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茶馬古道滇藏北線西藏段 | 天堂類烏齊 三江花都城

茶有道道 發佈 2023-12-21T01:08:01.202395+00:00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點擊上方「關注」,我們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茶馬古道滇藏線專題從普洱開始,沿著滇藏線一路北上,尋訪古驛道沿線周圍的重要城鎮。我們希望通過這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和沿途周圍的秀美景觀和風土人情。

你好!我是茶有道道,點擊上方「關注」,我們為你分享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茶馬古道滇藏線專題從普洱開始,沿著滇藏線一路北上,尋訪古驛道沿線周圍的重要城鎮。我們希望通過這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距離最遙遠的茶馬文明古道,了解更多茶馬古道的歷史文化和沿途周圍的秀美景觀和風土人情前面我們在西藏境內分享古道沿途許多地方,如察隅、然烏鎮、芒康、左貢等。從昌都出發,我們前往類烏齊

類烏齊縣,隸屬西藏自治區昌都市,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北部,昌都市北部,地處念青唐古拉山余脈伯舒拉嶺西部,唐古拉山余脈他念他翁山東端,三河(紫曲河、格曲河、昂曲河)流域。 類烏齊縣域內屬高原氣候區,為內陸乾燥氣候類型。 縣政府駐地桑多鎮。類烏齊素有「天堂類烏齊,三江花都城」、「西藏小瑞士」、「昌都後花園」的美譽。

類烏齊,藏語譯音意為「大山」。13世紀中葉,元朝實現了中國的大統一,設置總制院(後改為宣政院)管理全國佛教事務和藏區政教事務。類烏齊地方由嘎斯家族管理。1950年10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類烏齊。1959年5月,類烏齊宗改為類烏齊縣,並成立縣人民政府。 2014年11月,撤銷昌都地區和昌都縣,設立地級昌都市。類烏齊縣屬昌都市管轄。類烏齊縣主要景區有益吉神山、德青頗章神山、色吉雪山、唐代柏林、伊日溫泉、崩勒溶洞、海市蜃樓湖和措嘎瑪神湖等自然景觀;有類烏齊寺(查傑瑪寺)、確雅瑪塔林、古墓葬、馬鹿場等人文景觀。

01 昌都-類烏齊路線指引

茶馬古道滇藏線是從雲南香格里拉→德欽→芒康鹽井鄉→芒康→察雅→類烏齊(恩達村)→洛隆碩督古鎮→邊垻→工布江達→拉薩。全長約1786公里,地勢蜿蜒,道路通於橫斷山區險山惡水之間,山徑狹隘,最窄處不過1.33米,運輸均以馬來馱運。可見類烏齊是滇藏線必經之地。

從昌都出發前往類烏齊縣,約150公里。沿途經過昌都朱古寺宗洛寺恩達村等,晚上入住類烏齊縣城G214國道與G317國道,從昌都開始到類烏齊為重合國道,這一路只有G214國道里程碑,沒有G317國道標識。到類烏齊縣城向西又分出G317國道(川藏成那線),往丁青縣、巴青縣、索縣和那曲市。

小恩達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昌都市北5公里處的昂曲河東岸,東距小恩達鄉800米。遺址分布在小恩達小學一帶的第一、二級台地上,海拔3263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遺存分為早晚兩期,有房屋遺址、灰坑、窯穴及一處古墓葬。出土了大量石器、陶片、獸骨等。

該遺址的發現對於探討藏民族的起源,西藏地區早期和黃河流域等地的文化聯繫,以及建立和完善卡若文化的類型和序列提供了十分珍貴的材料。小恩達石棺墓葬所代表的考古文化在西藏尚屬首次發現。發現雖少,不能代表其文化全貌,但僅此一點發現亦為研究小恩達石棺墓葬所代表的古代文化與西北齊家文化的關係提供了重要線索,同時也為西藏以及四川西部、雲南西北部、青海等發現石棺葬文化起源提供了線索。

經過朱古寺,繼續走G214國道,38公里處是老路與走隧道岔路口。左邊路段原西景線珠角拉山段是一段彎道比較多的盤山公路。珠角拉山是滇藏線國214、川藏北線國317進入西藏的必經之路,埡口海拔高度4600米;當年18軍進藏就從這裡路過,劈山開路。隧道未開通前,山路崎嶇狹窄,各種貨車、油罐車、客車都要在這裡經過,單是會車就要耽誤不少時間。因為路途艱險,昌都地區所需物資多是從四川運送的,所以物價極高,僅次於西藏的阿里地區。珠角拉山段公路曾被司機稱為「魔鬼公路」或「地獄公路」。

