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周潤發最後一個輝煌之年!【香港電影風雲二十年】

樓下粉豬君 發佈 2023-12-19T15:27:36.437023+00:00

1960年,年僅5歲的王晶,跟著父親王天林看了一部電影,由此啟發他在成年後拍出了一部,引領香港電影潮流的作品,當時他看的那部電影名字叫做《非夢奇緣》,由任劍輝、羅艷卿、馮寶寶主演。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粉豬君

編輯|粉豬君

«——【·前言·】——»

1960年,年僅5歲的王晶,跟著父親王天林看了一部電影,由此啟發他在成年後拍出了一部,引領香港電影潮流的作品,當時他看的那部電影名字叫做《非夢奇緣》,由任劍輝、羅艷卿、馮寶寶主演。

內容是富家公子任劍輝外出辦事,被僕人搶劫毒打,頭部受創失憶,一下變成了傻子流落街頭,因緣巧合之下結識了富家丫鬟羅艷卿,並與之結為了夫妻,雖生活清苦但怡然自得,後來還生下了女兒馮寶寶。

但任劍輝有一天被頑童推下山坡,頭部再次受創恢復了從前的記憶,卻忘記了失憶之後的生活及妻女,返回老家與母親相認,後來羅艷卿帶著女兒四處尋夫,最終引導丈夫找回了記憶。

這個一波三折的故事,給當時年幼的王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此在成年一直想改編一下這部電影,恰逢1989年,永盛電影的老闆向華勝找到王晶說。

我剛看了一個鬼故事,內容亂糟糟,沒啥意思,但這個故事的名字卻好得不得了,你看能不能由此寫個劇本,王晶反問,故事名字叫啥,向華勝答道,《賭神》。

«——【·王晶的「賭」人生·】——»

大部分觀眾了解王晶,應該都是通過《賭神》《賭俠》系列,其實在電影之外,他的一生都跟「賭」糾纏不清,十幾歲時,他的母親就因為賭博輸光了家產,並且還借了不少高利貸,為了能償還欠款,王晶沒少跟著王天林到處借錢。

找人幫忙自然免不了遭受白眼,因此這一段經歷讓王晶記憶深刻,導致他把錢看得極為重要,因為他知道,沒錢真的是連尊嚴都沒有,因此後來進入電影圈,也是把賺錢放在首位,決不能讓投資商賠錢是他的準則。

雖然被「賭」傷害的很深,但進入電視台工作後的王晶,卻先後為《千王之王》《千王群英會》,等一系列的賭博電視劇做了編劇,甚至連他的第一部導演處女作,也是賭博題材的《千王斗千霸》。

該片成績還很不錯,進入了1981年的十大賣座佳片之列,冥冥之中,王晶與「賭」已經是割捨不開了,之後幾年的王晶,開始專注於拍攝泡妞題材電影,但是奈何觀眾們看多了就膩了,所以他便又把目光轉向了,自己深惡痛絕,卻又割捨不開的「賭」題材。

於是在1989年6月份,推出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二部賭片,不過不是大家熟知的《賭神》,而是《至尊無上》,相對於《賭神》來說,看過該片的人應該比較少,本片雖然是賭術為賣點,但骨子裡卻仍然是兄弟情深的江湖片,也屬於是《英雄本色》跟風作品中的一個變種。

然而跟風歸跟風,但本片的質量卻是著實不俗,四個主角,兩對情侶,沒有一個落得好結局,這在王晶電影中是很少見的,兄弟之間的友情,男女之間的愛情,都在他的導筒下,展現的催人淚下。

本片上映後拿到了2300萬港幣的票房,不但進入了當年的十大賣座佳片之列,而且還為永盛電影打開了海外市場,當時韓國片場來香港買這部電影的時候,只肯出2萬美元。

向華勝給了他一張電影票,讓他去電影院看了片子再說,沒想到那人看完後,直接就把價格漲到了20萬美元,影片帶回韓國後獲得空前大賣,進入了韓國年度票房榜的前十名,半年後韓國人再來買劉德華的片子,就是 100 萬美元起跳了。


跟風拍攝爆火題材,本就是香港電影人的長項,王晶看著自己的《至尊無上》爆紅,沒有等別人來跟風,便策劃著自己抄自己,再來一部以賭術為題材的電影,靈感來自於《非夢奇緣》,片名來自於向華勝,而由此便誕生了片頭咱們說到的,《賭神》。

«——【·賭神的誕生·】——»

因為有了上一部的票房成功,所以本片更捨得下本,直接請來了周潤髮飾演男主角,劉德華則從上一部的男一號,淪為了這一部中的配角,看個這部電影的觀眾應該也能看得出,該片年的劇情確實,跟前面說的那部《非夢奇緣》很相似。

