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世界遺產地與茶的文化淵源(下)

澤青茶道 發佈 2023-12-19T20:23:01.179810+00:00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我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截止目前,共有56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蹟及自然景觀。我國自1985年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截止目前,共有56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中國幅員遼闊的地理和源遠流長的歷史,造就了豐富多彩的寶貴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是人類共同的珍貴記憶。而這些驚艷世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中,有著許多因茶聞名的勝地,其中,福建武夷山、安徽黃山、四川峨眉山和山東泰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的「雙世遺」。

自古名山出名茶,這四大「雙世遺」名山,不僅自然風光優美,歷史積澱深厚,而且茶史悠久,是中國名茶的原產地。以下這些世界遺產地都是有著深厚的茶文化和美麗的茶園.....這56處世界遺產地,你去過幾個?

湖南

26:湖南張家界武陵源:1992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武陵源地處石英砂岩與石灰岩結合部,經億萬年河流變遷降位侵蝕溶解,形成了無數的溶洞、落水洞、天窗、群泉,森林覆蓋率達67%。

遺產地張家界,產青岩茗翠,是全國名茶之一,因產於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的表岩而弛名中外,故名青岩茗翠。形美觀,條索緊結,圓渾彎曲,白毛顯露,色澤翠綠。從肉質看,清香馥郁,味醇回甘。沖水後,湯色綠明,葉底均勻,飲後頓覺神爽。人們來到武陵源遊覽,用金鞭溪,鴛鴦泉的水,泡上一杯「青岩茗翠」茶,韻味無窮。

隨著湖南省旅遊業的開發,湖南茶文化被越來越多人了解。湖南是中華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中華茶文化史上,過去、現在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湖南省黑茶在我國茶葉經濟和民族團結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千兩茶製作技藝也已入選國家非遺名錄。

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統

湖南安化黑茶文化系統,是以種植、生產黑褐油潤的安化黑茶和製作加工工藝為特色的茶文化系統。長期實踐中,安化茶人摸索出了一套保持茶葉原生態品質的栽培管理技術和獨特成熟的黑茶加工工藝。

安化茶早在唐代就有歷史文獻記載入選為貢茶,安化黑茶於明朝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定為官茶,是中國西北邊民化膩消食的「生命之飲」,是民族團結之茶。

清同治年間

(1862—1874年),湖南茶商在「百兩茶」的基礎上,創製出了千兩茶,即「花卷」茶。千兩茶成品每支淨重合老稱1000兩,故俗稱「千兩茶」。

27:湖南土司遺址:2015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土司遺址分布於南方多民族聚居的湘鄂黔三省交界的武陵山區,現存的主要遺址類型包括土司城遺址、土司軍事城址、土司官寨、土司衙署建築群、土司莊園、土司家族墓葬群等。


江西


28:三清山國家公園:2008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三清山風景名勝區豐富的花崗岩造型石與多種植被、遠近變化的景觀及震撼人心的氣候奇觀相結合,創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美學效果。

地點:江西上饒

茶聖陸羽,一生雲遊江南各地、亦佛亦儒亦俠亦俗,在上饒前前後後客居了10年,寫了一段茶文化的歷史。

山川秀美的上饒,「天生」註定了這片土地是中國茶的產地和集散地。早在漢代,就有僧道在這裡的形勝山川種茶施茶。唐宋元明清,這片山水間,茗香飄四海,茶誼達五洲。

上饒一帶的茶葉基地,是中國綠茶金三角核心產區,這裡山水形勝,氣候溫潤,非常適合茶樹生長。茶葉生產分布在婺源縣、上饒縣、德興市、鉛山縣、玉山縣,以有著"中國最美鄉村"美譽的婺源縣為主。

主要茶品種有大鄣山茶、黃金茶、德興高山茶、悟峰雲霧茶、鉛山苦甘茶春桂葛根葛茶、上饒白眉、靈山石茶、黃金茶。江西的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婺源綠茶製作技藝入選國家非遺名錄。


廣西


29:廣西左江花山岩畫:2016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左江花山岩畫繪製年代可追溯到戰國至東漢時期,其地點分布之廣、作畫難度之大、畫面之雄偉壯觀,為國內外罕見,具有很強的藝術內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價值。

