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聯通唐雄燕:加速構建工業算網,助力製造業數位化轉型

通信世界 發佈 2023-12-20T17:47:37.862773+00:00

5G商用已四年有餘,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5G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特別是5G面向企業用戶的專網及邊緣雲計算的需求尤為突出,成為5G行業應用的熱點。運營商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提供者,不斷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的加速融合,但5G全連接工廠的數位化轉型仍需要構建工業算網體系。

5G商用已四年有餘,工業網際網路已成為5G的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特別是5G面向企業用戶的專網及邊緣雲計算的需求尤為突出,成為5G行業應用的熱點。

運營商作為信息通信基礎設施的提供者,不斷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的加速融合,但5G全連接工廠的數位化轉型仍需要構建工業算網體系。近日,為了深入、全面了解中國聯通在5G+工業網際網路的進展及工業算網的構建,通信世界全媒體記者採訪了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科學家唐雄燕,他表示:「面向5G全連接工廠,需要融入雲原生、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內生安全等新技術元素,構建「以聯接為基、以算力為核」的工業算力網絡基礎設施,為工業提供確定性的數字信息服務。」

5G全連接工廠加速發展

近年來,我國工業企業充分認識到數位化轉型的重要性,5G融合應用需求不斷增長,使得5G全連接工廠建設進一步加速。唐雄燕認為:「5G是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關鍵使能技術。5G有三大應用場景:eMBB、URLLC和mMTC,其中後兩個場景主要面向工業等垂直行業需求設計。5G可有效解決工業有線技術移動性差、組網不靈活、特殊環境鋪設困難等問題,突破現有工業無線技術在可靠性、連接密度、傳輸能力等方面的局限,滿足大規模數據採集和感知、精準操控、遠程控制等工業生產需要。」

在5G全連接工廠的布局謀劃上,我國政府早就出台了相應的政策鼓勵並支持我國5G+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2021年1月,工信部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在10個重點行業打造30個5G全連接工廠。2022年9月,工信部印發了《5G全連接工廠建設指南》,進一步加快「5G+工業網際網路」新技術新場景新模式向工業生產各領域各環節深度拓展。

5G在工業生產領域的價值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唐雄燕表示,5G全連接工廠的建設已成為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當前工業網際網路已經步入快速成長期,產業規模超萬億。全國已經建設4000多個「5G+工業網際網路」項目,部署14000多個專網。中國聯通作為運營商,圍繞工業典型場景已經打造了五大類15小類應用及2000餘個標杆項目,賦能工業生產更安全、更智能、更柔性、更高效。

由於數字經濟的加速發展和企業數位化轉型的迫切需要,運營商的內涵外延發生了巨大變化,工業網際網路對於重塑運營商的價值評估非常重要。在談到運營商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發展階段時,唐雄燕對表示:「從整體上看國內三家運營商在5G+工業網際網路的融合應用方面已初具成效。」

例如園區管理、關鍵生產數據入網可視化,起到了很好的提質增效的作用;在生產核心——現場網領域,中國聯通與蕪湖美的開展5G-TSN的生產網業務試點、在浙江開展了基於5G LAN的雲化PLC的試點等。

以聯接為基,提供5G端到端確定性服務

雖然5G已經開始逐步進入生產現場的控制系統中,但是總體上來說尚處於單點、單技術的應用探索階段,尚未形成體系。

基於5G+工業網際網路部分場景處於單點、單技術的形勢,唐雄燕表示:「一方面,在聯接層面,我們需要繼續增強5G的內生確定性通信能力;另一方面,面向5G全連接工廠,我們需要融入雲原生、邊緣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內生安全等新技術元素,構建『以聯接為基、以算力為核』的工業算力網絡基礎設施,為工業提供確定性的數字信息服務。」

在聯接方面,就是積極建設高速泛在的基礎網絡,保障各類生產場景數據互聯與流通,為工業企業數位化轉型「打通堵點、連接斷點、消除痛點」。中國聯通一直著力推進以5G為核心的企業網改造,構建工業網際網路網絡能力。為了滿足不同客戶的差異化需求,中國聯通已經發布了三款5G行業專網產品,包括5G虛擬專網、5G混合專網和5G獨立專網。在承載方面,已經完成了工業外網CUII的SDN化改造,解決了工業企業客戶彈性組網和安全入雲的雙重需求。

此外,運營商需要引入確定性技術元素,繼續打造基於5G/5G-A的工業確定性網絡,從5G無線網、承載網及核心網的確定性網絡技術研究著手,從時延、時空、可靠、業務、安全和系統等6個方面構建5G/5G-A的確定性保障體系,並在各網絡域內根據業務需求提供確定性新技術。

唐雄燕介紹,對於時延苛刻以及規模業務並發的工業生產場景,中國聯通也在探索應用一些可行性高的5G-A新技術,在他看來,5G-A+工業網際網路的發展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雖然已經湧現了很多成功案例和實踐,但它的變革效應、降本增效等其實還沒有完全顯現,預計明年可能會是成長期,到2024年進入大規模成長期。

以算力為核,打造工業算網體系

在「以算力為核」方面,中國聯通也早有布局。早在2021年,中國聯通便發布了CUBE-Net 3.0新型數字基礎設施計劃,提出構建「聯接+感知+計算+智能+安全」的新型數字信息基礎設施,工業算網就是基於CUBE-NET 3.0的工業新型數位化底座。

唐雄燕指出,總體來說,工業算力網絡包括了工業超邊緣計算、工業確定性網絡、工業算力管理、工業算網平台等關鍵技術。此外,還要建立智能、敏捷的算力體系,賦能工業數據中台,滿足快速發展的業務需求,實現更好的以技術驅動業務。

在面對更龐大的數據量、更複雜的數據管理與分析需求等問題上,加強數據採集、存儲與計算能力;增強自主分析能力,持續挖掘業務價值。

工業算力網絡應打造端到端的確定性服務體系。一方面,工業超邊緣計算節點是運營商網絡和邊緣算力的觸點,可以完成異構終端的接入、現場算力與高可靠低時延網絡的服務。2022年中國聯通發布了中國聯通5G邊緣計算平台3.0,明確了集「固移融合通信、網絡大數據能力、網絡增強能力」於一體的邊緣計算多接入體系。

另一方面,工業算力管理則是為業務分配合理高效的算力,進行靈活的管控和調度。然後再由工業算網平台將工業算網開放給工業網際網路應用,提供智算網一體化的服務能力。

最後,唐雄燕表示,關鍵技術的融合將助力中國聯通構建高實時、強協同、智泛在的工業網絡基礎設施。

END

作者:孫天 刁興玲

責編/版式:王鶴迦

審核:舒文瓊

監製:劉啟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