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Xperia 1 V上手體驗:來自「理工科」的偏執追求

pconline太平洋科技 發佈 2023-12-18T19:14:32.707188+00:00

2008年2月,在風光旖旎的西班牙巴塞隆納,索尼愛立信發布了一款Windows Mobile手機——Xperia X1,這被認為是Xperia系列的第一款手機。然而僅僅只過了四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潮起,一代傳奇「索愛」卻逐漸步入餘暉。

2008年2月,在風光旖旎的西班牙巴塞隆納,索尼愛立信發布了一款Windows Mobile手機——Xperia X1,這被認為是Xperia系列的第一款手機。然而僅僅只過了四年,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潮起,一代傳奇「索愛」卻逐漸步入餘暉。2012年2月,完成股份交割後,索尼愛立信更名為索尼移動,索尼Xperia進入了下一個十年。

一年推出一款正代機型,索尼Xperia 1系列的疊代周期相對較長,這幾乎是與索尼的微單相機保持相同的更新節奏。截至2023年,索尼Xperia也僅發布了五款Xperia 1系列正代機型,似乎留給索粉的選擇並不多。最近一段時間筆者上手了索尼最新推出Xperia 1 V,對比過去的Xperia 1系列機型,我們來聊一聊這台「電影感影像」手機。

手機從功能機過渡到智能機,需求定位也從最開始的移動通訊工具,轉變為了集娛樂、消費、記錄等功能於一體的多功能移動終端。在硬體技術漸趨成熟甚至達到瓶頸時,手機這一品類也從更多軟實力層面展示品牌底蘊,比如最為基礎的外觀形態等。

在外觀設計和辨識度方面,索尼似乎存在讓人費解的「堅持」,最直觀的體現則是Xperia 1系列的五代機型在外觀設計上幾乎一以貫之。不開玩笑,初一上手索尼Xperia 1 V,竟讓我有種「大家一起來找茬」的衝動錯覺,和隔壁蘋果倒是達成了意見一致,這也難怪會有諸多索粉「釘」在「馬克兔」上。

索尼Xperia 1 V的機身尺寸為164.68*70.89*8.54mm,重量僅為187g,是目前最輕薄的高端旗艦手機。機身仍舊採用業界獨一份的修長方正設計,邊框方正、線條分明,設計莊重嚴肅。我手上的這台「墨黑」配色延續了索尼經典的黑色,配合簡約沉穩的機身設計,實現了辨識度與美觀度的有機結合。

索尼Xperia 1 V的外觀上的改變主要體現在細節方面,比如機身並未採用以往的磨砂設計,而是使用了一種獨特的紋理設計,細密的觸點凸起構成規則有序的紋理,兼顧防滑和耐磨,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指紋沾染。Xperia 1 V的邊框採用了線條紋理設計,呈現出規則的段落感,與背板維持相同調性,也同樣起到防滑作用。

機身右側邊框從上至下依次是實體音量鍵、兼具指紋解鎖的電源鍵、以及索尼獨有的實體快門按鍵。

上方邊框保留了影音剛需的3.5mm耳機接口,索尼對功能需求的堅持可見一斑;下方邊框則是Type-C充電接口,以及仍舊是索尼獨有的易拆卸手機卡槽,無需卡針就可以徒手拉出SIM卡槽。

翻到手機正面,索尼仍舊延續了無挖孔的屏幕設計,一枚小巧的前置攝像頭被放置在上方邊框上,前魅族用戶表示好評。Xperia 1 V正面上下邊框實現兩邊等寬,上下各有一枚揚聲器。比較遺憾的是,Xperia 1 V緊跟主流手機市場,呼吸燈最終也未能保留;上下揚聲器並未設置防塵網,長時間使用後會存有積灰;此外前置攝像頭邊緣並未採用燻黑處理,息屏狀態下較為明顯。

點亮屏幕,Xperia 1 V的正面屏幕呈現出完整無損的顯示效果,6.5英寸的屏幕採用了21:9的屏幕比例,這也是索尼堅持修長機身設計的一項誘因。一般而言,人們的閱讀習慣往往更傾向於橫向閱讀,相對寬一些的屏幕能展示更多橫向信息,因此主流的手機屏幕多傾向於使用18:9的比例。

