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論語:故宮不是白來的攝影棚

北京日報客戶端 發佈 2023-12-18T20:45:20.414938+00:00

6月15日,故宮博物院通過官網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新規將於6月30日正式施行,其中,「未經故宮博物院允許,禁止進行各類表演、宣傳、採訪、社會調查、宗教活動、售賣商品或服務、商業性拍攝等非參觀遊覽活動」的規定,頗為引人注目。

6月15日,故宮博物院通過官網發布《故宮博物院參觀須知》及《故宮博物院禁止攜帶物品目錄》。新規將於6月30日正式施行,其中,「未經故宮博物院允許,禁止進行各類表演、宣傳、採訪、社會調查、宗教活動、售賣商品或服務、商業性拍攝等非參觀遊覽活動」的規定,頗為引人注目。

近年來,由於宮廷劇的熱播,很多人選擇在知名景點拍美照。東華門外因此形成了商拍一條街,大大小小的店鋪門口掛著明清皇帝后妃的衣服——當然對標的是古裝劇而非歷史;打開門是炫目的化妝間,手藝熟練的化妝師三下五除二就能把普通遊客變成皇上娘娘公主太子,然後攝影師及其助理拉著露營車帶著裝備和客人「進宮」。於是乎,故宮裡無論是肅穆的太和殿還是旖旎的御花園,往往能同時出現四五個明成祖、七八個、少量太后和皇子公主,當然還有穿著飛魚服的錦衣衛、傳說中的刺客呂四娘……這種場面幾乎每天都在上演,「從開門到閉館,都能看到商業拍攝團隊,他們往往會長時間占用參觀通道和公共空間。」一位故宮博物院開放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

如果說「關公戰秦瓊」式的商拍在場面上讓人哭笑不得,那麼商拍過程中對故宮造成的傷害則令人痛心疾首。據報導,為運送道具器材,故宮裡的「車」也多起來。文華殿門外,1分鐘經過了9輛「車」,有四輪野餐拉車、26寸的行李箱、攜帶重物用的拉杆包。御花園石子路面是傳統油灰嵌石子的做法,大的行李箱子、露營車的輪子碾壓在上面,會將小石子擠壓鬆脫,造成地面圖案的不完整或缺失;超長超大的設備或用具在通過過道、牆門等較為狹小空間時,容易剮蹭牆體和琉璃件兒,造成構件脫落或殘缺;還有些人為了出片兒,任意攀折花卉,踩踏護欄台階,霸占公共區域……惡形惡狀不一而足。商拍扎堆,不僅給文物古建帶來安全隱患,也嚴重擠壓其他遊客的遊覽空間。說實話,作為普通遊客,作為歷史愛好者,真心覺得故宮再不出手管管不行了。

這次頒布的參觀須知和禁止攜帶物品目錄針對性都很強,可以說讓無序商拍再無漏洞可鑽。故宮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人心中的瑰寶,怎麼愛護都不為過。新時代文物工作的方針中,「保護第一、加強管理」是重中之重的要求,是故宮管理者的首要任務。出台嚴格的參觀須知,是對文物和遊客的雙重愛護;禁止商拍,也是對故宮版權的維護,符合國際通行規則。當然,對於遊客合理的拍照需求也必須予以尊重,畢竟「讓文物活起來」也是文博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但「活起來」絕不是烏煙瘴氣、野蠻生長的商拍,不是把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故宮當成亂鬨鬨的菜市場,或者視為私家攝影棚,上演粗製濫造的古裝劇模仿秀。

來源 北京晚報 作者 張麗

流程編輯 馬曉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