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廬最美10大古村落,這裡山水緩慢時光寧靜

古村記 發佈 2023-12-22T11:24:55.634865+00:00

村莊的獨特之處在於,在千年之前建村伊始,村莊先規划水系,再建設村莊,水系由供排水雙系統組成,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取水、用水,非常方便,可貴的是時至今日,水系在村民的生活中仍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浙江杭州,桐廬。

這裡,素有「鍾靈毓秀之地、瀟灑文明之邦」美譽。

北宋名臣范仲淹感慨於這片土地的奇山異水,贊之為「瀟灑桐廬」,並寫下了傳世名篇《瀟灑桐廬郡·十詠》。

這裡,不只有瑤琳仙境,也不只有嚴子陵釣台,秀美山水之間,還有無數美好的古老村落,如同隱藏的風景。

等待你來一起追尋緩慢時光流淌。

一起來看看桐廬最美的10處古村落,你可曾去過幾處?

1 深澳村


深澳古村是申屠家族的血緣村落,有著古老的文化,深厚的歷史和文化積澱,是桐廬一帶著名的江南古村。


村莊的獨特之處在於,在千年之前建村伊始,村莊先規划水系,再建設村莊,水系由供排水雙系統組成,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取水、用水,非常方便,可貴的是時至今日,水系在村民的生活中仍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長800米的暗渠貫穿整個村莊,拱頂全用卵石砌成,每隔一定距離,就開一個水埠,當地人稱為「澳口」,深澳因此得名,2006年被評選為國家歷史文化名村。



古村的老房子絕大多數屬於中國四大建築風格之一的徽派建築。石子路,石子壘的牆,是她的特色。現有明清時期古建築140多處,民國時期的古建築60多處,古建築外拙內秀,雕刻十分精美。

2 荻浦村


荻浦村是桐廬縣的東大門。深澳、荻蒲在歷史上統稱深浦,為申屠氏始祖於南宋後發展而成。這個以孝義聞名的千年古村,建於宋代,村子臨應家溪,舊時溪邊荻草叢生,稱為「荻溪」。明代時,在此鑿溝引水灌田,稱「荻浦」,村以此得名。


孝義文化、古戲曲文化、古造紙文化、古樹文化是荻浦村的四大特色文化。村內的古建築至今保存良好,還保留著不少明清時期的徽派建築。

3 蘆茨村


蘆茨村集峽谷、平湖、孤嶼、懸崖、瀑布、奇松於一身,有山水和諧,民風淳樸等特色更兼有漁村風情;境內山清水秀、層林疊巒、野趣橫生、景色迷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蘆茨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晚唐詩人方干故里,與東漢古蹟嚴子陵釣台隔江相望。

4 環溪村


環溪村,地處桐廬縣江南鎮的最東面,坐落於三國文化的發祥地,著名的天山崗山麓。清澈的天子源和青源兩條溪流匯合於村口,環溪村三面環水一面靠山,村由此而得名。「門對天子一秀峰,窗含雙溪兩清流」是對環溪村地理風貌的真實寫照。

5石阜村


石阜村坐落於天子崗山麓,始建於宋朝末年,距今大約八百年前由浦江遷至此地建村。

當年村落祖先看到石阜村的好風水,便在此居住,壘石築田,積石成阜,終成沃野,故名石阜;整個古村落坐北朝南,門前溪繞村而過,體現古人「擇水而居」選址理念。整個村莊布局合理,街巷四通八達,池塘空間安排得當,地面、地下水處置完善,負山帶水,溫和濕潤。



石阜古村落,整體風貌是浙西山區的建築風格,儘管已歷時數百年,古建築基本保持完整,主要建築是集明、清徽派民居精華的建築群,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審美價值。

村內目前尚有大批明清古建築及文化古蹟名勝,例如六言堂、勤業堂、麻園廳祠堂、方氏宗祠、仁義堂、三友堂、積善堂、方游故居等。

6翽崗村


鳳川街道的翽崗村距桐廬縣城約十公里,自古就是一個風生水起的江南形勝之地。

民居古建築歷來名聞江南,尤其是翽崗老街現存古建築40多幢,多數為清乾嘉和道光時所建,2003年被桐廬縣人民政府定為縣歷史文化街。

7茆坪村


「天下有水也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這裡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多粉牆黛瓦,顏色淡雅,無論是總體布局還是單體結構,都體現了傳統儒家文化中陰陽相生、尊卑有序的思想觀念。村內的文安樓、胡氏宗祠、東山書院、五朝門、仁壽橋、萬福橋、馬嶺驛道等一批古建築、古路橋,在歷經滄桑後依然煥發古色古香的文化底蘊。


8 石舍村



石舍村因石頭多且有特色,早年間村民都是依山伴水在石頭壘砌成的屋內居住而得名。

整個村子群山環繞,綠樹成蔭,古建築是石舍村的一大特色,該村有3000多平方米的明清建築群,它們穩穩噹噹地座落在村落的最中央,雖然經歷了歲月的洗禮但都依舊保護得較為完好。這麼多年來,它早已與這裡的山水、人很好地融合為一體,伴隨石舍一代又一代的人成長。

9徐畈村



徐畈村位於江南鎮東部,地處桐廬、富陽交界處,掩映在青山綠水,山巒群峰中,是一片靜謐而幽深的淨土,也是江南古村落群不可分割的歷史遺存之一。


10 戴家山古村落

這是一處有著近400年歷史的古村落,少有的浙北地區的少數民族畲族聚居地,名列第3批中國傳統村落。


位於莪山畲族鄉新豐村。地處880米海拔高山,讓這裡有宛若北方的溫暖陽光,又有終年雲霧繚繞、翠竹層巒疊嶂的景致。



生活在這裡的畲族人,遠離外界的喧囂,還保留著對自然界和人類文明的敬意,自然純樸。山居生活是這裡最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村落的古老建築,大部分保留了畲族建築中的黃泥土牆。畲族獨有的迎賓禮、敬酒茶、竹竿舞、長桌宴也成為民宿里的民俗表演節目。


作為莪山畲族鄉海拔最高的自然村,最高峰海撥901米,平均海拔570米,這裡有「綠色銀行」之稱的「萬畝高節竹基地」和2棵千年紅豆杉。其地理環境獨特,夏季避暑條件優越,7至8月日平均氣溫26.5℃,因此也被評為「浙江省避暑氣候勝地」。


古村記整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