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所地質大學刷屏了!原因竟是......

中國礦業報 發佈 2023-12-19T19:36:29.130546+00:00

中央媒體紛紛對此事進行報導。鏡頭內的場景,令人動容。視頻里參加高考的學生任旭明。透露自己心儀的大學是。

◎ 任沅月 整理

近日,河北定州

一段「母親考場外等待兒子

兩人見面後相擁流淚」的視頻

感動了無數網友

中央媒體紛紛對此事進行報導

鏡頭內的場景,令人動容

在媒體採訪中

視頻里參加高考的學生任旭明

透露自己心儀的大學是

河北地質大學

鏡頭外的回應,溫暖人心

6月11日晚10點

河北地質大學發文回應

「我們聽到後很高興、很激動

任旭明,

你的心願河北地質大學收到了!」

「任旭明同學,

歡迎你報考河北地質大學!」

評論區中

不少同學也對任旭明表示歡迎

「願金秋時節,在石家莊相會」

今年正是河北地質大學70周年華誕之年,礦業界就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任旭明同學心中的學府--河北地質大學!


01

七十載滄桑巨變,七十載歲月榮光

賡續前行再出發,奮楫爭先啟新程。2023年金秋,河北地質大學迎來70周年華誕之年。

5月20日,河北地質大學發布了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及校慶主題「賡續山水情懷,砥礪地大品格」。

5月29日,該校又發布了70周年校慶公告(第二號)及校慶標識。


關於標識,河北地大這樣說

河北地質大學70周年校慶標誌由數字「70」和代表學校文化特色的「山水」元素組成,緊扣70周年「賡續山水情懷,砥礪地大品格」校慶主題。

數字「7」,在造型上提取了校徽中的「山」元素,經變化構成「箭頭」形式,線條簡約遒勁,直觀展現出學校悠久厚重的歷史底蘊和地大人昂揚奮進的精神風貌,象徵著河北地質大學70年悠久的辦學歷史,從校址變遷到體制轉隸再到三次更名,滄桑歷程背後,凝練著一代代地大人胸懷若谷、堅持不懈的探索精神;也象徵著在70周年這一關鍵節點,學校將承接著山之堅毅的精神在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再創新篇章。

數字「0」,秉持中國傳統文化中「天圓地方」理念,以流動性線條與「水」元素相結合,融入「太陽」與「地球」形態,共同構成生生不息、無限擴展之意向。這既是對學校秉持地學特色、治學若水的完美體現,也是學校對學生胸懷四方、上善若水的處世期許,更是對學校未來發展如日方中的美好祝願。

標誌整體設計從校徽標準色「戰國紅」中進行提取,視覺上呈現熱烈、喜慶、莊重之感,體現了70周年校慶的莊重喜悅之情。同時也展現出河北地質大學「賡續山水情懷,砥礪地大品格」的似火熱情和飽滿精神之校慶主題。

七十載櫛風沐雨,數代地大人勠力奮進、埋頭苦幹,譜寫了一篇篇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的華麗篇章。今天,礦業界就帶大家來回顧河北地大是怎樣「煉成」的。


02

河北地大的歷史,故事從這裡開始

1953年,宣化地質學校建立,它就是目前我們所說的——河北地質大學,在老一輩地質學家李四光的關懷下,由革命家何長工親自選址,在新中國百廢待興、迫切需要大量礦產資源的特殊時期下誕生了。

1954年,由華北地質局領導改為由部直接領導;同年舉行第一屆新生開學典禮。

1955年,學校法定名稱由「中央人民政府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改為「地質部宣化地質學校」。

1970年,學校校名改為「河北省宣化地質學校」。

1971年,經國家批轉,河北省宣化地質學校改為河北地質學院,學院以省管為主,黨的關係隸屬院所在地市黨委。

1972年,學校建立地質經濟管理系,設計劃統計和財務會計兩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1978年,學校改為實行地質總局、河北省雙重領導,以地質總局為主。

