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學智離開總後勤,羅帥建議還讓四方面軍將領繼任,他倆成候選人

吧唧社 發佈 2023-12-22T00:55:51.913747+00:00

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老總、黃克誠、鄧華、洪學智等人離開軍隊。林彪接替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誰來擔任總長、誰來接替總後勤部長,需要進一步物色人選。在林彪推薦下,羅瑞卿被任命為秘書長兼總參謀長,邱會作被任命為總後勤部部長。

1959年,廬山會議後,彭老總、黃克誠、鄧華、洪學智等人離開軍隊。

林彪接替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誰來擔任總長、誰來接替總後勤部長,需要進一步物色人選。

在林彪推薦下,羅瑞卿被任命為秘書長兼總參謀長,邱會作被任命為總後勤部部長。

其實,在任命總長、總後部長之前,總理曾經找過羅帥,希望他能推薦合適的人選。而羅帥在總後勤部長的人選中,壓根兒就沒有考慮過邱會作,而是從原紅四方面軍將領中挑選兩位候選人。

羅帥的用人標準就是:五湖四海!

解放軍是由三個大「山頭」組建而來,即紅一、二、四方面軍,還包含多個小「山頭」,如紅1軍團、紅2軍團、紅3軍團、陝北紅軍等等。

這些「山頭」的形成主要是因為戰爭時,根據地發展的局限性而導致的,而且長期處於獨立發展,難以避免的形成,這也是客觀存在的現象。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消滅「山頭」存在,就必須在用人上保持均衡發展,不能厚此薄彼。羅榮桓在擔任總政部主任、總幹部部部長時,就是嚴格按照五湖四海的用人原則。

在彭老總主持軍委工作下,軍隊各個方面相對來說還可以,紅一方面軍的、紅二方面軍的、紅四方面軍的將領擔任各總部、軍兵種、各大軍區以及軍事院校主要領導,因為紅一、四方面軍將領多,占比相對比二方面軍大一些。

這樣也就形成一種平衡,像三總部,總參謀長黃克誠,總政部主任譚政,總後勤部部長洪學智,他們來自三軍團、一軍團、四方面軍。

廬山會議後,在總後勤的人選上,根據羅帥的意見,希望繼續由四方面軍將領擔任,認為這樣的平衡最好不要輕易打破。

基於這樣的情況下,邱會作自然沒有在考慮之列。

不僅如此,邱會作在1957年已經到高等軍事學院脫產學習,完全脫離總後勤工作,日後畢業也是重新分配工作。原總後勤部長是上將,政委也是上將,邱會作是中將,不對等也沒有考慮。

羅帥推薦王新亭、王宏坤到總後勤工作,為何不推薦其他四方面軍將領呢?

從羅帥的推薦中不難看出,他更希望找一個資歷、能力更匹配的人擔任。

紅四方面軍的上將分別有許世友、陳錫聯、陳再道、王宏坤、王新亭、王建安、謝富治、傅鍾、洪學智、周純全等人。

他們的任職中,許世友、陳錫聯、陳再道、謝富治都是大軍級正職,王建安似乎被限制使用,從他補授軍銜、日後的任職中可以看出;周純全過去的歷史,讓他在新中國成立沒有放到重要崗位上;接下來剩下王新亭和王宏坤。

王新亭在1955年被任命為濟南軍區政委兼代司令員,1957年被調高等軍事學院學習,可隨後被葉帥調去軍科院擔任副院長,從級別上看從正職降到副職;王宏坤在四方面軍資歷很深,新中國調任海軍和一直擔任副司令,相比其他上將來說,他也應該有一個更合適的職務。

雖然羅帥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希望四方面軍將領繼任總後勤部長,二方面軍的許光達擔任總長。這樣三總部總長由二方面軍擔任,總政主任一方面軍擔任,總後勤部部長四方面軍擔任。

這樣的平衡,沒有被採納,最終三總部負責人都由紅一方面軍紅一軍團將領擔任,顯得有些「失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