女兒精挑細選的夫婿,卻讓所有人都大跌眼鏡。

李鴻章給年滿22歲,冰雪聰明的女兒挑選的夫婿,是當時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且仕途不順,剛剛被朝廷流放歸來的「大叔」張佩綸。

那這個到了大叔年紀的張佩綸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能讓李鴻章刮目相看,甚至把女兒嫁給他?

張佩綸,1848年出生,二十二歲考中進士,才情俱佳,曾被袁世凱大加讚賞。他一度在李鴻章府中做幕僚,後經舉薦與李鴻章同朝為官。但他為人過於耿直,不管世情變化,經常大膽針砭時弊、剛正不阿,因為他的上疏而摘掉頂戴花翎的官員不在少數。因此被許多人看不慣,甚至被人彈劾,以致受到朝廷的驅逐。

可能正是他的為人耿直、剛正不阿,讓李鴻章很欣賞他。

當時張佩綸仕途落魄,且已年過四十,而李菊耦二十二歲,外界並不看好這段婚姻,可能包括他們兩個人自己,對這段婚姻也不抱太多期待。

不過從婚後來看,兩個人還是很恩愛的。張佩綸寫過一本《澗於日記》,記載了大量他與李菊耦的婚後生活:

「午後與內人論詩很久……菊耦小有不適,煮藥,煮茶,賭棋,讀畫,聊以遣興……菊耦蓄荷葉上露珠一瓮,以洞庭湖雨前淪之,葉香茗色湯法露英四美具矣。蘭駢館小坐,遂至夕照銜山時,管書未及校注也。」

兩個人一起煮茶、畫畫、讀書、下棋,說明這兩個人是有共同愛好的,能玩兒到一塊去,所以兩個人還是很幸福的。很快,他們有了愛情的結晶先是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李菊耦為張佩綸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張志沂(yí),五年後,李菊耦又為張家誕下一女,取名為張茂淵

光緒二十七年,李鴻章病逝,李鴻章的病逝,這對張佩綸來說也是一個衝擊,李鴻章死後僅一年多,張佩綸也抑鬱而終,拋下了愛妻和一子一女。

由盛而衰的家族,帶給他們的是一種難以言狀的傷感。

張佩綸去世後,夫人李菊耦為一雙兒女殫精竭慮,不幸患上了肺病,最終在1912年,因肺病不治去世,終年四十六歲。那時候張志沂十六歲,張茂淵只有十一歲。

三年後,1915年,張佩綸與李菊耦留下的兒子,已經年滿19歲的張志沂與同樣19歲的黃素瓊結婚。

黃素瓊也有著顯赫的家世,而黃素瓊從小接受了新潮教育,渴望男女平等,追求自由獨立,是一位受到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影響的時代新女性。而後來她的女兒在性格上也有很多像她的地方。

張志沂與黃素瓊結婚後,在1920年9月30日,上海公共租界西區的麥根路313號,誕生了一個女兒——張愛玲出生了。

起初她的名字還叫張煐,後來到了上學的年紀,填寫入學表格時,母親黃素瓊覺得張煐這個名字不夠響亮,便把女兒的英文名字Eileen音譯為中文,改名張愛玲。

這個改名的舉動既勇敢也時髦!反映了其個性!

第二年,黃素瓊又給張愛玲生下了一個弟弟,長得非常秀氣,甚至有點像女孩子的張子靜。

我們說張愛玲的母親黃素瓊,是一位渴望接受新思潮的女性。黃素瓊是名門千金小姐,祖父是南京黃軍門黃冀升,黃冀升因鎮壓太平天國有功,1862年獲授代理江南水軍提督,1868年獲授三等男爵,與李鴻章是同僚,兩家人很早就定下了娃娃親。不過黃素瓊從小也被裹過小腳,可是這擋不住她對自由的嚮往,對於這宗包辦婚姻並不滿意。她拒絕陳腐,崇尚獨立,張愛玲也說過她母親是「踏著這雙三寸金蓮橫跨兩個時代」。

同時黃素瓊也是個美人,面容嬌好,櫻桃小口,眉清目秀。而且我們仔細看,她的眉毛非常的犀利,透露出一種叛逆、英氣與孤傲的感覺,是一位渴望求新,完全不拘於傳統窠臼的時代新女性。

而反觀張愛玲的父親張志沂,卻是一位滿腦子都是八股文,沒有跟上時代潮流的悲劇人物。他自小熟讀四書五經,希望通過參加科舉考試謀取功名,可是隨著清朝的覆滅,科舉制度的廢除,他空有滿腹經綸,無處施展才華。

