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天后腥風血雨15年,為何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讀書悟道 發佈 2023-12-19T04:13:16.618677+00:00

母憑子貴,劉盈是呂后唯一的兒子,也是她坐鎮後宮掌管天下的合法性所在。如今兒子沒了,她這個年過半百的孤寡老人何去何從,是繼續執掌朝堂,還是很快會被清算?


公元前188年八月十二日,漢惠帝劉盈病逝。在他的葬禮上,作為生母的呂后卻一滴眼淚也流不出來,在她的內心憂懼遠大於悲傷。


母憑子貴,劉盈是呂后唯一的兒子,也是她坐鎮後宮掌管天下的合法性所在。如今兒子沒了,她這個年過半百的孤寡老人何去何從,是繼續執掌朝堂,還是很快會被清算?


前途未卜,生死未知,她如何有心情追思親人呢?


呂后「泣不下」,有人看在眼裡,此人就是張良的兒子張辟疆。他發現呂后的異樣後,立馬就和陳平商量了一下,說:


「君今請拜呂台、呂產、呂祿為將,將兵居南北軍,及諸呂皆入宮,居中用事,如此則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脫禍矣。」


陳平隨即採納了張辟疆的建議,上奏呂后,提出封呂氏族人為將,並統領南北軍,呂后聽後不禁放聲大哭。


唯一的兒子沒了,呂后沒哭,聽到陳平的建議後,她反而大哭起來,這是何道理?事出反常必有妖。

呂后與劉邦的拉鋸戰


在楚漢爭霸賽中,劉邦能戰勝項羽奪得天下,異姓諸侯王在其中功不可沒。但劉邦登上帝位後,為了漢室江山永固,他又親手剪除了這些異姓王。


在對待異姓王的問題上,呂后的態度比劉邦還要積極。她趁著劉邦去平叛陳豨叛亂之際,與蕭何聯合斬殺了韓信,之後又誘殺了彭越,間接逼反了英布。


那麼,呂后為何如此積極地介入誅滅異姓王的運動呢?因為此事直接關係到她與太子劉盈的未來。


劉盈羸弱,劉邦帶他去打獵,面對一隻兔子,連續拉弓兩次不忍射之,最終讓兔子逃脫。事後,劉邦問他為何如此,他說那是一隻懷了孕的兔子,不忍殺他。


「孝惠為人仁弱,高祖以為不類我,常欲廢太子,立戚姬子如意,如意類我。」


劉邦從中看到的不是他的仁厚,而是他的懦弱。作為一國之君的未來繼承人,連一隻兔子都捨不得殺死的人,又有何能力把持住漢室江山呢?


後來的事實證明,劉盈也的確沒有一國之君的擔當,但也並未影響漢室江山的穩固,因為他有一個能力超強的媽。


呂后積極參與剪除異姓諸侯王的行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為劉盈即位鋪路。對於這些異姓諸侯王,特別是韓信,一個有能力三分天下的人,連劉邦都無法駕馭他,劉盈又有何能耐掌控他呢?


所以,呂后將矛頭對準韓信,那是相當有想法的。

說起來,呂后還應該感謝陳豨,要不是他叛亂,她也不會有機會更多地參與政事,更不會由此增強自己的聲望。


陳豨叛亂與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周昌,而周昌當時頭上頂著趙王代相的名頭。那麼趙王又是誰呢?


趙王就是戚姬的兒子劉如意,由於劉邦極為寵幸戚姬,所以在劉如意八歲時,就已集兩王於一身,即代王和趙王,之後代地納入趙地,劉如意統稱趙王。


由於趙王年幼不去封地,那麼封地由誰管理呢?劉邦先是讓陳豨為代相行管理權,後來發生了由劉邦主持的換立太子事件,周昌無意中捲入了一場紛爭。


在朝堂之上,劉邦一提要換太子,群臣基本都投了反對票,唯有一人沒出聲,此人就是周昌。


周昌素以寬厚仁義著稱,在眾臣之中影響力還是有的。劉邦見周昌不出聲,馬上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如果他支持,至少此事還有商量餘地;反之,也好找個台階下,此事也就此作罷。


