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網紅小黃車和建築大師「同行」,西岸這條微旅行線路太火爆!沿途竟有這麼多打卡點→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3-12-19T20:04:14.809002+00:00

有專屬的網紅小黃車「西岸巴士」,能和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得主的作品親密接觸,徐匯濱江首條西岸微旅行路線周二剛剛上線推出,本周六首場的名額就被瞬間秒殺完畢。為什麼這樣的一條「閱讀西岸,城市行走」的路線會如此火爆。記者特地提前進行了一番徒步體驗,為大家一探究竟。

有專屬的網紅小黃車「西岸巴士」,能和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得主的作品親密接觸,徐匯濱江首條西岸微旅行路線周二剛剛上線推出,本周六首場的名額就被瞬間秒殺完畢。為什麼這樣的一條「閱讀西岸,城市行走」的路線會如此火爆。記者特地提前進行了一番徒步體驗,為大家一探究竟。

四公里有五位普獎大師作品

如今提到西岸,大家腦中想到的都是延綿的濱江公共空間,應接不暇的美術館,草坪野餐,樹下露營,滑板攀岩,遛狗漫步……公共生活和藝文場景已經重新定義了這個片區。無論是在此約會遛彎,戶外運動,還是打卡看展,似乎已成了滬上人們的日常。

但其實西岸更是上海的大師建築朝聖地。「閱讀西岸,城市行走」活動的策劃人、群島ARCHIPELAGO負責人秦蕾表示,西岸的建築和城市空間在國內甚至在國際上,都是比較領先的水準,「這裡聚集了特別多包括世界和國內知名建築師、設計師的作品。」

在西岸不到四公里的濱江線路上,就有5個與普利茲克獎相關的大師作品,其中4個是普獎得主作品,一個是普獎評委作品。「普利茲克獎就相當於建築領域的諾貝爾將或者是奧斯卡獎。」據秦蕾介紹,這條鑑賞建築和城市空間的微旅行路線,就是以這5大作品為亮點,然後串起了整個西岸的濱江沿線。

坐上小黃車的第一站就是法國建築大師讓·努維爾「個人最得意之作」——星美術館;沿途會經過普獎評委中國建築師張永和的垂直玻璃宅(目前在改造中尚未對外開放);接著是今年剛剛獲得普獎的英國人戴衛·艾倫·奇普菲爾德操刀設計的西岸美術館。

線路終點西岸藝島,則是普獎得主日本設計師妹島和世在中國的首個落地作品;邊上還在建設中的阿里巴巴上海總部,由1999年就獲得了普獎的英國大師諾曼·福斯特設計。

讓公眾能真正欣賞建築藝術

「西岸生活」攜手知名建築文化機構「群島ARCHIPELAGO」聯袂推出這樣一條和建築藝術相關的微旅行路線,就是希望更多人能夠從建築和城市空間的角度來感受上海的發展和未來。

「這些年我們覺得中國國內,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城市,城市建設已經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準。但對於公眾來說,真正能讓他們了解這個城市的建築和空間的文化產品很少。很多人到西岸的美術館和藝術館參觀看展,但他們對於整個西岸設計得非常出色的建築幾乎完全沒有概念。」秦蕾說道,「我們這個活動可以幫助公眾更好地體驗城市空間,了解城市建築文化,讓他們感受到當下城市建設這種很美好的狀態。」

為了能夠讓參與者有更好的體驗,「閱讀西岸,城市行走」活動還專門請來了專業的建築師杜欣做領隊為大家做導覽。杜欣是巴黎拉維萊特國立高等建築學院的建築學碩士、曾在法國從事建築設計,而且有豐富的城市行走帶隊導覽經驗。

秦蕾介紹說:「一定要有專業人士,因為他對所有的這些建築和空間都非常了解,知道怎麼樣深入淺出地把最有價值的那些信息告訴遊客。同時我們的領隊本人就住在附近,每天都在江邊跑步,對西岸非常熟悉。所以我們選擇這樣的專業建築師來帶隊講解。」

本土建築師作品也值得打卡

在線路設計上,普獎大師的作品串起了整個主要濱江沿線,此外浦江對岸浦東一側像世博文化公園雙子山、上海大歌劇院和SK大廈這樣有特色的建築也會有講解。

「一邊逛濱江綠化休閒的地帶,一邊欣賞建築,這條線相當於是基礎普及線,重要的亮點和沿線的重要景觀都會涵蓋進去。」所以除了普獎大師的作品必須打卡,秦蕾還特地推薦了線路上許多由中國著名建築師設計的作品,它們同樣不能錯過。

第一個就是油罐藝術中心,這是由OPEN建築事務所設計的,主創建築師是李虎;還有大舍建築國內知名建築師柳亦春設計的龍美術館西岸館;此外,濱江的一些點綴性空間其實也都出自名家之手,比如童明、張佳晶這樣的著名建築師設計的水岸匯·聽風台和水岸匯·喬咖啡。

特別是喬咖啡,它是上海百年老字號「喬家柵」開出的跨界網紅咖啡店,在獨棟ins風的現代金屬建築中,享有180°的江景位。

據悉,「閱讀西岸,城市行走」活動計劃是每周六上午10點到12點,天氣不佳或與其他重大活動衝突的情況除外。不過參觀人數有限,只有20個名額,因此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為此,記者特地提前探訪了一下這個線路。從起點日暉港人行橋出發到終點西岸藝島,步行4公里不到。如果搶不到票的話,雖然坐不了網紅小黃車,也缺少專業建築師講解,但還是可以沿著徐匯濱江真正以」行走「的方式參觀打卡。停停走走自己決定,時間上不受限制,其實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