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閃電俠》之前,你必須了解的五個小知識

少數派 發佈 2023-12-19T10:32:27.836738+00:00

是希望從公式化、扁平化的電影中尋找一絲新意的超級英雄電影粉絲?是某一處讓人心有戚戚,合在一起卻一盤散沙的 DCEU 深沉擁護者?還是想趁沒有「國產保護光環」的初夏,走進電影院好好看一場電影的普通路人?

是希望從公式化、扁平化的電影中尋找一絲新意的超級英雄電影粉絲?是某一處讓人心有戚戚,合在一起卻一盤散沙的 DCEU 深沉擁護者?還是想趁沒有「國產保護光環」的初夏,走進電影院好好看一場電影的普通路人?

不管你是哪一類觀眾,看到那套熟悉又陌生的紅色戰服風馳電掣橫跨巨幕時應該都會產生不少的疑惑。闊別兩年,如果我已經忘了以往看過的那些故事和人物,6 月 16 日即將上映的《閃電俠》還能不能看懂?圍繞在 DC 超級英雄電影周圍的換帥與重啟傳聞真真假假,哪些規劃是已經明確的?只從改編來源、設定以及可能的劇情走向來看,這次《閃電俠》電影的故事又是否值得一看?

本文就來為你梳理一些等待入場之前,可以隨便翻看的《閃電俠》電影周邊小知識。

角色:世界上最快的男人

就像提起某個超級英雄角色,我們可能會想起某句特定的台詞或描述一樣,在 DC 的漫畫與電影世界觀設定中,閃電俠一般是與「世界上最快的男人」這個稱號所對應的。

如果你還記得喬斯韋登或扎克·施耐德任何一個版本《正義聯盟》中的主要人物,或許也能想起電影裡那個略帶社恐、有些稚嫩、不會打架但有個超能力是「有錢」的蝙蝠俠朋友的巴里·艾倫,或者 Barry Allen。和神性溢出屏幕的超人、颯爽征服影院的神奇女俠或不管誰演都各有風味的蝙蝠俠不同,此前閃電俠在電影中給大部分國內觀眾留下的印象除了上面說的幾點應該就只有「快」了。

因為電影並沒有詳細交待過閃電俠的背景,所以我們先從漫畫這邊簡單過一下這個角色的履歷——部分設定大概率也會直接改編到這次的電影當中。

首先,閃電俠的超能力來源叫做「神速力」。神速力作為 DC 宇宙速度測量極限,類似於光速是我們宇宙的速度極限,也是 DC 世界設定下大部分「極速者」的能力來源,除了速度快之外,神速力常常還能賦予閃電俠和其他同類角色其他超能力,比如漫畫中的「強尼快客」和「傑西快客」甚至還可以藉助神速力飛行。

另外,電影中出現的《閃電俠》電影中出現的 Barry Allen 也並非唯一的一位「閃電俠」。在漫畫中,正義聯盟建立之前的另一個類似超級英雄組織「美國正義協會(JSA)」中出現的第一代閃電俠 Jay Garrick、我們所熟知的被閃電劈中時因加入試驗藥物作為「風味」而獲得神速力能力的 Barrt 以及後續官方認證的最快閃電俠 Wally West(官方認證的最快閃電俠)、第四代閃電俠 Bart Allen……

和大部分超級英雄真人電影一樣,電影《閃電俠》所選取的是最具代表性、同時也是此前在 DC 真人電影中出現過多次的 Barry Allen。

故事:從「閃點」出發

除了被雷擊中的那個「決定性瞬間」,閃電俠的起源故事中另一個關鍵設定則是「失去雙親」:母親被不明力量殺害、父親因此含冤入獄。類似的情節在早前《正義聯盟》的電影中略有提及,但因為情節作用比較關鍵,這次的《閃電俠》電影為了照顧新觀眾應該還會進一步展開。

