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從現在開始,從小事做起

帆書app原樊登讀書 發佈 2023-12-20T06:57:43.999769+00:00

作者 | 帆書 · 元氣鄧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做不到,而是沒去做;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改變雖然很難,但要相信結果值得期待。看到一個圖,很有意思。(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一個人想卷卷不動,想躺又躺不平,成45°人生。

作者 | 帆書 · 元氣鄧


人生最大的遺憾不是做不到,而是沒去做;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改變雖然很難,但要相信結果值得期待。


看到一個圖,很有意思。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一個人想卷卷不動,想躺又躺不平,成45°人生。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


想要躺平,又放不下自己的雄心壯志,想要改變現狀,卻又力不從心。


躺和卷到底怎麼選呢?


李松蔚老師在《5%的改變》裡提出:


與其花時間糾結,倒不如兩種都要:


一半時間充分努力,另一半時間充分躺平。這樣一來,兩者都能實現,自然也不用糾結過哪種生活。


如此實用又巧妙的回答,在書中還有很多。


這本書精選了44個網友的來信,包含了自我發展、原生家庭、工作、親密關係和人際關係5方面的困惑和焦慮。


相信總有一款煩惱與你相似。


看完之後,你就會明白:


5%的改變,就能讓生活出現新的可能。


但往往因為我們想要100%的改變,反而被困在原地。




圓桌派周軼君說:


焦慮的反義詞是具體。


事情一旦具體化了,你就知道方法、路徑,當你腳踩到具體的路徑上,就能突破焦慮的迷霧。



有個讀者的故事印象深刻。


他因為生病,辭職在家休養了一年多。現在病好了,卻非常害怕重返職場。


但又不好當啃老族,所以著急找工作。


可行動上卻一直在拖延。一會刷劇,一會幹家務,總之就是不願寫簡歷,為此他非常焦慮。


李松蔚老師建議他,在接下來的一周,每天拿出不超過1個小時的時間寫簡歷。


1小時後,不管寫成啥樣,立刻把它刪掉,第二天重新開始。


這個建議看起來像個玩笑,寫了就刪,不是等於沒有寫嘛。求助者有些不理解,但還是老實照做了。


可沒想到一周之後,他竟然拼湊出一份還不錯的簡歷去找工作了。


為什麼看似只有5%的改變,卻有這麼顯著的效果呢?李松蔚老師把這個方法叫做「最小行動按鈕」。


因為容易做,就容易做到。做到後,才能做得更多。就像滾雪球一樣,從最初的一小點,越滾越大。


李松蔚老師坦言,自己很抗拒做些煩瑣的事務性手續,如簽合同、填表格等。一份表格往往被一拖再拖。甚至要過了截止日期,被三番五次催才會去辦。


為了擺脫困擾,他的辦法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約快遞上門取件。


相比填寫那些繁瑣的材料,叫快遞可容易多了。一分鐘都不用,就啟動了這個「按鈕」。


緊接著,快遞小哥說1小時後上門。那就自己就必須在此之前準備好資料,拖延就不攻自破了。



最好的鍛鍊,不是從半馬開始,而是每天做一個伏地挺身;


最好的學習,不是頭懸樑,錐刺股,而是每天學一點點;


最好的改變,不是180°大轉變,而是從無負擔的5%改變開始。


很喜歡余世存的一句話:


「我們的職責是平整土地,而非焦慮時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


焦慮不會消除明天的悲傷,它只會消耗我們今天的力量。與其焦慮,不如行動。


行動,才是對平庸生活的最好回擊,才是治癒焦慮的良藥,才是讓改變發生的關鍵。




有人說,疫情就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人的參差。


疫情影響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心態。


我們會不自覺地就把所有的不努力、不順心、不成功都歸咎於疫情。


有個高三的學生曾找李松蔚老師求助:


「平時在學校,我可以精力十足地投入學習。但因為疫情,我在家什麼都不想做。可我明明想考一所好的學校,該怎麼辦呢?」


李老師的建議是:


