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軟國際減員9899人,人均薪酬19萬

hr實名俱樂部 發佈 2023-12-19T16:23:14.648813+00:00

中軟國際,國內IT軟體頭部大廠,總部在北京海淀。設有三個里程碑目標,2025年收入突破350億,2027年是550億,2030年是1000億。

,國內IT軟體頭部大廠,總部在北京海淀。

該公司願景是,全球 IT 服務市場「十分天下有其一」。

設有三個里程碑目標,2025年收入突破350億,2027年是550億,2030年是1000億。

1、收入情況

22年,收入200億,21年是184億,增長8.7%。

公司披露,上市以來複合增長28.7%。

2、員工情況

業績在增長,然而,員工數量大幅下降。

從柱狀圖可見,22年減少近1萬人,從9.2萬驟然下降到8.2萬人。

再看員工流失數據,流失率大概35-36%。

其中,杭州和成都流失都超過40%,一個是號稱是「卷都」,一個是「閒都」,這屬於極限反轉?

為什麼公司員工大幅下降和流失?

公司有兩點解釋:一是受主要客戶波動影響,二企業進行戰略轉型。

公司的典型客戶中,包括網際網路大廠(阿里、騰訊、百度等),也有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眾多銀行。

關於戰略轉型。

該公司有一個三步驟的轉型計劃,希望從IT服務供應商轉型為科技企業。

3、員工薪酬

22年,扣除高管薪酬,員工總開支162.9億,全年平均員工總數是8.7萬人,人均薪酬約18.7萬

21年,全年平均員工總數是8.4萬,員工總開支是148.3億,人均薪酬約17.6萬

薪酬系列文章

說明:「人均薪酬」以研發人員為主,少部分是全員。

-遊戲行業-

米哈游,人均薪酬70萬

完美世界,人均薪酬45萬

心動遊戲,人均薪酬60萬

IGG,人均薪酬45萬

-網際網路-

螞蟻集團,人均薪酬107萬

360集團,人均薪酬48萬

騰訊音樂,人均薪酬60萬

網易雲音樂,人均薪酬65萬

阿里影業,人均薪酬50萬

-ICT/科技-

小米手機,人均薪酬32萬

中興通訊,人均薪酬42萬

新 華 三 ,人均薪酬34萬

傳音手機,人均薪酬38萬

科大訊飛,人均薪酬28萬

大華股份,人均薪酬28萬

海康威視,人均薪酬28萬

-雲計算-

金山雲,人均薪酬55萬

用友,人均薪酬22萬

金蝶,人均薪酬28萬

-機械/機器人

海康機器人,人均薪酬36萬

埃斯頓自動化,人均薪酬21萬

匯川技術,人均薪酬36萬

徐工集團,人均薪酬20萬

三一重工,人均薪酬33萬

-汽車行業-

理想汽車,人均薪酬60萬

小鵬汽車,人均薪酬50萬

蔚來汽車,人均薪酬66萬

零跑汽車,人均薪酬23萬

長城汽車,人均薪酬14萬

長安汽車,人均薪酬22萬

北汽藍谷,人均薪酬25萬

吉利汽車,人均薪酬14萬

比亞迪,人均薪酬15萬

賽力斯,人均薪酬15萬

-電子/半導體-

中芯國際,人均薪酬45萬

華虹半導體,人均薪酬56萬

韋爾半導體,人均薪酬35萬

京 東 方 ,人均薪酬22萬

歌爾股份,人均薪酬19萬

立訊精密,人均薪酬23萬

華勤技術,人均薪酬27萬

浪潮信息,人均薪酬50萬

-光伏行業-

隆基綠能,人均薪酬22萬

晶澳科技,人均薪酬21萬

通威股份,人均薪酬21萬

天合能源,人均薪酬20萬

晶科能源,人均薪酬20萬

TCL中環,人均薪酬30萬

陽光電源,人均薪酬26萬

-鋰電行業-

寧德時代,人均薪酬38萬

億緯鋰能,人均薪酬24萬

欣 旺 達,人均薪酬16萬

國軒高科,人均薪酬22萬

孚能科技,人均薪酬18萬

-醫藥行業-

百濟神州,中位薪酬54萬

邁瑞醫療,人均薪酬49萬

藥明康德,人均薪酬22萬

恆瑞醫藥,人均薪酬41萬

華大基因,人均薪酬33萬

魚躍醫療,人均薪酬29萬

九安醫療,人均薪酬42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