以此來看,索尼在手機屏幕上的抉擇是不同尋常的,但其實卻又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影音視聽需要,作為一家大型綜合性企業,索尼集視聽、遊戲、通訊、影像產品於一體,旗下產品已打通生態終端,自然有相當一部分索尼用戶存在影音視聽需求。

(索尼Xperia 1 V觀看2.35:1比例電影)

不能忽略的是,當下主流電影畫幅已然從早期的1.33:1,發展到目前常見的2.35:1的變形寬熒幕畫幅,不斷滿足受眾在觀影時收穫視覺奇觀的需求。當院線電影上線流媒體,索尼這塊21:9的屏幕剛好可以完整顯示主流電影畫面,上下左右不會留下任何黑邊。

業界獨有的4K高解析度屏幕、新的雙揚聲器單元,甚至保留的3.5mm耳機孔以及Hi-Res無線音頻,這些偏執且決絕的取捨,恰恰表明索尼Xperia 1 V對影音愛好者的重視。

此前Sony 2023 Expo展會後,索尼手機產品企劃部高級經理佐藤振平先生接受媒體採訪時,曾針對Xperia系列的一以貫之的ID設計做出解釋。索尼在設計和開發產品時,最終考量的是用戶在拍攝照片視頻、玩遊戲等具體使用場景下的使用體驗,將這些體驗最佳化的設計哲學融合後才會投放市場,而Xperia 1 V就是索尼手機最佳的設計。

或許在Xperia手機上,仍能看到過去索尼愛立信的設計理念:溝通理性智慧,又可溝通情感。注重邏輯思維確保設計的實用性,用偏執且特立獨行的探索性設計來吸引目標用戶,這也難怪索尼會被索粉自嘲為「信仰」產品。

聊完索尼偏執的外觀設計追求,我們將視線落到Xperia 1 V最為核心的功能——影像。如果說在ID設計上索尼還保有藝術感性,那Xperia 1 V圍繞移動影像的設計則更像出自「理工科」之手,嚴謹的參數、專業的操縱,這是獨屬於索尼的浪漫。

我們仍舊從影像硬體聊起,索尼Xperia 1 V的後置鏡頭模組從前代的一體玻璃蓋板結構,改為了一體金屬框內嵌玻璃蓋板的結構,後置影像系統仍舊沿用三攝四焦段方案,詳細參數如下:

24mm廣角鏡頭:1/1.35英寸感光面積、F1.9光圈、5200萬像素鏡頭,支持四合一1200萬像素輸出;

16mm超廣角鏡頭:1/2.5英寸感光面積、F2.2、1200萬像素;

85-125mm長焦鏡頭:1/3.5英寸感光面積、F2.3-2.8可變光圈,1200萬像素。

(索尼Xperia 1 V 23mm廣角主攝鏡頭)

乍一看,索尼還是那個索尼,饒是以蘋果的保守姿態,在2022年發布的iPhone 14 Pro系列上還是將主攝升級到了4800萬像素,而Xperia 1 V仍舊只有1200萬像素。如果真這麼去想,倒是錯怪了索尼。Xperia 1 V的主攝其實採用了一顆5200萬像素的傳感器,區別於普通傳感器統一的4:3比例,Xperia 1 V的傳感器比例為4:3.3,在輸出照片和視頻時則會使用不同的畫面比例。

索尼Xperia 1 V以4:3比例輸出圖片)

(索尼Xperia 1 V以16:9比例輸出視頻)

比如輸出照片時,Xperia 1 V會以4:3的畫面比例,裁去左右一部分像素,將4800萬像素合併後,四合一輸出1200萬像素照片;而在拍攝視頻時,則會使用16:9的畫面比例,裁去上下一部分像素進行拍攝。

(索尼Xperia 1 V 4K錄製 無穩定 畫面無裁切)

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呢?沒錯,作為大法相機用戶,使用索尼α7 Ⅳ時有著類似的體驗。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1 V在拍攝4K時與1080P格式保持一致,並不會對畫面進行額外裁切,只有在開啟防抖時才會根據防抖程度進行不同比例的裁切。

新的傳感器在視頻錄製時留出了冗餘,這使得Xperia 1 V視頻防抖能力得以提升,增加了4K 60fps的視頻高品質穩定。就實際而言,開啟防抖後,Xperia 1 V裁切程度均在可接受範圍內。

(索尼Xperia 1 V 4K錄製 標準穩定 畫面裁切展示)

(索尼Xperia 1 V 4K錄製 高品質穩定 畫面裁切展示)