1979年,建立了4個研究室。即:燕山雜岩地質研究室、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研究室、水文物探研究室、地質經濟研究室。

1985年,原地礦部決定:河北地質學院遷至石家莊市。

1986年,學校黨委討論將「勤奮、求實、團結、創新」八個字正式確定為本院校風;開始招收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地質學、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學、經濟與管理等3個門類、6個專業15個研究方向。

1996年,根據原地礦部的決定,經教育部批准,河北地質學院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

2016年3月,石家莊經濟學院更名為河北地質大學。至此,這所建校67年,一次遷校、三次易名的地質院校開啟了新的一頁。60年來,這個老牌地質學校雖然屢經迭變,但歷史沉澱的艱苦奮鬥、求實創新的地質精神依舊存在,且將再次煥發青春的活力。


03

再看如今河北地大

門類齊全的特色專業

作為新中國最早設置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原地質部直屬院校,河北地質大學以「為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為核心使命,秉承「達觀博物」的校訓,弘揚「艱苦奮鬥,求實創新」的光榮傳統,歷經67年的辦學歷程,逐漸形成了「突出資源環境與經濟管理總體特色,強化地球科學、經濟管理科學、環境科學、土地測繪科學、建築工程科學、信息技術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科學等多層次學科專業群的協同發展和深度交叉融合」的辦學特色。

目前,學校擁有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藝術學7大學科門類,64個本科專業,其中有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會計學專業),13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4個河北省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創新高地,8個河北省高等學校品牌特色專業。

此外,學校還擁有地學和經濟管理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水資源環境、珠寶首飾與礦物加工等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建有各級實習實訓基地221個;學校還建有地球科學博物館和錢圓金融博物館,其中地球科學博物館是國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質教育基地。

有「恐龍」的博物館

地球科學博物館被市民親切地稱為「恐龍館」。該博物館是河北省首家地學類博物館,展廳內的礦物、岩石、寶石、古生物等標本一應俱全,尤其是館內的「不尋常華北龍」骨架化石,是目前我國乃至亞洲晚白堊世發現的個體最大、時代最晚、保存最為完整的大型蜥腳類恐龍真骨化石,被稱為學校地球科學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關於地球科學博物館鎮館之寶是這樣的,1983年,河北地質大學龐其清教授與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程政武研究員在康代梁山的東北坡進行地質考察時,發現了幾塊露出地表的骨骼化石。當時他們只隨身帶了一把小鐵錘,沒有任何其他的挖掘工具,他們就憑藉小鐵錘和手,一直挖到傍晚,共挖出12節尾椎骨,他們將這12節尾椎骨用木箱託運到北京地科院地質所。經過鑑定,他們驚喜的發現這是恐龍的尾椎骨。但那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對化石的進一步挖掘工作始終未能展開。

直到1988年,有關部門終於同意對這裡進行挖掘,但當年的化石發掘地卻難以尋覓。第二年,龐其清再度重返故地,在找遍了附近大小相似的所有山頭之後,終於找到了當年的化石埋藏地。自此,細緻而艱辛的挖掘工作得以開展。龐其清帶領師生挖掘小組從山坡到山脊,縱深挖到21米處,幾乎推平了整個山頭。最終經過5年的挖掘,10年的研究、修復、裝架,復原出身長20米,頭高7.5米,背高4.2米,體態巨大的恐龍骨架。

龐其清和程政武為這具大型恐龍化石取名「不尋常華北龍」。因為它發現於河北陽原縣與山西天鎮縣交界處,屬於華北地區,所以冠名「華北龍」。

河北地質大學是全國其中一個以地質掛名的院校,她伴隨著共和國的建設和發展,艱苦奮鬥,薪火相繼,勵志踐行,她從腳踏實地的勤奮進取中走來,向仰望星空的高蹈超邁中走去。

祝河北地大

七十周年華誕快樂!

資料來源:河北日報、人民日報、河北地質大學官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