因為民風相對淳樸,與蝙蝠俠童年經歷相似(雖然好一點)的巴里並沒有走上「我即是復仇」那條逼格滿滿但傷痕累累的道路,反而勵志地進入了當地警局的犯罪現場鑑證科(CSI)成為了一名公務員——希望通過體制的力量為父親含冤昭雪。

但在被從天而降的神速力選中獲得能力後不久,巴里發現自己的「極速」似乎還伴隨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穿越時間(不知道的朋友可以抽空重溫《正義聯盟》導剪版)。在做了任何一個普通人在擁有類似能力之後都想試一試的決定之後,他回到了改變自己人生的那個夜晚救下了母親,然後引發了一系列蝴蝶效應……這部分劇情,便是 DC 漫畫劇情中著名的大事件之一「閃點」或「閃點悖論」。

從目前放出的多條預告來看,「閃點」十有八九就是《閃電俠》電影的改編來源了。在漫畫中這個事件直接引發了 DC 漫畫宇宙的重啟(和你的手機一樣,漫畫作者們不知道該怎麼畫下去的時候也喜歡「重啟」),電影這邊雖然看上去有很多不太一樣的情節安排和改編,但承上啟下、推陳出新的作用是一致的。

客串:老情懷與新面孔

雖然電影以「閃點」為框架這一點為基礎創作是確定的,考慮到好萊塢超級英雄電影近幾年向來喜歡預告「騙」這一傳統,我們還是很難確定說預告片裡看到的就是我們會在電影院看到的。相比之下,預告片中出現過的幾位配角倒是不至於也不敢隨便刪減,尤其是「超女」和「蝙蝠俠」。

首先是「超女」。漫畫裡超女氪星名為 Kara-El,是超人的堂姐。和超人不同,她的飛船因為逃離氪星時航線偏離,幾經周折才來到地球,加上旅途中各種原因導致的時間差異,她在設定上看上去則要比超人更年輕一點。

電影對「超女」這一角色的引入則是用於替代《閃點》漫畫中「超人」這一角色的:在漫畫中,巴里干擾時間線的後果之一便是超人落地便被美國政府扣押,終日與世隔絕、沒有太陽輻射的環境讓他瘦骨嶙峋,所以「超人」這個角色一開始也並不存在;而從電影預告目前透露的信息來看,電影中將這部分故事的角色換成了超人的堂姐 Kara-El,由拉丁裔演員 Sasha Calle 飾演。

至於超人,雖然大家熟悉的亨利·卡維爾回歸無望,但《閃電俠》電影導演不久前在接受採訪時卻透露稱尼古拉斯·凱奇會以客串的方式在本次電影中扮演「超人」——雖然只是客串,但凱奇與超人這個角色之間其實也有很深的淵源了,如果你感興趣不妨去讀讀這篇報導的原文。

因為超人、超女角色設定的轉換,目前預告片所給出的反派角色也和漫畫不同。

漫畫中閃電俠將直面他的一生宿敵「逆閃」,但電影預告目前則只給了此前已經在《鋼鐵之軀》和《正義黎明》中亮相過的「佐德將軍」鏡頭;所以比起可能會有誤導性質的預告片,從來不騙小孩兒的玩具周邊透露的信息也更值得參考——早前知名玩具廠商麥克法蘭放出過的《閃電俠》電影周邊玩具中就有這麼一款黑色的閃電俠:

玩具包裝對該角色的介紹則是:

As he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his powers, Barry Allen encounters a mysterious and terrifying vision amidst The Speed Force – something, or someone, is seemingly using the abilities of The Flash for nefarious purposes.

在探索自身能力極限的過程中,巴里·艾倫在「神速力」中遇到了一個神秘而恐怖的場景——某個東西或者說某個人,似乎正藉助閃電俠的能力實施險惡的企圖。

「黑閃電」目前在放出的預告中完全沒有任何露出,它會是電影真正的反派嗎?又或者只是給漫畫粉絲以及後續作品埋下的一個小小的彩蛋?

