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海南 | 海底「牧漁人」王愛民:花13年為海洋生物「蓋房子」

南海網 發佈 2023-12-21T20:24:00.734888+00:00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 譚琦「你看,這群小魚是箭天竺鯛,我們等等『看熱鬧』。」王愛民打開手機上的三亞蜈支洲島海洋牧場信息化平台,在水下實時監控視頻里,魚群在沉船魚礁里暢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記者 譚琦

「你看,這群小魚是箭天竺鯛,我們等等『看熱鬧』。」王愛民打開手機上的三亞蜈支洲島海洋牧場信息化平台,在水下實時監控視頻里,魚群在沉船魚礁里暢遊。不一會兒,王愛民口中「熱鬧」的事情發生了,一群由黑尻鰺、火焰笛鯛等兇猛性肉食魚類組成大魚群形成了「圍獵大軍」,張著嘴圍剿小魚群,箭天竺鯛驚慌失措地四處逃逸。

「海底世界是不是很有趣?」王愛民笑了起來,監控畫面里是他潛心13年打造的海洋牧場一角,每天觀察魚兒們的生活,是他最快樂的事情。

王愛民花13年為海洋生物「蓋房子」。受訪者供圖

王愛民是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從2009年海洋牧場開始規劃到2011年投下首塊人工魚礁,他花了13年時間在海底為海洋生物「蓋房子」。13年間,珊瑚從水泥礁石上長了出來,魚群一點點不斷擴大,海洋牧場的面積從建設初期的1000畝到現在4000多畝,三亞蜈支洲島海域海洋牧場成為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也是國內第一個熱帶海洋牧場。

王愛民常說自己是養魚的「老漁翁」,在大海里放牧,這位海底「牧漁人」用自己的行動,述說著「老人與海」的故事。

6月8日是第十五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一起走進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聽王愛民說他在海底「蓋房子」的故事。

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愛民。記者 李慶芳 攝

海洋牧場「門外漢」變身「海洋房地產」設計師

對王愛民來說,參與海洋牧場的建設是科研工作計劃里的「附加題」。

2001年5月,王愛民從廣西來到海南大學,承擔經濟貝類遺傳育種和養殖技術的科研工作。2009年,王愛民受邀參與《三亞市近海海洋牧場建設規劃》的編制工作,提出在三亞建設多個海洋牧場開展生態修復工作。2020年蜈支洲島旅遊區的負責人找到王愛民,希望能合作共建海洋牧場。

「當時想著可以和自己的貝類育苗與養殖工作相結合,便參與到海洋牧場建設中。」王愛民坦言,當時海南從未有過「海洋牧場」的建設經驗,許多研究熱帶海洋保護的專家聽了直搖頭,他這個專門研究水產的「門外漢」也沒有信心,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與草原牧場飼養牛羊類似,海洋牧場就是在海洋里放牧,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的方式,養殖魚蝦貝等海洋生物,為海洋生物「安家」,恢復海洋生態系統和生物鏈。

如果說海洋牧場的建設是在海底給海洋生物「蓋房子」,王愛民就是為海洋生物開發「房地產」的設計師。

「說來慚愧,當時我連人工魚礁是什麼樣的都沒見過。」2011年,在完成了海域申請後,王愛民著手設計人工魚礁。在海底建房子,用什麼建?答案出乎意料:鋼筋水泥。「我們用鋼筋水泥建成透水的構築物,做成各種形狀的混凝土魚礁,看哪種效果好。」王愛民設計了包括圓台形、三角形、四方形等各種孔洞形狀大小不一的魚礁投放到海底。

開發建設,還要選址。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里,哪裡適合建房子?「剛開始,我們沒有考慮那麼多,找到海底的空地我們就往下投魚礁。」為了監測魚礁在海底的情況,王愛民幾乎每個月都潛入海底觀察,三亞近海都是陡坡,海底較軟的砂質地形會「吞沒」魚礁,需要找到地質較為堅硬的海底精確投放,才能順利打好「地基」。

王愛民潛水查看海洋牧場的情況。受訪者供圖

水泥礁石里生長出「藍色牧場」

這些灰溜溜的鋼筋混凝土並不被看好,就連負責投放魚礁的潛水員都笑著發出疑問:「這個大學教授天天往海里丟石塊,能把魚吸引過來嗎?」

王愛民的心裡也沒底。

投放人工魚礁後的前三個月,魚礁的表面一直是光禿禿的,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轉變發生在第四個月,魚礁上開始出現細微的藻類;慢慢地,食藻性的海洋生物被吸引前來覓食;藤壺、牡蠣隨著海浪到魚礁上安家;小魚躲在魚礁孔洞間避險、大魚到魚礁里生兒育女……魚礁「小區」的「常駐民」多了起來。

