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東歐、南歐、北歐文學概觀

文藝天地—寧文英 發佈 2023-12-21T00:36:08.072405+00:00

除了英、法、德、俄-蘇等大國的文學之外,歐洲其他各地區的小國小語種文學在現當代也湧現了眾多優秀的詩人作家。



文/馬家駿



除了英、法、德、俄-蘇等大國的文學之外,歐洲其他各地區的小國小語種文學在現當代也湧現了眾多優秀的詩人作家。

東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各民族和國家獲得獨立或統一。受俄國革命影響,各國都成立了共產黨,匈牙利還建立過蘇維埃共和國。東歐緊連蘇聯,所受的影響直接而深刻,各國文學中無產階級文學最發達。在波蘭,代表作家有董布羅夫斯卡(1889—1965),她的長篇小說《黑夜與白晝》(1934)和華西列夫斯卡(1905—1964)的《祖國》(1935)都描寫了革命鬥爭。布羅涅夫斯基(1897—1962)的詩篇歌頌了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捷克在第一共和國時期,無產階級文學是文壇的主流,詩人以諾伊曼(1875—1947)為代表。小說方面:瑪耶羅娃(1869—1967)的《汽笛》(1935)描寫19世紀後半期捷克三代工人的生活與鬥爭。奧勃拉赫特(1882—1952)的《無產者安娜》(1928)描寫農村姑娘在先進工人幫助下成為堅強戰士的過程。普伊曼諾娃(1893—1958)的三部曲之一《十字路口的人們》(1937),寫工人的覺醒,是共和國最重要的作品。此外,薩波托斯基(1884一1957)的小說,基希(1885—1948)的報告文學也很有影響。

匈牙利無產階級詩歌的創始人是奧第(1877—1919)。著名作家伊列什(1895—1974)曾任國際革命作家聯盟秘書長,他的《蒂薩河在燃燒》(1929)描寫了匈牙利蘇維埃共和國的成立和失敗。《喀爾巴阡山狂想曲》(1939)寫了20年代的民族矛盾和階級鬥爭。此外,尤若夫(1909—1937)的詩、沙爾卡(1896—1938)的小說,影響都很深遠。保加利亞的第一位無產階級詩人是波粱諾夫(1876—1953),最傑出的詩人是斯米爾寧斯基(1898—1923)。革命家布拉戈耶夫、季米特洛夫和托·巴甫洛夫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建設做出了貢獻。1923年九月革命失敗,米列夫等詩人作家寫九月起義,被稱為「九月文學」。30年代,無產階級文學大發展,拉德夫斯基(1903一 )的詩、卡拉斯拉沃夫(1904—1980)的長篇《曼陀羅》(1930)是這方面的代表。羅馬尼亞無產階級文學力量較小,但是仍有薩希亞(1908—1937)的短篇小說,托馬(1875—1954)、阿爾蓋齊(1880—1967)的詩,賽·彼特雷斯庫(1892一1991)的劇本等等,發揮了社會作用。南斯拉夫無產階級文學的奠基人是參爾卡(1876—1918)。30年代南斯拉夫各民族都出現了「社會現實主義」流派的無產階級文學,有佐戈維奇(1907一 )等一批詩人作家表現工農革命鬥爭。阿爾巴尼亞無產階級詩人有米吉安尼(1911—1998)等等。東歐各國無產階級文學同民族解放鬥爭相聯,表現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

東歐的現實主義文學成就最高,影響最大,出現了許多世界著名的作家,捷克的查洛斯拉夫·哈謝克(1883—1923)曾被奧匈帝國徵兵去俄國打仗,他參加了十月革命並加入了布爾什維克。他的名著《好兵帥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遭遇》(1923)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小說,它以幽默筆調塑造了與人民一體的士兵帥克的形象。通過他的經歷,作者諷刺了奧匈帝國的黑暗統治和軍隊的專橫腐敗。匈牙利的莫里茲(1879—1942)曾以小說《十個銅板》(1908)聞名於世。他的反映農民生活的長篇《火炬》(191 7)、《親戚》(1930)在現實主義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三部曲《愛爾德伊》(1935)描寫了匈牙利民族的鬥爭史,南斯拉夫的諷刺劇作家努希奇(1864—1938)發揚果戈理傳統,在19世紀末就創作了大量諷刺劇。他的《大臣夫人》(1931)是20世紀東歐最傑出的喜劇。羅馬尼亞的雷布雷亞努(1835—1944)是現代長篇小說的創始人,他的《伊昂》(1920)描寫了19世紀20年代農民的鬥爭,《起義》(1939)寫了1907年的革命。波蘭的克魯奇科夫斯基(1900—1969)、羅馬尼亞的薩多維亞努(1880—1961)、南斯拉夫的安德里奇(1892—1975)三人很相似:解放前都是偉大的現實主義大師,克魯奇科夫斯基的《科爾迪安和鄉下佬》(1932)、薩多維亞努的《什特凡大公》(1934)、安德里奇的《德里納河上的橋》(1945)都寫本國的歷史,展示東歐民族的廣闊鬥爭畫面。解放後三人都擔任了本國作家協會主席,都轉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立場上,寫出了優秀的革命文學作品。