相信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索尼Xperia 1 V這次並未使用行業普遍採納的IMX989,即今年安卓旗艦幾乎標配的「一英寸大底」傳感器。這顆最早於Xperia Pro-Ⅰ上率先使用的移動影像解決方案,但卻在最新的Xperia 1 V上缺席,不免另許多關注索尼的粉絲疑惑。

索尼的考量是合理的,一英寸大底方案優勢固然明顯,但採用一英寸大底傳感器會導致鏡頭模組尺寸增加,機身變得更厚更重,以及會帶來更大的發熱量,頗有「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意味。為實現手機輕薄與影像能力的有機平衡,索尼在Xperia 1 V上改用一枚採用雙層電晶體像素技術的堆棧式影像傳感器。

簡單來說,常見的堆疊式CMOS圖像傳感器的像素電晶體和光電二極體是排列在同一個基板上的,使用的像素晶片結構是由堆疊在邏輯晶片頂部的背照式像素構成的。而索尼的雙層堆疊式CMOS圖像傳感器,是將像素電晶體和光電二極體採用單獨的基板進行排列,之後將排列了像素電晶體和光電二極體的基板進行堆疊。採用這種新型堆疊技術,可以對像素電晶體層和光電二極體層單獨進行優化。

對比Xperia 1 Ⅳ,Xperia 1 V使用的Exmor T新型影像傳感器相對前代的尺寸已經增大了約1.7倍,同時包括復位、選擇、放大電晶體在內的像素電晶體經過優化,增加了放大電晶體的尺寸,這使得Xperia 1 V的動態範圍得以提升,在夜間及暗光環境下的噪點控制會更有優勢。

(索尼Xperia 1 V的機身厚度及鏡頭凸起控制極為優秀)

圍繞Xperia 1 V廣角鏡頭傳感器的種種技術堆疊及優化,索尼認為在保證機身輕薄、散熱管理的前提下,Xperia 1 V在影像表現上可以實現等同「一英寸大底」傳感器的效果。筆者為此特意選擇了兩款市面上配備「一英寸傳感器」的機型作為對照機型,通過幾個常見的日常拍攝場景,來一同感受Xperia 1 V這枚新傳感器的表現。

近來廣州進入多雨期,時不時便是一陣傾盆大雨襲來,常言道陽光總在風雨後,趁著雨停間隙,我也迅速抓拍了幾張。彼時小雨初霽,天光乍現,光線被濃厚的雲層阻擋,街道和建築尚顯陰沉,光比還是相當大的。

(索尼Xperia 1 V 主攝1X樣張)

(一英寸傳感

器手機A 主攝1X樣張對比)

(索尼Xperia 1 V 主攝2X樣張)

(一英寸傳感器手機A 主攝2X樣張對比)

樣張來看,兩款手機對該場景的處理截然不同。索尼傾向於還原真實環境,成像結果與肉眼所見極為相仿,出色的動態範圍能很好駕馭住大光比環境,亮處不會過曝,暗部也不會死黑。對照組手機A在大光比環境下則開啟了HDR處理,對畫面亮處和暗部都進行了調整,尤其是畫面中的街道和建築提亮過多,畫面有些泛白。

(索尼Xperia 1 V 主攝1X樣張)

(一英寸傳感器手機B 主攝1X樣張對比)

(索尼Xperia 1 V 主攝2X樣張)

(一英寸傳感器手機B 主攝2X樣張對比)

相對而言,對照組手機B的處理相對謹慎一些,環境明暗對比較為合理,比較討好眼球。索尼Xperia 1 V因為減少了算法對成像的干預,直出成像風格反倒跟相機的處理類似,還原畫面原始信息,數碼感並不明顯。

除了大光比環境,夜間暗光拍攝也是掣肘移動影像的一大障礙,今年諸多安卓旗艦不惜犧牲機身重量也要採用「一英寸大底」傳感器,主要原因就在於追求暗光拍攝體驗。直面一英寸主攝的優勢領域,索尼Xperia 1 V在夜間的表現怎麼樣呢?

