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十年寫成的回望之作,如何映射時代變遷

廣西衛視 發佈 2023-12-20T15:06:24.718962+00:00

春末的上海,迎來一件文壇美事。在復旦大學,一場被命名為「母語、時代、回歸」的林白長篇小說《北流》研討會正在進行。會上雲集中國當代知名作家、評論家,與會的王安憶一開始就向林白髮問。

春末的上海,迎來一件文壇美事。在復旦大學,一場被命名為「母語、時代、回歸」的林白長篇小說《北流》研討會正在進行。會上雲集中國當代知名作家、評論家,與會的王安憶一開始就向林白髮問。

王安憶

作家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你為什麼要用這麼一個挺麻煩的形式

你把所有的故事 人物 場景

甚至於語言都切碎了

然後全都切碎了

那麼你又是以一種怎麼樣的原則和邏輯

把它重新組織起來

能讓王安憶如此困惑的一本小說,

到底是什么小說?

《北流》作為一部長篇小說,首先於《十月·長篇小說》雜誌2021年第三、四期刊出。雜誌發表之後,林白又修改了半年。最後成書的單行本,是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於2022年7月出版。

《北流》藝術風格強烈,並未像普通小說般通過長情節來推動,用洋洋灑灑六十萬字,通過核心人物李躍豆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串聯起無數片段和細節,展現二十世紀下半葉至二十一世紀的廣西本地生活畫卷。非線性敘事的故事從李躍豆自傳式的講述,深入拓展到她的母親、弟弟和成長旅途中的親朋故交。他們的悲歡喜樂、風雨漂泊,凝聚在北流這座小城。

作品以北流方言為基礎,並且不厭其煩地寫各式頗具地方特色的菜餚、小吃的詳盡做法,乃至新鮮入味的口感。還有兩度喪夫的母親梁遠照,她的堅韌性格遠超所有兒女,趟過生活一次又一次風浪。母親晚年的勤勉生活,對日常起居的精心打理,在作家女兒李躍豆筆下,映射出那一份對於更好生活的渴望。

林白畫像 (郭天容 繪)

林白,出生於廣西北流,現居北京。在《北流》之前,著有長篇小說《北去來辭》《一個人的戰爭》《說吧,房間》《婦女閒聊錄》《萬物花開》等,另有中篇小說《迴廊之椅》《長江為何如此遠》多部,散文若干。曾多次獲得國內重要文學獎項,作品常居各類榜單,是中國當代文壇不可忽視的一位女作家。

王蘇辛

《北流》策劃編輯

長江文藝出版社編輯

第一次知道林白在創作

一個全新長篇小說的時候

它還不叫《北流》

作家是改了十稿

就是從它一開始構思到完成

其實大概有一個十年左右的時間

《北流》的龐大與深邃,

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解讀。

張燕玲

評論家 《南方文壇》主編

廣西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

林白在離開北流40年以後

用這種特殊的視角從北京來回望北流

雙城記一樣的從北京去回望

北流所有她所經歷的她所耳聞目睹的一切

用鮮活的鋒利的勾漏片的語言

來剖開她曾經擁有的生活現實

曾攀

《南方文壇》副主編

廣西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現代文學館特聘研究員

新南方寫作也是我們《南方文壇》

近兩三年力倡的一個概念

在全國已經得到了非常廣泛的認同了

現在的新南方寫作如火如荼

《北流》裡面非常平靜的敘述

平靜表面的背後其實洶湧澎湃

非常熱烈蓬勃

季亞婭

《十月》雜誌執行主編

一定不能忘記她寫作裡邊

除了南方之外的廣闊的北方和廣闊的世界

她不是地方性寫作

她恰恰是世界性寫作

它是世界性寫作找到了地方

蔡哲軒

讀者

自由撰稿人

我個人會非常喜歡林白老師的文本

是因為她在粵語方言的寫作

和讀者的一個緊密度的連接上

取得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衡

林白老師並沒有那麼去強調粵語

她會把我們的普通話的文字落實得很具體

讓你的障礙沒那麼高

黎彥彤

讀者

林白對我們當地人(北流人)來說是一個驕傲

因為她讓我們這么小的一個城市讓更多的人知道

不管過去多少年

可能都有一部分人知道

在南方的邊陲有一個地方叫「北流」

那是我的家鄉

也是林白老師的家鄉

我就覺得這是很自豪的一件事情

《北流》到底講了什麼樣的故事?王安憶的問題得到了什麼樣的回答?在翻開這本書之前,不妨先看看本期《遇見好書》。

《遇見好書》之「時間之河向北流」

6月12日 21:20

廣西衛視播出

廣西衛視 每周一 21:20

《遇見好書》是廣西目前唯一以解讀好書和閱讀推廣為宗旨的電視欄目,通過內容分享、情景演繹、多方訪談等形式,深度解讀和推薦一本好書,帶給觀眾閱讀的快樂和思考,倡導全社會愛讀書、善讀書、讀好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