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灣戰爭中39個參戰國,都動用了多少兵力和裝備?

tsarmy 發佈 2023-12-22T17:31:38.647525+00:00

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史上爆發規模最大的一場現代化戰爭,其中以美國為首,組成了39國聯軍出兵伊拉克,總兵力大約80多萬。

海灣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人類史上爆發規模最大的一場現代化戰爭,其中以美國為首,組成了39國聯軍出兵伊拉克,總兵力大約80多萬。


當時參戰的39個國家有:

北約方面: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義大利、比利時、丹麥、希臘、西班牙、葡萄牙、瑞典、挪威、德國、荷蘭、土耳其。

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沙特、科威特、阿曼、卡達、阿聯、巴林。

非北約成員國:巴基斯坦、孟加拉、阿富汗、塞內加爾、尼日、獅子山、阿根廷、宏都拉斯、紐西蘭、韓國、新加坡、埃及、敘利亞、摩洛哥、澳大利亞、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

其中的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這三個國家在1991年時還不屬於北約成員,而是分別在1999年和2004年加入北約。


以下是39國聯軍的兵力和裝備情況:

美國在整場海灣戰爭中是兵力最多的,占據總兵力的60%以上,陸、海、空和海軍陸戰隊四大軍種出動總兵力為52.7人左右,其中陸軍占29.5萬,海軍8.2萬,空軍5.6萬,海軍陸戰隊則是9.4萬人。

部署坦克超過2000輛,其中坦克型號主要是艾布拉姆斯M1A1型。

此型號坦克是美國陸軍引以為傲的陸戰裝備之一,配備了一門M-256型120毫米坦克炮,可發射貧鈾穿甲彈,在海灣戰爭中,基本一炮就能打穿伊拉克軍隊裝備的老式蘇制坦克,而且M1A1自身還裝備了貧鈾裝甲,防護性突出,就算是伊軍中最好的T-72也不一定能一炮打穿,當然,伊軍中裝備的T-72大多數也都是低配版。

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當中還有2200多輛裝甲運兵車,比如陸軍的布雷德利M2系列履帶式步兵戰車、海軍陸戰隊的LAV-25輪式步兵戰車和AAV7A1型履帶式兩棲運兵車。

除此之外,還有上千輛各步兵班所配備的「悍馬」突擊車。

陸戰隊和陸軍的作戰直升機還有1700多架。

其中陸軍的主要是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CH47「支奴干」運輸直升機、MD-530「防禦者」系列小型直升機、以及UH-60「黑鷹」多用途直升機等。

海軍陸戰隊有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H-53「海上種馬」運輸直升機、以及UH-1「休伊」多通途直升機等。

海軍方面出動了200多艘軍艦,還包括9艘航母,其中就包括著名的「甘迺迪」號、「突擊者」號、「艾森豪」號、「美國」號和「林肯」號等航母。

上面所搭載的艦載機有F/A-18「大黃蜂」、F-14「熊貓」等。

空軍方面的作戰飛機大約有1300多架。

其中包括A-10「疣豬」攻擊機、F-16系列多用途戰鬥機、F-15系列戰鬥機和當時最先進的F-117隱形戰鬥機。

除了戰鬥機外,還有B-52戰略轟炸機、B-1B戰略轟炸機和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B-2隱形轟戰略炸機。


兵力排在第二位的就是海灣合作委員會六國,其中沙特、科威特、阿曼、卡達、阿聯、巴林算在一起的總兵力是15.05萬人,其中還包括330多架作戰飛機,800多輛坦克裝甲車,還有少量的海軍單位。

但所裝備的坦克裝甲車,基本上都是美制或蘇制的老型號,比如美制M60系列主戰坦克、美制M113系列履帶式運兵車,蘇制的T-54/55型、T-64型、少量的T-72型坦克,還有蘇制BMP系列履帶式步戰車、BTR系列輪式步戰車等。

飛機一般多數都是蘇制米-171系列直升機、美制休伊系列直升機等,還有少量的美制戰鬥機和蘇制米格系列戰鬥機。


總兵力排在第三位的是埃及,當時出動的總兵力為3.85萬人,配備坦克裝甲車大約480輛。

其中也包含蘇制、英制和美制的老舊型號,比如M60、M48和T54/55、T-72坦克、酋長系列坦克等,還有M113型、BMP等履帶式裝甲車,除了這些,當時的埃及陸軍當中,也有一小部分剛從美國引進的M1A1型主戰坦克。