索尼Xperia 1 V 主攝1X樣張)

(一英寸傳感器手機A 主攝1X樣張對比)

(索尼Xperia 1 V 主攝1X樣張)

(一英寸傳感器手機A 主攝1X樣張對比)

樣張來看,對照組手機A無愧「夜視儀」之稱,夜間拍攝仍舊能將畫面暗部提亮到人眼可見的程度。對比以夜景拍攝著稱的手機A,索尼Xperia 1 V的表現還蠻讓人驚喜的,甚至我會覺得Xperia 1 V這次的高光壓製出奇的不錯,該亮的亮,該暗的暗,呈現夜晚該有的影調。

索尼Xperia 1 V的長焦鏡頭延續前代85-125mm焦段規格,焦段拉遠光圈同步變小,在f2.3-f2.8之前動態調節。Xperia 1 V長焦鏡頭的提升主要體現在變焦質量上,此前使用Xperia 1 Ⅳ時,長焦鏡頭僅在85mm(3.5x)、125mm(5.2x)默認焦段上能得到光學變焦質量,而二者之間的任一焦段成像質量相對較差,比如會出現4x樣張清晰度不如5.2x樣張。

Xperia 1 V針對這項問題更新了「AI超解析度變焦」功能,在數字變焦焦段,可以通過AI算法手段對畫面進行修復計算,提升長焦鏡頭的可用性。除了85-125mm焦段,在10.0x、15.6x焦段上,索尼Xperia 1 V都能夠提供不錯的成像效果。

(索尼Xperia 1 V 主攝2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長焦3.5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長焦5.2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長焦10.0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長焦15.6x焦段樣張)

在追焦連拍方面久負盛名的索尼再次提高了連拍上限,Xperia 1 V增加了「連拍:Hi+」以及「HDR連拍:Hi+」模式,三枚鏡頭均適配支持高速連拍,在實時追焦狀態下,最高可達每秒30張的連拍速度,堪稱手機連拍「天花板」。

(索尼Xperia 1 V新增「連拍:

Hi+」模式)

移動影像發展到現在,幾乎每個手機品牌都擁有了在影像上的側重方向,但如果讓我選出其中最為獨特的,除了谷歌Pixel,索尼Xperia當仁不讓。在計算攝影大行其道的當下,索尼的底氣源自於在專業相機領域沉澱多年的技術底蘊,植根於索尼微單相機的成像算法,也成為Xperia手機的特色優勢。

我們照例先從圖片拍攝開始,前文已經提到了Xperia 1 V在夜景拍攝方面的提升,除了新傳感器帶來的硬體優勢外,新增的AI曝光計算能夠在複雜光線環境提供精準曝光,藉以提升夜景拍攝成功率。目前實際體驗來看,Xperia 1 V在夜晚拍攝時的AI曝光精準度還不錯,不過在環境移動時AI曝光的識別速度還有優化空間。

(索尼Xperia 1 V 夜景樣張)

(索尼Xperia 1 V 夜景樣張)

(索尼Xperia 1 V 夜景樣張)

值得一提的是,Xperia 1 V在拍攝欄增加了夜景模式開關,但區別於目前國產手機的超級夜景堆棧,Xperia 1 V目前仍是沿用此前的自動夜景算法。

(索尼Xperia 1 V新增夜景模式開關)

Xperia 1 V此次在圖片拍攝上再次獲得了索尼微單的功能下放,新增了六款Creative Look創意外觀,為普通用戶直出樣張提供了便利性。實際體驗來看,Film(膠片)以及Instant(啞光)的風格化比較明顯,尤其是在拍攝晴空時會呈現類似「青橙」色調的質感。

(索尼Xperia 1 V Standard type標準風格)

(索尼Xperia 1 V Neutral type中性風格)

索尼Xperia 1 V Vivid鮮明風格)

(索尼Xperia 1 V Film膠片風格 )

(索尼Xperia 1 V Instant啞光風格 )

(索尼Xperia 1 V Soft Highkey 柔和高調風格)

相比Xperia前代機型、以及目前其他品牌的主流旗艦,Xperia 1 V在圖片拍攝上的升級點尚在預期之內,但在視頻拍攝領域,Xperia 1 V再一次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首先是S-Cinetone色彩模式,為了方便用戶無需後期調色而直接錄製電影感畫面,索尼在其旗艦微單相機上量身定製了這條伽馬曲線。S-Cinetone的特色在於其色彩還原特性是自然柔和的,尤其是在人物膚色的還原上,能輕鬆呈現出被攝人物的柔和膚色。顯然,無需調色、直出電影感、色彩自然柔和……毫無疑問這正是移動影像在視頻領域所需要的特性。

(索尼Xperia 1 V視頻錄製可開啟S-Cinetone)

