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不惑!科沃斯T20/石頭G20/追覓X20選誰?2023年掃地機橫評!

飛帆飛帆飛帆 發佈 2023-12-22T08:02:02.984796+00:00

序掃地機器人科沃斯、石頭、追覓的全新一代旗艦上市有一陣子了,大家都不約而同在這一代努力做舒適度與人性化的升級,也都把旗艦的數字定在了20。今年接著去年,繼續做旗艦橫評,看看20系旗艦誰更好用!

掃地機器人科沃斯、石頭、追覓的全新一代旗艦上市有一陣子了,大家都不約而同在這一代努力做舒適度與人性化的升級,也都把旗艦的數字定在了20。今年接著去年,繼續做旗艦橫評,看看20系旗艦誰更好用!為了充分考慮今年的經濟狀況,因此就選擇4K價位的機器進行對比,避開那些超高價格的產品,話不多說我們開始。

建圖、導航

其實本來建圖沒多少好說的,各家都用LDS導航真的差距不大,畢竟都是發展了很多年的品牌了。

但是看上面的對比動圖就發現,科沃斯是完成最快的,原因就是科沃斯今年居然用了dToF導航,受測試環境限制,我這個30平米的房間對比起來不算太明顯。但如果是三房兩廳/四房兩廳的戶型並放滿家具的時候,dToF導航無論是建圖還是導航都會快很多。

這裡科普一下對於LDS導航來說dToF導航的優勢:

1.封閉式導航模組,不易進灰信號更穩定(上圖機器人頂上的小碉堡);

2.不受光線明暗影響,全天候精準導航;

3.採樣精度高,細小物體探測精度比LDS高約4倍。

4.掃描建圖距離長,可達到10米。

也因此在同樣面積下,dToF的建圖與導航都是最快的,結合科沃斯多年累積的算法,自然也就快人一步了。

從日常清掃規劃來看,大家都是先繞圈確定清掃面積再進行內部清掃,同樣的空間,同樣的布局,幾乎同一個時段清掃,可以看到整體速度的區別。

當然了,建圖能力與清掃速度,只是從時間與技術上進行探討,放到家裡還是得看清潔效果度對吧!

清潔能力測試

現代家庭很少有非常髒的環境,因此掃地機器人核心是處理家裡的小灰塵、小顆粒垃圾,以及毛髮、人身上的皮膚屑、布藝上的毛絮等。說白了,肉眼可見的大污漬,都是掃把/拖把解決的,掃地機是讓地面持續維持乾淨,乾淨到可以赤腳行走也不髒的程度。

無論吸力多大、主刷邊刷數量多少,放到清掃層級來說,乾淨是核心。

避障能力

為什麼先說避障呢?因為避障最影響清潔覆蓋率。

用戶判避障強弱是是否觸碰,其實在都使用相同的硬體下(線雷射/結構光),對比只是各家的算法。

避障策略不同,碰撞的機率就不同。

設置避障距離遠,如20cm就開始避開,那清掃覆蓋率就是個問題,照顧覆蓋率,設置太近,碰撞多、小物品卡住邊刷滾刷也是問題。

三家在小物體、線材、家居上的避障策略上,都會各不相同,結合自身算法與硬體,做到既不碰/少碰,又能儘量覆蓋清掃,才是最難的。大家也可以簡單通過上面的圖對比一下各家的避障策略。其實大家的避障其實都能做的挺好的了,我上面的避障測試,多次測試下,多數三家都可以做到0觸碰。

此外,對於家裡有寵物、老人、小孩的家庭,掃地機器人對突然出現障礙物,是判斷為家具呢,還是判斷為生物呢?從常理來說,突然出現的障礙物,一般為人或寵物,又或者是突然跌落的物品,越早判斷並停止會更好一些,我這裡用拖鞋來給各家做一個測試,大家可以看到各家的算法差別。

而對曾經的掃地機噩夢,宜家波昂,現在三款掃地機都不會被它困住啦!但從脫困能力、以及跟椅子槓起來的強度,做的最好的還是科沃斯。

那避障都很強,是不是代表,大家都能一樣清掃乾淨了呢?