周昌有口吃的毛病,情急之下更加說不利索,半天憋出幾個字:「陛······陛下·····廢······廢掉太子,臣······臣······臣不能奉命······」


此言一出,眾人都被他逗笑了,劉邦就此作罷。事後,呂后見到周昌,撲通一聲跪在周昌面前,以此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同時也是一種拉攏之態。

周昌還沒從呂后的跪拜中反省過來,就又被劉邦叫去了,要他出任趙王的代相,也是讓他保護劉如意。


君命不可違,明知山有虎,只能向虎山行,周昌無奈只好走馬上任。這樣一來,陳豨就退居二線了。


陳豨在代地已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一下退居二線,說沒想法那是假的。但他表現其想法的事件有點太出圈了,每次去拜訪周昌,陣仗搞得很大,千人隨行,百輛豪車出動。


一次也就算了,他還有二次、三次,此後周昌再也坐不住了,趕回京城就告了他個謀反的罪名,就這樣,陳豨在劉邦的嚴查中被逼反了。


陳豨叛亂產生了十分惡劣的影響,那就是導致異姓諸侯惶惶不可終日,紛紛步了陳豨的後塵,而呂后和太子劉盈的地位卻在混亂中加強了。


誅滅韓信,呂后聯合了蕭何;誅殺彭越,她使了陰謀;而面對英布叛亂時,她又把張良拉下水。


張良給他出謀劃策,先是為太子請出了「商山四皓」,保證了太子留守後方,之後又在劉邦出征之際提出,應由太子任將軍,監領關中軍隊,以防劉邦走後發生意外。


於是,劉邦下了一道命令,抽調關中三萬精兵作為太子警衛隊,由太子親自指揮,以此負責關中的安全保衛工作。


至此,呂后還收穫了自己的軍隊。


公元前195年,劉邦不死心,為了心愛的戚姬和年幼的劉如意,他再次提出了更換太子,這次他把寶壓在了張良身上,然而張良已被呂后拉攏,他怎麼可能支持廢除劉盈呢?


劉邦氣得肺都要炸了,此時的他才發現,呂后和劉盈已經無法撼動了,命運註定了戚姬和劉如意的悲慘結局,也是一場成王敗寇的故事。

呂后的夢想


公元前195年,劉邦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此時他深切地感受到了呂后及呂氏家族的強大壓力。


將死之時,相比戚姬,他更擔心的是劉氏的江山。在他死後,漢室江山還能不能姓劉,這著實令人深思。


大家都認為劉邦有識人的天眼,這點確實不假。他考慮到劉盈的懦弱,日後獨攬大權的人必是呂后。每每想到此,劉邦的氣就不打一處來,所以,在病榻之上,他對呂后極為反感,甚至一見到她就怒氣衝天。


但不管再怎麼生氣,後事還是要料理,於是,在病榻上的劉邦想出了一個治服呂后的絕招:


第一招:與群臣立下白馬之盟,「從今而後,非劉氏而王,非有功者而侯者,天下共擊之!」。


第二招:重用兩個人:陳平和灌嬰,他要二人駐守在滎陽,因為滎陽是通往關中的咽喉,也是兵家必爭之地,一旦天下有變,首先就要過滎陽這一關。


劉邦一去,呂后心裡也沒底,為保漢室江山,她向劉邦提了一個問題,這就是人盡皆知的問相事件。


劉邦給出了三個人選,蕭何之後非曹參莫屬;曹參之後為王陵,不過要陳平輔助他;王陵之後呢?劉邦沒有再回答,一顆耀眼的流星隕落了,公元前195年四月十日,劉邦與世長辭,享年61歲。


劉邦下葬三天後,公元前195年三月,太子劉盈登基,史稱惠帝,這一年,他17歲。

看著劉盈如約赴職,最欣慰的人就是呂后。為了這一天,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承受了極大的壓力,還好,結果令人滿意。