地點:廣西壯族自治區 崇左市

廣西產茶歷史悠久,唐代就有呂仙茶、象州茶、容州竹茶等生產。

紅茶有:廣西紅碎茶。黑茶有:蒼梧六堡茶。綠茶有:桂平西山茶、凌雲白毛茶、、灕江銀針、白牛茶、龍脊茶、桂林毛尖、屯巴茶、南山白毛茶、龍山綠茶。花茶有:橫縣茉莉花茶、桂花茶。

廣西六堡茶製作技藝已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廣西橫縣茉莉花複合栽培系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文化遺產。

六堡茶,原產於廣西的六堡鄉,因產地而得名。在清朝嘉慶年間,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檳榔香味而列為中國名茶之一,至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 六堡茶之所以受到某些消費者的特別喜愛,是因其特殊的品質。六堡茶泡飲時,湯色紅濃明淨似琥珀色,香氣醇陳,滋味濃醇甘和,有檳榔味。

六堡茶素以「紅、濃、醇、陳」四絕而著稱,「紅」是湯色透澈,深紅明亮;「濃」是湯色紅濃,滋味醇厚;「陳」是香氣陳醇,具有檳榔香;「醇」是滋味甘醇,口感爽滑。六堡茶中也有「發金花」的,金花六堡茶非常受歡迎。

六堡茶過去主要通過「茶船古道」外銷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法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著名的僑銷茶。近年來,六堡茶以其獨特的品質特徵受到人們的熱捧,國內需求逐漸增大,開始轉向內銷。


山西


30:山西五台山:200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名山志》載:「五台山五峰聳立,高出雲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


31: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被世界紀錄協會評為中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


32:山西大同雲岡石窟:2001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雲岡石窟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與敦煌莫高窟、洛陽龍門石窟和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藝術寶庫。


貴州


33:貴州梵淨山:2018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梵淨山得名於「梵天淨土」,主要保護對象是以黔金絲猴、珙桐等為代表的珍稀野生動植物及原生森林生態系統,被譽為「地球綠洲」、「動植物基因庫「、人類的寶貴遺產」。

梵淨山翠峰茶,貴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所產茶葉品種之一。因主產於該縣境內武陵山脈主峰——梵淨山而得名。

原料采自梵淨山800—1300米海拔高度的茶園,產品具有「色澤嫩綠鮮潤、勻整、潔淨;清香持久,栗香顯露;鮮醇爽口;湯色嫩綠、清澈;芽葉完整細嫩、勻齊、嫩綠明亮」的特點,贏得業內專家一致好評和消費者喜愛。2005年獲准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內蒙古


34:內蒙古元上都遺址:2012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元上都遺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陝西


35: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秦始皇陵建於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歷時39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陵寢。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兵馬俑即製成兵馬形狀的殉葬品。

古城西安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是秦漢兩個大一統的王朝定都之地,同時在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拉開「絲綢之路」的大幕,茶葉就是通過這裡傳向了世界,與西安文化相結合,促使茶成為世界三大飲料。

茯磚茶產於湖南省益陽市。茯磚茶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又稱「涇陽磚」。茯磚茶外形為長方體磚形,磚面色澤黑褐,內質香氣純正,滋味醇厚,湯色紅黃明亮,葉底黑褐尚勻。

茯磚茶一大特色就是磚內的金黃色黴菌(俗稱「金花」)。茯磚茶獨特的麴黴香味,強勁的消食解膩功能和醇厚的口感深受維吾爾、蒙古、哈薩克、藏、回民的喜愛,他們把「金花」多少視為茯磚茶品質好壞的重要標準。

涇陽縣位於咸陽市,涇陽縣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涇河下游。東與三原、高陵縣交界,南與咸陽市渭城區接壤,西隔涇河與禮泉縣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與淳化、三原縣毗鄰。從涇陽縣城出發到西安城北客運站44公里。

茯茶的出現,約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即朱元璋「明太祖」建立明朝初)問世,採用湖南安化黑毛茶為原料,手工築制,因原料送到涇陽築制,稱「涇陽磚」;茯磚早期稱「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名稱由來因其藥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磚」。

由於系用官引製造,清代前期須在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稅金,這批茶交給官府銷售,又叫「官茶」、「府茶」。其餘的磚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令在指定的銷區銷售,故稱為「附茶」。在清道光年間,將安化黑毛茶中色黃葉粗的甘引用篾簍踩成大包,包重90公斤,運往陝西涇陽壓製成磚。