清掃覆蓋率

而如果只看一個掃地機清掃單線條上的垃圾,那就太不全面了,這次測試就不做單獨小垃圾測試了,用垃圾布6個點,然後選擇正常清掃,看看完成率如何。

需要強調,目前沒有掃地機器人可以實現100%覆蓋清掃,這是目前技術所限制,不是質量問題。

追覓

首先是追覓,設置的6個垃圾點如上圖,黑色的是黑米,白色的是餐巾紙屑。

上面是100倍速的清掃記錄,實際參考看下圖。

追覓的清掃乾淨度還是不錯的,除了留下紅圈的一小撮黑米,其他都乾淨了。圖片為視頻截圖,注意看掃地機正在回倉。

科沃斯

科沃斯布置的垃圾是幾乎一樣的位置,也是同樣的黑米+餐紙屑。

實際工作情況100倍速如上。

對比追覓科沃斯要好上不少,只有一小塊紙屑沒有被清理乾淨,其他的都被吸進去了。

石頭

測試石頭的垃圾布置如上,似乎右邊的紙屑放得有點遠了(但不影響實測)...

100倍的工作視頻如上。

石頭漏的都是紙屑,有兩處。

本次對比測試結果僅代表我手頭三台機器以及我所布置的情況,不一定代表大家的情況,作為參考就行。

邊緣清掃

掃地機器人在工作中會有大量的風產生,灰塵在打掃過程中就會被吹到邊緣聚集,因此邊緣清掃是覆蓋率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

用麵粉做測試一是看邊緣清掃的吸塵量,二是可以看出清掃覆蓋面。

先說吸收量上,石頭最好,科沃斯第二,追覓第三。

覆蓋面上,科沃斯做得最好,邊緣都觸摸到了;石頭次之,哪一點剩下的麵粉是沒碰到留下的;追覓再次之,剩下的麵粉都是沒觸摸到導致的。

雖然追覓跟科沃斯,都有了「扭屁股」輕鬆邊緣的步伐,但實際效果也看出差別了。

地毯應對

之前我以為,各家對地毯的處理無非就是升降抹布,避免觸碰,大家似乎都差不多,測過發現其實還是有差。

先說追覓,在遇到地毯升起抹布這方面,追覓可以說是最不敏感的,抹布肯定會有觸碰到地毯的情況。

然而追覓的方式,是遇到地毯後升起抹布,然後上去掃描出地毯範圍,隨後清潔完畢地毯,再去清潔其他位置,避免了在地毯與地板直接切換時需要反覆升降拖布。

而科沃斯在拖布升降上就比較敏感,每次也都能升起來,但依舊還是會蹭到一點點。

石頭也敏感,但還是會跟科沃斯一樣碰到一點地墊。

而且從升降高度來說,科沃斯雖然已經是主刷升降最高的一款,但就連我家普通的短絨地墊,還是會有抹布碰到留水漬的可能。

所以目前其實最優的方式還是,先掃後拖,在拖地工作的時候,打開避開地墊。

三家都想到了這個環節,都提供了避開地毯的功能,畢竟短絨地墊都沾水那長絨地墊就更加麻煩了,那實際效果如何呢?

在三家都打開避開地毯選項下,全屋清掃並在中間放下一塊地墊。清掃過程中遇到地墊,掃地機器人就會探索出地墊邊緣,然後規避清掃。

就是這個簡單的過程大家的差異體現出來了,目前三家只有科沃斯是探索中完全不觸碰地墊的,而且掃描地墊完成時間是最快的,其他兩家都有不同程度的觸碰,並略慢一些。

自清潔與易清潔情況對比

自清潔能力

自清潔重要程度但凡用過的用戶都理解。清掃能力與自清潔重要度二選一,我會選後者,清掃能力可以弱一點,但自清潔是萬萬不能弱。因為掃不乾淨可以掃兩遍,反正不是我掃,但自清潔不乾淨,處理尾巴的就是我自己...

清潔能力上,科沃斯比較強勢的拿第一了,因為科沃斯這次加入了55°C熱水清潔抹布的功能,這跟洗衣機的原理是一樣的,高溫可以更快的溶解油污,提升去污能力,如果是使用清潔液的話,還能加速清潔液的滲透,提高清潔液的去污效果。

上圖經過kim較瘦授權使用,在50°C左右的熱水與常溫冷水對比,沾滿污漬的棉簽很好的體現熱水清潔更乾淨。

這也是追覓跟石頭一次清潔後,上面還殘留有一點醬油痕跡的原因,普通清水溶解油污是比較弱的,就好像我們手上沾滿油,用熱水洗更快是一個道理的。

我在科沃斯自清潔的時候強行拉出掃地機,用溫槍拍下的溫度記錄,紅色準星噴頭處最高溫度49°C,真的是熱水洗啊....