但是劉盈能力實在有限,話說古人十六七歲已經不小了。康熙8歲登基,十五六歲剪除了鰲拜,19歲開始了平定三藩的戰爭,有無天賦也早就看出來了。


劉盈能力有限,不僅劉邦看不上他,呂后對自己的兒子也是一言難盡。所以,劉盈登基後,呂后曾有一個可怕的想法,那就是殺光所有朝中元老級的重臣,確保天下從此太平。


但這個想法很快被酈食其的侄子酈寄否定了,酈寄與呂祿相交甚好,因此了解到這個想法。酈寄分析,這個想法一旦實施,呂氏一族必然會招來殺身之禍,這與劉邦臨死前留下的絕招有關。


喝過血酒的眾臣不會答應,駐守滎陽的灌嬰也不會答應,取代樊噲統兵在外的周勃更不會答應。也就是說,此時的呂后雖然把持了大權,但由於劉邦生前的布局,她仍然不具備完全行事能力。


眼看著動不了朝中重臣,那向內開火總歸還是有把握的吧。於是,便有了呂后毒殺劉如意,還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此外,她本想把劉肥也送上西天的。

劉肥是漢高祖的庶長子,高祖登基後,他受封齊王,建齊國,定都臨淄,統轄了七十三城,成為西漢最大的諸侯國。


呂后要搞劉肥,但劉盈不同意,劉肥及時察覺,立馬把城陽郡獻給魯元公主作湯沐邑,從而免除了一場災難。


劉肥這一舉動非常明智,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他保全了自己,也就等於保全了家族。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劉肥死後,其子劉襄即齊王位,而劉襄也是參與諸呂之亂的重要人物。


這麼說來,呂后還是心太軟了,政治眼界還是狹窄了。


劉盈在位的七年時間,基本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但令呂后沒有想到的是,惠帝劉盈死了。


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呂后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如此經不起風雨,不就是給他看了眼啥叫「人彘」嗎?至於要死的地步嗎?


說實話,至於,非常至於,劉盈看過「人彘」之後,對呂后說「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一語道破他的處境,有你這樣一個強勢的媽,我哪有施展抱負的機會,你們不都說我懦弱嗎?好的,從此之後,我就沉溺於酒色了,江山隨它去吧,反正那江山也不聽我的。


試想劉邦活著的時候都被呂后拿捏了,更何況劉盈呢?他看到了呂后的陰狠,對權力的控制欲,他一輩子都追不上她的母親。


劉盈的荒淫無度純粹是對呂后的一種報復,不到七年,他便駕崩於未央宮。要說他給漢室給呂后留下了什麼,無非就是幾個幼子罷了。


劉盈的過早離世,對呂后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她的計劃才剛剛開始,突然手中的權力就開始動盪了,無數的未知撲面而來,你叫她怎能不恐懼呢?


所以,在劉盈的葬禮上,她一滴淚也流不出來。

呂后心有餘而力不足


陳平是個聰明人,對「見風使舵」特別在行,這不是貶低,而是一種肯定,他是一個隨勢而動的人。


劉邦死前聽信讒言,讓他去把樊噲給殺了,陳平沒這麼幹,因為他看清形勢了,劉邦一走,呂后必然得勢,他怎麼能把她妹夫給殺了呢?那不是自尋死路嗎?


所以,陳平不但沒有殺樊噲,而且還把他帶回了京城。儘管後來呂后的妹妹呂嬃找他的茬兒,但經陳平在高祖靈前的一番表演,將他與呂后之間的誤會早已化解了。


如今劉盈死了,又是陳平向呂后拋出了橄欖枝。陳平為何要與呂后聯合,他是有想法的。


漢初朝堂有四大派系,即豐沛系、功臣系、諸侯系和呂氏集團。


豐沛系是劉邦的嫡系,他們不是出自豐縣就是沛縣,在劉邦起兵前便在一塊玩耍了,如樊噲、周勃、曹參、蕭何、夏侯嬰等人。


功臣系主要是在秦末戰爭和楚漢爭霸中投靠劉邦的人,如張良、陳平、酈商、灌嬰、傅寬、韓信(被廢為淮陰侯)等人。


諸侯系則是在楚漢爭霸時倒向劉邦的諸侯王,這些人漢初都被封王,之後又經歷了被殺戮的命運,如長沙王吳芮、燕王臧荼、韓王韓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等。