走珠角拉山地獄公路,最痛苦的是會車,路太窄,坡太大,彎太急,地面坑坑窪窪,泥濘不堪,這種情況下,會車就意味著必須有一方往後倒車,而且不止幾米,而是幾十米、幾百米。在懸崖邊上泥濘路面上會車倒車,實在是一件讓人煩透的悲催事。

珠角拉山隧道於2015年5月開工,2019年1月1日才正式竣工,全長4.6公里,可節省19.6公里的行程,翻越珠角拉山的苦難也將成為歷史。也許老路可以作為旅遊公路繼續存在,因為珠角拉山一帶崇山峻岭、盤山公路險峻、兩旁山清水秀,植被極為豐富,尤其是盛夏時節,優美的景色會讓人忘卻旅程的勞頓。

現在這段G214國道是拉直的新路,竹衣卡中橋是一個彎道,繼續往前走,穿過長長的珠角拉山隧道,出口不遠處再和西景線重合,嶄新的柏油公路非常好走。繼續往前走要經過類烏齊的宗洛寺和恩達村。在濱達鄉過紫曲河的濱達橋,再走重慶大道的人民南路和人民中路,前方就是類烏齊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02 類烏齊的茶馬古道相關

在歷經千年的行進中,茶馬古道陸續增線。這其間,於萬山分合中又形成眾多的分支細線,構成網絡狀分布。隨著茶葉種植區的擴大,雲南茶葉也開始大量輸入藏族聚居區,因而普洱、大理、麗江、迪慶一線,形成茶馬古道的南路,到達藏族聚居區的芒康、昌都後,與雅安來的北路匯合,然後經林芝到達拉薩,再進入後藏。茶馬古道的開闢,促進了藏族聚居區沿線市鎮的興起。大渡河畔的瀘定,清初還只是西番村落,康熙四十五年敕建鐵索橋後,漢藏商人咸集,遂成貿易鬧市。此外理塘、巴塘、道孚、昌都、松潘等地,都是因茶馬古道經行而逐漸發展為今天的市鎮的。

鴉片戰爭以後,英國武力入侵拉薩,強迫用印度茶取代川茶,希圖壟斷西藏的政治經濟。為此,十三世達賴喇嘛籲請清廷,制止印度茶銷藏。四川總督趙爾豐因而在雅安、理塘、巴塘、昌都設立邊茶公司,減少中間環節,迅速將川茶運往西藏,支持藏族聚居區抵制印茶傾銷。千年以來,漢藏兩個兄弟就是這樣用一根臍帶連接著彼此。

茶馬古道是一條世界屋脊上的千年商道,是漢藏民族長期交流交融、共生共存的有力見證,是我們多民族大家庭的血脈和毛細血管,是另一重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的顯現。它對於我們中華民族的生成、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恩達村位於類烏齊縣紫曲河畔,藏語意為「五路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站點,直到今天,恩達村仍然是317國道沿線必經之地。在這之前,恩達村是一個貧窮落後的村莊。村民在山坡上居住,沒有電沒有路,交通十分不便,群眾打一次水都要走半小時的山路。2004年,恩達村村民從山坡上集中搬遷到山坡下的國道邊,建起了類烏齊縣第一個「小康示範村」,成為類烏齊縣的門戶和名片。

自古以來,恩達就是茶馬古道的主要驛站之一,在此向西可經洛隆、工布江達到達拉薩,向北經北路草地小道(唐蕃古道)可抵達青海玉樹或者拉薩,也是扼守昌都之西的咽喉,是西行拉薩之要道。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茶馬古道上的重要站點和軍事要地,在多個歷史文獻中被多次提及。

恩達村口的三座石碑,分別是昌都戰役遺址、茶馬古道驛站和重慶援建紀念碑,這裡記錄了昌都戰役中解放軍一支騎兵偵察連,千里奔襲恩達,在此殲滅的守軍,就地修築工事,切斷了藏軍西逃之路,為昌都戰役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茶馬古道驛站紀念碑,表明恩達是茶馬古道重要驛站。前幾年,在類烏齊還能看到了峭壁懸崖上的殘存古道,還有木樁簡易搭建的橋頭堡拉起懸索橋。如今,木構棧道大部分已經坍塌,破落的懸索橋和木堡也向河中傾斜倒塌。恩達村作為茶馬古道重要象徵的鍋莊遺蹟已經完全消失,僅存古道和橋樑遺址,也處於自然損壞狀態,加強保護和維修已經刻不容緩。