充滿好奇心去拉出石頭的,清洗抹布中最熱的是風機部位,30°C。

追覓的也試了下,也是一樣,最高溫度在上部契機內,31.7°C。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三家的基站自清潔,是的,現在除了抹布自清潔,基站也有自清潔了。

追覓開啟自清潔,是往基站底部托盤注水並浸泡約3分鐘,然後開啟拖布轉動,清掃基站底部。浸泡其實挺合理的,如果時間長一點會更好。

為了進一步解決底盤清潔,追覓的底盤是可以取出沖洗的,比較方便。

測試了1個月,追覓的基站自清潔效果算略弱,因為我堅持半個月不去手動清潔,一個月的基站自清潔底盤效果如上圖。

科沃斯開啟基站自清潔也是往基站底部托盤注水,然後浸泡約1分半鐘後開啟拖布轉動,清掃基站底部。雖然浸泡時間短,但科沃斯使用半個月效果要比追覓好許多,因為前面說到,清潔抹布科沃斯用的是熱水,拖布自清潔的環節也同時洗基站底部托盤了,所以就一直保持在乾淨的狀態。

因為有熱水洗拖布環節的協助,科沃斯的基站自清潔效果是最好的,用了1個月的對比,無論是醬油、麵粉測試,底部的乾淨程度都很高,上面動圖是測試結束最後才錄製的,我沒有用刷子輔助清潔過,這效果可見是非常好了。

可惜科沃斯的底盤無法取出,建議還是設計為可取出清洗會比較好。

而石頭,沒有基站自清潔程序。因為石頭採用的捲毛滾刷,是清洗拖布的時候同時刷底盤了,所以也算清潔基站了。

石頭基站底盤右邊的小濾網是可以取出來沖洗的。

石頭的基站自清潔效果算不錯的,一個月沒做任何人工干預,底部效果也挺好,主要髒的還是在小濾網上面。

要注意石頭底部風道入口,也是需要定期拆下來清洗的,因為塵盒垃圾從這裡吸入,會有殘留在上面,自清潔也清潔不到。

集塵能力

我在三個機器的塵盒裡面放入麵粉、黑米跟餐巾紙屑,然後開啟一次集塵,大家的乾淨程度如上,追覓剩下不少垃圾,科沃斯與石頭的都乾淨沒有剩下。

塵盒吸乾淨與否關聯的因素很多,比如核心風機的吸力夠不夠大,風道設計是否合理,風道封閉性是否足夠,都可能是洗不乾淨的原因。

單純從產品頁面的吸塵風道來看,追覓跟科沃斯都是機器人側面出口,是最短的,石頭的要從底部出,走的管道較長。

但實際結果卻讓人意外,我盲猜,是科沃斯與石頭在風道封閉性、風機吸力上更勝一籌了。

此外,塵袋的安裝便利性也是一個點,雖然一兩個月換一次,但也要給大家試一下對不對?

從插口上,科沃斯與石頭的都好評,都是從上下插取的方式,畢竟不是很高,這個方式最方便,追覓是需要側面側入,人需要低頭才行,略微麻煩。

主刷設計

主刷分析是我覺得比較好玩的地方,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三家的主刷兩頭都已經可以輕易拆除,毛髮不會纏繞在上面了,這一點好評。

而至於膠毛一體刷與純膠刷的爭論一直都不停,從我個人理解是這樣的。

純膠刷在細小垃圾、縫隙處理雖然沒有膠毛刷好,但對頭髮纏繞、靜音等方面有著更好的表現。

膠毛刷則是在細小垃圾、縫隙處理上更好,同時一定程度能抗毛髮纏繞,靜音取了中間值。

從上圖其實可以看出,兩者在轉一圈的時候,每一扇刷子對地面的接觸時間是不一樣的,因為膠刷短,接觸面小,毛刷長,接觸面長。

我換一個圖表達大家可能更容易理解,比如我家木地板的伸縮縫,毛刷是可以伸進去,但膠刷不行,如果裡面的顆粒比較重如鋼珠、小石粒,在吸力不夠的情況下可能會吸不起來,而膠毛刷可以刷出來。

然而我家的實際情況是,無論用哪一種似乎都很乾淨,或許是我家裡情況不夠複雜吧?所以目前兩種刷子,都不會有啥大問題。

APP與智能化對比

對於常玩智能設備的人,APP沒有什麼特別麻煩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我聽到表妹跟我抱怨,上次我送的掃地機不好用,我問她怎麼不好用,她的表達是「功能太繁瑣了,都不懂什麼意思,像看天書一樣」。