呂氏集團也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呂后的兄長呂澤長期配合劉邦作戰,在他的周圍也有一邦親信,如陳豨、靳歙、丁復、傅寬、蠱逢(蟲達)、郭亭、郭蒙、朱軫等。

有實力的異姓諸侯王被劉邦基本剪除了,剩下的三股力量成三足鼎力之勢,但凡有兩個派系聯合,其力量必大過於另一系,這就是陳平為何倒向呂后的原因,他們的聯合可以給對方足夠的安全感。


於是,呂后繼續她的執政生涯,配合她的是年幼的前少帝。呂后臨朝稱制,但她仍不滿足,唯一的兒子沒了,她的心思全部放在了抬舉呂氏一族上,她要的是呂氏的天下。


呂台、呂產分別出任南軍、北軍的指揮官,南軍負責守衛宮廷,北軍負責保衛京城,這是呂后的兩支王牌軍。


但這遠遠不夠,呂后要抬舉呂氏一族,必然將他們封王搶占地盤,但劉邦生前有令「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高祖的遺志如何破,她又想到了陳平。


蕭何死後,曹參繼任相位,蕭規曹隨,曹參保證了各項制度的平穩執行,並未頻頻更換政令,以保天下太平。


但劉盈死後的第二年,曹參也死了。呂后依劉邦遺囑,任命王陵為右丞相,陳平為左丞相,周勃出任太尉。

公元前187年,呂后出手了,她要分封呂姓子弟為王,於是她小心翼翼地徵求王陵的意見,王陵是個直球,一口回絕,說此舉有違先帝與諸臣的約定。


呂后又轉而徵求陳平、周勃的意見,這兩人深知呂后陰險毒辣,公然反對肯定行不通,權衡利弊之後,他們決定以退為進,保全實力,虛與委蛇,曲意逢迎又何妨,一個字回覆:封!


呂后喜出望外,王陵大罵二人拍馬屁,很快,王陵被呂后架空,給了他一個太傅的虛職,讓他一邊涼快去了。


王陵宰相的實權沒了,得利的是陳平,他出任了右丞相。


呂后也心隨人願,大封呂氏諸王。她先封呂台為呂王,呂台死後,又分封呂產為梁王,呂祿為趙王,呂通為燕王。


呂氏的其他子弟也都雞犬升天,外戚集團一時氣焰十分囂張,大有蓋過劉氏皇族之勢。


那麼對於劉氏皇族,呂后又是如何安排的呢?她究竟想要打造一個怎樣的江山呢?


呂后在大封呂氏的同時,劉氏也沒落下,劉盈之子劉疆封為淮陽王、劉不疑為恆山王、劉山(劉弘)為襄城侯、劉朝為軹侯、劉武為壺關侯,封魯元公主之子張偃為魯王。


由此看來,呂后釋放出的信號是,劉呂共制一個天下,不過這只是她的一廂情願罷了,劉氏皇族可不這麼想。


為了將劉呂撮合到一起,呂后採取辦法也是政治聯姻。她把呂家女兒嫁給劉家,比如漢高祖劉邦長子劉肥的兒子劉章、劉襄,第五子劉恢、第六子劉友、宗室劉澤,都與呂氏聯姻。


但嫁入呂家女兒幾乎都遭遇了水土不服,諸呂之亂也證明了呂后夢想的破滅。

諸呂之亂


呂后大封呂氏諸王時,陳平憂心仲仲,他非常擔心時局的發展超出自己的控制範圍,幸好陸賈出現了。


在關鍵時刻,陸賈對陳平說:「天下安,注重相;天下危,注重將。將相和睦,則士人自會歸附,萬一天下有變,將與相要相互策應。」


一語點醒夢中人,此後陳平主動為周勃送去黃金、美酒,周勃也以禮相贈,將相和,為最終粉碎諸呂集團打下了基礎。


公元前180年,呂后走到了人生終點。臨死前,她讓趙王呂祿擔任上將軍,統轄北軍,梁王呂產統轄南軍,並囑咐他們說:


