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林宮下令撤退?100年前,蘇俄割地求和的歷史還會上演嗎?

熔岩往事 發佈 2023-12-19T18:49:01.309672+00:00

6月6日,烏克蘭南部俄羅斯占領區內的卡霍夫卡水壩被炸,洪水從決口處噴涌而出,順著第聶伯河沖向下游。巨大的水流很快就形成了大約100平方公里的洪泛區,下游近百個村莊和城鎮被淹沒,數十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6月6日,烏克蘭南部俄羅斯占領區內的卡霍夫卡水壩被炸,洪水從決口處噴涌而出,順著第聶伯河沖向下游。

巨大的水流很快就形成了大約100平方公里的洪泛區,下游近百個村莊和城鎮被淹沒,數十萬人被迫離開家園。

奔流而下的大水,導致俄軍部署在下游的大型雷場、防禦設施、反坦克壕溝以及永久性工事遭到嚴重損壞。

趁此機會,烏克蘭政府於6月8日發起了針對俄軍的大反攻。

烏克蘭軍隊在多個方向上的進攻,已經收複數個村莊,取得了局部的勝利。

這次反攻烏克蘭能奪回多少土地還是未知數,但由於烏軍不斷的襲擊,俄羅斯在赫爾松地區的後勤補給,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駐紮在烏克蘭南部的俄羅斯軍隊,正面臨著陸路補給線被切斷的風險!

俄羅斯開始撤軍

面對南部戰場上巨大的軍事壓力,俄軍顯然是有點扛不住了。

6月9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宣布:俄羅斯部隊從赫爾松地區撤出,轉移到80公里外的第聶伯河東岸地帶防禦。

這個艱難的決定,顯然是來自克里姆林宮的最高決策者。

俄軍開始撤退後,當地的親俄政府機構,開始緊急撤離赫爾松城內的居民,目前已有超過11.5萬人完成轉移。

如果烏克蘭軍隊能夠攻占赫爾松,那麼克里米亞半島也將會被孤立。

俄羅斯軍隊的這次撤退,或許會成為俄烏戰爭的一個重大轉折點,也可能成為打破戰場均勢的一個突破口。

因為一旦烏軍攻破防線,俄軍失去對烏克蘭東南部的控制,那麼普京總統的政治威望就會嚴重受損,甚至會被迫回到談判桌上來。

戰火蔓延到國內

然而,令普京總統更加難受的是,俄羅斯境內別爾哥羅德州,遭到了「俄羅斯自由軍團」和「抗俄志願軍」的襲擊。

俄烏戰爭的戰火,開始燒到俄羅斯境內了。

由烏克蘭支持的反俄武裝,潛入俄羅斯邊境後,不斷襲擊俄軍的後方,導致俄羅斯國內狼煙四起。

從烏克蘭哈爾科夫進入俄羅斯境內的武裝人員,在別爾哥羅德、布良斯克和庫爾斯克等州發動襲擊,迅速占領了一些城鎮。

隨著反俄武裝力量的不斷壯大,俄軍面臨著被前後包夾的風險,更麻煩了是,俄羅斯國內的局勢開始動盪起來。

這些反俄武裝甚至仿效俄羅斯在頓巴斯的行動,在當地發起「全民公投」,準備推翻俄國政府的統治,成立「別爾哥羅德共和國」。

為此,別爾哥羅德州緊急疏散了約5萬名群眾,並派遣軍隊圍剿反俄武裝。

俄烏戰爭

正朝著更加殘酷的方向發展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快一年半了,從之前進展神速的閃電進攻,慢慢發展到現在的持久消耗戰。

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動員了數次,傾注了大量的資源;而烏克蘭更是被打得滿目瘡痍,百姓流離失所。

但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卻在持續援助烏克蘭,他們根本不想讓戰爭就這樣停止,而是要讓俄羅斯深陷戰爭泥潭不能自拔,想用戰爭拖垮俄羅斯。

炸掉克里米亞大橋、襲擊核電站、炸毀水庫大壩,當初不針對平民和民用設施的承諾早已不見,戰爭正朝著摧毀人類文明的方向前進。

而藏在這場戰爭背後的,是北約和西方國家的狼子野心,他們想要的是重現100年前蘇俄割地求和、退出戰爭的那一幕。

100年前蘇俄退出一戰

割地求和的歷史會再次上演嗎?