我們試著去歸納索尼Xperia 1 V給到的視頻拍攝能力:一條適合直出拍攝的S-Cinetone移動版色彩曲線、兩款專用於視頻錄製的大師軟體、三顆支持4K 120fps慢動作拍攝的鏡頭、四個覆蓋多數場景使用的焦段……在打造最強vlog手機的道路上,索尼的努力還不止於此。

硬體上,Xperia 1 V新增了一枚指向性麥克風,擁有全指向拾聲以及語音優先拾聲功能,既能拾取環境音,又可以在複雜環境下拾取人聲;索尼此前還發布了一款XQZ-IV01Vlog顯示屏,用以充當手機監視器。是的,索尼手機可以充當相機監視器,「相機屏幕」也可以充當手機監視器。

(索尼Xperia 1 V連接相機後可充當監視器)

功能上,除了索尼手機上出了名的AI追焦外,Xperia 1 V又加入了峰值對焦,可以用於視頻錄製時追溯焦點是否準確;新增「產品展示設定」,可以優先對焦距離最近的展示物體;攝影大師及視頻大師新增豎向拍攝UI,同樣能滿足vlog豎拍需求。

可以說,Xperia 1 V已經為視頻愛好者提供了目前市面上絕無僅有的攝影能力,索尼的確希望用戶去嘗試使用這些優秀的功能,當然這之間存在學習門檻,Xperia 1 V在影像方面的上限及下限,僅取決於你的理解和創造。

更多索尼Xperia 1 V樣張:

索尼Xperia 1 V 超廣角0.7x樣張)

(索尼Xperia 1 V 主攝1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主攝2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長焦3.5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3.5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5.2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5.2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10.0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10.0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15.6x焦段樣張)

(索尼Xperia 1 V 15.6x焦段樣張)

一直以來,索尼Xperia 都是手機市場中獨樹一幟的「異類」,它有想法有創造,時常會激進般推出新的硬體及技術;但它卻又不迎合不盲從,在一些已成「標配」的功能上,索尼的適配進度總是相對保守的。這種「矛盾」屬性帶來的結果是,消費群體對索尼的評價呈現兩極分化形勢。索尼不在乎存量市場中眾多的潛在用戶嗎?相反,索尼在保證影像基本盤的同時,正在不斷優化基礎硬體配置,進而提升用戶常規使用體驗。

每一代索尼Xperia旗艦機型均採用高通驍龍最新移動平台,Xperia 1 V採用了「驍龍8 Gen2+LPDDDR5X+UFS4.0」的核心硬體方案,性能及散熱的提升,Xperia 1 V在使用體驗上的提升頗為明顯。

影像體驗方面,索尼Xperia 1 V拍攝圖片或視頻時相機響應速度更快,機身溫度更低,且支持更長時間的拍攝時長,比如拍攝4K 120fps視頻時,Xperia 1 V連續錄製15分鐘才停止,中途甚至沒有出現高溫警告,體驗比前代提升良多。

而在遊戲體驗方面,以國民手遊《王者榮耀》為例,Xperia 1 V適配了120幀模式以及21:9比例,能滿足用戶遊戲場景需求。索尼Xperia Stream散熱拓展塢同樣對Xperia 1 V進行了適配,其特殊的風道設計,可以直接對手機SOC所在的背部位置進行降溫,在暢玩諸如《原神》、《崩壞·星穹鐵道》等高負載遊戲時,可以起到散熱、穩幀、提升流暢度的優勢。

(索尼Xperia Stream 圖源索尼官博)

索尼Xperia的本地化功能也在不斷優化,比如Xperia 1 V的遊戲增強器界面增加快門鍵截圖等功能;換機助手升級優化,圖片視頻、應用APP、文件數據等可以迅速傳輸同步;與Flyme的合作更加深入,部分Flyme功能點增加開關等。可以發現,以往發熱、降頻、卡頓等多數Xperia用戶希冀解決的問題,拍攝、遊戲、系統體驗等希冀增加的功能,索尼在收到反饋後的確在不斷改善優化。

Xperia的亮點也好,痛點也罷,索粉懂,消費群體了解,索尼更是心如明鏡。大樓不是一日建好,路一步一步走,Xperia 1 V已經昭明索尼斷舍離的決心。明晰自己的定位和需要,力行不輟,索尼和用戶都需要一些時間。

END

我就知道你「在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