同樣的位高權重之人,同樣的失去記憶寄人籬下,也同樣的再次恢復記憶,忘記了中間的一段事情,只不過《非夢奇緣》裡面是真的忘記了,而高進卻是偽裝的。

據王晶回憶,他對這部電影記憶最深的,就是周潤發恢復記憶的戲份,因為高進從失憶中醒來,第一眼看見的就是大仇人龍方,他心裡什麼都清楚,但要卻要裝成什麼都不知道,讓龍方對他不起疑,以進行最後的復仇。

周潤發把這種隱而不發的感覺,演得是極其到位,可謂爐火純青,除了周潤發外,其餘的演員也都表現的很出彩,劉德華飾演的刀仔,在被高進輸光了所有家當後,想要把他丟棄街頭,但是內心的良善卻讓他,最終轉頭找回了高進。

這段戲份中人物心理的徘徊不定,被劉德華詮釋的入木三分,另外還有青春靚麗的王祖賢,不苟言笑的向華強,也都讓觀眾們印象深刻。

本片是在1989年的聖誕檔期上映的,當時還碰到了另一位導演的大作,有人詢問他是否害怕周潤發的《賭神》,沒想到那邊回答,周潤發是厲害,但導演是王晶,那就沒什麼好怕的了。

其實這樣不算那人狂妄,畢竟之前的王晶雖然拍過賣座影片,但從未進過年度前三,還不算是很出名的導演,然而讓這人意想不到的是,《賭神》上映後,在港島引起了劇烈反響,最終斬獲3600萬港幣的票房成績,成功拿下1989年的票房榜冠軍。

讓永盛成為了,繼邵氏,嘉禾,新藝城之後,第四個登頂年冠的電影公司,也讓周潤發的八十年代,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但他的輝煌卻並不止於此,因為1989年,除了《阿郎的故事》與《賭神》外,他還出演了4部重量級的影片。

«——【·金公主與嘉禾的較量·】——»

首先是6月份的《伴我闖天涯》,該片是銀獎製作公司出品的,這家公司由周潤發,與老同學兼老搭檔林嶺東合作創辦,和新藝城一樣隸屬於「金公主」院線,或許是吸取了上一部《學校風雲》的教訓。

林嶺東拍攝本片的時候,沒有過多的渲染暴烈血腥場面,而是把重心放到了愛情上,講述了周潤髮飾演的警察,與嫌疑犯的妹妹在查案過程中,慢慢漸生情愫的故事。


本片有周潤發,紅姑這對熒幕黃金情侶,外加大圓滿的的結局,一上映便獲得了不錯的反響,迅速拿下一千多萬港幣的票房,本來在林嶺東的預測中,這部作品應該會衝破兩千萬的。

但是沒想到電影正熱映呢,半路殺出個成龍,讓《伴我闖天涯》備受衝擊,只能勉強又上映了一周便匆匆下線了,而成龍帶來的這部電影,可以說是部大製作,總投資超過了九千萬港幣,是那個時代香港有史以來最貴的電影。

成龍的自傳中曾這樣說過,我的作品沒有最滿意的那一部,因為不管拍的時候多完美,最後都能發現瑕疵,如果一定要選一部的話,那肯定是《奇蹟》。

«——【·成龍最滿意的作品·】——»

1989年的成龍地位已經穩固,要名有名,要錢有錢,但那時候總有人會講,成龍只會拍動作片,為了爭一口氣,於是這部電影就誕生了,該片的的故事改編自1961年的美國電影《錦囊妙計》,而《錦囊妙計》又是改編自1933年的《一日貴婦》,可見天下文章真是一大抄啊。

雖然說是改編,不過成龍的這部《奇蹟》,本土化做的卻是非常成功,這不僅在於午馬、董驃、吳耀漢,倪匡、黃沾、楚原等一大批知名演員的參演,還在于成龍在這部電影裡,把動作與戲劇情節平衡發展。

片中成龍飾演的楞小子郭振華,初到香港受騙後買了一束玫瑰花,在接受了玫瑰夫人的祝福後好運不斷,因為所救黑幫老大,白金榮臨終前一句話,糊裡糊塗當上了幫派大哥。

之後又機緣巧合的遇到了上門還債的楊露明,捧她成為了夜總會的紅人,最終二人幫助玫瑰夫人,圓了自己向女兒撒下的美麗謊言,這樣一部從頭到尾充滿溫情的電影,能同時討好各階層的觀眾,可以說這是一部合家歡標準電影。

