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會晤重啟,但中美不會有戰術緩和

雲石 發佈 2023-12-21T10:48:08.364308+00:00

最近中美總算恢復接觸了——繼中央外事辦主任在維也納與沙利文會晤後,6月5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訪華,與外交部副部長在北京會晤。

最近中美總算恢復接觸了——繼中央外事辦主任在維也納與沙利文會晤後,6月5日,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白宮國安會中國事務高級主任貝莎蘭訪華,與外交部副部長在北京會晤。中斷許久的中美高層接觸,總算開始恢復。而後面這次會晤,中國官方給出的定語是「坦誠、建設性富有成效的」——這樣的表述,在當前的中美關係大背景下,確實給人一種難得的積極印象。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中美接下來會談判緩和呢?

雲石君的看法是,談判是恢復了,緩和則未必。

首先,戰略緩和,這個是不可能的。中美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戰略上基本上已經不可能回到從前了。根子上來說,美國需要用霸權對全球嗜血,才能維持自己的體制和秩序不崩潰;而中國發展到今天這個程度,再想繼續向上,必然跟美國的霸權發生衝突。霸權與反霸,二者已經到了一個不得不碰撞的歷史階段,而這二者都涉及兩國的根本利益,必須分出個結果。

所以,中美已經沒有戰略緩和的空間。

當然,這一點,稍微懂點政治經濟的也都明白。大家關注的,還是會不會戰術緩和——也就是階段性妥協,然後像09年那樣,攜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

其實這一點,雲石君覺得,現在其實還看不出端倪——或者說兩國自己也沒拿定主意。迄今為止,這一輪中美會晤,某種意義上只是一種為談判而談判,至於最後是否戰術緩和,還得看形勢發展而定。

上面這段話怎麼理解?我們可以分為戰術緩和與談判兩個層面來解釋:

如果從表面來看,對於戰術緩和這件事,中美確實都是有客觀需要的:

美國這邊,加息加了一年,利率已經基本觸頂,可通脹依然沒有有效壓住,所謂的全球收割,只把自家盟友坑的七葷八素,真正要收割的對象——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則基本上毛都沒啃到幾根。而與此同時,經濟危機已經愈演愈烈,美國金融體系也出現了矽谷銀行爆雷這樣的雷,這一系列事件,證明雖然美國表面上仍然繁華紅火,但實則系統性危機已經迫在眉睫。

而更要命的是,隨著暫停美債上限法案的通過,下半年美國還要發行上萬億的國債。現在這市場環境,這麼大規模的從市場抽水,很容易引爆比矽谷銀行更大的雷——一旦這個過程中富國、大摩這種四大行規模的銀行再爆掉一個,那就真的全完了!

所以,美國很希望中國購債——畢竟現在市場流動性已經很緊張了,如果美國不想美聯儲自己放水購債,讓收水周期功虧一簣的話,只能找海外大買家幫忙——而中國不僅自身是美債的頭號海外買家,而且中國今日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它的選擇勢必引發連鎖反應。只要中國帶頭購買,市場就會對美債信心大增,進而踴躍購入。這樣美債才能確保如數發行的同時,又不引發金融體系動盪。

這就是美國想跟中國戰術緩和的原因。

而中國也有戰術緩和的理由——現在的經濟形勢,大家也看到了,內需不振,房地產低迷,失業率大增,城投債、地方債壓頂,連一直獨步全球的外貿,在美聯儲的強力加息抽水之下,也終於初露頹勢——今年5月份,我國進出口3.45萬億元,增長0.5%。其中,出口1.95萬億元,下降0.8%;進口1.5萬億元,增長2.3%;貿易順差4523.3億元,收窄9.7%。按美元計價,今年5月份我國進出口5011.9億美元,下降6.2%。其中,出口2835億美元,下降7.5%;進口2176.9億美元,下降4.5%;貿易順差658.1億美元,收窄16.1%。

