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毀對華煤炭合約後,蒙古國找上印度,卻被中國鐵路卡了脖子

方正圖鑑 發佈 2023-12-21T12:46:06.366681+00:00

撕毀對華煤炭合約後,蒙古找上印度,卻被中國鐵路卡了脖子!首先,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得到,蒙古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夾在中國和俄羅斯中間。

撕毀對華煤炭合約後,蒙古找上印度,卻被中國鐵路卡了脖子!

蒙古國一直以來都是美國想要極力拉攏的對象,為什麼呢?這就得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了。首先,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得到,蒙古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被夾在中國和俄羅斯中間。目前我國和美國的關係非常微妙,而中俄兩國關係卻很好,頻繁往來。

在這種特殊的情況下,美國若想打破僵局一舉制勝,拉攏蒙古國就成為了關鍵突破點。為此,美國做了一系列動作,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參加蒙古國的「可汗」演習,但美國要想和蒙古國直接達成合作,道路並不容易,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其次,美國拉攏蒙古國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目的,蒙古國雖然土地貧瘠,但是地下卻擁有很多稀缺資源。就稀土資源來說,全球排名第一的是中國,第二則是蒙古國,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稀土大國。由於目前國際局勢和國家自身發展需求,與之前相比較,我國縮緊了稀土資源的出口,這就使得西方國家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面對這樣的情況,西方國家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因此他們開始了尋找稀土大國之路,在進行篩選後,美國最終將目標定在了蒙古國的身上。

憑藉蒙古國豐富的地下資源,一旦被美國拉攏入伙成功,那麼蒙古的稀土資源,就能夠被美國肆無忌憚地使用,美國的軍事領域將會更上一層樓。眾所周知,稀土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發展高科技和國防產業的基礎資源,而美國雖然有稀土資源,但是量並不足夠,沒有辦法滿足美國的需求。換句話來說,稀土資源也可以被叫作戰略資源,在未來世界中,哪個國家擁有稀土資源,並且擁有得夠多,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能夠屹立於世界之巔。現在我們回過頭再來看,美國對蒙古國的步步設計,不僅有戰略方面的考量,也有對戰略資源的需求。

那麼蒙古國面對美國的極力拉攏,又作何反應呢?相信在大家心中都清楚,蒙古分為內蒙和外蒙,而外蒙就是現如今的蒙古國,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蒙古國不得已從我國分了出去,截至目前為止,外蒙的立國都是我們國人心中難以解開的疙瘩。

但這僅是我國的想法,作為蒙古國人,他們並不這樣想,為什麼呢?蒙古國人的祖先是成吉思汗,這位英雄曾一度征服過東歐。但從元朝滅亡後,就處於破裂的狀態,最後歸順了。這樣的一段歷史在他們的眼裡則被認為是一件無法拿出來說的事情。因為這樣心理的存在,清末後期,蒙古面對沙皇俄國的慫恿,很多蒙古的貴族人士下定決心要和中國分開。

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蒙古認為沙皇俄國是為了自己好,但實際上當真如此嗎?蒙古過在被分出去之後的幾十年中,這個新國家成為了蘇聯的「衛星國」之一。雖然從名義上來看貌似是保持著獨立的狀態,但蒙古國實際上成為了蘇聯的附屬品。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坐收漁翁之利,繼承了蘇聯的絕大部分遺產,其中就包括對蒙古國影響力,為此,俄羅斯對蒙古國開始了時不時地干擾。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蒙古國對於中俄這兩個鄰居擁有較強的防備心理也實屬正常,因此,蒙古國非常想要找到一個平衡這種態勢的第三方力量。

這一想法被美國所洞悉,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向蒙古國伸出來「橄欖枝」。蒙古國與美國在建交的最初幾年裡關係並不是很緊密,甚至美國駐蒙古大使都不在烏蘭巴托,而大使館前的人更是少得可憐。

但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世界格局發生了劇烈的變動,美國一反常態,從冷淡變得開始熱情起來。在1990年8月,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帶領了一支人數約為150人的龐大團隊造訪蒙古國,並在公開場合提出「第三鄰國」概念。與此同時,美國國會還通過決議,表示願意看到蒙古國的改革,希望蒙古國學習西方的多黨制、民主制等。只要蒙古過聽話,美國十分願意給蒙古過提供技術支持和經濟援助。就這樣,在美國的「啟發」下,蒙古國看到了一條新路,它可以不再依託中俄,有了第三方的選擇,這無異於是給自己國家帶來了新鮮血液,在這種情況下,「第三鄰國」外交政策的雛形從這裡就開始顯現了出來。