而且本片的時代感還很強,幾處布景如茶樓、夜總會、英皇酒店套房,以及碼頭接送船等都是既講究又美輪美奐,那9000萬的投資,有3000萬都是花在了這上面,除了捨得花錢外,成龍還煞費苦心的,在片中拍出了震驚香港影壇的長鏡頭。

長鏡頭也很有技術含量,不僅有推拉,還有升降,全場數十名演員都得配合到位,如此完美的調度,足以證明成龍的不俗導演功力。

本片不僅是成龍最滿意的電影,也是觀眾們最喜歡的成龍電影,在豆瓣上面,它的評分高達8.1,與《警察故事》《A計劃》齊平,是成龍口碑最好的三部作品之一,而這樣的好口碑也反映在票房上。

本片於當年6月15日上映後,拿到了3400萬港幣的票房,僅次於12月周潤發的《賭神》,位列年度第二,其實該片本可以再進一步的,嘉禾甚至為它安排了史無前例的,73天超長上映時間,但是很可惜,半路又殺出個周潤發。

«——【·最好的雙雄電影·】——»

或許是因為周潤發的《伴我闖天涯》,上映才兩周就被成龍的《奇蹟》截胡了,所以在《奇蹟》上映了三個星期後,金公主也推出了一部,周潤發的電影來截胡成龍,而且本片的質量還出奇的高,讓吳宇森的暴力美學發揮到了極致,這部電影的名字就是,《喋血雙雄》。

在我看來,本片的人物起源應該是《英雄本色2》,在吳宇森的計劃中,《英雄本色2》本來是不存在的,但是奈何受到多方的壓力,最終還是把影片給拍了出來,雖然片中的不少劇情或者人物,並不是吳宇森真心想拍的,但卻有這麼一個不起眼的角色,寄託了他的江湖夢。

這就是反派陣營的冷血殺手,小莊,這個角色雖然是個殺手,但卻與我們印象中的殺手格格不入,從老闆給他錢他棄之如敝履,可以看出他是一個不喜歡錢的殺手,他從不搞偷襲,殺宋子傑的時候,要等對方把槍拔出來面對面硬剛。

他還是一個追求公平的殺手,再跟阿健對決的時候,阿健槍里沒有子彈了,他硬要送給阿健一把槍才肯接著打。

可以看出來,小莊是個有原則的人,不為名不為利,只為找到一個旗鼓相當的對手,在當代社會可以說他是殺手,但是放到武俠世界,這就是一代刀客的既視感,以至於不少觀眾並不太討厭這個反派。


而吳宇森自己當然更是喜愛這個人物,並由此延伸出了拍攝《喋血雙雄》的想法,並打算讓周潤發來飾演小莊,然而本片的開拍卻相當坎坷,周潤發當時已經由,「票房毒藥」變成「神仙發」了,他的檔期不是那麼容易拿到的。

僅僅在新藝城內部,周潤發就跟著黃百鳴拍了《八星報喜》,跟著麥嘉拍了《老虎出更》,跟著石天拍了《長短腳之戀》,雖然當時的吳宇森已經上位,但是跟這三個老闆,還是無法相提並論的,就這樣從1987年等到1989年,中間的一年他是一部電影都沒推出。


在那個快節奏的時代,這可是非常少見的事情,吳宇森因此變得有點意志消沉,好在周潤發注意到了他的情緒,決定幫一下自己的這位伯樂,1989年,他推掉一些不重要的電影片約,主動跟公司要求把檔期讓給吳宇森。

既然「神仙發」都發話了,拍完《英雄本色2》的兩年後,吳宇森終於有機會得拍《喋血雙雄》,本片一開場大大的logo,是金公主影業首次在電影裡掛名,之所以撇開旗下的新藝城,應該就是對新藝城3位老闆,各行其事的「懲罰」。

另外還單獨邀請了徐克的「電影工作室」,以及「萬能影業」參與製作,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萬能影業」的老闆李修賢,以及「電影工作室」力捧的葉倩文,都得以陪同周潤發領銜主演。

看得出吳宇森對《英雄本色2》裡小莊的熱愛,到了這部《喋血雙雄》裡面,主角連名字都沒改,講述了殺手小莊在一次暗殺行動中,誤傷了歌手珍妮,令其雙目接近失明,有著自己原則的小莊,因此深感內疚並開始暗中保護珍妮。

為了湊夠給珍妮治病的錢,小莊鋌而走險再當殺手,不想任務完成後反被僱主追殺,奉命偵查相關命案的警探李鷹,在查案過程中與小莊結識,發覺他並非冷血殺手,開始與其惺惺相惜,在應對汪海勢力的追殺中,兩人更是結成生死之交,攜手與反派決一死戰的故事。