憑著產業升級的突破和一帶一路的積累開拓,在過去一年美國加息周期中,我們的外貿逆勢屢創新高,成為投資消費雙雙低迷環境下,支撐中國經濟的關鍵支柱。而到了現在,隨著經濟危機的持續發酵和美元的緊縮,這份逆勢向上也終於逆到了頭。而如果美國繼續把加息周期撐下去,中國外貿頹勢還會進一步擴大。這時候,如果中美戰術緩和,達成合作共御經濟危機,那麼外部的緊縮會緩解,內部一直儲備的刺激政策也能夠安全打出,經濟困境就可以反轉。

既然中美都有戰術緩和的需求,那接下來是不是就是談判——妥協——合作水到渠成呢?

這個其實未必。雖然中美都有戰術緩和的需求,但也有戰術緩和的阻礙。所謂的阻礙,表面上是中美雙方要價的差距太大,根子上,還是中美在霸權與反霸之間的鬥爭已至關鍵局點。

這一輪經濟危機和美元加息周期,我們給的定義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事實也確實如此。之所以把它抬得這麼高,就是因為,這一輪加息和危機應對的成敗,將對美國實力乃至美國霸權產生關鍵性影響。

如果這一次美國挺了過去,那就依然是全球霸主,依然可以繼續薅羊毛,而新興國家則依然要在美國霸權陰影下生活——甚至作為頭號新興大國,作為反霸聯盟總後台,作為美國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中國,則會被回過勁兒來的美國更加強勢的針對,而在大變局中變得首鼠兩端,開始在中美間騎牆的其他國家,則會重新回到美國羽翼下——這意味著中國將在未來的戰略博弈中面臨極為不利的整體態勢。

而如果這一次美國沒挺過去,倒在了中國前頭。那就是國力的史詩級滑坡,就是美元信用的瘋狂坍塌,就是美國霸權的大幅鬆動。接下來中國將憑藉之前儲備的大量刺激政策,拯救自己的同時,帶動全球經濟反彈,並在這個過程中,利用龐大的消費市場,將大把的海外國家吸引到自家經濟體系當中,而各國眼見於此,也會加速站隊中國。受此內外雙重加持,中國將真正實現硬實力和政治經濟影響力上跟美國分庭抗禮,並趁機鞏固美落中起的大趨勢。而中美博弈,也會從當前歷史階段的美攻中守,變為下一個歷史階段的中攻沒守,未來十年的國運將一片光明。

這就是中美明明都難受的要死,卻都咬牙不想先妥協的原因——這一次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兩國來說實在太重要了,所以雙方都想對方多妥協一些,自己少犧牲一點,都希望自己能在這場戰術緩和中占據有利的生態位。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美國寧願搞出一邊縮表,一邊給暴雷的銀行定向輸水的騷操作,寧願頂著5個點的超高利率去發債——雖然這怎麼看都是飲鴆止渴,但只要能扛下去,扛到中國先服軟,哪怕是毒酒美國也願意喝。而中國這邊也是一樣——分明手上捏著一大堆牌,卻拼著房地產頹靡,拼著失業率高企,拼地方債、城投債風險大增,也就死活不放大招救市——說到底,雙方這麼糟踐自己,就是不想在中美博弈中輸了陣,不想讓對方占了便宜。

既然兩邊都是這種心態,那怎麼戰術緩和?非要緩和,只有一種可能,就是有一方山窮水盡,實在撐不下去,再強撐就要爆了,然後不得不認慫服軟。

但現在,明顯還沒到這個時候。雖然雙方都很難受,里子可能也都受了內傷,但至少面子上雙方都還死撐著——表面上也讓自己看起來似乎還撐得下去。

這種情況下,戰術緩和,怎麼實現得了?

