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如何四紀為天子,興衰只在一瞬間

人文之光 發佈 2023-12-22T15:34:54.410979+00:00

很多歷史愛好者朋友經常這樣評價南朝蕭梁的梁武帝和唐朝的唐玄宗,認為這兩位君主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活的太久。梁武帝在位初年,將蕭梁王朝的綜合國力提升到巔峰。但是到了梁武帝後期,蕭梁朝廷腐朽不堪,梁武帝也昏招不斷,最終引發侯景之亂。

很多歷史愛好者朋友經常這樣評價南朝蕭梁的梁武帝和唐朝的唐玄宗,認為這兩位君主這輩子最大的錯誤,就是活的太久。梁武帝在位初年,將蕭梁王朝的綜合國力提升到巔峰。但是到了梁武帝後期,蕭梁朝廷腐朽不堪,梁武帝也昏招不斷,最終引發侯景之亂。在侯景之亂的衝擊下,北朝吞併南朝已經成了不可逆的事情。而唐玄宗在位初期,將大唐帝國推向了盛唐階段——盛唐的強盛,在當時的中國歷史上,可謂前無古人。但是唐玄宗在位後期,還是引發了安史之亂,這也導致了中晚唐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藩鎮割據拉開了序幕。

那麼,為什麼唐玄宗在位後期,唐朝出現了這麼多的隱患?

1、少年英雄

李隆基小時候,其實命運挺苦的。

李隆基是廢帝李旦的兒子,武則天的孫子。雖然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但是皇家是沒有親情的,作為皇帝,其實也註定要成為一個「孤勇者」,所以,武則天掌權期間,李顯的一雙兒女都因為觸怒武則天而被迫自盡。李顯兒女和李隆基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孫子、孫女,武則天不愛惜李顯的子女,也未必會愛惜李旦的子女。

李旦成為廢帝以後,帶著家人在忐忑中度過了武則天時代,在這個大背景下,李隆基度過了自己的童年。所以綜合來看,李隆基有個不幸的童年,最起碼,李隆基沒有一個免於恐懼的童年。

武則天在位後期,在張柬之等人主導下,武則天被迫禪位給李顯,唐朝復辟。李顯雖然已經是第二次做皇帝,但是軟弱程度依舊和當年不相上下。所以李顯在位期間,唐廷暗流涌動,最終,李顯被韋後母女害死,韋後則考慮成為女皇帝。

在這期間,李隆基秘密聯絡力量,發動了政變,誅殺韋後母女,並廢掉了韋後擁立的傀儡皇帝唐殤帝,並擁立李旦稱帝。在這個過程中,李隆基堪稱少年英雄。而後李隆基又和姑姑太平公主展開鬥爭,並剷除了太平公主的勢力。可以說,李隆基能成為皇帝,完全是通過鬥爭手段得來的,而這當然需要一定的能力來保障。

2、太平天子

李隆基在位初期,也堪稱勵精圖治。此外,大唐在李隆基之前,經過唐太宗、高宗、武后等帝王的積累之下,也具備了豐富的經濟基礎,這一切最終形成了唐朝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這種盛世景象久而久之,也讓李隆基變得麻痹起來。所以到了唐玄宗在位中期,唐玄宗開始熱衷於享樂。


此時唐朝天下太平:雖然唐和吐蕃等邊塞部族有過邊境衝突,但這些衝突並不影響天下太平的大環境,所以此時的唐玄宗認為,只要自己保證唐廷大臣們權力互相制衡,就可以高枕無憂。所以唐玄宗後期,玄宗皇帝開始玩起了平衡術:通過楊國忠制衡太子李亨,並且又利用安祿山和楊國忠的矛盾,來約束安祿山。

但很快局勢失控:楊國忠對南詔發動的戰爭,導致關中地區精銳折損殆盡,安祿山則暗中發展自己的力量,而後利用天下人對楊國忠不滿的時間窗口,宣布清君側。當安祿山造反的消息傳到長安以後,唐玄宗第一反應居然是有人要陷害安祿山。這就為唐廷及時應對安祿山造反,錯失了時間窗口。

安祿山叛亂初期,其實總體來看形勢上不占優勢。年老昏聵的唐玄宗,在慌亂中,不斷瞎指揮,讓安祿山得以輕鬆消滅哥舒翰的軍隊,並得以越過潼關攻入長安,自此,唐朝局勢開始急轉直下。在唐玄宗跑路的過程中,太子李亨宣布稱帝,玄宗時代成為歷史。

但是安史之亂衝擊下,給唐朝留下的後遺症,卻一直伴隨到唐朝滅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