山東


36:山東泰山:1987年入選《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1987年,我國首批物質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泰山便涵蓋其中。

這裡雨熱同季無酷暑,獨特的水土資源和暖濕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尤適合茶葉生長。形美葉厚,香高味濃的泰山茶便誕生於此。泰山茶是北方茶的代表,甚至被稱為「北茶至尊」。蘊含濃郁板栗香氣的泰山女兒茶,為歷代文人墨客、達官貴人所愛,《紅樓夢》中就曾寫過賈寶玉吃女兒茶的情景。

泰山,山為五嶽之尊,泰山茶乃「北茶至尊」。

女兒茶是泰山的名茶。相傳,乾隆皇帝到泰山封禪,要品當地名茶。因泰安並無茶樹,於是官吏們選來美麗的少女,到泰山深處采來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體溫暖熱,獻給皇帝品嘗,名曰女兒茶。

女兒茶原是非茶之茶。從1966年起,泰安開始引種茶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現在泰山腳下的茶園成為目前我國最北的茶葉種植基地之一。這一地區雨熱同季,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易於有機質的積累和儲存,獨特的山區和水庫小氣候,豐富漫射光,濕度較高,遠離污染,茶葉持嫩性強。另外,泰山擁有清活甘冽的活泉,好水孕育好茶。


泰山女兒茶

37: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孔林:199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曲阜孔廟又稱「闕里至聖廟」,位於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



吉林

38:吉林高句麗王城:200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高句麗王城文化遺址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在周圍的平原上,分布了一萬多座高句麗時代的古墓,這就是聞名海內外的「洞溝古墓群」。


澳門


39:澳門歷史城區:2005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澳門歷史城區是中國境內現存最古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最集中的中西特色建築共存的歷史城區,是400多年來中西文化交流、多元共存的結晶。


重慶


40:重慶大足石刻:1999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


河北


41:河北承德避暑山莊:199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承德避暑山莊始建於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避暑山莊以樸素淡雅的山村野趣為格調,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風光,成為中國現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宮苑。



廣東


42:廣東開平碉樓:200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開平碉樓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廣東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

鳳凰單叢茶始於南宋末年,歷經600多百年數十代人的傳承,資源物種仍基本保持歷史原貌。單叢茶樹文化遺產資源主要存在境內海拔600~1200米的中高山。

多年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對鳳凰古茶樹的保護工作,1980年組織進行了一次系統的調查,僅200年以上的古茶樹便有3700多株。鳳凰古茶樹被專家譽為「中國之國寶,是世界罕見的優稀茶樹資源」。


河南


43:河南安陽殷墟:2006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殷墟因發掘甲骨文而聞名於世,系統地展現了中國商代晚期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被評為20世紀中國「100項重大考古發現」之首。


44:河南登封天地之中:201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天地之中歷史建築群歷經數千年綿延不絕,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築種類最多、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築群,是中國古代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


45:河南洛陽龍門石窟:2000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江蘇


46:蘇州古典園林:199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蘇州古典園林的歷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紀春秋時期吳王的園囿,私家園林最早見於記載的是東晉(4世紀)的辟疆園,歷代造園興盛,名園日多。


47:黃(渤)海候鳥棲息地:2018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位於江蘇省鹽城市,主要由潮間帶灘涂和其他濱海濕地組成,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間帶灘涂,也是全球數以百萬遷徙候鳥的停歇地、換羽地和越冬地。


48:莫高窟: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始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49: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周口店龍骨山,是中國舊石器時代的重要遺址。


50:中國長城:1987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新疆

51:新疆天山:2013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新疆天山屬全球七大山系之一,是世界溫帶乾旱地區最大的山脈鏈,也是全球最大的東西走向的獨立山脈。


青海


52:青海可可西里:2017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青海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建成的面積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自然保護區之一,主要保護藏羚羊、野氂牛、藏野驢、藏原羚等珍稀野生動物、植物及其棲息環境。


53:雲南重慶貴州中國南方喀斯特:2007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南方喀斯特是世界上最壯觀的濕熱帶亞熱帶喀斯特景觀之一,包含了最重要的岩溶地貌類型,包括塔狀岩溶,尖頂岩溶和錐形岩溶地層。