那麼,既然現下沒有戰術緩和的空間,為什麼還要會晤談判呢?雙方繼續抻著,等誰先抻不下去了,再來談判唄——畢竟也只有到那個時候,戰術緩和才有可能實現。

對此,雲石君的理解,是當前時間段,談判不是手段,談判本身就是目的。

對美國來說,它也心裡明白,眼下很難談出結果。但現在它的情況,確實憋的很難受,尤其是馬上就要發債,中國這邊如果不接招,甚至拆台的話,那發債很有可能就發出亂子。這種情況下,哪怕美國還不想交出籌碼先認慫,也必須要把跟中國戰術緩和的姿態做起來。哪怕最後談不成,但只要這個姿態存在,市場對發債導致金融動盪的擔憂就會降低很多。而且,談判的過程本身也有利於雙方減少分歧,增進了解,重建互信。把這個接觸平台先搭起來,後面邊走邊看,如果發債順利也就罷了,如果真發債發出了么蛾子,把自己金融體系玩崩了,不得不向中國妥協,那有這個基礎在,達成戰術緩和,合作拯救危機的效率也會大大提升——畢竟經歷過金融海嘯後,大家都知道,一旦崩盤,救市的時間窗口是非常小的,必須抓緊時間。

而對中國來說,首先不排除跟美國一樣的考慮——也就是萬一自己先抻不下去,也得趕緊妥協,抓緊時間戰術緩和自救。不過考慮到中國到現在為止也都僅僅是在防守,並沒有主動出擊針對美國搞定向爆破——比如拋美債,加速強推去美元化(現在的去美元化操作更多的是順水推舟)什麼的。所以從這個跡象來看,可能中國應該還有更多餘力,自認為能比美國抻的更久。而且以美強中弱、美攻中守的總體格局,真中國混到抻不住要爆的時候,美國最大的可能不是接受中國妥協,而是痛打落水狗。

所以這不算最主要原因。

最關鍵的原因,我覺得這也是中國穩住美國的一種手段。畢竟現在的格局依然是是美強中弱,美攻中守。所以就算中國耐受力比美國更強,但也擔心美國玩不下去了狗急跳牆——畢竟美國真覺得自己抻不住的話,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撕破臉攤牌,在東亞拱火。

雖然以中國現在的實力,並不怕跟美國打仗,也做好了大打的準備,但鑑於時間在我們這邊,所以能不打,那肯定還是不打的好。

既然要穩住美國,避免其狗急跳牆,那把談判桌子重新豎起來,也是可以理解的——中國雖然不指望現在能談出什麼結果,但談判機制恢復,美國至少還有個不走絕路的希望(畢竟不到萬不得已,美國其實也不想打)。真到他抻不住了,在自爆和拱火之間搖擺掙扎時,中國也可以通過這個渠道,及時釋放一些善意,甚至給一些不大不小的讓利,在關鍵時期阻遏其跳梁的念頭,以防止其被國內鷹派或者日韓這幫不懷好意的狗崽子拖下水。

這就是雲石君認為的中美會晤恢復的真實原因。談判會晤渠道的重開,並不一定是為了戰術緩和,更多的是建立一個托底機制,一個底線溝通渠道。雙方現在也未必指望能通過談判達成結果,而只是通過這種手段,增進了解,互摸底牌以及儘量重建一些基本互信,以為接下來的極端情況出現做好準備。

既然搞清楚了這一點,我們就明白了——現在的會晤恢復,乃至談判重啟,並不意味著中美即將緩和。至少在現階段,談判並不一定是為了解決問題,談判只是為了談判,非要說作用,就是為將來解決問題,做一個鋪墊而已。認為談判來了,中美戰術緩和就不遠了的朋友,可能是想多了。真正決定戰術緩和的,還是得看誰先抻不住,誰熬的更久。

那麼,這個時間節點,大概在什麼時候?或者說,美國發起的這場中美極限博弈,大概最多還能持續多久(這直接決定我們的經濟政策,進而決定大家的買房、炒股甚至投資進程)?關於這個問題,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海外風雲系列2331章。喜歡的朋友,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持續收看全部雲石海外風雲系列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