每天晚上花3分鐘,給自己一個總結儀式。


如果當天效率還不錯,那麼總結主題是:「我真棒。戰勝了疫情的影響,離好學校又近了一步。」


如果效率不高,就說:「我真棒。但是因為疫情,讓我離好學校更遠了。」


一周後,學生反饋了他的學習情況:


第一天只學了2個小時,被媽媽批評了一頓,也因此吵了一架。後面幾天,學習都不在狀態,一頁書都沒看。


周四晚上躺在床上,突然他越想越覺得不對勁,反問自己「真要因疫情離好學校越來越遠了嗎?就這樣認慫了嗎?」


不甘的他,爬起來看書,學習了5個半小時,才安心去睡。


有了掌控感後,學習竟漸入佳境,最終能從下午一直學到凌晨。


他不再抱怨疫情了,反而覺得居家挺好的,既能保障學習效果,還能睡懶覺。


正所謂,心態決定狀態。心態好,生活沒困擾;心態差,一直感受不到美好。


事實上,你能在多大程度上掌控自己的內心,才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外部事物。



《內部掌控,外部影響》的作者瓦德瓦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他的一個學生,13歲得了一場重病,在醫院裡等待手術。


醫生告訴了學生父親,兩個壞消息:


第一,你女兒的病情非常嚴重,原本一周後的手術必須要提前到今天晚上;


第二,醫院出現了一個狀況,沒辦法打麻醉,手術只能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進行。


這樣的消息,相信沒哪個父親能受得了。可父親回到病房卻說告訴女兒兩個好消息:


一是,醫生說今晚就可以做手術了,不用再等一個星期,你幾天後就可以回家了。


二是,醫生們一直在觀察你,他們覺得你最勇敢,因此,做手術甚至不需要麻醉。


多年後,女孩才明白這番話背後的真相。可她早忘了當初是怎樣經歷那場手術的,只記得父親說的兩個好消息。


史蒂芬·柯維說:


「刺激與回應之間存在一段距離,成長和幸福的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利用這段距離。」


痛苦也許不可避免,但要不要被它困住,其實,你說了算。



作家阿德勒有句名言:


「我們的煩惱和痛苦都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我們在這些事情上的觀念。」


很多時候,人生很多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施加的。


《5%的改變》一書中有個故事,寫的是過度敏感,成天生活在恐懼之中,讓我感觸頗深。


當事人總刻意迴避和領導的溝通和交流,害怕從對方那裡獲得不好的反饋。


但如果領導對同事更好,她就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事情,讓領導輕視自己,進而有種被拋棄的感覺。


李老師看到她這麼擔心,索性建議她想想:


假設領導真的討厭你,你要如何謹言慎行地活下去?讓別人看不慣你的同時,還離不開你?


有意思的是,當她順著這個思路去想,發現自己的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因為關係的本質是價值交換,與喜好無關。


對方根本就不關注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只會在意你對他有用的部分。



李松蔚老師把這個方法,叫做「黑色想像」。


當有人特別擔心某件事的時候,不妨想像最壞的情況發生了,該如何應對?


當你做最壞的打算時,會發現情況沒你想像的那麼糟糕。


心理學家博克維茨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在所有我們擔心的事情裡面,大約85%的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


就算是擔心的事情發生了,大約79%的結果比自己預想的要好很多。


也就是說,只有3%的事情,才是真正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而97%都是無意義的情緒顧慮。


正如書中所說:「恐懼在敲門,勇氣打開門,門外什麼都沒有。」


因此,別讓情緒裹挾你,學會直面內心的負面情緒。


停止內耗,才是我們變強大的開始。




5%的改變,其實另一面代表我們要95%的尊重、接納和允許。


正如宮崎駿所說:


「遇見的都是天意,擁有的都是幸運,不完美又何妨,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當你焦慮的時候,試著做5%的改變,刷新自己;


當你苦惱的時候,不妨換個心態,調整自己;


當你內耗的時候,不如停止內耗,強大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