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隨筆 | 在寶龍美術館暢遊400年

樂藝會 發佈 2023-12-22T11:44:55.401760+00:00

在寶龍美術館暢遊400年。最近上海的西方大師繪畫展一個接一個,很是熱鬧。從巴洛克宮廷畫家凡·戴克、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浪漫主義大師戈雅與德拉克羅瓦,再到克利姆特、夏加爾、馬格利特,契里柯等近現代藝術大師,50餘位知名藝術家的人物肖像題材繪畫作品匯集一堂,雖然大都是非典型作品,但聚焦的人物畫主題,一目了然,從宏大敘事的神話歷史題材,到華貴雍容的宮廷繪畫,再到普羅大眾的人物描繪,對於藝術普及來說是很不錯的切口。

海波隨筆

在寶龍美術館暢遊400年

陳海波


最近上海的西方大師繪畫展一個接一個,很是熱鬧。才告別上博的文藝復興大展,又迎來了寶龍美術館的「西方人物400年:東京富士美術館藏精品展」。記得2019年4月時,就曾去看過寶龍美術館聯合東京富士美術館舉辦的西方繪畫500年大展,留下深刻印象。於此,也讓我對4年後的這次新合作充滿期待。

展覽規模不算大,但很值得細細鑑賞,雖然是兩家美術館的「二次握手」,但策展、選品都並不重複。從巴洛克宮廷畫家凡·戴克、新古典主義大師安格爾、浪漫主義大師戈雅與德拉克羅瓦,再到克利姆特、夏加爾、馬格利特,契里柯等近現代藝術大師,50餘位知名藝術家的人物肖像題材繪畫作品匯集一堂,雖然大都是非典型作品,但聚焦的人物畫主題,一目了然,從宏大敘事的神話歷史題材,到華貴雍容的宮廷繪畫,再到普羅大眾的人物描繪,對於藝術普及來說是很不錯的切口。

來自藝術家朱利斯·詹姆斯·盧哲倫於1877年創作的《梳妝》很是吸引我的視線。畫面中,「一位身穿明亮粉紅色衣裙的年輕貴婦,身處一個洛可可的室內空間中,正在鑲有金框的鏡子面前整理自己的髮飾,或許正在為即將開始的晚會做準備。她的頭歪向一側,展現出曼妙的身姿。這種化妝的主題,從楓丹白露派時代開始,就一直備受畫家們的喜愛,該作品也是一件充滿甜蜜感的令人喜愛的作品。」

美人雖美,但讓我駐足的其實是她背後的牆角與梳妝檯。那裡正擺放著兩件瓷瓶,牆角那件略顯中國鈞瓷風格,桌上那件則很有法式洛可可風。無論中西,可以確定的是,對於當時的歐洲富人們來說,使用和收藏瓷器,尤其是中國瓷器是非常奢華和值得炫耀的事。所以他們喜歡把瓷器入畫,以此來彰顯自己的地位和財富,這也展現出彼時東西方世界文化交流的頻繁。

又想到1514年文藝復興時期的名作《諸神之宴》,畫中出現的三件器皿,都是典型的中國明代青花瓷。畫家把青花瓷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並和諸神擺在一起,表明這是神所使用的器物,足可見當時歐洲社會對中國瓷的崇拜和重視。陶瓷,是中國的文化名片。縱觀中國歷史,在其影響世界的文化題材中,陶瓷是一個獨具魅力的、已然具有世界級影響的藝術,其影響之深遠,普世意義之廣大,是其他藝術門類所目不能及的。

再一想,又想到了正在策劃的2023年度「新瓷New China——中國當代藝術陶瓷走進新加坡」的活動。因為疫情暫停幾年後,今年終於決定再次啟動。千百年來,中國無數精美絕倫的瓷器流向全球各個角落,它曾驚艷於絲綢之路,希望未來也能繼續載著當代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邊走、邊看、邊想,加上展廳內還配著巴赫的音樂做背景,就更是感官豐富了。橫跨16世紀至20世紀的近60件真跡,將一部精彩的西方人物繪畫發展簡史娓娓道來。從文藝復興、手法主義、到巴洛克、洛可可、從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到批判寫實主義、印象派和現代主義各個階段,從中一覽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輪廓,千姿百態的局面,流派迭起的創造力,像極了富餘變幻的動人樂章,時而溫柔,時而澎湃。


展廳的人流比起之前上博的熱展少了許多,因此也獲得了更多沉浸在畫中的氛圍,有空間距離的欣賞,使得作品打光效果也顯得更為適合。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能在家門口近距離目睹名家傑作,親身感受和欣賞到原作的魅力,自然是絕好的機會,這對於文化傳播與藝術普及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也展現出上海作為一個國際文化大都市與世界對話交流已成常態,可喜哉!

陳海波簡介



本文已經獲得作者授權樂藝會發布

圖文由作者提供

特別鳴謝瓷海新波公號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