「呂氏封王,大臣們不服氣。我快死了,皇帝年幼,大臣們恐怕會作亂,你們一定要控制軍隊,守住皇宮,不要為我送葬,以免政敵有機可乘。」


在彌留之際,她還任命呂產為相。


然而,呂后死後,該來的還是都來了。


呂氏集團與劉氏皇室集團要爭位,關鍵在於功臣系和豐沛系。他們倒向誰,誰就是贏家。


皇室集團最先坐不住的是齊王劉襄(劉肥的長子),他起兵叛亂,並發布檄文聲討呂氏家族,號召天下群起而伐之。


呂產派灌嬰前去鎮壓,灌嬰進抵滎陽後,便按並不動了,暗中與齊王劉襄達成一致意見,倘若呂氏集團有政變的苗頭,他們將一同反攻。

呂祿、呂產有心政變,但卻顧慮重重,對內擔心太尉周勃,對外又顧忌齊、楚等劉氏封國,同時還擔心統兵在外的灌嬰反叛。


他們的擔心是對的,但並改變不了什麼。南軍、北軍在二呂手中,如何要他們乖乖交出兵權,周勃動了一番腦筋。


他找到了酈商(酈食其的弟弟)的兒子酈寄,在原則問題上,酈寄站在了劉氏的一方。


酈寄作為說客去勸說呂祿,要他將兵權交給周勃,這樣劉氏出兵就沒有合法藉口,大臣們也安心,呂祿猶豫不決。


就在此時,呂產已得到消息,知道了灌嬰與齊國、楚國已達成協議,準備聯合進攻京城,誅殺呂氏集團。


呂產大驚,馬上要進宮與呂祿發動政變,但還是晚了一步,由於周勃的眼線告密,周勃提前得到消息,當機立斷去了北軍,面對呂祿,他假傳聖旨,在酈寄的配合下,成功拿到了凝視軍的兵權。


之後周勃馬上召集軍隊,發令全軍:「為呂氏者右袒,為劉氏者左袒。」士兵們紛紛露出左臂,以示效忠。


就這樣,周勃控制了北軍這一重要的軍事力量。


當呂產來到北軍時,等著他的是一場屠殺。


周勃的軍隊與呂產的軍隊在皇宮外展開激戰,在交戰中,呂產被殺。周勃派出軍隊大肆抓捕呂氏家族成員,不論男女老少,全部誅殺,寸草不留。


呂氏集團在一天之內,由極盛走向了毀滅。


呂后沒有想到,她屍骨未寒,由她精心構建的呂氏王朝已轟然坍塌,灰飛煙滅了。

新秩序的建立


呂氏倒台,那麼被呂氏扶上台的少帝自然也是要下台的,那麼新任的皇帝選誰呢?


功臣們的基本要求是:「今皆以夷滅諸呂,而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遺類矣。』,要扶持一個沒有呂氏血統的帝王。


齊王劉襄不行,他舅舅名聲不佳,一個呂氏集團就是血的經驗教訓。


最終他們選了代王劉恆,因為劉恆一身默默無聞,也沒有參與諸呂之亂,歷史清白,此人當上皇帝對豐沛功臣們是最沒威脅的人。


劉恆,漢文帝,就這樣因」無為「而被推上了帝王之位。但他們還是把劉恆想簡單了,他雖斯文,並不懦弱。


綜上所述,呂后一生辛苦打拼,執政15年,到頭來,還是一場空。事實證明,她終究還是沒有斗過劉邦,劉邦為她專門設計的絕招最終還是奏效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