我才明白,普通用戶與我們這種經常摸智能設備的人說,是不一樣的。

於是各家的APP,我也嘗試去分析他們對普通用戶的感受。

主界面命令上,三家都有"開始清潔"的選項,但石頭的需要先添加快捷指令才行。

追覓與科沃斯都有"開始回充"的選項,但科沃斯的「返回充電」比追覓的"開始回充"更容易看懂,石頭沒有這個功能。

追覓的實時視頻讓不熟悉的人不敢亂點,追覓的進入設備字體太小,新手會忽略。

進入設備後,科沃斯與石頭控制區域都在下部,方便單手操作也方便用戶習慣,追覓把選區劃區等功能放上面,會讓部分用戶覺得較為混亂。

從字體大小、按鍵方便程度來說科沃斯與石頭略好於追覓。

功能名稱上,追覓的「清潔設置」與「自清潔設置」讓普通用戶摸不著頭腦,而科沃斯則是叫做「清潔偏好」最容易看懂,石頭是右下角月亮跟水滴的圖標更是讓人迷糊。

地圖上,科沃斯因為採用的dToF導航建圖,因此準確度平整性都明顯好於另外兩家LDS導航建圖的產品。

進入清潔設置上,科沃斯的字體圖標大小與設計上,都讓普通用戶覺得最舒服,石頭與追覓都是圖標選擇,輔以文字表達,而且圖標與文字位置不同,字體與圖標都比較小,老人使用不太方便。

還有就是不少品牌喜歡用中英混雜的表達功能,比如清掃吸力最大的叫做MAX,分鐘要叫做min,年輕人用起來沒啥,但是在傳統線下用戶、中老年群體,就不一定是友好的事情了。還是建議,國產產品國產APP,儘量都是用中文吧。

而進入詳細設置頁面,雖然追覓與石頭都給了用戶各種功能選項,但對普通用戶來說就是一臉懵,科沃斯在這方面就比較人性化,直接大標題帶小標題,不需要用戶進入多個頁面設置。

AI智能語音上,石頭如果與米家聯動的話就可以實現,但是一般要有米家的智能設備才會安裝這個APP,普通用戶根本就不知道,機器人本身是沒有AI語音控制的。

追覓與科沃斯AI語音都有了一定的累積,逐漸變得非常有用,就比如清洗基站、返回充電、掃一下餐廳這種臨時命令,還是比掏出手機方便很多的。對老人來說更是非常有用。

現在各家都說要深挖線下用戶,開拓新群體,但是APP的易用度、通俗性上還是有較大的改善空間的。

除菌能力對比

作為清潔設備又帶有水路,細菌滋生的機率是非常大的,於是這兩年各大品牌都在推廣全鏈路抗菌。

進入掃地機器人開始的清水、水走過的管道水路、水清洗的抹布、抹布拖過的地面以及水最後到達的污水箱,整個過程都實現抗菌效果,只能統稱為水路抗菌。畢竟我們還有集塵盒與集塵袋,這些也都是有可能產生細菌的,因此塵路(風路)抗菌,使用抗菌塵盒+塵袋,結合水路一起,才是真正的全鏈路抗菌。

在通過產品頁面查詢以及與客服確認,我大概摸清楚了三個產品在這方面的情況,只能說各有遺憾。

先說追覓,沒有塵盒抗菌,沒有自動清潔液,但標配有銀離子模塊,無法實現全鏈路抗菌。

科沃斯塵盒與塵袋都有抗菌功能,風道算是解決了,水路銀離子要選配,自動清潔液需要上下水版本才行,總的來說,多花點錢,可以實現。

石頭無塵盒抗菌,無法實現全鏈路抗菌。銀離子選配,自動清潔液兩個版本都有。

大家都有遺憾,但想實現全鏈路抗菌,就只有科沃斯能實現。

全鏈路還是很推薦的,畢竟不是又開始「羊來了」嘛?而且家裡有寵物,有小朋友的,也更建議全鏈路抗菌,讓家裡更加的健康與安全。

數據匯總

測試上,我從我關注的點給大家都表達了,相信大家一定也知道哪一款更適合自己了。

掃地機器人發展到今年,大家都是努力在改善舒適性了。比如熱水洗拖布、比如上下水、比如更快的拖地速度等,掃得乾淨,是大家都做到的事情了,畢竟天天掃,今天覆蓋不到的小地方明天一定覆蓋到了,反正多掃兩次都是機器人干,但維護是否舒服,操作是否簡單,就是跟用戶息息相關的啦

那希望本文能幫到你,今天就到這裡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