東歐的現代派文學微弱。捷克曾有「旋覆花」社,南斯拉夫、匈牙利等都有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影響,創作成績不大。只有捷克的恰佩克(1890—1938)較著名,他用表現主義寫過劇本《萬能機器人》(1920),表現人類被機器人代替的悲衰。他的小說《蠑螈大戰》(1936)以科幻形式表現了反法西斯的思想。

相形之下,南歐的現代派文學較發展,而無產階級文學反倒微弱。希臘的象徵主義詩人塞菲里斯(1900—1971)的詩集《水池》(1932)、《神話和歷史》(1934)寫得樸素而自如。超現實主義詩人埃里蒂斯(1911一 )的詩集《方向》(1939)也頗有影響,這二人後來都獲諾貝爾文學獎。義大利的頹廢主義代表是鄧南遮(1869—1938),他的唯美主義小說歌頌超人與戰爭,他晚年成為法西斯幫凶。未來主義發生在義大利,它的創始人馬里奈蒂(1876—1944)歌頌科學、未來和暴力,否定傳統,晚年也支持法西斯。義大利詩歌有成績的是隱逸派,它受象徵主義影響,主張逃入內心,愛用隱喻,重音樂性,在30年代很有影響。寫《烏賊骨》(1995)的蒙塔萊(1896—1981)、寫《水與土》(1930)的夸齊莫多(1901—1968)以及翁加雷迪、薩巴等是其代表。前二人後來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1866—1952)提倡「直覺即藝術」的美學理論,對現代派文藝發生了深刻影響。西班牙繼「98年一代」之後,出現「27年一代」詩人,薩利納斯、赫·迭戈等從主觀角度觀察和描繪世界。被法西斯殺害的加西亞·洛爾加(1898—1936)作為現代詩人,傾注內心世界時也關注社會,豐富了詩歌藝術。

南歐的無產階級文學:希臘有卡贊札基斯(1883—1957),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寫出小說《奧德修續紀》(1938),義大利共產黨創始人葛蘭西(1991—1937)堅持與法西斯鬥爭,他的《獄中日記》、《獄中來信》表現了革命者的偉大精神,是優美的散文作品。葛蘭西對建設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也作出了貢獻。西班牙30年代前半有左翼的「社會詩歌」,內戰後法西斯上台,至整個40年代,西班牙文學毫無生氣。葡萄牙的若澤·卡斯楚(1898—1974)的小說《原始森林》(1939)第一個寫無產階級生活,在葡萄牙、巴西影響深遠。

南歐最有獨創性的作家,首推皮藍德婁(1667--1936)。他的怪誕劇,既反映現實生活,又採用怪誕形式,表現深刻哲理性。葡萄牙的里貝羅(1685—1963)一生寫了100部作品,反映山地風光和農民生活,他的《魔鬼的土地》(1919)和《狼嚎的地方》(1908)是表達農民疾苦的佳作。

北歐各國在十月革命影響下,無產階級文學繁榮。丹麥的尼克索創立共產黨,寫了《征服者貝萊》三部曲,反映無產階級運動。基立克(1898—1962)的《漁民》(1928)、《日工》(1996)、《新時代》(1939)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代表作。瑞典的考克(1882—1949)的長篇小說《工人》(1912)是第一部寫工人的作品。30年代出現「僱工派」文學,領袖人物洛·約翰松(1901一 )當過工人,有《土地,晚安》(1933)、《土地無產者》(1941)等作品。挪威1905年脫離同瑞典的聯盟而獨立,文藝上無產階級戲劇家格里格(1902—1949)繼承比昂松行動劇的傳統,在《巴拉巴斯》(1929)中寫中國革命,劇本《失敗》(1937)表現自己參加西班牙內戰的經歷。小說家法爾克貝格(1879—1967)寫礦工鬥爭生活也非常出色。冰島在30年代,評論家安普列松(1961 —1973)領導《紅筆》雜誌,宣傳社會主義,發展新文學。拉克斯內斯(1902一 )的《獨立的人們》(1939)表現了勞動人民的鬥爭。芬蘭30年代的「基拉社」宣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出版革命刊物。韓培(1905—1955)寫了大量短篇小說描寫二三十年代的工人運動。佩卡寧(1902一1955)的《在工廠的陰影下》(1932)、《人民的春天》(1935)也是反映工人生活的優秀作品。