張愛玲還記得,小時候見到父親屋裡到處亂放著各種小報,這讓張愛玲也養成了喜歡讀市井小報的習慣。而張愛玲對《紅樓夢》《三國演義》的興趣,也是源自父親。張愛玲曾說:「父親的房間裡永遠是下午,在那裡坐久了便覺得沉下去,沉下去。」仿佛張愛玲很小的時候就能夠感受到父親的那份孤寂與苦悶。

但究其實,張志沂主要還是一個傳統讀書人的形象,誠如袁良駿先生所言:「張廷眾飽讀詩書,很多古經典可以倒背如流,……他也並非一無所能,如果科舉不廢除,他沒準兒可以『』;如果不是大清滅亡、民國成立,沒準兒他也可在舊官場中混個一官半職。」但是在時代的漩渦中,跟不上新思想的張志沂沉淪了,張志沂一生只兩次短暫工作過,完全靠遺產為生,他的紈絝子弟的姿態讓妻子黃素瓊很看不慣。

後來張志沂日漸頹廢,抽大煙、賭博、出入煙花柳巷、結交酒肉朋友,還養了姨太太,一天天墮落下去。他忘記了自己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家裡的什麼事情都不負責,這讓妻子黃素瓊很失望,她受到五四新思想的影響,渴望獨立、渴望進取,不願再依附這樣的男人,兩人簽署了離婚協議書。

正如張愛玲曾在《張看》的自序中提到,「我母親也是被迫結婚的,也是一有了可能就離了婚」。

離婚後,張愛玲跟經濟條件更加優渥的父親張志沂生活在一起,後來張志沂又娶了一位妻子,是民國前總理孫寶琦的女兒孫用蕃。可是孫用蕃也愛吸食鴉片,張愛玲經常看到父親和繼母在榻上一同吞雲吐霧。

後來張愛玲跟繼母關係不和,起了衝突,張志沂在暴怒中打了張愛玲,並對她實施了囚禁。於是張愛玲在禁閉中被關了長達半年之久,還患上了痢疾,差點把命都搭上了,最後偷偷跑了出來,去了母親那裡。

對於這段曲折的經歷,後來張愛玲在《私語》裡寫下了當時的心情:「拔出門閂,開了門,把望遠鏡放在牛奶箱上,閃身出去。——當真立在人行道上了!沒有風,只是陰曆年左近的寂寂的冷,街燈下只看見一片寒灰,但是多麼可親的世界呵!」

不過,張愛玲和母親的關係其實也非常微妙,比如張愛玲總說她性格中有自私和冷漠的一面,很可能就是來自於母親,她對母親可以說一直是愛恨交織。不過有一點張愛玲一定要感謝母親,那就是母親一直非常重視張愛玲的學業。

張愛玲是幸運的,如果在她的父親身邊,那樣一個被男尊女卑思想影響的人,很可能不會提供給女兒上學的機會,希望女兒能安分守己,長大後早點嫁人,相夫教子;而她的母親黃素瓊思想開明,雖然積蓄並不多,可還是想讓女兒能夠出國留學。為此黃素瓊讓張愛玲報名參加了倫敦大學遠東地區的考試,還給張愛玲找了一位猶太裔的英國老師,以五美元一小時的高昂補課費為張愛玲補習數學。最後張愛玲也很爭氣,在這次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不過在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張愛玲出國留學的願望化為了泡影。最後母親決定轉而送她去香港大學就讀。

1939年,張愛玲道別最愛的母親和姑姑,隻身一人來到香港大學文學院念書。

香港大學裡大部分都是富家子弟的子女,衣著都很光鮮亮麗,可是相比之下,張愛玲只帶了必要的生活費,她沒有多餘的錢裝扮自己。衣服的寒酸,蓬頭垢面的,頭髮亂亂的,內心的自卑,讓她只能埋頭讀書。

有人說,張愛玲來到香港之後才成為現在我們看到的張愛玲。或許是因為在香港這樣一個東西文化交流的文化氛圍里,激發出了她文學創作的靈感和才華。

當時,恰逢香港《西風》雜誌創刊三周年,舉辦向全社會的徵文活動。19歲的張愛玲寫了一篇《天才夢》,其中有一句話寫到:「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上面爬滿了虱子。」這樣的驚人的句子。

《天才夢》的發表,算是張愛玲真正意義上步入文壇的一個開端。

她23歲寫下了《傾城之戀》,大放異彩,甚至還編成了同名話劇,在大劇院演出。「出名要趁早」似乎也成了張愛玲絕佳的註腳。

再到《沉香屑-第一爐香》、《半生緣》、《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封鎖》等作品相繼問世,更是讓張愛玲名聲大震。