「人工魚礁的水泥帶有鹼性,不適合海底生物生長和附著,隨著時間鹼性物質被沖洗消散,才能成為海洋生物的『家』。」令王愛民驚喜的是,2年後,第一批投放的人工魚礁表面長出了珊瑚,預想中的「藍色牧場」的藍圖漸漸清晰,建立海洋牧場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2015年,第一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開啟,海南大學又成立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王愛民成為海洋牧場團隊負責人,並吸納了水產養殖、海洋生態、海洋工程等不同專業的年輕教師一起投身科研,海洋牧場的建設也從王愛民的單槍匹馬變成了現在超過百人的科研團隊。2019年,蜈支洲島海洋牧場被農業農村部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成為海南首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王愛民在海洋牧場種植珊瑚。受訪者供圖

守護海底生物「諾亞方舟」

海洋牧場的建設有了眉目,魚礁一批批地投放,海洋生態系統得到恢復,海洋生物越來越豐富,一座海底「諾亞方舟」初具雛形。

越來越多的魚被吸引來了,帶來了新的問題,捕魚的漁民也被吸引來了。「剛開始是少數漁民開著小船來捕魚,後來越來越多的漁船在晚上打開燈光在周邊大量圍捕。」王愛民說,蜈支洲島海洋部的工作人員沒有執法權,只能用喇叭喊話勸導漁民或者上報執法部門,漁民們並不買帳。

捕撈的漁網常常掛在珊瑚上,珊瑚生長受到干擾,王愛民看著心疼卻也無奈。「我們只能與蜈支洲島的潛水員定期下水清理漁網。」王愛民說,海洋牧場的維護比建設更有難度,需要定時下水進行巡檢、觀測、拍攝和記錄,摸清魚類資源情況。

「每次來蜈支洲島潛水,就像回家一樣。」13年裡,蜈支洲島幾乎成了王愛民的第二個家,每次到蜈支洲島,他都要下水看看海洋牧場的情況,多年來他的累計潛水時間達到幾百個小時。

水下的守護有艱難,也有樂趣。「每到繁殖季節下水,能看到船礁里出現的『魚團』『魚球』『魚風暴』,看到大魚和小魚的追逐遊戲,特別有趣。」王愛民記得,在一次海洋牧場的下水過程中,突然發現一條鮣魚吸附在他的腿上,鮣魚喜歡吸附在大型魚類的身上「搭便車」漫遊。「我穿著黑色的潛水服,他把我當做黑鯊魚了。」王愛民能感覺到,他在魚群中已經混得「臉熟」,成為它們的一份子。

從2011年4月份投下第一批人工魚礁至今,目前蜈支洲島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已投入近3000個人工魚礁和21艘船礁累計8萬立方米,種植珊瑚礁近5萬株,珊瑚礁覆蓋率增長超過25%,魚類資源增加5到10倍,恢復影響到周邊近萬畝海域的海洋生態。據不完全統計,蜈支洲島海域生活著超過300種珊瑚礁魚類,涵蓋15目60餘科,是我國大陸近海擁有珊瑚礁魚類物種最多的島嶼之一。目前,蜈支洲島海洋牧場已形成完整的珊瑚礁、魚蝦貝等海洋生物圈,曾經的「海底荒漠」變得生機勃勃,海洋生態修復和漁業資源養護取得了顯著成效。

海洋牧場發展的「藍碳計劃」

現在,蜈支洲島海洋牧場發展休閒漁業,為當地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發展道路。近年來,海南大力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大沿海的珊瑚、珊瑚礁的種植、修復,並探索結合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將休閒型海洋牧場作為一種結合生態修復的發展漁業經濟的模式,初步形成以現代海洋漁業、海洋旅遊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為支柱的特色現代海洋產業體系。

目前海南已建成三亞蜈支洲、海口東海岸、萬寧洲仔島、臨高頭洋灣、樂東龍棲灣、文昌馮家灣等6個海洋牧場,其中三亞蜈支洲、海口東海岸、萬寧洲仔島、臨高頭洋灣、樂東龍棲灣等5個海洋牧場為國家級海洋牧場。計劃到2026年,海南將建設完成15個海洋牧場。

2022年7月,王愛民從海南大學退休了,他以技術顧問的身份繼續開展海洋牧場的研究工作,但他比退休前更忙了。

「海洋牧場的建設不僅僅是投礁、旅遊,未來可以朝碳匯型海洋牧場的方向發展。」在「耕種大海」的同時,王愛民還在探索海洋牧場的海洋碳匯產業,並嘗試開展針對貝類的碳匯計量標準研究。「我國是世界上貝類養殖最多的國家,貝類具有明顯的生物固碳作用。」王愛民說,隨著海南國際藍碳研究中心和海南國際碳排放權交易中心相繼掛牌和獲批設立,海南海洋牧場的「藍碳規劃」也納入了發展日程。

王愛民自幼在新疆成長和受教育,從新疆的草原牧場而來的他,現在紮根在海南的「藍色牧場」上。王愛民曾經希望自己是畫家,可以用畫筆描繪海洋牧場的美麗,但他更願意當一名海底「牧漁人」,與海底生物一起書寫「老人與海」故事的新篇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