1917年的冬天,列寧領導的布爾什維克推翻臨時政府,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為了讓俄國儘快從一戰中脫身,列寧不惜割讓大量土地,也要退出戰爭的泥潭。

1、參與爭霸戰爭,國內民不聊生

1914年,由於巴爾幹半島火藥桶被點燃,整個歐洲亂成一團,沙俄也捲入了爭霸大戰。

在東線戰場上,俄國人和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進行了慘烈的搏殺,很快就陷入了苦戰。

沙俄政府為了給戰爭提供財政支持,就在國內不斷地增加賦稅,使數千萬百姓陷入了一貧如洗的境地。

由於國內物資匱乏,俄國國內出現了糧食短缺,大量民眾吃不上麵包,迫不得已的沙皇政府下令實行戰時配給制。

然而,隨著危機的持續蔓延,首都聖彼得堡也爆發了示威遊行,

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出軍隊鎮壓,可由於沙俄政府實在是不得民心,派出的軍隊也反水了。

很快,示威遊行就變成了「二月革命」,統治俄國三百年的羅曼諾夫王朝就這樣被推翻了。

2、臨時政府繼續戰爭,俄國面臨崩潰

在沙皇被推翻後,俄國並沒有馬上退出戰爭。

新成立的臨時政府,繼承了沙皇的對外政策,選擇繼續參加一戰。

1917年7月,俄國軍隊向德軍發起進攻,結果傷亡慘重,十天之內損失了數萬士兵。

同年9月,俄軍最高總司令科爾尼洛夫發動叛亂,派兵進逼彼得格勒。

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組織下,城市裡憤怒的民眾再次走上街頭,要求推翻無能的臨時政府。

而臨時政府和曾經沙皇一樣,選擇派出軍隊進行血腥的鎮壓。

此時的俄國,再次走到了崩潰的邊緣。

3、蘇維埃政權建立,割地求和退出一戰

終於,在1917年11月7日夜,俄國爆發了改變歷史的社會主義革命。

在列寧的領導下,布爾什維克黨最終推翻了臨時政府,建立起了蘇維埃政權。

然而,紅色政權建立後,迎接蘇維埃政府的並不是革命成功的喜悅,而是鋪天蓋地而來的各路敵人,全國各地叛亂此起彼伏。

前線的戰爭,加上國內的戰亂,讓這個新生的國家面臨著滅亡的危險。

為了保住革命成果、結束對外戰爭,新生的蘇維埃政府發布和平法令,向各交戰國政府提出和平談判。

令人沒想到的是,作為協約國的英法兩國,竟然不同意這個和談計劃,他們想要拉攏蘇俄繼續跟德、奧兩國作戰。

既然協約國不同意,支撐不下去的蘇維埃政府只能選擇和敵人談判。

德、奧兩國一看還有這種好處,馬上表示同意談判,畢竟他們也可以減輕作戰的壓力。

可是德國人的胃口,遠遠超乎了俄國人的意料。

談判開始,德國人提出了苛刻條件,這引起了布爾什維克黨內嚴重的分歧。

在蘇維埃政府拒絕後,德國又開始對大舉進攻蘇俄。

經過了一系列的拉鋸, 1918年3月3日,蘇維埃政府與德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

《布列斯特和約》使蘇俄喪失323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全國煤炭開採量的90%,鐵礦石的73%,54%的工業以及33%的鐵路。

可即便如此,德軍依然不斷超出布列斯特和約的界線,繼續侵占俄國領土。

割地求和,讓蘇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為剛剛誕生的蘇維埃政權爭取到了喘息的時間。

曾經的幸運女神

還會降臨俄羅斯嗎?

可是,德國人侵占的俄國土地還沒有捂熱,國內也爆發了大革命,就連德國皇帝都被自己人轟下了台。

德國戰敗後,於1918年11月11日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蘇俄政府一看德國都投降了,立即於11月12日宣布廢除同德國簽訂的《布列斯特和約》,條約成了一紙空文,蘇俄也不用「喪權失地」了。

蘇俄政府得到了幸運女神的照顧,既退出了戰爭,又穩定了國內局勢,這是走了大運。

但是,曾經一個陣營的協約國並不承認紅色蘇俄,很快,美、英、日等國就開始派出軍隊干涉蘇俄內戰。

經過艱苦的國內戰爭,蘇維埃政權終於擺脫了內憂外患,成立了強大的蘇聯。

俄羅斯轉向遠東,尋求合作

目前,俄烏戰況依舊激烈,並且也沒有什麼結束的信號。

俄羅斯在沒有什麼國家援助的情況下,只能憑著自身的資源硬撐下去。

面對西方國家的封鎖圍堵,為了避免100年前的悲劇再次上演,俄羅斯的合作方向只能轉向遠東地區。

就在今年5月份,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帶領著幾百名政要,對中國進行了友好訪問。

於是,之前談不攏的項目開始重新商談,之前談好擱置的項目重新開工,甚至還要劃出遠東經濟特區,加強和中國之間的經貿聯繫。

中俄曾經談好的莫斯科-喀山高鐵項目,在2020年被官方暫停,如今又準備重啟;

中俄兩國擬定在遠東建設直通中國的天然氣新管道,「西伯利亞力量-2號」管道即將迎來了開工建設的曙光;

俄羅斯政府不久前宣布對中國開放遠東經濟特區,並邀請中國公司前來投資建設。

……

希望在中國的努力下,俄烏戰爭的雙方能夠回到談判桌上,用外交的方式來解決矛盾,給世界一個和平的環境。

畢竟戰爭總有結束的那一天,而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