在張愛玲的小說中,有很多書中的人物,是以她現實中的家族成員為原型的創作。

張愛玲的弟弟張子靜,寫過一本《我的姊姊張愛玲》,他在書中透露:《金鎖記》寫的是李鴻章的次子李經述一家,《花凋》是影射張愛玲的舅舅,《創世紀》有六姑奶奶李經溥的影子……以至於張愛玲把一眾親戚都得罪光了。

其實在張愛玲的小說中,不僅可以看到她親戚的影子,更可以看到她自己的影子。

張愛玲寫過一本小說《小團圓》,因為種種原因,一直到2009年才公開出版,這本書被認為帶有自傳的性質,書中就有很多故事情節都會讓人聯想到現實里的張愛玲。

比如現實中她與胡蘭成的愛情,在《小團圓》裡,她借盛九莉之口說:「那痛苦像火車一樣轟隆轟隆一天到晚開著,日夜之間沒有一點空隙。一醒過來它就在枕邊,是只手錶,走了一夜。」

而對桑弧,張愛玲是有遺憾的,在《小團圓》裡,她把所有人物都挖苦了一番,唯獨対燕山全是讚美。

張愛玲一生經歷過三段感情,分別是跟胡蘭成、桑弧、賴雅。

胡蘭成,張愛玲的第一任丈夫,而且胡蘭成也可以說是張愛玲的初戀,當時張愛玲情竇初開,那句「低到塵埃里」就是為胡蘭成說的。只是比張愛玲大14歲的胡蘭成,此時的有妻有妾有孩子。所以,張愛玲只是想戀愛,並沒想到結婚。可是胡蘭成後來登報離婚,就和張愛玲結婚了。但是胡蘭成非常花心,正如他在《今生今世》中寫道:「常時看女人,亦不論是怎樣平凡的,我都可以設想她是我的妻。」婚後又兩次出軌背叛,愛上了一個小護士,又愛上了一個姨太太,張愛玲在經歷內心的掙扎之後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分手。

桑弧是在張愛玲和胡蘭成分手之後出現的,這個時候的張愛玲,還只有26歲,但是正沉浸在愛情的傷痛中,是人生的低谷期。桑弧的出現,恰到好處地撫慰了張愛玲內心的傷痛。

這是一個和胡蘭成截然不同的男人,胡蘭成口若懸河,桑弧卻悶聲不響,胡蘭成收放自如,桑弧卻嚴肅拘謹,胡蘭成信誓旦旦,桑弧卻從不許諾。

而且桑弧也長得很帥,據張愛玲的姑姑張茂淵回憶說,張愛玲其實是有些顏控的,喜歡長得清俊的男人,胡蘭成如此,桑弧也是如此。

張愛玲和桑弧兩人相識於電影上的合作,張愛玲寫劇本,桑弧拍電影,第一次合作的電影叫《不了情》,兩人由此互生傾慕,不過雙方始終小心翼翼地維護著這段關係,並沒有真正在一起。對於這段感情,張愛玲在《小團圓》中寫道:「她對他是初戀的心情,從前錯過了的,等到了手已經情況全非,更覺得淒迷留戀,恨不得永遠逗留在這階段。」後來張愛玲去了香港,輾轉到了美國,桑弧繼續留在上海,成了電影界的知名人物,對於這段與張愛玲的往事,他絕口不提,不由讓人覺得與胡蘭成比起來,沉默寡言的桑弧,更配得上張愛玲的愛情。

1955年,張愛玲離開香港去往了美國,1956年張愛玲結識了德國籍作家賴雅,一個已經65歲的花甲老頭。

張愛玲和賴雅有相似的經歷,都是年少成名,都是知名的作家,都寫過電影劇本,兩個人相見恨晚,儘管這位賴雅足足比張愛玲大了29歲,但是兩個人還是很快就決定結婚。

兩人婚後幸福的生活並沒有持續多久,因為賴雅畢竟年事已高,不久就中風癱瘓了,為此張愛玲只有拼命寫作,他們的日子更是充滿了各種艱難。雖然經歷貧寒、病痛,但是在他們靈魂深處,始終深愛著對方,這是一段突破世俗眼光的忘年之戀。


總結:

今天的人們願意以「最後的貴族」來談論張愛玲,這是因為他的祖父張佩綸娶了李鴻章的長女李菊耦,這讓張愛玲與李鴻章存在著的血緣關係。

雖然在公開場合,張愛玲很少提及他的祖輩,不過我們可以想像到,當小時候的張愛玲,翻開家裡的族譜,看著那一個個舉足輕重、星光熠熠的名字,一定充滿了崇拜與敬畏。

可是她沒有想到,自己長大以後,獲得的聲譽,不亞於族譜里的任何一個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