至於這次《閃電俠》電影最令人稱道的地方,莫過於將麥可·基頓請回來飾演蝙蝠俠了。對 DC 漫畫改編電影粉絲而言,這個設定的情懷濃度和不久前 MCU「三蟲同框」的《蜘蛛俠 3》是同一水平的:1989 年,由蒂姆·波頓執導的《蝙蝠俠》上映,超級英雄電影「老戲骨」、演員麥可·基頓在其中飾演的蝙蝠俠在諾蘭「黑暗騎士」系列出現之前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經典。

雖然預告片裡基頓的蝙蝠俠也提到了自己「失去雙親」這一設定,但我們依然不排除他回歸飾演的蝙蝠俠是 Thomas Wayne 而非大家所熟知的 Bruce Wayne 這一可能性——在《閃點》漫畫中,歌譚那條小巷裡被殺害的人變成了大家所熟知的 Bruce Wayne,他的父母則活了下來並相愛相殺……

另外,本·阿弗萊克所飾演的《正義聯盟》版蝙蝠俠目前也已經在預告中亮相

作為設定和故事相對而言更為影院觀眾所熟知的「第二新蝙蝠俠」(「第一新」是羅伯特·帕丁森),本·阿弗萊克在近幾年的 DCEU 電影粉絲群體中的人氣其實不低,他在這次的電影中應該也會作為《正義聯盟》與《閃電俠》的連接點,為我們獻上一位壯年蝙蝠俠在 DC 漫畫改編電影中的最後光輝。

未來:《閃電俠》之後

既然聊到了「本蝙」的謝幕以及羅伯特·帕丁森的「新蝙蝠俠」,我們自然得藉機聊聊 DC 漫畫改編電影在「宇宙」構建這件事情上的後續規劃——閃電俠的「閃點」事件從設定上來說無疑是一個絕佳的重啟契機,從這次《閃電俠》電影往後,DC 電影的設定和故事將會發生哪些變化,大家以往熟悉的那些銀幕角色又何去何從?

2022 年 10 月,導演 James Gunn 和製作人 Peter Safran 分別被任命為 DC Studios 的聯合主席和聯合 CEO,DC Studios 作為統領 DC 電影、電視劇和動畫業務的新部門,則將取代此前發行真人電影的 DC Films 部門。

DC 以往在相關電影的策劃和製作上的確是混亂的,所以很多 DC 粉絲對 James Gunn 的加入自然也寄予厚望——他在 MCU 的最後一部電影《銀河護衛隊 3》目前仍有排片,目前爛番茄專業影評和觀眾影評打分分別為 82% 和 94%,國內豆瓣評分 8.5,可以說是目前為止 MCU 整個第四、第五階段少有的「高光」。

而和此前「客串」為 DCEU 製作《自殺小隊》不同,晉升 DC Studios 聯合主席的 James Gunn 也在今年 2 月公布了他執掌之後的一系列 DC 影視內容整合規劃。

首先,2013 年由《超人:鋼鐵之軀》開啟的 DC 擴展宇宙(即 DCEU)正式被新的 DC 宇宙(DCU)所取代,DCU 將在同一個世界觀下將電影、電視劇、遊戲以及動畫內容串聯起來,甚至不同類型作品中的角色,無論是演出還是配音,也都將保證由同一位演員出演。

在這個前提下,羅伯特·帕丁森版本的蝙蝠俠、華金·菲尼克斯的小丑等獨立電影中的角色,則被劃入了 DC Elseworlds 當中,與 DCU 的後續作品在角色和劇情上依然互不關聯,這兩部電影各自的續作自然也不受影響。

其次,大家所熟悉的 DCEU 作品中,由扎克·萊維(Zack Levi)飾演的沙贊因為故事與 DCEU 相對獨立(除了彩蛋客串)將直接保留至後續的 DCU;這次的《閃電俠》電影將肩負「重啟 DC 宇宙」的重任,往後則還有《藍甲蟲》和《海王 2》兩部電影。

