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外交交鋒升級,韓國議員就要求我大使道歉,否則應被驅逐出境

m78阿偉 發佈 2023-12-19T21:37:18.577139+00:00

這些話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在談到韓國外交政策時邢海明大使認為韓國對中韓關係的處理上「正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當邢海明大使說到美韓關係時指出「有的人押寶美國是看不清歷史形式」。

如果您喜歡本篇文章,勞駕點擊右上方的「關注」以增加您的閱讀體驗,同時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


前言:

這兩天,中韓外交交鋒引起了公眾的廣泛關注。我們的駐韓大使邢海明因言論被韓國議員要求道歉,甚至威脅要將其驅逐出境。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韓方如此大動干戈呢?

我國大使的直言不諱

事件的起源在於6月8日我國駐韓大使會見韓國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對中韓之間如何進一步加強合作發表了看法,其核心在於中韓關係在現在的大環境下如逆水行舟,要以比以往更大的努力來促進兩國的關係更進一步。

這些話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在談到韓國外交政策時邢海明大使認為韓國對中韓關係的處理上「正在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而當邢海明大使說到美韓關係時指出「有的人押寶美國是看不清歷史形式」。

在談話中他並未特指任何一方。韓國政府卻對號入座,對這番談話進行了過度解讀,進而激起了強烈的反感情緒。

這種反應揭示了韓方的自我保護意識過於敏感,對於外界任何可能構成威脅的因素都表現出過度的防範心理。邢大使的真實意圖被曲解,被當做了一種攻擊,甚至被認為是對韓國內政的「干涉」。

相反,從中方的角度看,邢大使的這番言論只是表達了對中韓關係的深切關注,他只是希望韓國能夠獨立思考,避免受到外部壓力的干擾,而並未對韓國做出具體的指責或要求。

可是韓方卻把這視為了一種無理的攻擊,這不禁讓人懷疑,真正的過激者,到底是誰?

韓國政府的「玻璃心」

針對此事件,韓國官員在9號表示,在中韓關係中將執行與「韓國不同以往的強大國力」相稱的「不卑不亢」的外交政策。且不說韓國的國力已經強大到何種程度。

就在我們設想中的「不卑不亢」的外交舞台上,韓國的反應卻大大超出了預期。作為一個自視為「有今非昔比的國力」和「國民見識」的國家,韓國對待外交問題的方式,卻讓人感到驚訝。

任何微小的聲音和不合,似乎都能引爆其內心深處的緊張和不安,宛如玻璃心,輕輕一碰就會破碎。

不可否認,韓國政府在一些問題上展現出了一種自認為的「實力外交」,試圖在中美之間找到平衡點,以求自保。

然而,在這種嘗試中,卻出現了一個明顯的矛盾:對於美日,他們顯得過于謙卑,乖乖地迎合、聽從;而在對華關係上,他們卻偏向於過度強硬,尤其在處理對華關係時,往往以挑釁的態度對待。

在「卑亢」之間靈活切換的韓國外交

對中國大使的正當言論,由於戳中了韓國政府的玻璃心,一些韓國官員惱羞成怒大肆攻擊。

韓國議員申元植甚至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聲稱為了維護韓國的尊嚴,中國大使必須道歉,否則應該被驅逐出境。這看似強硬的表態正是韓國心虛的表現。

目前韓國的國家安全完全在美國的保護之下,一旦美軍撤走,面對擁有核武器的朝鮮可以說毫無抵抗的力量。所以它們既要維護主子的利益,又惱於被戳穿試試。

讓我們來看看擁有「國格和尊嚴」的韓國在面對美國的時候是怎麼樣的吧?

在今年4月份爆出的韓國總統府被美國竊聽的事件,韓國不但沒有要求美國主子道歉,還主動替美國主子開脫,稱被曝光的文件是偽造的。

而在4月尹錫悅的訪美之旅中,更是上演了一出現代版的「澠池會」,在台上拜登要求尹錫悅現場演唱歌曲《美國派》,尹錫悅現場變身「尹唱曲」,就差有人在旁邊記載「X年X月,韓總統為美總統唱曲」了。

而就算對於美國的小弟,韓國也是畢恭畢敬不敢得罪,在尹錫悅訪問日本期間,對日本國旗鞠躬的行為引起了國內的強烈不滿和牴觸,但是這種卑躬屈膝的態度只換來了日本的「四等招待」,可謂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這種外交態度的矛盾,使得韓國的立場顯得模糊不清,缺乏一致性。韓國政府聲稱要執行「不卑不亢的外交」,但其表現出的態度卻似乎與這個目標背道而馳。

這種「雙重標準」的外交政策,讓人質疑韓國政府的真正動機和決心,也讓人對其是否能真正實現「不卑不亢的外交」產生了疑問。

總結:

韓國政府對中國大使邢海明的言論反應過度,顯然表現出了其外交策略的敏感和矛盾

一方面,他們希望在國際舞台上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但在實際操作中,卻顯得對美日過于謙卑,對中國則過於挑釁。

這種「雙重標準」的外交政策,讓人對韓國的真實立場產生了質疑。如果真的想要維護國格,首先要有獨立的國格才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