北歐的現實主義成績也很突出:丹麥的延森(1873—1959)的六部曲小說《漫長的旅行》(1908—1922)寫人類的發展,是丹麥新現實主義的代表作。挪威「鄉土文學」描寫田園遭到資本主義的破壞。「心理文學」派女作家溫塞特(1882—1949)的歷史小說《克里斯汀·拉夫朗的女兒》(1922)寫l4世紀的鬥爭,作家因而獲諾貝爾文學獎。瑞典的貝里曼(1883—1931)寫有巴爾扎克式的小說《瓦德雪平的馬庫雷爾一家》(1919)。冰島的貢納爾松(1889—1975)的五卷自傳小說《山間的教堂》(1923—1928)是冰島社會生活的絕妙反映。

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揭開了歷史新的一頁。東歐各國在戰爭年代,經歷了嚴酷的鬥爭,許多革命詩人作家英勇犧牲,如捷克的伏契克,匈牙利的勞德諾蒂、維托,保加利亞的斯帕索爾、克爾帕切夫、波波夫、瓦普察洛夫,阿爾巴尼亞的斯塔法等等。1945年解放後,東歐各國相繼成立人民民主政權,進入了新時代。文學在黨領導下得到長足發展。戰後波蘭有大量寫戰爭和建設初期鬥爭的作品,普特拉門特(1910一 )的《九月》(1952)、《十字路口》(1954)是這方面的代表。克里奇科夫斯基(1980—1962)的劇本《盧森堡夫婦》(1954)揭露了美國的法西斯勢力。捷克在反法西斯鬥爭中湧現了民族英雄伏契克(1903-1943),他領導地下共產黨的鬥爭,在犧牲前夕寫出《絞刑架下的報告》(1943),表現了共產黨人的崇高精神,萬丘拉 (1891—1942)在同敵人周旋時,寫出《捷克民族歷史圖畫》五卷(1939—1942),表現了愛國主義精神。解放後,詩人奈茲瓦爾、什拉麥克、塞費爾特,小說家德爾達、格拉扎羅娃寫了反法西斯、建設新生活的作品。其中塞費爾特(1901一 )於1984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匈牙利解放後,流亡作家回國與國內地下黨員和走第三條路線的民粹派作家團結在一起,建設新文學。薩博(1893— 1970)寫了反映土改鬥爭的《新地》和反映合作化運動的《一寸土》;里德格(1902一 )寫了表現同地主作鬥爭的英雄的小說《參孫》。匈牙利文藝理論家盧卡契16卷全集在西德出版,在文藝理論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保加利亞的烈士詩人瓦普察洛夫(1904 —1942)的《馬達之歌》(1940)表現堅強的反法西斯精神。1945 年後,這類作品大量湧現,著名的有維·安德列耶夫(1918 一 )的詩集《游擊隊之歌》、迪莫夫(1909—1966)的小說《菸草》等。羅馬尼亞的文學大師薩多維亞努解放後寫了社會主義小說《米特里亞·珂珂爾》(1949),反映新社會的生活與鬥爭。南斯拉夫的文學大師、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安德里奇的小說《澤科》(1959)、喬皮奇(1915—1984)的長篇《突破》(1952)、《火藥》(1952)、波波維奇(1980一 )的電影劇本《多瑙河之波》(1960)都深刻地反映了反法西斯的鬥爭。阿爾巴尼亞解放後的佳作有:斯帕塞(1914一 )寫戰爭的小說《他們不是孤立的》(1 953)、恰奇(1919一 )歌唱新中國的詩篇、吉亞泰(1922 一 )寫新社會建設的長篇小說《沼澤地》(1959)等等。