在本片裡面,吳宇森打破了「正邪不兩立」的傳統格局,帶出了「亦正亦邪,亦敵亦友」的矛盾關係,像小莊與李鷹,同是義氣之士重情之人,偏偏因為職業的對立,陷進一種身不由己、無可奈何的悲劇命運。

奇妙的是,正因為這種悲劇命運,讓電影散發出了一股獨特的魅力,可以說這是吳宇森,對恩師張徹技法的繼承和發揚。

他把張徹武俠片中的英雄豪邁,俠義恩仇統統放入了現代警匪片當中,使得這部現代題材的電影,處處透露著快意恩仇的武俠氣息,尤其是那讓觀眾們記憶深刻的台詞,更是充滿了古龍小說的味道。


除了在電影的命題上有所創新,吳宇森還在技巧上,把血腥和暴力 風格化起來,他不斷變換槍戰的環境和形式,如攀越電車互相追殺、快艇追逐,車場火併、急症室對峙,以至教堂內以寡敵眾等等,都拍出了令人眩目,卻又如詩畫般浪漫的「矛盾效果」。

浪漫的故事內核,血脈僨張的槍戰場面,讓吳宇森擊敗杜琪峯,張婉婷等人,拿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香港金像獎最佳導演,而在商業方面,本片也拿到了1925萬港幣的票房,位列年度十大賣座佳片之列。

«——【·徐克的自我證明·】——»

也正是因為這部電影的成功,吳宇森有了離開徐克的想法,在第二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過1989年的他,暫時還是屬於電影工作室的,本片的監製也仍然是徐克。

然而相對於《英雄本色2》來說,徐克基本上是沒有干預這部《喋血雙雄》的拍攝,當然原因不是因為他想通了,而是因為他當時在忙於拍攝另一部片子,一部同樣由周潤發主演的作品,這就是《英雄本色》的第三部《夕陽之歌》。

本片的故事背景放在徐克出生的地方,越南,講述了越戰時期,年輕的小馬哥從香港前往越南,去救出堂弟志民一家,期間碰到了不少波折,他在機場無意中認識的周英傑,給了他們很大幫忙,並由此引發了三人之間,一段微妙感情的故事。

可以說徐克是香港導演中,最會拍攝巾幗英雄的人了,像《刀馬旦》中的三位女主角,《東方不敗》中的林青霞等,都是極為經典的存在,在這部《夕陽之歌》中,梅艷芳飾演的周英傑,便在他的鏡頭下大放異彩。

不僅能手持雙槍大殺四方,還能笑靨如花落落大方,周潤發在她身旁,都好似陪襯一般,雖然周英傑是個極富人格魅力的角色,但是最終在戰亂的背景下,也只能以失去生命收場,這不是徐克為了故意煽情,而是因為他的風格,跟吳宇森有著明顯的區別。

吳宇森擅長描寫江湖中的人際關係,而徐克喜歡展現,大時代背景下的人物命運,比如他前期的《刀馬旦》,後面的《黃飛鴻》都是類似的主題,而這部《英雄本色3》自然也是如此。

雖然講的是周英傑,小馬哥的故事,但影片從頭到尾都在說面對亂世,孤膽英雄也只能苟延殘喘,小人物的恩怨也變得微不足道,當飛機升空,周潤發懷抱死去的梅艷芳,在夕陽下俯瞰螻蟻般,想要登上美軍飛機的難民時,那種無力感都無法用語言表達。

雖然敘事很宏大,但本片跟前兩部的巨大風格差異,讓觀眾們覺得有些割裂,在不少的評分網站上,第三部都是口碑最差的一部,其實拋開《英雄本色》這個IP來看,《夕陽之歌》的質量還是很不錯的。

本片也可以跟《喋血雙雄》放在一起,看做是徐克與吳宇森就《英雄本色2》理念不合的一次較量,《夕陽之歌》10月份上映後,最終拿到了1847萬港幣的票房,比《喋血雙雄》多22萬。

但在口碑上,《喋血雙雄》卻要比《夕陽之歌》高上不少,可以說二人的較量,並未真正的分出勝負,但這其中最大的贏家卻已產生,他自然就是周潤發了,這一年拍了6部片子,其中4部進了年度前十。

«——【·結語·】——»

剩餘的兩部《伴我闖天涯》和《我在黑社會的日子》也都進入了年度前20,那一年的港產片總票房才8.7億,他一人就占了1.5億,而且是商業片,文藝片全都賣座,可以說這一年的周潤發,再次成了神。

雖然1989年的十大賣座影片都講完了,但是這一年的故事還沒結束,下期節目我們好好聊聊那個即將崛起的「喜劇之王」,看看他在大紅大紫的前夜,到底都幹了點啥,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喜歡的朋友麻煩點個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