隨後,DCU 就將迎來類似 MCU 的章節式宇宙規劃,第一章 Gods And Monsters 將由動畫劇集《生物突擊隊》《沃勒》開啟,後者與此前的《和平使者》劇集有直接關聯,但 DCU 宇宙的正式開啟則要等到 2025 年 7 月 11 日上映、由 James Gunn 執導的《超人:遺產》真人電影——和大家所熟知的 DCEU 超人不同,這部電影中的超人將不再由亨利·卡維爾扮演。

至於 MCU 的綠燈俠、神奇女俠、蝙蝠俠、超級少女等角色,也將通過後續的《綠燈軍團》《權力戰隊》《失樂園》《智勇悍將》《金色先鋒》《明日之女》和《沼澤怪物》陸續亮相……

觀影:杜比 or IMAX?

聊了這麼多,如果你已經決定去電影院看《閃電俠》,影院的選擇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越來越多的影院種類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打開電影購票 app 你可能會發現,光「杜比影院」就有三種,更別提還有 IMAX、中國巨幕等其他類型的影院。

這裡我們主要講講幾種影院的區別。

首先是杜比。如上文所述,杜比影院分為三種,分別是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杜比影院。杜比全景聲顧名思義,影院採用了杜比全景聲技術,讓觀眾們在觀影時能夠全方位感受電影的聲效。利用人類的雙耳效應,結合四面八方的音響,讓觀眾們從聲音上達到「聲臨其境」的感受。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只有「杜比影院」才有杜比全景聲,杜比全景聲是一套聲音方案,一般的影廳也可以配備。杜比視界影院也如同其名字一樣,使用了杜比視界技術。杜比視界是一種 HDR(高動態範圍圖像)技術,可以提供 1000000:1 的對比度、高達 14FL 的亮度以及更大的色域,這些技術遠遠超過目前存在的任何其他影廳使用的技術;「杜比影院」其實也是一套影廳設計方案,除了上述的技術以外,還需要統一其內部的裝修風格,比如黑色的牆壁與藍色的引導光、真皮沙發等。

至於真正意義上的「杜比影院」,則是配備了杜比全景聲+杜比視界+杜比3D+影院設計的高規格影廳,國內目前不超過五十家,你可以在官方公眾號上查詢你所在的城市是否有具備這種影廳的影院。

IMAX 影院分為雷射、膠片和數字這三種,其亮度、對比度、解析度和畫面比例均不相同。膠片比例為 1.43:1,數字比例為 1.78:1(即 16:9),相對於普通 2.35:1 比例的寬銀幕而言,在 IMAX 影院中觀眾們可以看到更多的上下畫面。部分電影如果在拍攝時就使用了 IMAX 攝像機,畫面就可以完美匹配銀幕比例,沒有採用或沒有全程採用 IMAX 攝影機的電影,仔細留意的話還是能看出來比例的變化。

與杜比影院一樣,IMAX 影院在播放設備、銀幕尺寸上保持了高度統一,標準的 IMAX 屏幕是 22×16 米,不過由於授權標準過於寬鬆,導致市面上很多 IMAX 影院銀幕大小並不一致。最小的位於南昌市,僅有 16×8 米,甚至不如一般影廳的銀幕大小……

結語

總體來說,因為電影的基底是套用的漫畫大事件《閃點》,所以我個人對其的期待值相當高,結合國外媒體對它的一片好評,不難看出華納在這部電影上確實花了很大的功夫。

已經提前看過試映的視頻博主也提到,這是一部對所有看過漫畫、沒看過漫畫、喜歡或不喜歡「施耐德宇宙」的觀眾都非常友好的影片。拋開這些不談,在我個人看來該片對於平行宇宙或者多元宇宙的概念相比漫威復聯繫列或許也會有相對更加合理的闡述。

目前為止你印象最深刻的 DC 超級英雄角色和故事有哪些,對《閃電俠》以及後續的 DCU 作品又有哪些期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