54:中國丹霞:2010年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中國丹霞是一個由陡峭的懸崖、紅色的山塊、密集深切的峽谷、壯觀的瀑布及碧綠的河溪構成的景觀系統,是中國和世界上丹霞景觀的例證。位於貴州赤水、福建泰寧、湖南崀山、廣東丹霞山、江西龍虎山、浙江江郎山

獨特的丹霞地貌,土壤中微量元素豐富,如氣候溫濕度適宜,就是一塊種茶的的「寶地」。福建泰寧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茶區代表。

泰寧有萬畝茶園,也是旅遊勝地。伴隨丹霞地貌的申遺成功,當地茶產業也迎來了發展機遇。上世紀六十年代,泰寧縣開始引進「福雲六號」、「黃柳」、「梅占」、「鐵觀音」等優良品種,並大面積人工栽培。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泰寧縣提出「要想山區富,上山種茶樹」的思路,這促使泰寧縣茶葉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近十幾年來,泰寧大力開發名優茶,開成了岩茶、紅茶、綠茶三大名茶系列以及鐵觀音產品。


55:中國大運河:201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中國大運河是中國東部平原上的偉大工程,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為世界上最長的運河,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京杭大運河與茶有著深厚的淵源。沿河兩岸的城市蘊藏著茶文化的精深內涵, 運河水流出了濃厚的茶風。

茶文化起源於南方地區,唐朝之前,華北地區飲茶之風並不盛行,唐人封演指出:「南人好飲之(茶),北人初不多飲。」由於地理環境因素,華北地區不適合茶葉生產,這就決定華北地區的茶葉必須由南方供給,而且京杭大運河(簡稱大運河)南部鎮江、常州、無錫、蘇州、杭州等江南地區是著名產茶區,江西、皖西、皖南、福建等茶區距離大運河也都不遠,相對於陸運,大運河具有運量大、運費低等優勢。因此,大運河對北方地區茶葉市場的構建和茶文化的傳播起到了關鍵作用。

而大運河上南來北往的南方茶客帶來茶文化,飲茶風尚由沿岸城鎮逐漸向鄰近地區傳播開來。飲茶習俗逐漸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影響至今。


56:中國絲綢之路:2014年入選《世界遺產名錄》

絲綢之路起源於西漢(前202年—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今西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西域位於亞歐大陸內陸的腹地,隨著絲綢之路在唐朝的出現,解決了由於交通而導致的商貿往來的不便。唐朝絲綢之路途經西域,其主要貿易產品除了絲綢、陶器之外最盛行的就是茶葉了。「通過絲綢之路,西亞和阿拉伯國家得到茶葉的時間最遲應該在中國唐朝。」

茶葉輕便、易儲存方便攜帶。茶葉的作用不僅是可以品味的飲品,還是可解肉的油膩之感的食材。茶葉還具有藥用價值,可以止咳化痰、消炎解毒、祛膩消食、清腸排毒等功效,其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葉綠素的有利於遊牧民族的身體健康,是既可改善飲食口味,又可提高身體素質的必備飲品。同時當頭腦混沌時,飲茶一杯,有醒神之功效,《茶經》卷上記載:「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

西域的民族逐漸接受茶文化,但並沒有形成其獨特的特色,沒有像西藏一樣發展出例如酥油茶這樣獨具特色的茶飲到元代,蒙古人創建了橫跨歐亞的大帝國,茶葉開始在中亞飲用,並在阿拉伯半島和印度傳播開來。

明清之際,絲綢之路形成一條「茶之路」,由商隊翻越帕米爾高原,將中國茶葉輸往中亞多國。至近代,有關飲茶的資訊隨著資本主義海外貿易的拓展,經過歐洲航海家打通的東方航路進入到歐洲,一時間飲茶在歐洲盛行開來。


澤青茶道創始人: 有趣的故事,有趣的茶,還有一群靈魂有茶氣的人。傳播茶香健康生活、茶道文化、茶知識,茶文章、茶美學、茶社交等生活方式,為您帶來一場愉悅的茶文化體驗。 生活是需要自己創造的,創意源自於對生活的熱情。歡迎關注澤青茶道的微信公眾號:澤青茶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