印度在很多人眼中是一個貧窮髒亂差的代表,但是殊不知,印度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高碳鋼的國家,他擁有一個已經存在多年的鋼鐵市場。印度最近超過了發達國家日本,一舉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鋼鐵要想順利煉成,則離不開煉焦煤這種原料,印度作為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煉焦煤最大的進口國之一。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印度的煉焦煤進口大部分是來自澳大利亞,其次是美國、印度尼西亞和莫三比克。

但是,由於最近煉焦煤的價格變動幅度越來越大,印度的鋼廠就將目光轉移到了俄羅斯、蒙古國等可以替代的新市場。蒙古國為了抓住這個機會,頻繁和印度聯繫,想要達成合作,據悉,蒙古國目前正在建設一個煉焦煤洗煤站,目的是到2024年幫助蒙古國出口煉焦煤。

但是面對擁有如此龐大資源的蒙古國,印度工廠卻有些望而卻步了,原因則是擔心「蒙古國的內陸性質」以及「長途「」運輸煤炭,這會導致成本無形地增加。此外,還有一個原因則是印度擔心蒙古國煉焦煤的質量是否適合與印度工廠的高爐混合。

如果蒙古想要使用中國的鐵路線向印度出口煉焦煤,其實中國也不會製造障礙,畢竟是兩國的正常交易。面對中國如此地不計前嫌,蒙古國就顯得有些不地道,顯然是忘記了在不久之前,蒙古國因為煤炭私自毀約的事情。

蒙古國作為煤炭資源豐富的國家,煤炭的出口量就占了蒙古國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有九成以上都是銷往中國。這使得中蒙成為了關係十分緊密的合作夥伴,在煤炭方面更是成為了依存關係。

原本以為這種友好的合作關係會持續下去,但是卻在蒙中煤炭貿易蒸蒸日上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蒙古國內部反腐行動讓雙方的貿易關係進入了最低點。因內部存在能源腐敗問題,蒙古國單方面決定終止蒙中煤炭直銷協議。原以為這樣已經十分過分,但是蒙古國在此基礎上還提高了80%的煤炭出口價格,這無疑是「反咬」了中國一口。

蒙古國以所謂的「能源腐敗」為藉口中止蒙中煤炭直銷協議,就是為了在蒙中煤炭貿易中攫取更大的利益。換言之,現有的蒙中煤炭直銷協議價格已經達不到蒙方的心理預期,以徹查腐敗為藉口趁機加價,才是蒙方的真實目的。從新的價格結算機制來看,蒙方把公開拍賣擺上檯面,就是想借賣方的優勢給我國施壓,但他們並沒有意識到煤炭貿易並不只有一個賣家。

在蒙古國單方面中止蒙中煤炭直銷協議後不久,我國便宣布解除已持續兩年的澳大利亞煤炭禁令,允許中國企業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為保能源安全自然會保留煤炭進口的多方渠道,蒙方擅自更改協議搞「坐地起價」,終究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除了在煤炭方面的毀約,蒙古國還有站隊美國的現象,此前,蒙古國外交部協調司司長邊巴蘇倫就與韓方代表崔勇俊、美國負責東亞地區事務的蘭伯特進行了對話。值得注意的是,在韓美雙方代表前往蒙古國之際,韓方外交部宣稱:韓美兩國以及蒙古國這三國,具有相同的「價值觀」,三方也認可同一個符合國際相關準則的「國際秩序」。

在三方開展對話的過程中,蒙方並未否認這一點,並且還提出希望與韓美雙方增加在應對氣候變化以及貿易層面的合作。除此之外,韓美雙方對蒙方提及各方應該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作出貢獻,還談及半島局勢。此前,美方派出偵察機闖入我國南海上方空域,被中方戰機驅離後還不甘心,誣衊中方飛行員操作不當,影響了美國飛行員執行符合相關國際規定的任務。因此,蒙古國政府沒有當面否認這一點,或許是默認了美韓兩國的觀點,也贊同美韓以及蒙古國有相同「價值觀」的說法。

蒙古國屢次試探中國底線的行為無疑是把我國當成了軟柿子,甚至在站隊的情況下還妄圖想要利用中國的鐵路向印度輸送資源,顯然,蒙古國惹錯了人,在合作的時候,中蒙可以是友好的朋友關係,但是蒙古國站隊的行為無疑是將自己放在了中國的對立面,不過蒙古想用中國的鐵路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但不可能免費使用,必定要繳納合理的過路費,不過經歷了這麼多,中方和蒙古國的關係顯然無法回到之前,就算今後有合作,中方也應該留個心眼,避免再次出現「背刺」的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