南歐的義大利,在戰後,新現實主義達到高峰。電影文學《羅馬,不設防的城》(羅塞利尼,1945)、《偷自行車的人》(西卡,1948)、《警察與小偷》(莫尼切利,1951)寫抵抗戰士和戰後小人物生活的困境。莎莎(1921一 )寫黑手黨的小說《白天的貓頭鷹》(1961)等也很有特色。戰後最有影響的義大利作家是莫拉維亞(1907一 )。他原姓平切爾萊,他揭露庸俗上層社會的《冷漠的人們》(1929)曾遭法西斯禁止。戰後,他的《羅馬女人》(1947)寫少女淪為妓女的悲劇和法西斯警方的醜聞。短篇小說集《羅馬故事》(1954)、《羅馬故事新編》(1959)描寫義大利人在戰時的遭遇。長篇小說《喬恰拉》(1997)寫母女二人躲避戰爭,在教堂內遭士兵凌辱的故事,據此改編的影片曾獲奧斯卡獎。莫拉維亞的《一個少女內心的自白》(1978)以60年代學生運動為背景,寫了知識分子的痛苦與放縱,揭露大小資產階級的墮落。西班牙在戰後和50年代形成「戰後小說」新浪潮。塞拉(1916一 )的《蜂房》(1951)寫馬德里街上小咖啡館三天內發生的事,刻劃了百餘人物形象,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下層人們的生活。作家獲1989年諾貝爾文學獎。桑切斯·費爾洛西奧(1927一 )的《哈拉馬河》(1956)是「客觀現實主義」的典範,它通過假日一群男女的對話,揭示西班牙社會的生活與思想狀況。60年代後,西班牙文學創作技巧更加多樣化,奧爾特拉諾、戈伊蒂索洛等作家的創作反映了這一點。

西歐的荷蘭在戰前就有費斯特代克(1898—1971)的小說《德國女僕愛爾絲·波勒》(1935),寫反法西斯的主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許多作家投身抵抗運動,不少人遇難。戰後,弗里斯發表了小說《紅髮女郎》(1956)。女共產黨員作家普林斯(1912一 )的描寫納粹女集中營生活的《綠外套》(1949),引起人們強烈的激憤。猶太女作家雷斯(1932一 )的《樓上的房間》(1973)寫一家猶太人在希特勒軍隊打來時逃亡的慘景。比利時最傑出的作家是西默農(1903—1989),他的代表作《雪是髒的》(1948)寫法西斯統治下青年的墮落。西默農以探長梅格雷為主人公寫了82部小說,暢銷世界。在戰前,比利時法語文學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有埃倫斯(1881—1972)的《海洋的微風》(1933);戰後,戴斯納(1912一 )是佛蘭芒語文學中魔幻現實主義的首創者,他的代表作《剃光頭的人》(1947)頗有影響。

北歐的當代文學也相當繁榮:丹麥的阿伯爾(1901—1961)在戰時寫了以暴抗暴的反法西斯小說《猶滴》(1940)和《女王又走了》(1943)。50年代他任丹麥中國文化聯繫協會理事,訪華後寫了長篇《米尼考依的三人》(1956)。丹麥戰後有一批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詩人如薩維、克努森等等。挪威反法西斯文學的佳作有埃文斯摩的《西渡歷險記》和韋索斯的《萌芽》。瑞典女詩人薩克斯 (1891—1970)原是德國猶太人,全家被殺害,逃入瑞典,隱名寫詩。她控訴法西斯的詩集《在死亡的寓所中》(1946)、《無人知曉》(1957)、《死亡依然在》(1961)、《尋找生存者》(1971),催人淚下。莫貝里(1898—1973)的小說四部曲《移居美國》(1949)、《瑞典僑民》(1952)、《拓荒者》(1956)、《寄往瑞典的最後一封信》(1959)寫19世紀百萬瑞典難民移居美國的苦難,十分感人。冰島的拉克斯內斯(1902— )在40年代寫了歷史小說《冰島之鐘》(1943)等三部曲。1948年他的《原子站》描寫了統治者出賣祖國,讓美國在這裡建軍事基地的故事,轟動一時。50年代他獲史達林文學獎和諾貝爾文學獎。60年代後,女作家西古爾查多蒂爾(1918一 )的《圈套》(1968)、《活水》(1974)和雅科布斯多蒂爾(1930一 )的《房客》(1969),諷刺社會頗為深刻。芬蘭小說家林納(1920一 )的《無名戰士》(1955)寫戰爭中士兵的感情變化。《在北極星下》三部曲(1959)描寫一村莊的變遷,概括了廣闊的社會生活。薩拉瑪(1936一 )是個電工,他的《有所為必有所聞》(1972)寫地下共產黨員的鬥爭。

縱觀歐洲各小國的文學,繁花似錦,交相爭艷。


(馬家駿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原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原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原理事、陝西省高等學校戲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原顧問、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原常務理事、陝西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個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獨著有《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美學史的新階段》、《詩歌探藝》、《世界文學探究》等12種;與女兒馬曉翽二人合著《世界文學真髓》、《西洋戲劇史》等4種;主編有《世界文學史》(3卷)、《高爾基創作研究》等9種;編輯有《歐美現代派文學30講》等4種;參編合著有《馬列文論百題》、《文化學研究方法》、《東方文學50講》、《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等40多種。

名列《中國作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劍橋《國際傳記辭典》(英文第27版)、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國外俄羅斯學專家名錄》(俄文版)、《陝西百年文藝經典》等40餘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