茶馬古道地曲遺址位於昌都地區類烏齊縣賓達鄉熱西村,在紫曲河東岸的宗洛山半腰上,海拔為3762米處,現存長約200多米,自然環境和生態保護良好,古老而神秘的茶馬古道,賦予了這一帶鮮明的文化特徵和深邃的文化內涵。地曲遺址於2007年9月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類烏齊境內還有甲桑卡鐵索橋、茶馬古道地曲遺址和央宗村遺址、傑慶山嘛呢摩崖石刻等。

類烏齊縣文旅局將圍繞三個方面開展茶馬古道遺址項目工作,一是在紫曲河邊重建茶馬古道的懸索橋;二是打造茶馬古道體驗游步道;三是在新建懸索橋南橋頭建一座茶馬古道小品場,廣場上設立旅遊服務點,為遊客提供類烏齊的精品旅遊線路和文創旅遊產品,在廣場新建茶馬古道商旅塑像,再現昔日景象。

03 類烏齊的文旅資源和主要景點

昌都市類烏齊縣旅遊資源豐富。在第二天,我們推薦大家去查傑瑪大殿和卡瑪多塔林,自駕車可以前去康巴花都伊日大峽谷看看,晚上可以在康巴花都自駕車營地過夜。

類烏齊寺(查傑瑪大殿)

類烏齊寺,在昌都地區類烏齊縣境內,位於縣駐地以北的類烏齊鎮,距縣城29公里,通公路。 類烏齊寺,本名「揚貢寺」,藏語稱為「查傑瑪」或「格培林」。由桑吉溫始建於1277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該寺是西藏東北部著名的噶舉派寺院,具有藏、漢及尼泊爾結合的建築風格。

查傑瑪大殿類烏齊寺大殿,為類烏齊寺主體建築,也是類烏齊寺最著名的景觀。大殿面積為3334平方米,大殿分為花殿、紅殿和白殿,共三層,另加大金頂,高度為48.5米,豎立大小柱子180根,其中64根大柱高約9米,需2人合抱。查傑瑪大殿珍藏著質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桑吉溫的銀質佛像,傳說為格薩爾用過的馬鞍和戰刀,八瓣蓮花的時樂金剛像,明、清時的唐卡,不同歷史時期的金屬造像,雕刻精美的經板等。當地有土諺:「朝拜過大昭寺,再朝拜查傑瑪大殿」。

如今的大殿是在文革之後重建的,但規模和氣勢與過去一樣。裡面至今珍藏著質量上乘的文物精品,如傳說為格薩爾用過的馬鞍和戰刀、八瓣蓮花的金剛像、明清時的唐卡以及不同歷史時期的金屬造像,雕刻精美,非常珍貴。甚至還有上千年的經書殘卷。2006年05月25日,查傑瑪大殿作為元至清時期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卡瑪多塔林

卡瑪多塔林因處在國道317上而格外引人矚目,距縣城25公里。塔林依山位傍水、風景秀麗、古木參天、蒼松翠柏、四季常青。在蔥鬱翠柏中有一座別致的小經堂,主供蓮花生大師像,左右各豎有幾根高大的轉經筒,供信徒祈福朝聖。塔林旁邊是瑪尼石堆,它的周長有200多米,高約5米。這些日積月累的石刻經文雕像,雖然歷經滄桑,現在仍然清晰可辨。該瑪尼石堆大約有1300 多年的歷史。

佛塔,建造於800多年前的古老建築仍舊保持了早期佛塔的四方形外形,通過木條和泥土來層疊搭建,在藏語裡被解釋為像房子一樣的塔。站在塔前望著高聳的塔身,撫摸著泥土、磚石和木條,四四方方的造型真的與房子一般,與今天經常看到的圓形白塔有著很大的差異,而更具建造藝術的美感。