兵力排在第四位的是英國,總兵力大約3.7萬人。

出動了100多架作戰飛機、16艘軍艦、220輛主戰坦克和170輛步兵戰車。

其中的作戰飛機,大多數都是歐洲聯合研發的「狂風」系列戰鬥機。

英國空軍裝備的「狂風」系列戰鬥機,在七八十年代的歐洲算是比較先進的型號,由英國,德國和義大利三國,在上世紀70年代初期聯合研發,80年代投入使用。

「狂風」作為一種雙發、雙座超音速變後掠翼式戰鬥機,可執行空中支援任務、截擊任務、防空任務、對海或對地攻擊任務、以及電子對抗任務和空中偵察任務等。

武器部門除了配備兩門機炮外,還可掛載各類空對空飛彈、空對地飛彈,以及航空炸彈等,這種戰機在海灣戰爭中被英國空軍頻繁使用。

作戰的坦克主要是「挑戰者」-1型。

「挑戰者」-1型坦克,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英國陸軍的主要陸戰裝備之一,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問世,配備一門L11A5型120毫米滑膛炮和兩挺7.62毫米機槍,車身還配備了披掛式陶瓷複合裝甲,當年在海灣戰爭中,英國陸軍的「挑戰者」-1型主戰坦克表現也很突出。

步兵作戰一般乘坐的都是「武士」系列履帶式步戰車。

此型號也叫做FV510履帶式步兵戰車,綽號為「武士」或「戰士」,由英國在上世紀70年代研發,1986年裝備陸軍服役。

「武士」步戰車的主要武器,搭載一門30毫米機炮和兩具陶式反坦克飛彈發射器,車身裝甲能抵擋14.5毫米穿甲彈的攻擊,車內可乘坐7名步兵,戰鬥全重大約28.3噸,在海灣戰爭期間,大多數的「武士」步戰車都隨同英軍第七裝甲旅作戰。

兵力排在第五的是敘利亞,出動兵力1.9萬人,包含270多輛坦克裝甲車。

同樣,多數也都是蘇制老舊型號,其中T-54/55型坦克和BTR裝甲車居多。


兵力第六位的是巴基斯坦,派遣陸軍大約1.3萬人,也包括少量的蘇制坦克和作戰車輛。


排在第七的是法國,總兵力1.2萬人,出動軍艦14艘、3個戰鬥機中隊、幾十輛坦克。

其中軍艦里還包括了「克萊蒙梭」號航母和其他補給艦。

作戰飛機主要是「美洲虎」多用途攻擊機。

其中的「美洲虎」攻擊機,實際上是由英國和法國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聯合研發的一種雙發多用途攻擊戰鬥機,70年代末期裝備法國空軍。

同樣此機型也可以勝任各種空中作戰任務或對地攻擊任務,曾在海灣戰爭中有幾十架「美洲虎」攻擊機跟隨法國空軍作戰。

地面部隊的坦克,主要是法國在上世紀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發展出來的AMX-30主戰坦克,其主要武器配備一門105毫米線膛加農炮,輔助武器還有7.62毫米機槍,但這種坦克的火力和防護性,在90年代就已經落後了。


剩下的參戰國兵力就不是很多了,多則幾千人,少則只有幾百人,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

其中韓國指派了陸軍大約3600多人、孟加拉陸軍2000多人。

加拿大總兵力為1850人,其中還包括2艘驅逐艦,1艘補給艦和24架戰鬥機。

摩洛哥陸軍大約1700人、塞內加爾陸軍500人、尼日陸軍480人。

捷克斯洛伐克陸軍則只有200人,還配備了少量的輕型防化裝甲車。

阿根廷出動了陸軍和海軍,其中包括1艘驅逐艦,1艘護衛艦和100多人的地面作戰部隊。



下面是只派遣海軍和空軍的國家:

其中義大利派出了3艘護衛艦,1艘支援艦,2艘巡洋艦和10架戰鬥轟炸機。

比利時出動了2艘掃雷艇,1艘補給艦,4架軍用運輸機和18架戰鬥機。

荷蘭派遣了2艘護衛艦和1艘戰鬥補給艦。

西班牙派遣了2艘大型驅逐艦。

澳大利亞派遣了1艘飛彈驅逐艦,1艘護衛艦和1艘戰鬥補給艦。

葡萄牙只派遣了補給艦在後方,主要為英國海軍運送補給和裝備。

剩下的丹麥、希臘和挪威,這三個國家分別各派遣一艘作戰艦艇。

關鍵字: