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罵墜兒「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墜兒真的如此不堪嗎?

棲鴻看紅樓 發佈 2023-12-22T15:47:24.033491+00:00

#挑戰30天在頭條寫日記#墜兒是真的挺不堪的——雖然未必真的「拈不得針,拿不動線」。說實話,剛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愣了一下,因為把「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和「橫針不拈,豎線不動」混淆了。而後者,你還記得嗎?是襲人評價晴雯的話。有沒有意思?

墜兒是真的挺不堪的——雖然未必真的「拈不得針,拿不動線」。

說實話,剛剛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我還愣了一下,因為把「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和「橫針不拈,豎線不動」混淆了。而後者,你還記得嗎?是襲人評價晴雯的話。

有沒有意思?別人對晴雯的評價,和晴雯對墜兒的評價,居然如此類似?但是你真的相信晴雯和墜兒是相似的人嗎?別逗了。

很可能,「拈不得針,拿不動線」和「橫針不拈,豎線不動」,就是當時罵女孩子的通用語,就好像今天批評小孩子,最常用的一句就是「不好好學習」。學無止境,再上進的孩子也不可能門門一百分吧?「不好好學習」放到每個孩子身上,大致都是適用的。

那麼,為什麼沒有人批評成年人「不好好學習」?難道成年人就十全十美了?當然不是。只不過成年人的任務,有的負責貌美如花,有的負責賺錢養家,有的忙著勾心鬥角,有的勇於出人頭地,「學習」不再是他們的通用任務,如此而已。

把這個道理移植到《紅樓夢》裡,也是適用的。即使是那樣的大家庭里,富貴如湘雲,嬌弱如黛玉,自律如寶釵,都不免要做針線活的。丫鬟們就更不用說了,連那些從小與父母家人分離的小戲子,一旦被遣散,「其中或有一二個知事的,愁著將來無應時之技,亦將本技丟 開,便學起針黹紡績女工諸務來」,也會自覺地學習針線。

由此看來,那個時代的女孩子之於針線,就像現在的小孩子之於學習一樣,是通用的任務。「不好好學習」的批評可以適用於今天的大部分孩子,「拈不得針,拿不動線」或「橫針不拈,豎線不動」也就可以適用於古代的大部分女孩子了。

所以,再看晴雯對墜兒的評價「拈不得針,拿不動線」,你還會糾結她是否真的如此不堪嗎?

墜兒的不堪,在於對她的直接描寫,而不在于晴雯的評價。她曾替小紅和賈芸傳遞信物,屬於「引奸」行為;她又曾偷過平兒的蝦須鐲,「這會子又跑出一個偷金子的來了,而且更偷到街坊家雲了」,屬於「引盜」行為。只看這兩件事,就是絕對不見容於大觀園的。

晴雯只知道後一件事,並不知道「引奸」。她也沒有替大觀園肅清紀律的責任。她只關心寶玉。「引盜」給寶玉打了臉,她容不得寶玉房裡有一個小偷存在。

但是,她又不能明白說出盜竊的事,因為一旦挑明了,一樣會損害寶玉的名譽。

於是,她就借用了「拈不得針,拿不動線」這種最通俗、適用性最廣、也最沒有準確性針對性的罪名,來批評墜兒了。

因為她給的罪名如此含糊,所以無法服人,這才引出墜兒娘的一場口角。

表面看來,墜兒娘地位太低,根本無力與晴雯抗衡,而且被麝月斥退了。但是到後文,「本處有人和園中不睦的,也就隨機趁便下了些話」的「有人」,「有人指寶玉為由,說他大了,已解人事,都由屋裡的丫頭們不長進,教習壞了」的「有人」,以及高興「今日天睜了眼,把這一個禍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淨些」的婆子們,是否其中也包括了墜兒娘?

也許有,也許沒有。反正晴雯「使力不使心」,不知道暗中得罪了多少人,也無所謂多她一個、少她一個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