原本130座的塔林經過歷時歲月的摧殘和破壞,經過重建後恢復了108座,如今這108座佛塔也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洗禮依舊挺立。更能一覽面前這座占地12464平方米,建築面積達到2102平方米的古老建築群。經堂後為巨大的馬尼堆,馬尼堆中有六字真言,也有佛像圖案,十分精美。既有要求嚴格的八佛塔、也有方形怪塔;既有幾米高的大塔,也有不到三米的小塔。經堂後為巨大的瑪尼堆,瑪尼堆中有六字真言,也有佛像圖案。

康巴花都

康巴花都位於縣城駐地桑多鎮境內,距縣城8公里,緊鄰達日通草場。國道214從旁經過,交通十分便捷。這裡原生態花海千姿百態、爭奇鬥豔,無數種花在這裡競相怒放、奼紫嫣紅、五顏六色,面對那錦緞一般的花海,你會忍不住想要在上面打滾、躺倒......置身在花的海洋里,你無暇顧及這些野花的種類,因為你已被深深陶醉感覺自己好像進入風景畫裡一樣。

草場濕地、依山傍水、原始叢林環抱、空氣清新山清水秀、鳥語花香、能令您忘卻都市的喧囂,感受十足的原始生態氣息。實為大自然賜予人類的一塊寶地,是休閒度假的絕佳去處。大自然永遠能給我們不斷的驚喜。

但是過去,該縣旅遊基礎設施不完善,制約了當地旅遊產業的發展。6月20日,重慶援建的康巴花都自駕車營地(簡稱「康巴花都營地」)項目經過驗收並交付使用,這是類烏齊縣首個較為完善的旅遊集散中心,也是第一個按四星級標準修建的自駕車露營地。

康巴花都自駕車營地位於類烏齊縣達日通生態濕地,地處214國道旁,離縣城向北8公里,是古代唐蕃古道、茶馬古道和文成公主進藏經過的地方。康巴花都是國家4C認證的自駕車營地,其規劃面積16.84公頃,一期投資3391萬元。營地包括遊客服務中心、旅遊廁所及24小時熱水浴室、房車營位21個、自駕車營位45個、私家車位120個等,是類烏齊縣首個較為完善的旅遊集散中心。

據了解,在類烏齊縣,重慶援建的旅遊基礎設施不僅只有康巴花都營地。在濱達鄉解放昌都戰役遺址,援建了濱達紅色遺址廣場,遊客可以近距離參觀戰役留下來的碉堡;在紫曲河畔,援建了觀景平台,遊客可以在這裡瞭望雄偉的雪山和遼闊的草原。這些項目的建成,為推動了當地旅遊產業快速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當你從現在最新最刺激的進藏北線G317進藏時,不妨在這個高大上的「康巴花都自駕車營地」歇歇腳,慢慢感受一下類烏齊的自然山水與人文景觀!這裡絕對不會讓你失望的!

類烏齊伊日大峽谷,植被茂盛、林森木秀,兩岸雄峰對峙、怪石嶙峋,是近年來類烏齊縣的「網紅打卡點」。為了更好的讓海內外遊客體驗大峽谷的奇美,大峽谷所在的伊日鄉亞中村村民們於2017年辦起了村集體經濟——「伊日大峽谷灑咧營地」,如今已經開門迎客。

類烏齊又叫657,兩個657,就是一生一世1314……」在類烏齊旅遊節直播間裡,我們聽到這樣數字語言,主持人打卡類烏齊多個旅遊景點的內容,吸引來粉絲們觀看熱潮。近年來,類烏齊縣結合當地特色,逐漸摸索出一條高原特色濃郁的文旅融合創新之路,以「白色」雪域悠閒遊、「棕色」文化體驗游、「紅色」解放游、「綠色」草原游、「藍色」峽谷游為代表的精品旅遊線路,將有效助力類烏齊打造成為雪域高原文旅康養示範地。

我們尋訪茶馬古道專題滇藏線西藏段國道G214的行程,在類烏齊暫時告別這條G214美麗公路,後續我們還會沿著G214繼續北上前往青海的玉樹和西寧,也就是計劃中的唐蕃古道專題。下一站,我們轉向沿著川藏線國道G317和G318分別前往波密、林芝和丁青縣、巴青縣、索縣、那曲市等地,目的地是拉薩,即開啟了我們尋訪茶馬古道川藏線專題

#茶有道道# 為你傳播茶文化的方方面面
申明:部分文字圖片來源於網絡,信息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糾錯改正
本文為文旅指南,其初心是整理分類給大家閱讀參考,如引用等有錯誤請評論區點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